A.病理类型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 B.局部肿瘤严重水肿,坏死或感染 C.邻近器官、软组织或软骨广泛受侵 D.颈部淋巴结大而固定,且有破溃 E.有明显喘鸣、憋气、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梗阻症状者
A.适形照射 B.体外照射 C.调强放疗 D.腔内照射 E.组织间照射
A.降低局部复发率 B.降低区域淋巴结复发率 C.提高治愈率 D.提高治愈率 E.替代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A.血运少 B.只有动脉供血 C.只有静脉供血 D.动静脉双重供血 E.肝右叶供血较左叶少
A.穿软领衣服 B.尽量避免刺激 C.可用清水清洗 D.粘贴胶布 E.避免阳光曝晒
A当靶区只占并联器官较小体积时即使照射引起照射区域内功能单位的毁损也不会导致整个器官功能失调,如体积小的周围型肺癌和肝癌 B.串联器官如有一小部分严重损伤也不会影响整体功能 C.脊髓、消化道、血管属拥有并联单位的器官和系统 D.肝、肺属拥有串联亚单位的器官 E.己接受多程化疗和肺部多病灶、多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患者也不会影响肺功能和发生放射性肺炎
A.增加单次剂量 B.提高总剂量 C.增加适形度 D.延长治疗时间 E.应用增敏剂
A.手术+术后放疗 B.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 C.单纯手术治疗 D.诱导化疗+手术 E.术前放疗+手术
A.适宜的照射范围 B.足够的照射剂量 C.均匀的剂量分布 D.合理的照射体积 E统一的治疗计划
A.38% B.46% C.54% D.70% E.85%
A.手术治疗 B.化疗 C.同步放化疗 D.常规放射治疗 E.手术后加化疗
A.功能性颈清扫 B.鼻咽多点、重复活检 C.全身PET-CT D.头颈部MRI扫描 E.头颈部CT扫描
A.鼻咽 B.甲状腺 C.声门 D.口腔 E.颈段气管
A.肺转移 B.骨转移 C.脑转移 D.肝转移 E.肾转移
A.手术 B.放射治疗 C.化疗 D.血管内支架 E.激素冲击疗法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A.RBE高,OER高 B.RBE高,OER低 C.RBE(相对生物效应)低,OER(氧增强比)高 ===低LET D.RBE低,OER低 E.与RBE和OER无关
A.乏氧细胞对X射线不敏感 B.体积较大的肿瘤可能因乏氧而对射线不敏感 C.氧的存在能增加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D.放疗时吸入高压氧对肿瘤和正常组织有保护作用 E.低氧对正常组织有保护作用
A.鼻腔呼吸道常见 B.常侵犯血管 C.很少累及淋巴结 D.与EB病毒感染高度相关 E.放疗不敏感,以化疗为主
A.物理特点 B.几何结构 C.源壳材料 D.体积 E.核素的基本特性
A.修正射线束的倾斜 B.修正身体表面的弯曲 C.修正组织不均匀性的影响 D.改善不规则射野的剂量分布 E.使射野形状和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
A.原肿瘤范围 B.全腮腺区范围 C.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 O.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上颈淋巴引流区 E.全腮腺区+手术瘢痕外2cm+患侧全颈淋巴引流区
A.TR治疗比 B.OER氧增强比 C.TGF治疗增益效应 D.RBE相对生物效应 E.SPF
A.LET是沿次级粒子径迹单位长度上的能量转换 B.RBE是描述不同性质的射线对同一种细胞的生物效应的大小 C.OE是描述某种射线的放射敏感性对细胞含氧状态的依赖关系的物理量 D.高LET射线的RBE值低 E.低LET射线的OER值高
A.放射源的强度小于远距离钴-60机 B.有效治疗距离在5mm-5cm C.射线能量大部分被组织吸收 D.剂量分布遵循平方反比定律 E.治疗范围内剂量均匀
A.氧含量高低对其放射效应的影响非常明显==低LET B.对乏氧细胞的效应比X射线好 C.与高能电子线的生物效应相同 D.放射效应受细胞周期的影响较大 E.达到同样的生物效应,所需剂量比X射线大
