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12名女大学生身高与体重数据如表
A.二项分类资料 B.无序分类资料 C.半定量资料 D.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
A.半对数线图 B.散点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圆图
A.积差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等级相关分析 D.成组设计的t检验 E.χ2检验
某县有3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占90%,现欲作农村居民AIDS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A.该县所有常住人口 B.该县所有农村居民 C.该县已婚的所有常住人口 D.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居民 E.该县已婚的所有农村育龄妇女
A.该县的农村居民个体 B.该县的自然村 C.该县的每个农村家庭 D.该县的行政村 E.该县的每个乡镇
A.单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普查 D.整群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A.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B.信访 C.个人访谈 D.小组访谈 E.电话调查
自美军在越战中大量使用脱叶剂(橙剂)造成二噁英污染,到1999年比利时等国发生"毒鸡"事件,世界上屡次发生与二噁英有关的污染事故,使得二噁英污染和防治成为各国关注的环境热点之一。
A.重金属 B.颗粒物 C.多环芳烃 D.有机氯化合物 E.氮氧化物
A.火山爆发 B.森林火灾 C.城市垃圾焚烧 D.工厂排放废气 E.汽车尾气
A.干扰机体内分泌 B.免疫毒性 C.刺激上呼吸道 D.皮肤损害 E.致癌作用
某地区受附近一炼锌矿排出的污水污染,导致当地出现大量痛痛病患者,患者早期腰背疼痛,以后遍及全身刺痛,止痛药无效,轻微外伤易发生骨折,严重者,四肢弯曲变形,脊柱受压缩短变形,骨软化和骨质疏松,行动困难,被迫长期卧床
A.铅 B.镉 C.铜 D.锌 E.汞
A.饮水 B.吃鱼 C.蔬菜 D.粮食 E.空气
A.心脏 B.大脑 C.肾脏 D.肝脏 E.神经
某农民在劳动后出现发烧、寒战、头痛、气短伴咳嗽。且在随后的2个月中以上症状反复发作,呼吸困难加重,两下肺可闻及捻发音,胸部X线检查呈双肺纹理增强,并有点状阴影且范围不超过2个肺区,血清沉淀反应阳性
A.重度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B.中度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C.接触反应 D.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观察对象 E.轻度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A.暂时脱离现场,进行必要检查 B.密切观察24~72小时 C.暂时脱离生产环境休息,对症治疗 D.卧床休息,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E.可自愈,不用作任何处理
某纺织厂织布车间挡车女工,工龄15年,因近几个月与他人交谈时感觉听力下降而就诊
A.听力损伤 B.噪声聋 C.神经性耳聋 D.听觉疲劳 E.局部振动病
A.控制噪声源 B.隔声 C.消声 D.工作时佩戴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E.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某学者于1993年5月,调查了1973年4月~1993年4月期间,该地区10000名车辆驾驶人员的事故伤害情况。共死亡200人,重伤100人。并发现视力较差可增加伤害事故的发生率,OR值为1.45(0.94-2.22)
A.前瞻性队列研究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干预性研究 E.试验性研究
A.300‰ B.200‰ C.30‰ D.20‰ E.10‰
某蓄电池厂女工,34岁。以往月经正常,近来月经时常紊乱,经血量过多。
A.镉 B.铅 C.锰 D.汞 E.砷
A.尿酚含量 B.尿马尿酸含量 C.尿ZPP含量 D.尿ALA含量 E.尿FEP含量
A.合适治疗后,调离原工作 B.继续原工作,但应减少工作时间 C.合适治疗后,继续原工作 D.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原工作 E.不需治疗,调离原工作
A.月经前3~7天 B.月经前1~3天 C.月经期1~2天 D.月经期2~5天 E.月经后3~5天
某远离海洋的山区,一幼儿表现为头大、额短、面方、眼裂水平、眼距宽、塌鼻梁以及唇厚舌方、流涎等特殊面容
A.佝偻病 B.克汀病 C.先天性苯丙酮尿症 D.先天性脚气病 E.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
A.钙缺乏 B.蛋白质缺乏 C.维生素D缺乏 D.碘缺乏 E.维生素B1缺乏
A.十字花科蔬菜 B.全谷食品 C.海产品 D.豆类及制品 E.橙色水果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某化合物与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具有高度相关性。提示:对该化学物进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A.各组观察指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B.染毒组发生对照组未出现的肿瘤类型,但无对照组的历史资料 C.染毒组动物肿瘤出现比对照组早,无显著性 D.染毒组动物肿瘤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E.各组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提示:如果该化学物质致突变试验结果阳性,要进行致癌性的评价。已经完成短期试验,要继续进行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试验设计应
A.一般设3个染毒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 B.3个染毒剂量组包括无作用剂量组、预剂量组、最高剂量组即发生肿瘤的剂量组 C.中及低剂量组则按等差级数下推 D.为了在每组动物数不太大的条件下,使染毒组的肿瘤发生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肿瘤自发率,一般认为最高剂量应尽可能加大,这样才不至于漏检致癌物 E.必要时要另设一个溶剂对照组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E.2年
A.肿瘤发生率 B.每组平均肿瘤数即肿瘤的多发性 C.潜伏期 D.LOAEL E.致癌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