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苏木素 B.亚甲蓝 C.磷钨酸 D.柠檬酸铅 E.伊红
A.富含糖类组织的固定 B.富含钙类组织的固定 C.富含脂肪组织的固定 D.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固定 E.软骨组织的固定
A.生长期、衰退期2个阶段 B.原代期、传代期、衰退期3个阶段 C.生长期、衰退期、死亡期3个阶段 D.潜伏期、指数增生期、停止期3个阶段 E.分裂期、死亡期2个阶段
A.30% B.50% C.100% D.95% E.70%
A.大马树胶 B.中性树胶 C.Apath糖浆 D.甘油明胶 E.玻璃胶
A.脱去细胞核中的过多水分 B.脱去胞核及胞质中结合过多的染料 C.脱去细胞质中过多的染料 D.脱去细胞中的水分 E.促进细胞膜着色
A.醌亚胺染料 B.偶氮染料 C.硝基染料 D.苯甲烷染料 E.碱性染料
A.第一抗体 B.第二抗体 C.ABC混合物 D.DAB E.双氧水
A.氧化银盐 B.还原银盐 C.固定银颗粒 D.洗去银盐 E.漂白切片
A.0.1%浓度,酸性,室温 B.0.4%浓度,碱性,37℃ C.0.4%浓度,中性,37℃ D.0.4%浓度,酸性,37℃ E.1%浓度,中性,37℃
A.棕到黑色 B.橘黄到红色 C.黄绿到绿色 D.粉红到砖红色 E.蓝到紫色
A.形状一致,规格相同 B.薄厚均匀、无褶、无刀痕 C.切片完整,厚度4~6μm D.透明洁净,封裱美观 E.染色核浆分明,红蓝适度
A.黑色 B.红色 C.蓝色 D.黄色 E.蓝绿色
A.1mm/h B.5mm/h C.7mm/h D.1cm/h E.3cm/h
A.适当调节切片刀的倾度 B.适当减少切片的厚度 C.添加包埋剂 D.再取一块组织冰冻 E.适当增加组织块的温度
A.使苏木素和染液进入细胞核中 B.使苏木素和染液进入细胞质中 C.洗去未与切片结合的染液 D.除去分化液及脱下的染料并终止分化 E.去除未结合的伊红染液
A.曲菌 B.组织胞质菌 C.新型隐球菌 D.白色念珠菌 E.毛霉菌
A.分化 B.还原 C.蓝化 D.氧化 E.促染
A.与蛋白质共同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B.单独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表达过程的调控 C.决定细胞和个体的基因型 D.携带遗传信息 E.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内
A.石蜡 B.环氧树脂 C.火棉胶 D.树胶 E.明胶
A.国际疾病分类码 B.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医院的编码 C.计算机自动编码 D.我们自己设计的编码 E.汉语拼音编码
A.空白试验 B.替代试验 C.吸收试验 D.抑制试验 E.封闭第一抗体试验
A.甲醇 B.丙酮 C.二甲苯 D.乙醇 E.甘油
A.使苏木素染液进入细胞核 B.中止分化 C.洗去未与切片结合的染料 D.洗去切片上的杂质 E.使切片反蓝
A.B5固定液 B.福尔马林 C.Muller液 D.Bouin液 E.丙酮
A.病人的年龄和职业 B.病人的临床情况 C.病理切片的图像 D.病理切片的诊断 E.病人的手术方式
A.碱性磷酸酶 B.胰蛋白酶 C.胃蛋白酶 D.淀粉酶 E.酸性磷酸酶
A.极性增强 B.变色 C.颜色加深 D.与被染分子间产生亲和力 E.变为碱性
A.钠离子 B.镁离子 C.阴离子 D.铜离子 E.钙离子
A.P2级实验室 B.P3级实验室 C.正压超净台 D.通风橱 E.单独洁净间
A.目镜 B.物镜 C.聚光镜 D.反光镜 E.放大镜