A.药物能抑制放射损伤的修复 B.药物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 C.药物能使增殖细胞再补充 D.药物能使细胞再群体化 E.药物能增加乏氧细胞(放疗抗拒)比例
A.物理半影,化学半影,生物半影 B.几何半影,穿射半影,散射半影 C.物理半影,穿射半影,散射半影 D.几何半影,穿射半影,物理半影 E.物理半影,几何半影,穿射半影
A.50% B.40% C.30% D.25% E.I0%
A.16% B.18% C.20% D.22% E.25%
A.电离产生自由基引起细胞损伤 B.打断DNA双链结构引起损伤 C.电离细胞膜蛋白引起损伤 D.电离水分子产生自由基造成损伤 E.通过激发化疗药物引起DNA损伤
A.肝 B.肾上腺 C.脑 D.肺 E.肾
A.男性多见 B.颜面部多见 C.病变中心易破溃,溃疡面清楚,中央区扁平 D.直接浸润为主,但局部进展快 E.病程长,直接浸润扩散为主,很少发生转移
A.硬膜外肿瘤(脊柱):成骨、软骨肉瘤;脊索瘤、血管瘤 B.硬膜内肿瘤(椎管内) :神经鞘瘤 C.硬膜内-外肿瘤 D.髓内肿瘤(脊髓):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 E.髓腔肿瘤
A.脑转移瘤 B.脑膜瘤 C.恶性胶质瘤 D.脑动静脉畸形 E.听神经瘤
A.胰腺癌完整切除后,需要术中放疗 B.恶性肿瘤,未完整切除者,可选用术中放疗 C.手术探查,不能切除者,术中放疗可结合体外照射 D.术中放疗结合外照射可能有更好疗效 E.术中放疗明显增加手术感染机会
A.非致死性损伤 B.亚致死性损伤 C.潜在致死性损伤 D.致死性损伤 E.亚致死性损伤和非致死性损伤
A.可用于治疗任何恶性疾病 B.主要用于肝癌的放射治疗 C.主要用于肝肺的放射治疗 D.主要用于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E.主要用于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A.食道癌腔内照射 B.气管癌气管内照射 C.前列腺癌组织间粒子植入照射 D.膀脱癌术中臵管术后放疗 E.皮肤血管瘤高能电子线照射
A.相互平行 B.按强度大小线性排列 C.长度相等 D.距离相等 E.源中心在同一平面
A.剂量太低 B.细胞损伤修复 C.未用增敏剂 D.未用超分割照射 E.乏氧
A.剂量 物理学 B.确定肿瘤范围 C.乏氧细胞增敏 D.高LET射线 E.肿瘤细胞再增殖
A.卵巢癌 B.宫颈癌 C.宫体癌 D.乳腺癌 E.阴道癌
A.30% B.40% C.50% D.60% E.70%
A.单纯放射治疗 B.单纯手术切除 C.化疗 D.激光治疗 E.光导镜引导下肿瘤摘除术
A.1.0%-2.0% B.2.0%-2.5% C.2.5%-3.0% D.3.0%(肾细胞癌)-3.5% E.3.5%-4.0%
A.气管粘膜 B.叶支气管粘膜 C.段支气管粘膜 D.亚段支气管粘膜 E.细支气管粘膜和肺泡
A.1 B.2 C.3 D.4 E.5
A.第9胸推 B.第10胸椎 C.第11胸椎 D.第12胸椎 E.第l腰推
A.500cGy,间隔2-4小时 B.500cGy,间隔3-5小时 C.500cGy,间隔6-8小时 D.600cGy,间隔3-5小时 E.600cGy,间隔6-8小时
A.Ⅱa期 B.Ⅱb期 C.Ⅲa期 D.Ⅲb期 E.IV期
A.MRI B.18FDG PET-CT C.CT平扫 D.增强CT E.MRS
A.手术切除 B.手术切除+术后放疗 C.化疗 D.局灶照射 E.放疗
A.仅用一次 B.单次大剂量 C.可用不同能量的射线 D.直视下照射靶区 E.不需作治疗计划
A.双侧颈部对穿野 B.两侧面颈联合野加下颈及锁骨上区前切线野 C.同侧颈部水平侧野 D.单侧颈部前切线野 E.局部扩大野
A.髂内 B.髂外 C.骶前 D.腹股沟 E.宫旁-闭孔
A.闭孔 B.髂内 C.髂外 D.腹股沟 E.骶前
A.子宫内膜癌 B.宫颈癌 C.阴道癌 D.卵巢癌 E.阴道残端癌
A.手足蠕动综合征 B.卓艾综合征 C.预激综合征 D.类癌综合征 E.肾病综合征
A.外照射 B.组织间放疗 C.手术 D.外照射加组织间放疗 E.外照射加敷贴治疗
A.激素治疗,首程剂量的大小与疗效有关 B.手术治疗不能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C.有椎体不稳定者首选放射治疗 D.手术切除或固定后不需给予放疗 E.放疗的范围一般仅包括累及椎体
