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B/T19000-2008、GB/T28002-2011、GB/T19011 B.GB/T28002-2011、GB/T19000-2008、GB/T24001-2004 C.GB/T19001-2008、GB/T19000-2008、GB/T28002-2011 D.GB/T28002-2011、GB/T19001-2008、GB/T24001-2004
A.GB/T28001-2011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要求 B.GB/T28001-2011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 C.GB/T28001-2011标准提供了详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设计规范 D.GB/T28001-2011标准针对的是职业健康安全
A.人本原理 B.强制原理 C.动力原理 D.激励原理
A.监视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案 B.监视是否符合运行准则 C.监视事件的历史证据 D.监视控制措施
A.4.3.2 B.4.5.1 C.4.5.2 D.4.6
A.记载 B.追溯 C.确认 D.诊断
A.组织的所有工作人员 B.组织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方 C.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 D.所有在组织的工作场所内工作的人员
A.依靠群众 B.安全第一 C.谁主管、谁负责 D.专门机构与群众相结合
A.危险源辨识 B.事件调查 C.OHSMS管理者代表选择会 D.对影响他们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更进行协商
A.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程序 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C.提高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D.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提供具体措施
A.应当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组织应编制《职业健康安全手册》,以描述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并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B.组织应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 C.必要时,对文件和资料进行评审,并予以修订 D.对于重大风险有关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A.调查不符合,确定其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B.包括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C.及时开展并将结果形成文件 D.评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A.组织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B.外来访问者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作业场所内的一切设施 D.以上全部
A.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B.苯中毒、铅中毒、锰中毒 C.短期中毒、中期中毒、长期中毒 D.以上都不对
A.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 B.操作规程交底 C.安全生产教育策划 D.治安防范教育培训
A.初始事件 B.顶上事件 C.基本事件 D.危险事件
A.肠热病 B.伤风病 C.破伤风病 D.疟疾
A.红、蓝、黄、绿 B.红、黄、绿、紫 C.红、绿、青、蓝 D.黄、绿、青、紫
A.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B.污染环境的风险 C.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D.A和C
A.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和评价 B.彻底消除各种事故 C.对所识别出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 D.防止而减少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不良后果
A.结构和职责 B.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C.作用、职责和权限 D.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A.为组织规定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应具备的要素,这些要素不可与其他管理体系要求相结合 B.实现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C.增强或改变组织的法律义务 D.支持和促进与社会经济需求相协调的良好职业健康安全实践
A.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措施;个体防护装备 B.消除;工程控制措施;替代;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措施;个体防护装备 C.消除;替代;工程控制措施;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措施;个体防护 D.消除;替代;标志、警告;工程控制措施;个体防护
A.任何承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的人员 B.任何其控制下完成对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任务的人员 C.任何从事对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及其风险进行控制工作的人员 D.任何在组织控制的工作场所内实施工作活动的承包方人员
A.6V B.9V C.24V D.42V
A.组织应该建立年度培训计划 B.组织应当对所有人员进行能力鉴定 C.培训程序应当考虑不同层次的语言技能及风险 D.组织应当建立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A.应每年进行一次 B.应包括评价对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修改需 C.应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 D.A+B+C
A.红色 B.蓝色 C.绿色 D.黄色
A.推荐性意见 B.审核结论 C.整个认证周期的审核结论 D.肯定性结论
A.组织应在其内部各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 B.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形成文件的方案,以实现其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C.组织应定期和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方案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得以实现 D.以上全是
A.发生危害 B.特殊类型 C.人身伤害 D.产生灾难性后果
A.考虑被动的事后评价方法 B.能区分风险的优先次序 C.聘请职业健康安全专家来设计 D.采用定量打分方法
A.4.3.1 B.4.4.5 C.4.4.6 D.4.5.1
A.组织应针对所有与风险有关的运行活动制定形成文件的控制程序 B.应规定运行准则,以避免因其缺乏而可能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C.组织应针对其承包方和访问者的所有运行活动进行控制 D.组织应针对所有危险源和风险制定运行控制程序
