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每月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年
A.通风设施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B.排风系统采用防爆型通风设备 C.厂房内的雪气在循环使用前经过净化处理,并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D.厂房内选用不发生火花的除尘器
A.公称直径大于200mm的雨淋阅组调试时,应在80s内启动 B.自动和手动方式启动公称直径为80mm的雨淋阀,应在15s之内启动 C.公称直径大于100mm的雨淋阀组调试时,应在30s内启动 D.当报警水压为0.15MPa时,雨淋阀的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铃声
A.预应力混凝士楼板 B.钢结构屋顶承重构件 C.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 D.难燃性外墙
A.由于该综合体外立面无窗,故在二至六层北侧外墙上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置2个消防救援窗口 B.仅在该楼的北侧沿长边连续布置宽度12m的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C.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内侧与该商业综合体外墙之间的最近距离为9m D.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范围内有6个直通室内防烟楼梯间的入口
A.消防工程设计文件经建设单位批准 B.消防设施设备及材料有符合市场准入制度的有效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书 C.施工现场的水、电能够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D.与消防设施相关的基础、预埋件和预置孔洞等符合设计要求
A.临时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采用DN100 B.设置了两根室内临时消防坚管 C.每个室内消火栓处只设置接口,未设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 D.在建工程临时室外消防用水量按火灾延续时间1.00h确定
A.消防稳压泵 B.消防水泵 C.消防水池 D.市政管网
A.疏散楼梯间内不得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存室、垃圾道 B.疏散楼梯间不得设置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C.疏散楼梯间必须靠外墙设置并开设外窗 D.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间不得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A.3.75 B.4.62 C.4.83 D.6.3
A.每日应检查低压二氧化碳储存装置的运行情况和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状态 B.每月应检查预制灭火系统的设备状态和运行情况 C.每年应对选定的防护区进行1次模拟启动试验 D.每月应检查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储存装置的液位
A.压力开关 B.报警阀组 C.快速排气阀 D.过滤器
A.区域内人口概况 B.消防安全规章制度 C.区域内经济概况 D.区域的环保概况
A.加压送风口既有常开式,也有常闭式 B.防排烟火阀及排烟间平时均呈开启状态 C.防排烟火阀及排烟阀平时均呈关闭状态 D.自垂百叶式加压送风口平时呈开启状态
A.风机流量压力性能测试 B.排烟风机手动启停 C.挡烟垂壁启动复位 D.排烟风机自动启动
A.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2.50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分隔 B.最远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为39m C.使用人数最多的防火分区通向与其连接的避难走道的2个门净宽度均为1.6m,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为3.50m D.防火分区开向避难走道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A.1200 B.2400 C.2800 D.1400
A.防火巡查是否记录 B.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 C.临时消防设施是否有效 D.临时消防车道是否畅通
A.查找火灾风险来源的过程称为火灾风险识别 B.火灾风险识别是开展火灾风险评估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环节 C.消防安全措施有效性分析包括专业队伍扑救能力 D.衡量火灾风险的高低主要考虑起火概率大小
A.泡沫泵启动后3.1min泡沫产生器喷出泡沫 B.自动喷泡沫试验,喷射泡沫时间为1min C.泡沫液选用水成膜泡沫液 D.泡沫混合液的发泡倍数为10倍
A.10 B.30 C.20 D.60
A.低压电力线路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等于工作电压 B.在1区内的供电线路采用铝芯电缆 C.接线箱内的供配电线路采用无护套的电线 D.电气线路在较高处敷设
A.各单位应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职工进行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 B.各单位应对在岗的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C.各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D.各单位职工应具备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A.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B.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C.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D.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A.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设置避难间 B.避难问靠近楼梯设置,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C.每个避难间为2个护理单元服务 D.每个避难间的建筑面积为25m2
A.地下一层长度为20m的疏散走道未设置排烟设施 B.地下一层1个50m2的仓库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C.四层1个50m2的会议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D.四层1个50m2的游戏室内未设置排烟设施
A.试验数量宣从每批中抽查1%,但不应少于3个 B.当仅有1个不合格时,应再抽查2%,但不应少于10个 C.应缓慢而均匀地升压至1.6MPa,并应保压1min D.当第2次抽查仍有不合格时,应继续进行批量抽查,抽查数量按前次递增
A.教学楼内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建筑面积55m2、使用人数45人的教室设有1个净宽1.00m的外开门 B.容纳200人的观众厅,其2个外开疏散门的净宽度为1.20m C.单层的棉花储备仓库在外墙上设置净宽4.00m的金属卷帘门作为疏散门 D.建筑面积为200cm2、的房间,其相邻2个疏散门净宽均为1.50m疏散门中心线质检的距离为6.5m