A.咳嗽,略痰,血 B.声嘶,声带麻痹 C.胸痛,肺感染、不张,或胸腔积液 D.Horner综合征 E.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
A.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20% B.早期远处广泛转移,自然生存期短 C.单纯化疗效果好,一般不需要胸部放疗 D.小细胞肺癌一般不进行手术治疗 E.小细胞肺癌恶性度高、生长快
A.2000-3000cGy B.1000-2000cGy C.3000-4000cGy D.4000cGy以上 E.3000cGy以上
A.来源于胸腺上皮的恶性肿瘤 B.具有恶性肿瘤细胞的特征 C.以鳞状细胞癌多见 D.病程短,发展快 E.可以不进行术后放疗
A.鳞癌 B.腺癌 C.类癌 D.移行细胞癌 E.恶性胶质瘤
A.肿瘤位于粘膜层 B.肿瘤位于粘膜下层 C.肿瘤侵透肌层 D.肿瘤侵透纤维膜 E.肿瘤侵及临近器官
A.常规外照射剂量的提高 B.适行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 C.放疗增敏剂的应用 D.化放疗综合治疗的应用 E术中放疗的应用
A.50Gy B.55Gy或以上 C.45Gy或以下 D.40Gy以下 E.40-45Gy
A.25-35Gy+6Gy B.20-30Gy+6Gy C.IIA-B 30Gy+6Gy;I期 20-26Gy D.30-35Gy+6Gy E.25Gy+6Gy
A.乳腺,胸壁,腋窝,锁骨上 B.乳腺,胸壁,锁骨上,内乳 C.乳腺,胸壁,腋窝,内乳 D.乳腺,锁骨上,腋窝,内乳 E.腋窝,胸壁,锁骨上,内乳
A.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绝经前,雌激素受体阴性者 B.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 C.绝经前,腋窝淋巴结无转移,局部晚期的高危患者 D.绝经前,腋窝淋巴结转移数>4个的患者 E.绝经前,不接受化疗的患者
A.霍奇金病 B.非霍奇金淋巴瘤 C.纵隔转移瘤 D.肺癌 E.胸腺瘤
A.病变浸润深度越深,预后越差 B.有无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有明显影响 C.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D.有远处转移时,5年生存率很低 E.结节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高于雀斑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最差
A.上至颅底,下至口咽的咽旁间隙肿瘤残留 B.颅底骨质广泛破坏、残留 C.眶尖破坏患者尚未失明局部残留 D.筛窦、蝶窦、海绵窦同时受侵残留 E.初程放疗T1期鼻咽癌患者
A.Tis B.T1 C.T2 D.T3 E.T4
A.前界为上下齿龈 ===唇 B.上界为腭 C.下界为口底 D.侧界为颊黏膜 E.后界与咽相连
A.鼻咽癌 B.早期膀胱癌 C.早期乳腺癌 D.早期下咽癌 E.低位直肠癌
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B.细胞的亚致死损伤修复能力 C.在2Gy照射时细胞的存活分数 D.细胞内所含的放射敏感区域数(靶数) E.细胞存活曲线的肩区宽度
A.G1后期 B.S期 C.M期 D.G2期 E.Go期
A.髓质型 B.缩窄型 C.溃殇型 D.覃伞型和腔内型 E.中间型
A.1O% B.20% C.30% D.40% E.50%
A.病变局部直接侵犯影响病人的预后 B.淋巴结直接侵犯临近器官或结构认为是广泛弥漫性转移或受侵 C.根据病人是否有全身症状分为A和B 两组 D.不再用下标E表示淋巴结直接侵犯结外器官 E.韦氏环不归于结内器官
A.化疗+低剂量受累部位照射 B.化疗+高剂量照射 C.单纯多疗程大剂量化疗 D.单纯大剂量放疗+骨髓移植 E.单纯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
A.纵隔 B.腹腔 C.肺 D.中枢神经系统 E.腹股沟淋巴结
A 90Gy左右 B.80Gy左右 C.70Gy左右 D.60Gy左右 E.55Gy左右