A.国家、行业、地方 B.省(直辖市)、市、县 C.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 D.企业、部门、岗位
A.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无需进行控制的风险 B.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已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风险 C.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正待采取措施的风险 D.根据组织法律法规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A.操作规程 B.作业指导书 C.岗位说明书 D.质量方针
A.确定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要求,是否能保持认证注册资格 B.确定管理体系是否存在不合格 C.验证上次审核时发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D.复评管理体系,以确定能否换发认证证书
A.对现场审核的人员分工及时间进行安排 B.策划对审核对象的审核思路 C.使用时严格按检查表提问 D.提交委托方确认
A.按照计划要求,收集与受审核区域特征的相关信息,做好审核准备 B.按分工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并记录审核证据,对照准则形成审核发现 C.确认不符合报告 D.向审核组长报告不符合发现。并且在组内进行沟通
A.审核报告如果不能在商定时间提交,应该向审核委托方通报延误的理由 B.审核报告属于审核委托方所有 C.审核报告应该经过批准后分发 D.对于第三方审核,审核报告应该提交认可机构
A.审核组应定期讨论以交换信息 B.审核组长必须定期向受审方通报审核进展及相关情况 C.审核组长必须定期向审核委托方通报审核进展及相关情况 D.当审核证据显示有紧急的和重大的风险(如安全、环境或质量方面)时,应当及时向审核委托方报告,但不需要报告受审核方
A.用于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并做出响应 B.形成文件 C.定期测试 D.以上全部
A.Y粒子和中子 B.β粒子 C.紫外线 D.α粒子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行业管理规定
A.要考虑源于工作场所外的危险源 B.必须形成《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一览表》 C.不应当考虑由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 D.必须由安全主管部门牵头进行
A.特定危险情况;人身伤害 B.危险事件;人身伤害 C.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 D.人身伤亡事故;后果
A.组织应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B.对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的评价应与适用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评价一起进行 C.应保持合规性评价的结果记录 D.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合规性评价的程序
A.确定受审核方体系文件符合性 B.确定受审核方是否具备认证注册的条件 C.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 D.以上都正确
A.审核计划 B.审核方案 C.审核安排 D.审核控制
A.风险评价方法越简单越好 B.风险评价方法越复杂越好 C.风险评价方法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保持一致 D.在组织内对不同的危险源可以使用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
A.对于审核来说,不符合指不符合审核准则要求的审核发现 B.不符合报告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受审核方 C.应该与受审核方一起评审不符合以确认审核证据的准确性 D.如果受审核方与审核组就审核证据或审核发现有分歧,审核组应该暂时撤销该不符合
A.4.3.1 B.4.4.6 C.4.5.2 D.4.4.7
A.使受审核方理解不符合所反映的问题以及有关审核准则的要求 B.和受审核方讨论如何采取纠正措施来解决和消除不符合及其原因 C.请受审核方评价审核员的工作能力 D.请受审核方认可审核组开具的不符合报告
A.再认证审核的结果,以及认证周期内体系评价结果和认证使用方的投诉 B.审核结论 C.审核发现 D.以上全部
A.管理评审活动 B.机构与职责的确定 C.目标的制定与传达 D.审核活动
A.在现场审核活动前应当评审受审核方的文件 B.如果“文件评审”过程中发现文件不适宜、不充分,应当终止审核 C.文件评审的目的是确定文件所描述的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 D.如果不影响审核实施的有效性,文件审核可以推迟,直到现场审核活动开始
A.不发生事故 B.不发生伤亡事故 C.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D.所存在发生事故的风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A.原因 B.环境 C.条件 D.根源状态或行为
A.审核计划中的所有活动已完成,分发了经过批准的审核报告 B.纠正措施已完成并经过了有效性验证 C.举行了末次会议 D.审核员离开了审核现场
A.初次认证 B.再认证 C.保持认证 D.特殊审核
A.公司产品的安全特性 B.公司外出业务员的工作活动 C.公司职工食堂 D.公司借用的设备
A.审核组可以由一名或多名审核员组成 B.审核组中,实习审核员不能承担审核任务,只能向审核组其他人员学习如何审核 C.实习审核员可以在审核员的指导下审核 D.观察员不是审核组成员
A.责任 B.分级 C.预防 D.分类
A.监测管理方案与运行准则的实施与符合情况 B.监测事故发生情况 C.监测职业病的发病情况 D.监测体系的失效情况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预案评审后,经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A.厂区边界的液氨储罐 B.相邻企业氯气储罐 C.厂区内的机动车辆 D.厂区外的机动车辆
A.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B.完善措施 C.发展措施 D.预防措施
A.GB/T19001 B.GB/T24001 C.GB/T28001 D.GB/T28002
A.免费 B.合理 C.适当补偿 D.义务
A.是为了与总经理保持一致 B.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员工能背诵 C.需要传达到相关方 D.可以通过在规则、指令和程序中的引用来传达
A.取消该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B.遵照更改的文件化程序进行实施 C.记录所更改的文件化程序 D.按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对更改的文件化程序进行控制
A.消除组织的风险性 B.满足法规要求 C.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保持运行活动在目标范围内
A.从结果到原因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原因到责任 D.从责任到原因
A.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B.评价出重大危险源 C.组织及其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 D.风险控制措施的层级
A.所有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 B.管理者代表 C.最高管理者 D.最高管理者中的被任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