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 B.侵染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全部丧失 C.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 D.蛋白质由自身核糖体合成
A.[H]的生成 B.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C.ATP水解 D.水的光解
A.1AmoL B.2AmoL C.3AmoL D.6AmoL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B.无丝分裂 C.合成蛋白质 D.ATP合成
A.开启关闭 B.关闭开启 C.关闭先开启后关闭 D.开启先关闭后开启
A.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 B.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 C.种群数量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 D.种群数量接近K值
A.As进入水稻细胞中,导致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B.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C.P影响As吸收。与细胞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下列生理过程中,蛋白质的形状会发生改变的是()。 ①酶与底物结合时酶的形状 ②细胞膜上载体与离子结合时载体蛋白的形态 ③细胞膜上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时受体蛋白的形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A.黑痣周围出血、痒痛是细胞凋亡的表现 B.痣细胞的细胞特点之一是能无限增殖 C.痣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痣细胞中色素多,是衰老的表现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 B.碘液—淀粉—蓝色:重铬酸钾溶液—酒精一灰绿色 C.二苯胺—DNA—蓝色:斐林试剂—麦芽糖一砖红色 D.醋酸洋红染液—染色体—红色:苏丹Ⅳ染液—脂肪—橘黄色
A.保持开花的温度和水分 B.防止花粉成熟后散失 C.防止白花传粉 D.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 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 D.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
A.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的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B.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生态系统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培当地原有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A.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增多 B.土壤越丰富,土壤的通气性越差 C.微生物随土壤有机物增加而增加 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 B.微型繁殖作物脱毒 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 D.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7)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个 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
A.2n/5 B.2n/5n C.n/5 D.m/5
A.血浆中的CO2通过呼吸排出体外,至少经过5层生物膜 B.红细胞运输的O2,被肝细胞用于有氧呼吸,至少经过6层生物膜 C.小肠肠腔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中至少经过8层磷脂双分子层 D.内质网腔中加工的胰岛素运出细胞经过了3层生物膜
A.花生种子 B.花生幼苗 C.玉米种子 D.玉米幼苗
A. B. C. D.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增加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消耗增加 D.若d能抑制[H]被氧化成H2O,则O2的消耗减少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图1所示的植物(a表示叶片,b表示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要求应该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实验研究 B.X中该元素转化为氧气分子的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 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
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在相同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和cd段曲线F降的原因相同 B.e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C.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 D.14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
A.2/7 B.3/7 C.4/7 D.5/7
A.2/3与2:1 B.3/4与1:1 C.1/2与1:2 D.1/3与1:1
A.50% B.26% C.24% D.13%
A.染色体变异 B.生殖细胞突变 C.基因重组 D.体细胞突变
A.8 B.16 C.2 D.4
A.0 B.1/2 C.1/3 D.1/4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②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③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④恐龙的灭绝已有了定论,是由于寒武纪的大地震 ⑤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共同进化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A.运输甲状腺激素到达身体各处 B.运输血浆蛋白进入自细胞 C.携带并运输氧气 D.运输唾液淀粉酶到达口腔
某人因外伤导致下丘脑受损,这将影响他的()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②体温的变化 ③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SC·Tb=Sb·TC B.(Se-Sd)·(Ta-Tb)=(Sa-Sb)·(Te-TD) C.Sb·Td=Sd·Tb D.(Se-Sd)·(Td-Tc)=(Sd-Sc)·(Te-TD)
A.造血于细胞、T细胞、B细胞、抗体和抗原 B.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C.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D.造血干细胞、胸腺、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人体的下列结构中.对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 ①胰岛 ②胃腺 ③胆囊 ④肝脏 ⑤肾小管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 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 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a·320m B.0.8a·400m C.400a·0.8m D.320am
如图表示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变化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A.提取出来的卵细胞与精子相遇即可结合形成受精卵 B.直接进行细胞培养可形成试管动物 C.去核后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 D.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直接培育成转基因动物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15和260,平均值238 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和256,平均值163 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10、240和250,平均值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