A.容纳4500人的单层体育馆,其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为3.50m B.一座2层老年人公寓中,位于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的直线距离为18m C.单元式住宅中公共疏散走道净宽度为1.05m D.采用敞开式外廊的多层办公楼中,从袋形走道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封闭楼梯间的直线距离为27m
A.报警阀组外观,试验阀门状况、排水设施状况、压力显示值 B.水流指示器外观及现场环境 C.充气设备、排气设备及控制装置等的外观及运行状况 D.系统末端试验装置外观及现场环境
A.密封垫 B.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超压安全膜片 C.水基型灭火器的滤网 D.水基型灭火剂
A.不得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 B.接受继续教育 C.在规定范围内从事消防安全技术执业活动 D.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
A.流量开关应经相应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B.消防水箱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C.压力开关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D.安全阀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A.丙类中间仓库设置在该车间的地上二层 B.该车间生产线贯通地下一层到地上三层 C.丙类中间仓库与其他部位的分隔墙为耐火极限3.00h的防火墙 D.丙类中间仓库无独立的安全出口
A.10 B.30 C.50 D.20
A.表面保护涂层 B.机械系损伤 C.产品性能参数 D.严密性试验
A.隐患管理 B.制度管理 C.立牌管理 D.教育管理
A.消防水泵房设为地下二层,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为10m B.主层六层设有儿童早教培训班,设有独立的安全出口 C.常压燃气锅炉房布置在主楼层面上,使用管道天然气做燃料,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10m D.裙楼五层在歌舞厅,各厅室的建筑面积均小于200m2,与其他区域公用安全出口
A.系统管道清洗 B.对储罐上的泡沫混合液立管清除锈渣 C.泡沫喷头外观检查 D.水源及水位指示装置检查
A.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标志设置的在疏散门的正上方 B.疏散走到内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为19.5m C.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均设置在疏散走道的顶棚上 D.袋型疏散走道内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为9m
A.乙类厂房 B.乙类仓库 C.甲类厂房 D.甲类仓库
A.发现火灾时,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3min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B.发现起火时,应立即打119电话报警 C.发现起火时,安全出口或通道附近的员工应在第一时间负责引导人员进行疏散 D.发现火灾时,消火栓附近的员工应立即利用消火栓灭火
A.喷头螺纹密封面应无缺丝,断丝现象 B.喷头商标、型号等标志应齐全 C.喷头外观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 D.每批应抽查3只喷头进行密封性能试验,且试验合格
A.驱动气瓶充装量 B.启动气体储瓶压力 C.灭火控制器运行情况 D.管网、支架及喷放组件
A.该多功能厅应采用屋面板底下垂高度不小于0.5m的挡烟垂壁划分为2个防烟分区 B.该多功能厅应利用室内结构梁划分为2个防烟分区 C.该多功能厅应采用自吊顶底下垂高度不小于0.5m的活动挡烟垂壁划分为2个防烟分区 D.该多功能厅可不划分防烟分区
A.中庭区域火灾报警信号确认后,中庭四周的防火卷帘直接下降到楼板面 B.二层C、D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分隔部位的长度为40m,使用防火墙和15m宽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物 C.一层A、B两个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分隔部位的长度为25m,使用防火墙和10m宽的防火卷帘作为防火分隔物 D.各分区之间的防火卷帘在切断电源后能依靠其自重下降,但不能自动上升
A.墙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底边距离楼面高度应为1.5m B.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的余量不应小于150mm C.墙上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底边距离楼面高度应为1.7m D.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连接导线的余量不应大于100mm
A.对消防电梯进行2次报警联动控制功能检验 B.对自喷水系统给水泵在消防控制室内进行3次远程启泵操作实验 C.对防排烟风机进行4次报警联动启动试验 D.对各类消防用电设备主、备电源的自行转换装置进行1次转换试验
A.消防设施施工调试记录 B.消防组织机构图 C.消防重点部位位置图 D.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A.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B.火灾警报装置 C.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D.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A.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做配线 B.导线的链接采用压接方式 C.带电部件的接地干线有两处与接地体相连 D.电气设备按潮湿环境选用
A.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备案 B.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报告备案 C.消防规章制度报告备案 D.消防安全自我评估报告
A.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泵损坏 B.将氨压缩机房设置在厂房的地下一层 C.在主厂房变的消防车道上堆满了货物 D.在2号车间与3号车间之间的防火间距空地搭建了一个临时仓库
A.20个、10个 B.100个、50个 C.25个、10个 D.50个、25个
A.客房吊顶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 B.窗帘采用普通布艺材料制作 C.疏散走道两侧的墙面采用大理石 D.防火门的表面贴了彩色阻燃人造板,门框和门的规格尺寸未减小
A.外保温系统表面防护层使用不燃材料 B.在外保温系统中每层沿楼板为准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分离带 C.外保温系统防护层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防护层厚度为15mm D.外保温系统中设置的水平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为200mm
