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PS B.SPA C.HRP D.HPR E.OPD
A.酶能与抗体或抗原的蛋白分子共价结合 B.酶具备抗体特异性 C.酶具备病毒特异性 D.酶具备抗原特异性 E.酶具备特异性
A.平板划线培养 B.斜面接种 C.液体接种 D.穿刺接种 E.倾注平板
A.急性期患者的咽拭和粪便 B.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眼结膜分泌物 C.急性期患者的粪便 D.急性期患者的眼结膜分泌物 E.急性期患者的咽拭和血液
A.静脉注射 B.动脉注射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B.省级计量行政部门 C.企事业单位 D.省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 E.县级以上计量行政部门
A.溴化乙啶 B.溴酚蓝 C.二甲苯青 D.亚甲蓝 E.银离子
A.玻片凝集试验 B.平板凝集试验 C.单管凝集试验 D.多管凝集试验 E.位相变异试验
A.紫色栅栏状排列的杆菌 B.红色粗大杆菌 C.红色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D.红色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E.紫色细长杆菌
A.洁净度 B.余氯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粪大肠菌群 E.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A.菌毛抗原 B.核蛋白抗原 C.蛋白抗原 D.M抗原 E.细胞壁中的多糖抗原
A.箱内物体不宜放置过挤 B.使用时应先通电后加水 C.培养箱以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为宜 D.水位不足时,及时补充水量 E.培养箱使用后要定期消毒
A.75%以上 B.80%以上 C.85%以上 D.90%以上 E.95%以上
A.无细胞壁 B.有细胞壁 C.无DNA核酸 D.不能通过滤器 E.革兰染色阳性
A.蓝氏贾第鞭毛虫 B.阿米巴原虫 C.隐孢子虫 D.恶性疟原虫 E.等孢子球虫
A.革兰阴性菌 B.镜下观察菌细胞末端是尖的 C.无鞭毛 D.为微需氧菌 E.镜下观察呈弧形、螺旋形等
A.链球菌 B.淋球菌 C.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铜绿假单胞菌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E.e型
A.腹膜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B.皮肤与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C.皮肤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D.胸膜与腹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E.皮肤与胸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A.普氏立克次体 B.战壕热立克次体 C.小蛛克次体 D.杆菌样巴通体 E.汉赛巴克次体
A.调节细菌生长 B.抑制杂菌生长 C.缓冲剂 D.保温剂 E.中和剂
A.a B.b C.c D.d E.e
A.不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 B.嗜冷菌;嗜温菌;微嗜热菌 C.微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 D.嗜冷菌;嗜温菌;不嗜热菌 E.嗜冷菌;嗜温菌;嗜热菌
A.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 B.硫磺酸盐增菌液 C.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 D.胆盐葡萄糖增菌液 E.硫乙醇酸钠
A.汉坦病毒 B.克里米亚刚果热病毒 C.埃博拉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ECHO病毒
