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突然剧烈呛咳、气急 B.继而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 C.严重者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青白等缺氧症状 D.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 E.以上都对
A.60岁以上的人数占国家总人数比例达到10%以上 B.60岁以上的人数占国家总人数比例达到7%以上 C.60岁以上的人数占国家总人数比例达到5%以上 D.65岁以上的人数占国家总人数比例达到10%以上 E.65岁以上的人数占国家总人数比例达到5%以上
A.寒冷冬季应每天洗澡1次 B.夏季洗澡频率可适当降低 C.运动减少,洗澡频率可增加 D.一般体质好者可适当减少洗澡 E.身体虚弱者可适当减少洗澡
A.去枕仰卧位 B.头低足高位 C.屈膝仰卧位 D.中凹卧位 E.半坐卧位
A.取下的义齿用冷水冲洗干净 B.老年人漱口后,协助将义齿戴回 C.用牙膏彻底清洗义齿 D.暂时不用的义齿可置于热水中浸泡 E.协助老年人戴义齿前,应先浸湿
A.少食多餐,晚餐宜少 B.结构合理,平衡膳食 C.粗细搭配,营养全面 D.适度活动,能量平衡 E.以上都对
A.区分干湿区域 B.温区设置在门口 C.干区设置在内侧 D.选择内开门 E.无需设置紧急呼叫装置
A.从身体左侧垫人 B.从身体右侧垫入 C.从会阴部由后往前垫人 D.从会阴部由前往后垫入 E.完全抬起老年人身体后放入
A.1~2cm B.3~4cm C.6~7cm D.8~9cm E.>10cm
A.肢体废用性萎缩 B.皮肤受压、压疮 C.肺功能障碍 D.皮肤清洁干燥 E.肌力下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A.靠背应到肩胛骨的位置 B.扶手应在胳膊肘能自然弯曲的位置 C.轮椅的驱动轮应在老年人能握住并使轮椅转动的位置 D.座位的深度以坐下时后髓关节至腘窝之间的的长度减去5cm E.以上都对
A.步行器前移时,要保持背部挺直 B.可以使用步行器上下楼梯 C.不要站离步行器太靠后,要站在中间的框内 D.如果使用步行器目的是保持平衡,可以在保护框内按正常步态行走 E.如果患侧腿有石膏或者支具固定伸直位,可先上健侧腿
A.睡前喝咖啡 B.睡前慢跑 C.睡前饱餐 D.睡前喝热牛奶 E.睡前打麻将
A.37℃左右 B.40~50℃ C.50~52℃ D.52~55℃ E.55~60℃
A.<6厘米 B.6~9厘米 C.9~12厘米 D.12~15厘米 E.>15厘米
A.具备尊老敬老、服务第一、无私奉献的精神 B.具备照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C.具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D.具备风险管理能力 E.具备观察能力
A.皮肤湿润 B.弹性增加 C.痛觉敏感 D.角质层变脆 E.皮脂分泌增多
A.阴阜→近侧大阴唇→对侧大阴唇→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道口 B.阴阜→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道口 C.阴阜→近侧大阴唇→对侧大阴唇→近侧小阴唇→对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道口 D.阴阜→对侧大阴唇→近侧大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道口→对侧小阴唇→近侧小阴唇 E.阴阜→近侧大阴唇→对侧大阴唇→阴蒂、尿道口、阴道口→近侧小阴唇→对侧小阴唇
A.20分钟以内 B.20-30分钟 C.30-40分钟 D.40-50分钟 E.50-60分钟
A.与剑突同水平 B.与脐部同水平 C.与臂弯同水平 D.与餐椅高度差为50厘米 E.以上都不对
A.照护者不要站在光线与老年人之间 B.鼓励有视觉障碍的老年人尽量使用残留视力 C.征求老年人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 D.进食前可事先让老年人闻一下气味,以促进其食欲 E.以上都对
A.小于450mm B.450~600mm C.600~800mm D.800~1000mm E.大于1000mm
A.屈膝仰卧,双腿分开 B.去枕仰卧,双腿分开 C.中凹卧位 D.半坐卧位 E.端坐卧位
A.右侧卧位 B.左侧卧位 C.中凹卧位 D.去枕仰卧位 E.屈膝仰卧位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易跌倒 D.照顾者因素 E.以上都对
A.搀扶时照顾者与老年人身体紧贴,一手扶住腋下,另一手紧握老年人手或肘部,勿需先进行负重练习 B.搀扶前征得老年人的同意,维护老年人自尊自信 C.运用人体力学原则 D.握住老年人的力度要适中,动作自然轻柔,不可用力紧握 E.老年人步行时,要跟随老年人节奏轻微向左右晃动,保持老年人自然步态
A.固定型步行器 B.交互型步行器 C.单侧步行器 D.腋窝支持型步行器 E.步行车
A.深睡眠增多 B.深睡眠减少 C.觉醒减少 D.浅睡减少 E.睡眠连续
A.粗纤维内衣 B.紧身内衣 C.保暖内衣 D.宽松、柔软的内衣 E.不穿内衣
A.平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半坐卧位 E.俯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