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每日观察一次 B.观察动物精神状态 C.观察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 D.必要时测体重 E.必要时检查血液学指标
A.大肠埃希菌 B.粪肠球菌 C.白色念珠菌 D.洛菲不动杆菌 E.新型隐球菌
A.LDH B.CK C.CK-MB D.AST E.HBDH
A.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B.分子中含有亚铁血红素 C.分子量为17.8kD D.分子中的亚铁血红素与氧可逆结合 E.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较早释放入血
A.正常个体中不可能检出自身抗体 B.检出自身抗体即意味着发生了自身免疫病 C.非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也可检出自身抗体 D.正常人到老年期,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降低 E.以上均不对
A.肌酸激酶 B.乳酸脱氢酶 C.乳酸脱氢酶1型同工酶 D.肌钙蛋白T E.肌钙蛋白I
A.受试者不需严格准备 B.标本采集与储存可随意 C.选用合格的试剂及合格的校准物、仪器选择与使用 D.任意选择与使用仪器 E.以上皆不对
A.低速离心 B.平衡离心 C.高速离心 D.超速离心 E.等密度离心
A.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尿毒症 D.多发性骨髓瘤 E.过量摄入维生素D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离子选择电极法 C.络合滴定法 D.甲基麝香草酚蓝法 E.邻甲酚酞络合酮法
A.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B.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好 C.早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低 D.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低,特异性好 E.后期获得的抗血清亲和力高,特异性低
A.空肠 B.膀胱 C.回盲部 D.皮肤 E.十二指肠
A.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 B.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 C.尿中结合胆红素阳性 D.尿中尿胆原增高 E.大便呈陶土色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Graves病 B.甲状腺腺样瘤 C.垂体腺瘤 D.异源性TSH综合征 E.甲状腺性甲减
A.[S] B.0.4[S] C.0.25[S] D.0.5[S] E.4[S]
A.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 B.所有糖化清蛋白都是胺 C.反映过去2~3周平均血糖水平 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A.10%HCl B.4%H2SO4 C.1%HCl D.10%KOH E.95%乙醇
A.蛲虫卵 B.蛲虫成虫 C.滴虫 D.蛔虫卵 E.霉菌
A.尿酸盐 B.磷酸盐 C.草酸盐 D.亮氨酸结晶 E.磺胺结晶
A.渗透压差 B.浓度差 C.透析膜的孔径大小 D.反应液的温度 E.透析开始的时间
A.绿色 B.蓝色 C.黑色 D.红色 E.黄色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D.急性溶血性贫血 E.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A.白细胞数显著升高,以中性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B.Ph染色体是本病的特征性异常染色体,所有慢粒患者均可检出该染色体 C.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提示为加速期 D.属于多能干细胞水平突变的克隆性疾病 E.NAP积分明显减低甚至为0
A.灵敏度高 B.特异性高 C.有后带现象 D.操作方便 E.无假阳性
关于外周血检查有核红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偶见 B.1周之内婴儿血涂片中仅可见到少量 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 D.巨幼红细胞贫血外周血涂片中罕见 E.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不会见到
A.中段尿 B.导管尿 C.随机尿 D.晨尿 E.3小时尿
A.腹泻 B.肠蠕动亢进 C.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 D.坏死性肠炎 E.下消化道炎症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A.过氧化物酶染色 B.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C.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D.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 E.酸性磷酸酶染色
A.原始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为主 B.早幼红细胞和中幼红细胞为主 C.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为主 D.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为主 E.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为主
A.1×109/L B.2×109/L C.3×109/L D.4×109/L E.5×109/L
A.vWF:Ag B.FDP C.D-二聚体 D.纤维蛋白原 E.蛋白S
A.妊娠及哺乳期 B.钩虫病 C.胃肠溃疡 D.常染色体隐性或性联遗传 E.血红蛋白尿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血红蛋白E病 E.地中海贫血
A.高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 B.饮水过多 C.体内产生水过多 D.水中毒 E.抗利尿激素减少
A.ApoA变性 B.ApoB48变性 C.ApoB100变性 D.ApoC变性 E.ApoE变性
A.血氨的来源有内源氨和外源氨 B.血氨的去路主要是随尿排泄 C.血氨浓度增高可导致肝性脑病 D.临床检测血氨时取血后立即分离血浆需尽快检测 E.检测血氨时需防止外源氨的污染
A.心肌梗死诊断不成立 B.此为肺栓塞,因而检测cTnI无特异性 C.再发新的无症状心梗 D.无新发心梗,仍为入院时cTnI的变化 E.测定系统出现误差,应测定cTnI
A.抗血清用量 B.与免疫原之间的种属差异 C.抗血清的用途 D.免疫时是否使用佐剂 E.动物的个体状况