A.选择1~2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取1ml并做两个平皿 B.选择2~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取1ml并做两个平皿 C.选择1~2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取0.5ml于灭菌平皿内 D.选择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取0.5ml并做两个平皿 E.选择2~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取0.5ml并做两个平皿
A.硫化氢(+)靛基质(+)尿素(+)氰化钾(+)赖氨酸酶(-) B.硫化氢(+)靛基质(-)尿素(-)氰化钾(-)赖氨酸酶(+) C.硫化氢(-)靛基质(+)尿素(-)氰化钾(-)赖氨酸酶(-) D.硫化氢(+)靛基质(+)尿素(-)氰化钾(-)赖氨酸酶(+) E.硫化氢(-)靛基质(+)尿素(-)氰化钾(+)赖氨酸酶(-)
A.α溶血素 B.β溶血素 C.γ溶血素 D.δ溶血素 E.ε溶血素
A.蚊 B.蜱 C.蚤 D.虱 E.螨
A.抑制某些酶系统作用 B.卤化菌体蛋白产生代谢功能障碍 C.使菌体蛋白脱水 D.破坏细胞壁 E.改变菌体通透性
A.第2天 B.1周后 C.2周后 D.3周后 E.4周后
A.在人小肠内定居、增殖 B.侵入上皮细胞 C.释放霍乱毒素,导致肠液的大量分泌 D.病情以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为特点 E.非O<sub>1</sub>群的霍乱弧菌一般不引起腹泻
A.3类 B.2类 C.5类 D.6类 E.4类
A.分解尿素,产生硫化氢 B.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 C.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D.分解葡萄糖,不产酸,产气 E.分解葡萄糖,不产酸,不产气
A.紫外线的穿透作用 B.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C.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 D.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E.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A.含5%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 B.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 C.含万古霉毒和多粘菌毒的培养基 D.5%~10%的CO2气体环境 E.营养琼脂培养基
A.DNA B.rRNA C.RsDNA D.mRNA E.tRNA
A.H<sub>1</sub> B.HB<sub>2</sub> C.H<sub>4</sub> D.H<sub>2</sub>A E.H<sub>3</sub>
A.流感嗜血杆菌 B.副流感嗜血杆菌 C.杜克嗜血杆菌 D.埃及嗜血杆菌 E.溶血性嗜血杆菌
A.脓胸 B.大叶性肺炎 C.肺结节 D.肺纤维化 E.支气管炎
A.白喉外毒素A B.化脓性链球菌溶血素O C.金黄葡萄球菌a毒素 D.化脓性链球菌溶血素S E.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A.支原体 B.军团菌 C.沙眼衣原体 D.肺炎链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A.F(aB.2 B.绞链区 C.2L的特点 D.FC区特点 E.2H+2L特点
A.变形杆菌 B.普城菌 C.空肠弯曲菌 D.耶尔森菌 E.痢疾志贺菌
A.4~8℃环境中 B.1~5℃环境中 C.8~10℃环境中 D.4~10℃环境中 E.1~10℃环境中
A.2min B.5min C.10min D.30min E.60min
A.细菌的细胞膜的渗透性 B.细菌的布朗运动 C.营养物质是水溶性的或脂溶性 D.细胞内外营养物质浓度的差异 E.细胞内营养物质转化的速度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A.粪便 B.尿液 C.呕吐物 D.血液 E.胆汁
A.≥1:40 B.≥1:80 C.≥1:160 D.≥1:320 E.≥1:640
A.蜡样芽胞杆菌 B.枯草芽胞杆菌 C.多粘芽胞杆菌 D.嗜热脂肪芽胞杆菌 E.炭疽芽胞杆菌
A.细胞数目改变 B.病毒增加 C.细胞活性改变 D.病毒病变 E.细胞病变
A.菌体染成红色 B.菌体染成紫色 C.菌体染成蓝色 D.菌体染成黄色 E.菌体染成白色
A.普通光学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荧光显微镜 D.相位差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A.病毒核酸 B.狂犬病毒破坏的细胞 C.狂犬病毒感染的细胞 D.狂犬病毒的集落 E.细胞碎片