A.碳蜡 B.明胶 C.树脂 D.火棉胶 E.石蜡
A.用5%铬酸氧化时 B.用核固红染细胞核时 C.用0.2%氯化金调色时 D.用六胺银硼砂液浸染时 E.用亮绿染液复染时
A.缓冲剂 B.特异性抗体 C.封闭血液 D.显色底物 E.标记物
A.高度怀疑为恶性细胞 B.见异形细胞 C.怀疑为恶性细胞 D.未见异形细胞 E.肯定为恶性细胞
A.绿色 B.黄色 C.红色 D.黑色 E.蓝色
A.胭脂红 B.伊红 C.刚果红 D.碱性品红 E.中性红
A.卫星传输 B.高速宽带网 C.E-mail D.传真 E.全角输入
A.CD8 B.CD45RO C.CD20 D.CD30 E.CD35
A.脱去多余水分 B.固定作用 C.媒介作用 D.使组织变硬 E.使组织利于染色
A.低于石蜡熔点10~12℃ B.低于石蜡熔点4~5℃ C.等于石蜡熔点 D.高于石蜡熔点4~5℃ E.高于石蜡熔点10~12℃
A.肥大细胞 B.垂体嗜碱细胞 C.类癌细胞 D.嗜铬细胞 E.巨噬细胞
A.敏感性 B.特异性 C.亲和性 D.融合性 E.敏感性和亲和性
A.cRNA探针 B.cDNA探针 C.DNA探针 D.胶体金探针 E.抗体探针
A.HPV31、33、35、45 B.HPV6、11、42、58 C.HPV6、11、16、18 D.HPV6、16、31、33 E.HPV11、18、39、58
A.亚甲蓝 B.坚固蓝 C.甲基绿 D.苦味酸 E.丽春红
A.10%福尔马林 B.四氧化锇 C.多聚甲醛 D.95%乙醇 E.戊二醛
A.0.1~0.2cm B.0.2~0.3cm C.0.5~0.6cm D.0.8~1.0cm E.1.2~1.5cm
A.石蜡包埋法 B.碳蜡包埋法 C.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法 D.明胶包埋法 E.火棉胶包埋法
A.尘细胞、气管黏膜上皮细胞 B.泡沫细胞 C.血细胞 D.炎性细胞 E.淋巴细胞
A.Bouin液 B.中性缓冲福尔马林 C.戊二醛 D.PLP固定液 E.4%多聚甲醛
A.10%乙醇 B.10%福尔马林 C.20%福尔马林 D.40%福马尔林 E.90%乙醇
A.血型 B.血清蛋白型 C.DNA指纹 D.红细胞酶型 E.白细胞抗原型
A.负染法 B.复型法 C.超薄切片法 D.临界点干燥法 E.投影法
A.使染料分子极性增强 B.使染料分子变色 C.使染料分子颜色加深 D.使染料分子与被染分子间产生亲和力 E.使染料分子变为碱性
A.尸冷 B.尸斑 C.尸僵 D.瞳孔大小 E.体表损伤
A.氧化作用 B.促染作用 C.媒染作用 D.固定作用 E.异染作用
A.红色液体 B.黄色液体 C.蓝色液体 D.无色液体 E.棕色液体
A.中性树胶 B.明胶 C.加拿大胶 D.乳胶 E.松香蜂蜡
A.保证无菌操作 B.防止交叉污染 C.防止手上的RNA酶污染样本 D.防止样本污染操作者 E.防止手上的DNA酶污染样本
A.每个脏器取一小部分 B.多脏器联合取出 C.主要脏器取一小部分 D.只取出内脏 E.把有病灶脏器取出即可
A.HE染色 B.MGG染色 C.巴氏染色 D.瑞氏染色 E.Giemsa染色
A.函授教育 B.职业教育 C.交流经验 D.传送病例资料 E.疑难病例病理诊断咨询
A.刚果红 B.醛品红 C.中性红 D.酸性品红 E.碱性品红
A.中性红 B.碱性品红 C.结晶紫 D.亚甲蓝 E.伊红
A.10% B.20% C.2% D.4% E.8%
A.常规石蜡包埋 B.碳蜡包埋 C.火棉胶包埋 D.明胶包埋 E.树脂包埋
A.大肠和类癌 B.小肠和类癌 C.结肠和类癌 D.直肠和类癌 E.胃和类癌
A.保存肌肉原色 B.保存结缔组织原色 C.保存表皮原色 D.保存心肌原色 E.保存血红蛋白的颜色
A.热变性的DNA维持原温度即可复性 B.热变性的DNA在降温过程中可复性 C.热变性的DNA经加热处理后即可复性 D.热变性的DNA经酸处理后即可复性 E.热变性的DNA经酶切后即可复性