A.淋巴结包膜受侵 B.软骨受侵 C.周围神经受侵 D.手术已切除干净 E.颈部软组织受侵
A.高分化鳞癌 B.低-中分化鳞癌 C.腺癌 D.粘液表皮样癌 E.恶性黑色索瘤
A.眼睑下垂 B.闭眼困难 C.眼球呈外展状 D.眼球呈内收状 E.眼球不能上视
A.转移 B.颅内高压 C.脑疝 D.神经功能障碍 E.病理体征
A.Ia期 B.Ib期 C.Ⅱa期 D.Ⅲ期 E.Ⅳ期
A 200cGy B.400cGy C.600cGy D.800cGy E.1OOOcGy
A.上界:腰5椎体下缘,下界:闭孔下 B.上界:腰5椎体下缘,下界:肛门口下缘 C.上界:腰4椎体下缘,下界:缸门口下缘 D.上界:腰4椎体下缘,下界:闭孔下(Dixon手术) E.上界:腰4椎体下缘,下界:坐骨结节下缘
A.肿瘤控制率提高 B.5年生存率提高 C.明显增加了放疗副作用 D.对口咽癌放疗效果更明显 E.超分割放疗利用了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的效应差别
A.瘤床有大量残存肿瘤细胞 B.瘤床的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很快 C.放射治疗后复发的实验肿瘤比未接受照射的同样大小实验肿瘤生长慢 D.瘤床的肿瘤细胞容易转移 E.瘤床的残存肿瘤对放射治疗耐受
A.低分级小肿瘤 B.高分级小肿瘤 C.低分级大肿瘤 D.高分级大肿瘤 E.任何分级大肿瘤
A.第8胸椎 B.第9胸椎 C.第10胸椎 D.第11胸椎 E.第12胸推
A.小于5% B.5%-10% C.10%-15% D.15%-35% E.35%-50%
A.乳房与肿瘤相比体积较小 B.多发病灶 C.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 D.患者有胶原血管病史 E.患者有既往放疗史
A.20%-0% B.30%-40% C.40%-50% D.50%-60% E.70%-80%
A.患侧高能X线单野照射 B.患侧电子线单野照射 C.患侧高能X线、电子线混合射线照 D.立体定向(X刀)照射 E.调强适形照射
A.早反应组织更新较快,如正常粘膜,脑胶质细胞等,若缩小总治疗时间,损伤加重 B.早反应组织α/β值大;晚反应组织α/β小 C.晚反应组织更新较慢,如恶性肿瘤,神经血管,若加大分次剂量,损伤加重 D.早反应组织更新较快,如正常粘膜,脑胶质细胞等,若加大分次剂量,损伤力日 E.晚反应组织更新较快,如神经血管,若缩小总治疗时间,损伤力口重
A.达到相等生物效应时,所需的被测射线与250kVX射线的剂量之比 B.达到相等生物效应时,所需的250kVX射线与被测射线的剂量之比 C.达到不同生物效应时,所需的被测射线与250kVX射线的剂量之比 D.达到不同生物效应时,所需的250kV X射线与所需的被测射线的剂量之比 E.达到相等生物效应时,所需的高LET 射线与低LET射线的剂量之比
A.宫腔中轴顶点向下2cm,旁开2cm B.宫腔中轴顶点向上2cm,旁开2cm C.宫腔中轴顶点向下2cm,旁开3cm D.宫腔中轴顶点向上2cm,旁开3cm E.阴道穹隆向上2cm,旁开2cm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E.本世纪初
A.NSD B.TDF C.CRE D.α/β E.BED
A.左肺上叶肺癌 B.左肺下叶肺癌 C.右肺上叶肺癌 D.右肺中叶肺癌 E.右肺下叶肺癌
A.30%-50% B.50%-60% C.60%-70% D.70%-80% E.80%-90%
A.20%以上 B.30%以上 C.40%以上 D.50%以上 E.60%以上
A.10-15Gy B.20-30Gy C.40-45Gy D.50-60Gy E大于60Gy
A.早期癌占80%以上 B.症状出现早,易确诊 C.手术,放疗,药物均有效 D.肿瘤生长慢,扩散转移晚 E.防癌普查能早期发现
A.30-40Gy B.40-50Gy C.50-60Gy D.60-70Gy E.70-80Gy
A.30.6Gy/17F B.32.4Gy/18F C.37.8Gy/21F D.36.0Gy/20F E.43.2Gy/24F
A.HDR可缩短腔内放疗时间 B.相同剂量的HDR比LDR晚期反应增加 C.HDR在照射时间内能保持良好的物理学剂量分布 D.宫颈癌腔内放疗的处方剂量应大于膀胱剂量 E.HDR再氧合比LDR更有效