A.使菌体表面迅速凝固 B.能使菌体蛋白质脱水变性 C.抑制某种酶类活性 D.抑制细胞壁合成 E.增加菌体的渗透压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甲乙混合型 E.乙丙混合型
A.盐的分离 B.免疫球蛋白鉴定 C.糖的分离 D.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E.水的净化
A.盐的分离 B.核酸的分离 C.抗原定量测定 D.蛋白质的分离 E.水的净化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读胶仪 E.质谱仪
A.硝酸银 B.溴酚蓝 C.美蓝 D.台盼蓝 E.麝香草酚蓝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塑料凹孔板、洗板机、酶标仪 E.质谱仪
A.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 B.接物镜和接目镜 C.高倍镜和低倍镜 D.反光镜和电源 E.镜头和照明装置
A.注射器 B.微量可调移液器 C.微量注射器 D.电导仪 E.移液管
A.盐的分离 B.蛋白质的分离 C.核酸的分离和纯化 D.测定抗原含量 E.水的净化
A.上清稍透明,菌体于管底呈伞状沉淀 B.上清几乎完全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 C.上清稍透明,管底有伞状沉淀 D.液体有勉强的透明度,管底有稍微沉淀 E.液体均匀浑浊,管底无沉淀
A.分离和纯化蛋白 B.盐的分离 C.糖的分离 D.核酸的纯化 E.水的净化
A.试剂瓶不可加热,只能存放试剂 B.磨口瓶用于装碱性试剂 C.容量瓶的精度一般高于量筒 D.微量吸管可用于液体的精确量取 E.培养皿可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A.用石蜡切片机制备,不需固定、脱水等处理 B.用石蜡切片机制备,需经固定、脱水等处理 C.用恒冷箱切片机制备,需经固定、脱水等处理 D.用恒冷箱切片机制备,不需固定、脱水等处理 E.用恒冷箱切片机制备,不需固定,需脱水等处理
A.以激光作为光源 B.激光变成点光源后聚焦到标本成为点照明 C.点光源激光束在标本的整个焦平面进行光点扫描后在荧光屏上成像 D.图像信息要经电脑三维重建处理 E.所用标本须经超薄切片
A.分离培养 B.动物试验 C.涂片镜检 D.动力试验 E.特异性核酸片段鉴定
A.单倍体细胞 B.二倍体细胞 C.三倍体细胞 D.四倍体细胞 E.五倍体细胞
A.粪便 B.咽拭子 C.血液 D.脑脊液 E.直肠拭子
A.沙门菌 B.支原体 C.鼠疫杆菌 D.大肠杆菌 E.葡萄球菌
A.轮状病毒 B.布尼亚病毒 C.流感病毒 D.腺病毒 E.鼻病毒
A.增加 B.繁殖 C.分离 D.培养 E.鉴定
A.2℃ B.37℃ C.42℃ D.56℃ E.100℃
A.物体本身 B.衍射光图象 C.细胞细微结构 D.细胞增殖状况 E.细胞化学成分
A.百级 B.千级 C.万级 D.十万级 E.百万级
A.硫酸铵 B.硫酸铜 C.硫酸铁 D.硫酸镁 E.以上都可以
A.静止培养 B.转管培养 C.悬浮培养 D.克隆培养 E.混合培养
A.又称滴金免疫法 B.基本原理仍是间接法或夹心法 C.在操作完成后即可直接观察结果 D.夹心法测抗原的机制为固定于膜上的多克隆抗体+标本中待测抗原+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显色 E.以上都正确
A.提供营养因子 B.防止细菌污染 C.促进细胞贴壁 D.促进细胞生长 E.酸碱缓冲能力
A.肉汤 B.肝汤 C.脱脂牛乳 D.生理盐水 E.磷酸缓冲液
A.酶处理法 B.冻融法 C.超声破碎法 D.用SDS处理 E.以二乙胺十六烷基溴处理
A.加热56℃30分钟 B.紫外线照射 C.滤菌器过滤 D.压力蒸汽灭菌 E.巴氏消毒法
A.2%~5%的氯化钠维持 B.3%~5%的氯化钠维持 C.5%~10%的氯化钠维持 D.5%~8%的氯化钠维持 E.5%~12%的氯化钠维持
A.肠球菌属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B.肠杆菌科与厌氧菌的鉴别 C.肠球菌属与芽胞杆菌的鉴别 D.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E.肠杆菌科与芽胞杆菌的鉴别
A.比浊管 B.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C.紫外分光光度计 D.蛋白测序仪 E.紫外透射仪
A.测定蛋白排列顺序 B.测定氨基酸排列顺序 C.测定DNA排列顺序 D.测定核苷酸排列顺序 E.测定碱基排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