A.桨片被管腔内杂物卡阻 B.调整螺母与触头未调试到位 C.报警阀前端的水源控制阀完全打开 D.链接水流指示器的电路线脱落
A.以自动方式启动泵组时,泵组立即投入运行 B.以备用电源切换方式切换启动泵组时,泵组10s投入运行 C.采用柴油泵作为备用泵时,柴油泵的启动时间为5s D.控制柜进行空载和加载控制调试时,控制柜正常动作和显示
A.只需测试一层消火栓的出流量、压力 B.应根据试验消火栓的流量,检测减压阀的减压能力 C.应在消防水泵启动后,检测消防水泵自动停泵的时间 D.应检查旋转型消火栓的性能
A.水泵接合器 B.市政消火栓 C.消防水池取水池 D.消防水鹤
A.将内走廊上原设计的常闭式甲级防火门改为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B.将二层原设计的防火墙移至一层餐厅中部的次梁对应位置上,防火分区面积仍然符合规范要求 C.将其中一个防火分区原设计活动式防火窗改为常闭式防火窗 D.排烟防火阀处于开启状态,但能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和现场手动关闭
A.对该舞厅法定代表人处三日拘留,并处五百元罚款 B.对该舞厅经理处三日拘留,并处五百元罚款 C.对该舞厅经理处十日拘留,并处三百元罚款 D.对该舞厅经理处五百元罚款
A.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B.—万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C.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D.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A.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导致=发生死亡2人的火灾事故 B.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导致发生重伤4人的事故 C.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导致发生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的事故 D.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导致发生2人的事故
A.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B.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C.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 D.地市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A.5 B.10 C.2 D.3
A.间歇喷射机构 B.筒体 C.灭火器结构 D.行驶机构
A.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为16m B.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为8m C.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为14m D.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为10m
A.防风雨棚四周开口部分均匀布置 B.防风雨棚开口高度为0.8m C.防风雨棚开口的面积为改空间地面面积的25% D.防风雨棚开口位置设置百叶,其有效排烟面积为开口面积的60%
A.试验压力2.0MPa,保压时间5min B.试验压力3.0MPa,保压时间lmin C.试验压力3.0MPa,保压时间3min D.试验压力2.0MPa,保压时间2min
A.通过报警联动,测试非消防用电应急强制切断功能 B.切断正常供电,测试电源切换和应急照明电源充电、放电功能 C.通过报警联动,检查应急照明系统自动转入应急工作状态的控制功能 D.测试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电源供电时间
A.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是单位中负有一定领导职责和权限的人员 B.防安全管理人应负责拟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制定消防安全制度 C.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每日测试主要消防设施功能并及时排除故障 D.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A.甲,取得消防工程相关专业双学士学位工作满5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3年 B.丁,取得其他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满3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2年 C.乙,取得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工作满4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3年 D.丙,取得消防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工作满2年,其中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1年
A.熟悉体育馆所在安全通道、出口的位置 B.在每个安全出口设置工作人员、确保通道、出口畅通 C.安排人员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引导参加活动的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疏散 D.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
A.自动3次、手动2次 B.自动2次、手动2次 C.自动2次、手动3次 D.自动3次、手动3次
A.从距走道端部5m处开始每隔10m布置一具MF/ABC5灭火器 B.在走道尽端各5m处分别布置2具MF/ABC4灭火器 C.在走道尽端各5m处分别布置2具MF/ABC5灭火器 D.从距走道端部5m处开始每隔10m布置一具MS/Q6灭火器
A.将该仓库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同时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B.将该仓库用耐火极限为4.00h的防火墙平均分成4个防火分区,并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C.将该仓库用耐火极限为3.00h且满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划分5个防火分区,最大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200m2 D.将该仓库用耐火极限为4.00h的防火墙平均分成2个防火分区,并设置火灾自动灭火系统
A.锅炉房位于甲醛储罐区南侧,两者之间的防火间距为55m B.甲醛储罐之间的间距为12.5m C.甲醛储罐区防火堤高度为1.1m D.罐区周围的环形消防车道有3%的坡度,且上空有架空管道,距车道净空高度为5m
A.建筑高度为18m的大学教学楼,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B.建筑高度为54m的底层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C.建筑高度50m的办公楼,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 D.建筑高度24m的办公楼,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