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预防接种制度 B.全民预防措施 C.信息公布制度 D.菌种运输管理制度 E.鉴定制度
A.湿热证 B.阴虚证 C.营分证 D.痰饮内停 E.瘀血内停
A.光剥苔 B.花剥苔 C.地图舌 D.类剥苔 E.鸡心苔
A.中风先兆 B.邪热炽盛 C.风痰阻络 D.阴虚火旺 E.气血俱虚
A.喘 B.哮 C.短气 D.少气 E.太息
A.肛裂 B.胃脘 C.内痔 D.直肠 E.外痔
A.饮食停滞 B.脾胃湿热 C.肝胆火热 D.脾胃虚弱 E.燥热伤津
A.腻苔 B.腐苔 C.厚苔 D.滑苔 E.糙苔
A.呼吸困难 B.张口抬肩 C.鼻翼翕动 D.难以平卧 E.喉有哮鸣音
A.心气虚衰,神气不足 B.脏气衰竭,心神散乱 C.气郁痰阻,蒙蔽心神 D.热邪扰动心神 E.瘀血阻碍心窍
A.脉搏弹性高低不同 B.脉位深浅不同 C.脉搏力度不同 D.脉搏流利度不同 E.脉率快慢不同
A.伏脉 B.牢脉 C.实脉 D.洪脉 E.大脉
A.合病 B.并病 C.直中 D.越经传 E.表里传
A.身热颧红 B.神倦耳聋 C.腹满便秘 D.手足蠕动 E.心中憺憺大动
A.卫分证 B.气分证 C.营分证 D.血分证 E.下焦病证
A.虚阳上越 B.阳虚发热 C.阴虚内热 D.阳明实热 E.心火亢盛
A.皮肤干燥 B.皮肤皲裂 C.口咽干燥 D.皮肤脱屑 E.肌肤甲错
A.邪气盛衰 B.气血盈亏 C.津液存亡 D.胃气有无 E.脏腑虚实
A.心和脾 B.肝和脾 C.心和肾 D.心和肝 E.脾和肾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景岳全书》 D.《医宗金鉴》 E.《伤寒质难》
A.肠痈 B.痛经 C.瘕聚 D.虫积 E.宿粪
A.急性胆囊炎 B.脑出血 C.胆石症 D.急性胰腺炎 E.肠梗阻
A.败血症 B.肾盂肾炎 C.肺结核 D.伤寒 E.胸膜炎
A.变态反应 B.代谢障碍 C.体温调节中枢失常 D.神经功能障碍 E.坏死组织吸收
A.自发性气胸 B.气道异物 C.一氧化碳中毒 D.胸腔积液 E.尿毒症
A.是病史资料中最主要的部分 B.是发病全过程的资料 C.内容包括主诉 D.内容包括病因及诱因 E.内容包括伴随症状
A.跟腱反射增强 B.跟腱反射减弱 C.跟腱反射正常 D.肱二头肌反射增强 E.肱三头肌反射增强
A.脑炎 B.脑脓肿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出血 E.重症肌无力
A.第2肋间 B.第3肋间 C.第4肋间 D.第5肋间 E.第6肋间
A.左心功能不全 B.右心功能不全 C.缩窄性心包炎 D.上腔静脉梗阻 E.心包积液
A.鸡胸 B.漏斗胸 C.桶状胸 D.扁平胸 E.正常胸廓
A.急性病容 B.慢性病容 C.无欲貌 D.面具面容 E.水肿面容
A.营养不良 B.心源性 C.肝源性 D.肾源性 E.炎症性
A.结核性腹膜炎 B.胃溃疡穿孔 C.肠梗阻穿孔 D.急性胆囊炎 E.急性腹膜炎
A.梨形 B.靴形 C.烧瓶状 D.球形 E.水滴状
A.血清肌酐测定 B.血清尿素氮测定 C.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D.浓缩稀释试验 E.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试验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流行性腮腺炎 C.百日咳 D.结核病 E.长期接触放射线
A.IgA B.IgG C.IgD D.IgE E.IgM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A.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B.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C.V3--V1与V4连线中点 D.V4--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E.V5--左第5肋间腋中线处
A.卧位腹平片 B.立位腹透或立位腹平片 C.卧位腹透 D.上消化道造影 E.全消化道造影
A.不可逆 B.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可逆 D.促进药物排泄 E.无饱和性和置换现象
A.使血药浓度维持高水平 B.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Css) C.增强药理作用 D.延长半衰期 E.提高生物利用度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半衰期 C.稳态血浓度 D.治疗指数 E.潜伏期
A.分布 B.吸收 C.排泄 D.转化 E.消除
A.组胺 B.五肽胃泌素 C.乙酰胆碱 D.组胺和五肽胃泌素 E.组胺、五肽胃泌素和乙酰胆碱
A.普萘洛尔 B.奎尼丁 C.苯妥英钠 D.胺碘酮 E.美西律
A.苯妥英钠 B.利多卡因 C.戊巴比妥 D.地西泮 E.阿托品
A.链激酶 B.尿激酶 C.双香豆素 D.肝素 E.氨甲苯酸
A.骨骼肌松弛 B.血管扩张 C.内脏平滑肌收缩 D.心肌收缩力增强 E.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
A.输尿管平滑肌 B.子宫平滑肌 C.胃肠道平滑肌 D.支气管平滑肌 E.胆管平滑肌
A.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B.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C.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D.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E.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A.阿司匹林 B.消炎痛 C.非那西丁 D.布洛芬 E.保泰松
A.产生灭活酶 B.降低靶蛋白与抗菌药的亲和力 C.菌体外膜通透性降低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 E.菌体改变代谢途径
A.羧苄西林 B.青霉素G C.羟氨苄西林 D.头孢氨苄 E.头孢呋辛
A.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生长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D.影响细菌S期 E.影响细菌G1期
A.加强营养 B.锻炼身体 C.注射丙种球蛋白 D.预防接种 E.预防服药
A.菌痢 B.霍乱 C.流脑 D.人禽流感 E.伤寒
A.侵入的细菌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肠毒素
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 B.异丙醇消毒属中效消毒法 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A.关注性 B.排他性 C.集中性 D.自我性 E.持续性
A.A型性格 B.B型性格 C.C型性格 D.D型性格 E.E型性格
A.医生的态度 B.医患间的沟通 C.病人的态度 D.病人家属的体贴与关心 E.互相的尊重
A.《纪念白求恩》 B.《阁逻迦集》 C.《希波克拉底誓言》 D.《广济医刊》 E.《迈蒙尼提斯祷文》
A.风险大的治疗尽量推给别人 B.点名手术无论大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C.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要求有求必应 D.只要是病人的要求就有求必应 E.对病人有利而又无损自我利益的才去做
A.不告知原则 B.医学目的原则 C.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 D.知情同意原则 E.科学性原则
A.2010年1月7日 B.2012年1月7日 C.2012年6月26日 D.2012年8月27日 E.2012年10月20日
A.赔礼道歉 B.降级 C.撤职 D.罚款 E.赔偿损失
A.财产关系 B.社会关系 C.因果关系 D.公民关系 E.经济关系
A.技术上缺乏经验 B.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C.在现有科技条件下无法预料 D.临床诊疗中患者病情异常 E.无法预料或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