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冲脉 B.交替脉 C.奇脉 D.不整脉 E.脉搏短绌
A.2cm~3cm B.2cm~5cm C.4cm~6cm D.5cm~7cm E.4cm~8cm
A.硝苯地平 B.氢氯噻嗪 C.哌唑嗪 D.阿替洛尔 E.卡托普利
A.阿托品中毒 B.视神经萎缩 C.有机磷农药中毒 D.颅内病变 E.深昏迷
A.高血压 B.低血压 C.临界高血压 D.收缩压偏低,舒张压正常 E.舒张压偏低,收缩压正常
A.适当活动患肢 B.降低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 C.抬高患肢并用硫酸镁湿敷 D.生理盐水热敷 E.取端坐位
A.咳嗽 B.屏气 C.绝对卧床 D.静坐 E.禁食水
A.1~2日 B.3~5日 C.6~10日 D.7~14日 E.14~21日
A.改用小功率灯头 B.改用大功率灯头 C.为适宜剂量,继续照射 D.停止照射,局部涂凡士林 E.停止照射,立即改用热敷
A.向患者解释和道歉 B.马上通知医生到病房 C.初步检查判定患者伤情 D.上报不良事件的发生 E.通知护士长
A.20ml B.30ml C.35ml D.40ml E.50ml
A.尸体清洁 B.姿势良好 C.易于鉴别 D.便于保存 E.家属满意
A.大动脉 B.小动脉与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大静脉 E.小静脉
A.血容量过多 B.血容量不足 C.右心房压力增高 D.右心室压力增高 E.肺水肿
A.半坐卧位 B.左侧卧位,头高脚低 C.左侧卧位,头低脚高 D.右侧卧位,头高脚低 E.右侧围位,头低脚高
A.直径3mm~5mm B.压之不褪色 C.稍高出皮面 D.表面光亮 E.周围有辐射小血管网
A.煮沸10分钟可杀灭多数细菌芽孢 B.水中加入亚硝酸钠可提高杀菌效果 C.橡胶类物品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 D.中途加入其他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再开始计时 E.物品需全部浸入水中,相同的容器应重叠放在一起
A.一昼夜中以清晨2~6时最低,下午2~6时最高 B.儿童体温略高于成人 C.老年人体温为正常范围低值 D.女性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略降低 E.进食、运动后体温一过性增高
A.2.5mmol/L B.3.5mmol/L C.4.5mmol/L D.5.5mmol/L E.6.5mmol/L
A.昏迷尿失禁 B.会阴部损伤 C.盆腔内器官手术前 D.截瘫引起尿潴留 E.测量膀胱压力
A.症状纠正后继续服药3~6个月 B.网织红细胞数增加是治疗有效的指标 C.于饭后服用 D.服药后可出现黑粪 E.可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A.2年 B.5年 C.8年 D.10年 E.终生
A.肉类蛋白质 B.牛乳蛋白 C.植物蛋白 D.碳水化合物 E.蛋白质在40g/d以上
A.终池B.蛛网膜下腔C.脑室D.硬膜外腔E.第四、五腰椎间
A.乙醇拭浴 B.腹股沟冷敷 C.头部冷敷 D.冷盐水灌肠 E.服退热药
A.氯胺 B.漂白粉 C.酒精 D.食醋 E.苯扎溴铵
A.应尽快用20%的肥皂水反复冲洗至少于30min B.冲洗后力求挤出伤口污血 C.冲洗后用75%酒精及碘酒或0.5%碘伏反复擦拭伤口 D.冲洗后的伤口尽早缝合包扎,以防细菌感染 E.头颈部、手指或咬伤严重时,除用疫苗外,还需要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A.乙醇 B.鸦片 C.大麻类 D.可卡因 E.抗生素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百日咳 C.麻疹 D.白喉 E.脊髓灰质炎
A.65% B.60% C.55% D.75% E.70%
A.胎儿大小和宫底高度 B.末次月经干净之日 C.末次月经开始之日 D.初觉胎动时间 E.早孕反应开始的时间
A.破伤风杆菌 B.葡萄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B族链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血培养和骨髓培养 B.大便培养 C.肥达反应 D.胆汁培养 E.尿液培养
A.高血压 B.冠心病 C.心肌梗死 D.心肌损伤 E.血管瘤
A.氯化钠溶液 B.葡萄糖酸钙溶液 C.苯妥英钠 D.硫酸镁溶液 E.肾上腺素
A.疯牛病的病原体 B.一般高压蒸汽灭菌,需连续消毒三次以上才能达到灭菌要求 C.对理化因子的耐受力弱 D.暂未被列入常规消毒与灭菌必须考虑的对象 E.长时间的压力蒸汽处理效果好
A.起病后第6周 B.起病前1周 C.起病后第5周 D.起病后第2~4周 E.起病后第1周
A.自发性疼痛 B.烧灼样疼痛 C.激惹性疼痛 D.刺激去除后疼痛仍不消失 E.持续性疼痛
A.心理安慰 B.健康教育 C.卫生指导 D.预检分诊 E.查阅病案资料
A.55cm~65cm B.65cm~70cm C.45cm~50cm D.30cm~40cm E.20cm~25cm
A.学习需要评价 B.教学方法评价 C.计划目标评价 D.自我概念评价 E.教育质量评价
A.氨茶碱 B.吗啡 C.肾上腺素 D.苯妥英钠 E.去甲肾上腺素