A.24%-35% B.38%-46% C.48%-60% D.64%-75% E.77%-84%
A.20%左右 B.30%左右 C.50%左右 D.70%左右 E.78%左右
A.TGF B.RBE C.OER D.SPF E.TR治疗比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E.第五位
A.T3N1,ⅢA期 B.T2N3,ⅢB期 C.T2N2,ⅢA期 D.T2N3,IV期 E.T3N2,ⅢB期
A.导管内癌 B.炎性乳腺癌 C.肿瘤大于3cm D.腋窝淋巴结4/10转移 E.患者小于40岁
A.CT最精确 B.MRI最精确 C.血管造影最好 D.脑核素扫描准确 E.脑部平片最精确
A.MRI B.CT C.平片 D.脊髓造影 E.血管造影
A.起始于第六颈推上缘水平 B.终于第11胸椎水平 C.食管长度大约25-30cm D.有三个生理性狭窄 E.左主支气管导致食管狭窄
A.40Gy B.45Gy C.50Gy D.54Gy E.60Gy
A.临床分期应在治疗前确定,治疗后有新的发现也不能改变分期 B.Ia期必须是在显微镜下检查结果确定 C.临床分期的确定会有人为误差 D.癌局限于宫颈,既是肉眼所见的浅表浸润,也属于Ib期 E.膀胱或直肠粘膜受侵确定为Ⅳ期,必须有组织学依据
A.超声聚焦刀 B.多弹头射频热疗仪 C.不同波段的射频热疗机 D.海浮刀 E.氩氦刀
A.腺癌 B.小细胞未分化癌 C.鳞癌 D.粘液表皮样癌 E.肉瘤
A.直接侵犯 B.贯穿筋膜层 C.贯穿肌肉 D.贯穿骨 E.沿肌腔隙的纵向扩展
A.全肝,小肠,结肠,直肠 B.全肝,结肠,小肠,直肠 C.全肝,直肠,小肠,结肠 D.全肝,直肠,结肠,小肠 E.小肠,结肠,直肠,全肝
A T1-3N0-1根治术后肿瘤无残存者 B.术后有肿瘤残存 C.单纯探查肿瘤未切除 D.不能确认肿瘤己切净 E.转移淋巴结较多
A.直接尝试行保留肛门的手术 B.不可能保留肛门,直接行Miles手术 C.术前同步放化疗后再行保留肛门的手术 D.术前腔内放疗后再行保留肛门的手术 E.直接行肿瘤局部切除,然后放化疗
A.手术 B.放射治疗 C.冷冻 D.激光治疗 E.化疗
A.IA B.IB C.IIA D.lIB E.IVB
A.受累野放疗36Gy后继续4周期ABVD化疗 B.受累野放疗36Gy后继续2周期ABVD化疗 C.原肿瘤局部放疗36Gy后继续4周期ABVD化疗 D.原肿瘤局部放疗36Gy后继续2周期ABVD化疗 E.继续2-4周期ABVD化疗
A.TINI B.T2Nl C.T3N2a D.T4N2a E.T4N2b
A.IIA期 B.lIb期 C.III期 D.IVa期 E.IVb期
A.第III颅神经 B.第Ⅳ颅神经 C.第V颅神经 D.第VI颅神经 E.第Ⅶ颅神经
A.无需处理,临床观察 B.只作上颈部预防照射 C.只需上、中颈部预防照射 D.上、中、下颈部预防照射 E.全颈预防照射
A.I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分期无法确定
A.给与泛影葡胺食管造影 B.给与硫酸钡食管造影 C.给与抗炎治疗 D.给与禁食下胃管或胃造瘘 E.胸部CT扫描
A.泛影葡胺食管造影 B.稀硫酸顿食管造影 C.抗炎治疗 D.禁食 E.心电图检查
A.全面检查,争取手术切除 B.适形放疗DT50-60Gy C.腔内放疗15Gy/2次加外照射 D.化疗加手术 E.胃造瘘加化疗
A.术前放疗加手术 B.手术加术后放疗 C.同步根治性放化疗 D.单纯根治性放疗 E.诱导化疗加放疗
A.术前化疗 B.术前靶向治疗 C.术前同步放化疗 D.直接手术 E.术前介入治疗
A.单纯化疗 B.单纯放疗 C.单纯内分泌治疗 D.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E.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A.I B.ⅡA C.ⅡB D.ⅢA E.ⅢB
A.内外照射同时进行 B.内照射每周一次 C.外照射时阴道挡铅 D.HDR与LDR的照射剂量可以相同 E.以HDR治疗为宜
A.T3Nl B.T3N2 C.T4N2a D.T4N2b E.T4N2C
A.肿瘤位于鼻咽一侧壁并延及同侧后鼻孔 B.肿瘤位于鼻咽顶及一侧壁 C.肿瘤位于鼻咽侧壁及口咽 D.肿瘤位于鼻咽顶、后壁并累及蝶窦底壁 E.肿瘤位于鼻咽侧壁并累及翼内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