A.甲状腺球蛋白 B.癌胚抗原 C.降钙素 D.促甲状腺素 E.上皮细胞膜抗原
A.CD34 B.S100 C.层黏连蛋白受体 D.CD117 E.Ki67
A.耐热的DNA聚合酶 B.耐蛋白质分解、酶分解的DNA聚合酶 C.将mRNA逆转录成cDNA的酶 D.合成多肽的酶 E.不受镁离子浓度影响的聚合酶
A.增加苏木素染液的浓度 B.增加伊红染液的浓度 C.增加苏木素染液的温度 D.增加伊红染液的温度 E.减少分化时间
A.HMB45 B.MC C.PSA D.PLAP E.CEA
A.低温冷冻保存的全血 B.加入肝素抗凝的新鲜全血 C.加入蛋白酶K的全血 D.加入EDTA抗凝的新鲜全血 E.加入防腐剂的低温冷冻全血
A.在-10℃冰箱中 B.在-70℃冰箱中 C.在4℃冰箱中 D.在液氮中骤冷 E.在冷丙酮中冷却
A.5μm B.200nm C.50~70nm D.10nm E.1μm
A.甲醛钙液 B.溴化铵甲醛液 C.Bouin液 D.Zenker液 E.Gendre液
A.脱水效果 B.透明效果 C.浸蜡效果 D.染色效果 E.封片效果
A.胸水 B.腹水 C.痰液 D.宫颈涂片 E.胃镜活检
A.先切30~50μm的冷冻切片,将切片在染液中浸染 B.先切30~50μm的石蜡切片,将切片在染液中浸染 C.先切50~100μm的冷冻切片,将切片在染液中浸染 D.先切50~100μm的石蜡切片,将切片在染液中浸染 E.将小片组织先在染液中浸染,然后切50~100μm的冷冻切片
A.T细胞 B.浆细胞 C.B细胞 D.巨噬细胞 E.肥大细胞
A.CD3,CD20 B.EMA,Keratin C.PCNA,p53 D.LCA,CD20 E.ER,PR
A.两者均保持双链结构 B.两者均保持单链结构 C.交性后复性的双链结构 D.只需探针为单链结构 E.只需靶核酸为单链结构
A.蓝色 B.粉红色 C.鲜红色 D.绿色 E.橘红色
A.蛋白印记实验 B.DNA印记实验 C.RNA印记实验 D.聚合酶链反应 E.荧光原位杂交
在透射电镜样品取材时,不正确的是()
A.组织块应不超过1mm3 B.快速准确 C.及时固定 D.减少机械损伤 E.在37℃进行
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免疫组织化学 E.RT-PCR
A.酸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B.碱性福尔马林固定液 C.10%福尔马林缓冲固定液 D.去离子水配制福尔马林固定液 E.蒸馏水配制福尔马林固定液
A.40× B.100× C.200× D.400× E.1000×
A.0.1℃ B.0.2℃ C.0.5℃ D.1℃ E.5℃
A.醛品红法 B.地依红法 C.阿尔辛蓝法 D.过碘酸-Schiff反应 E.刚果红法
A.橘黄 B.苦味酸 C.亚甲蓝 D.亮绿 E.甲基紫
A.电子显微镜 B.偏光显微镜 C.体视显微镜 D.正立式荧光显微镜 E.倒置显微镜
A.分化剂 B.媒染剂 C.染料 D.清洗剂 E.助染剂
A.一种操作系统 B.一种硬件和软件组合系统 C.一种操作平台 D.一种机器 E.一种应用系统
A.用肉眼、显微镜观察图像,并用灰度的表达形式描述图像的结构特点 B.用肉眼、显微镜观察图像,并用数字描述图像的结构特点 C.用肉眼、电镜等观察图像,并用数字描述图像结构特点 D.用量化的方法,以灰度的表达形式对图像中各种结构信息的定性描述 E.用肉眼、显微镜、电镜等观察图像,并用文字描述图像的结构、性质和特点
A.6.5~7.0 B.3.5~4.0 C.5.5~6.0 D.4.5~5.0 E.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