A.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B.半数中毒量与半数致死量的比值 C.半数致死量与半数中毒量的比值 D.半数中毒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E.最小有效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A.心输出量 B.心力储备 C.射血分数 D.心(脏)指数 E.功
A.清洁的手术环境 B.工作人员装束和手术室的无菌操作 C.术前沐浴和患者局部皮肤准备 D.合理的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伤口检测 E.熏蒸消毒,术前剃毛
A.1:2 B.1:1 C.1:3 D.2:1 E.3:1
A.遵守性道德 B.正确使用安全套 C.及时、规范的治疗 D.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E.戒断毒品
A.5-FU B.MTX C.阿糖胞苷 D.柔红霉素 E.羟基脲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碳水化合物 E.ATP
A.前者为治疗作用,后者为毒性反应 B.前者为治疗作用,后者为副作用 C.前者为特异质反应,后者为副作用 D.前者为特异质反应,后者为毒性反应 E.前者为治疗作用,后者为特异质作用
A.95%酒精 B.2%碘酊 C.0.2%碘酊 D.75%酒精 E.3%过氧化氢
A.普鲁卡因 B.20%~30%乙醇 C.50%硫酸镁 D.生理盐水 E.70%乙醇
A.左、右心房去极化 B.左、右心室去极化 C.心室复极过程 D.心房兴奋到心室心奋所需时间 E.心室各部分均已进入计划状态
A.47℃~50℃ B.30℃~35℃ C.36℃~42℃ D.50℃~55℃ E.40℃~45℃
A.个体何时需要护理 B.如何评价个体的自理能力 C.如何护理存在自理缺陷的个体 D.人存在哪些自理需求 E.什么是自理
A.要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B.必须完全盖住工作服 C.隔离衣挂在传染病区走廊内应外面向外 D.隔离衣潮湿,晾干后再使用 E.每周更换一次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E.运动
A.心脏破裂 B.心律失常 C.心力衰竭 D.心源性休克 E.室壁瘤
A.胃液分析 B.X线钡餐 C.CT D.胃镜 E.活组织检查
A.进行放疗 B.同位素治疗 C.子宫切除 D.以化疗为主 E.子宫及附件切除
A.约25%、浅Ⅱ度 B.约30%、深Ⅱ度 C.约45%、浅Ⅱ度 D.约50%、浅Ⅱ度 E.约55%、深Ⅱ度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房间隔缺损
A.昏迷30分钟以上 B.有逆行性遗忘 C.清醒后可出现头痛、恶心症状 D.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E.CT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
A.胎方位清楚 B.先露高浮 C.胎心正常 D.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一致 E.宫颈抬举痛明显
A.侏儒症 B.肢端肥大症 C.黏液性水肿 D.向心性肥胖 E.呆小症
A.急查血常规 B.经胃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止血剂 D.配血并做好术前准备 E.病人平卧,加快输液速度
A.第1天 B.第2~3天 C.第4~6天 D.第8~9天 E.第10~14天
A.上消化道出血 B.自发性腹膜炎 C.肝肾综合征 D.原发性肝癌 E.肝性脑病
A.林可霉素 B.万古霉素 C.四环素 D.红霉素 E.氯霉素
A.小细胞未分化癌 B.腺癌 C.神经内分泌癌 D.鳞腺癌 E.鳞癌
A.指导病人取半卧位 B.按医嘱给予利尿剂 C.定期测量腹围 D.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 E.限制每日食盐5克
A.60% B.50% C.40% D.30% E.20%
A.止痛、防治并发症 B.胸腔穿刺 C.胸腔闭式引流 D.开胸探查 E.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A.低流量吸氧 B.利用呼吸机改善呼吸功能 C.强心利尿 D.积极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 E.纠正电解质紊乱
A.5%左右 B.8%左右 C.10%左右 D.15%左右 E.20%左右
A.改善心肌缺氧,减轻疼痛 B.预防心源性休克 C.减少心律失常 D.防止心力衰竭 E.促进坏死组织吸收
A.手术治疗 B.禁食补液 C.抗生素 D.抑肽酶 E.糖皮质激素
A.尿道狭窄 B.膀胱肿瘤 C.前列腺癌 D.前列腺增生 E.膀胱结石
A.子宫颈癌 B.外阴癌 C.内胚窦瘤 D.输卵管癌 E.阴道癌
A.羊水过多 B.羊水过少 C.羊水胎粪污染 D.听胎心遥远 E.子宫收缩乏力
A.吸痰器 B.张口器 C.舌钳 D.治疗碗 E.氧气
A.入室后了解Apgar评分情况 B.重度窒息者应重点护理 C.必须采取保暖措施 D.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 E.以持续仰卧位最好