A.抗-HIV B.P24抗原 C.CD4+T细胞 D.CD8+T细胞 E.抗-HIV+P24抗原
A.分化抗原 B.病原体抗体 C.沉积IC D.自身抗体 E.循环IC
A.RF B.CRP C.ANA D.抗-CCP(环瓜氨酸肽) E.补体活性
A.IgG B.IgM C.IgD D.IgA E.IgE
A.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S形曲线 B.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 C.在此直线阶段溶血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D.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时,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 E.实验常以10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
室间质评定性测定的靶值应为()
A.明确的阴性或阳性 B.弱阳性 C.强阳性 D.参考方法值 E.参考实验室+2s
A.抗Sm抗体 B.抗ds-DNA抗体 C.ANA D.抗U1RNP抗体 E.抗Scl-70抗体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美蓝染色 D.墨汁染色 E.吉姆萨染色
A.痢疾志贺菌和伤寒沙门菌 B.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沙门菌 C.摩根菌和痢疾志贺菌 D.摩根菌和普通变形杆菌 E.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A.及时处理,尽快缝合 B.及时处理,缝合,表皮消毒 C.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可给予类毒素治疗 D.及时处理,冲洗表皮 E.及时处理,冲洗表皮,缝合伤口
A.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糖类的基本试验 B.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蛋白的基本试验 C.鉴定细菌是否能分解蛋白的基本试验 D.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脂肪的基本试验 E.鉴定细菌是否能利用胆固醇的基本试验
A.眼结膜病灶刮片 B.腹股沟淋巴结脓液 C.痰液 D.血液 E.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A.扁平鳞状上皮细胞较多 B.白细胞较多 C.脓细胞较多 D.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较多 E.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
A.细菌形成了“汹涌发酵” B.细菌产生透明质酸酶 C.细菌产生多种外毒素 D.细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类 E.细菌产生DNA酶
A.0.11mmol/L B.0.22mmol/L C.0.33mmol/L D.0.44mmol/L E.0.55mmol/L
A.枸橼酸钠 B.肝素 C.草酸盐 D.EDTA钾盐 E.EDTA钠盐
A.T淋巴细胞为阳性反应 B.B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 C.戈谢细胞为阴性反应 D.淋巴瘤细胞为阳性反应,被L-酒石酸抑制 E.多毛细胞白血病的毛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
A.血友病A B.慢性ITP C.血管性血友病 D.血小板无力症 E.急性白血病
A.束臂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 B.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C.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 D.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Ⅰ定量测定 E.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Ⅰ定量测定、D-二聚体测定
A.HIV抗体和B细胞 B.T细胞和B细胞 C.HIV和其他病毒抗体 D.HIV抗体和T细胞亚群 E.细菌和真菌
A.O型 B.A型 C.B型 D.B型与A型 E.AB型与B型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葡萄球菌 C.肠球菌 D.表皮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骨髓纤维化 C.恶性淋巴瘤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细菌性感染
A.K-B纸片扩散法 B.微量肉汤稀释法 C.常量肉汤稀释法 D.琼脂稀释法 E.B-test法
A.补体受体 B.Fc受体 C.SRBC受体 D.小鼠RBC受体 E.Fab受体
A.泡沫细胞 B.线索细胞 C.脂肪细胞 D.汗腺细胞 E.巨噬细胞
A.γ-GT B.Alb C.ALT D.AST E.ACP
A.Ig定量测定 B.寻找感染源,病毒或真菌 C.检测B细胞表面标志 D.检测抗体功能 E.淋巴细胞和组织活检
A.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为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B.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 C.少数粒细胞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NaF抑制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阳性反应
A.操作简便 B.灵敏度高 C.可做定量 D.需标本量少 E.结果易于观察
A.微生物 B.抗人Ig抗体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抗C3抗体 E.抗相应微生物抗体
动脉血[HCO-3]的参考值范围是()
A.14~22mmol/L B.21~31mg/L C.22~27mmol/L D.30~40mg/L E.30~40mmol/L
A.比值百分率 B.绝对值 C.生成指数 D.校正值 E.分型
A.1万/12h B.100万/12h C.1000万/12h D.10000万/12h E.100000/12h
A.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 B.珠蛋合成障碍性贫血HbF可增高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 D.PNH发作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 E.G-6-PD缺陷者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