A.急性胃肠炎 B.胃溃疡出血 C.幽门梗阻 D.肠梗阻 E.大量腹水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500ml
A.脐带已脱落 B.已接种过卡介苗 C.体重比出生时下降6% D.阴道外口大片血迹 E.体温37℃
A.年龄多在40岁以上 B.常超重或肥胖 C.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D.口服降糖药物一般有效 E.常可发现血浆胰岛素增高
A.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B.活动无耐力 C.潜在并发症感染 D.组织完整性受损 E.体液不足
A.以免加重腹水 B.便于下咽 C.以防耗氧增加,诱发肝性脑病 D.以免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易消化
A.立即送入抢救室 B.立即解松衣领,平卧头侧位 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入纱布 E.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A.呼吸困难和窒息 B.喉返神经损伤 C.喉上神经损伤 D.手足抽搐 E.甲状腺危象
A.合理喂养的方法 B.体格锻炼的方法 C.惊厥预防及急救措施 D.预防接种的时间 E.小儿体检的时间
A.感染 B.血栓形成和栓塞 C.急性肾衰竭 D.动脉硬化 E.肾炎
A.左心衰竭 B.右心衰竭 C.渗透性心包炎 D.缩窄性心包炎 E.全心衰竭
A.呼吸性碱中毒 B.痰液壅塞 C.肺性脑病先兆 D.休克早期 E.继发感染
A.DIC B.血小板减少 C.纤维蛋白溶解 D.小血管被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 E.凝血因子减少
A.碘甲亢 B.甲状腺炎伴甲亢 C.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D.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E.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
A.1~3天 B.3~7天 C.5~9天 D.6~10天 E.7~14天
A.颅内感染 B.颅内出血 C.中枢性高热 D.切口感染 E.癫痫
A.生产过程中缩宫素的使用 B.生产过程疲乏 C.产后心理压力大 D.家属对新生儿的高关注度带来的失落感 E.产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
A.身体的姿势 B.面部表情 C.触摸 D.目光的接触 E.手势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三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瓣狭窄
A.倾听技巧 B.提问 C.重复 D.触摸的应用 E.沉默的运用
A.真菌性阴道炎 B.老年性阴道炎 C.幼年性阴道炎 D.阿米巴阴道炎 E.滴虫性阴道炎
A.腰肌收缩力 B.腹壁肌力 C.子宫收缩力 D.膈肌收缩力 E.肛提肌收缩力
A.双方相距小于50cm B.双方相距在50m~100cm C.双方相距在1.3m~4m D.双方相距在4m以上 E.双方相距在5m以上
A.骶骨 B.腹股沟 C.髂骨 D.髂前上棘 E.腹中线
A.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B.醛固酮分泌减少 C.饮水过多 D.肾小管吸收障碍 E.原尿渗透压高
A.前囟晚闭 B.出牙延迟 C.睡眠不安、多汗、枕秃 D.方颅 E.颅骨软化
A.记忆障碍 B.定向障碍 C.人格障碍 D.思维障碍 E.行为障碍
A.仰头抬颌法 B.托颈压额法 C.托颌法 D.托头法 E.仰头法
A.哌替啶 B.甘露醇 C.地西泮 D.肼苯哒嗪 E.硫酸镁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B.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C.心血管并发症 D.神经病变 E.感染
A.做好心理护理 B.住院登记,建立病历 C.及时处理医嘱 D.做好晨晚间护理 E.填写各种记录单
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B.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C.两餐间使用阿司匹林 D.解释属于青霉素的副作用 E.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A.长期反复咳嗽 B.少量咯血 C.时有胸痛 D.反复发热 E.有传染性
A.氯胺酮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灌肠 D.苯妥英钠 E.苯巴比妥
A.1~2岁 B.生后3~4个月 C.生后6~10个月 D.3岁以后 E.生后1~2个月
A.硝苯地平 B.硝酸甘油 C.异山梨酯 D.速效救心丸 E.欣康分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