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乙型脑炎 B.森林脑炎 C.登革出血热 D.登革热 E.新疆出血热
A.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 B.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D.人疱疹病毒6型(HHV-6) E.人疱疹病毒7型(HHV-7)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乙型脑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A.血液 B.大便 C.喉漱液 D.小便 E.精液
A.尖锐湿疣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淋病 D.生殖器疱疹 E.梅毒
A.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C.聚合酶链反应 D.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E.免疫电镜
A.风疹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以上都是
A.属疱疹病毒科 B.是DNA病毒 C.在疱疹液中-65℃下仅存活8年 D.人类是唯一宿主 E.可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内,再激活后引起带状疱疹
A.肠道病毒70型 B.肠道病毒71型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柯萨奇A组16型 E.以上都是
A.森林、水和蚊 B.森林、动物宿主和蚊 C.森林、动物宿主和蜱 D.森林、水和蜱 E.水、动物宿主和蜱
A.轮状病毒是儿童胃肠炎的首要病原体 B.杯状病毒是引起成人和大龄儿童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 C.肠道腺病毒主要感染2岁以下儿童 D.均为RNA病毒 E.可用大肠癌细胞分离培养星状病毒
A.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B组病毒 B.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组24型 C.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A组24型 D.肠道病毒71型或柯萨奇A组16型 E.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组16型
A.唾液、小便和血液 B.大便、小便和血液 C.喉漱液、唾液和大便 D.精液、大便和小便 E.唾液、小便和脑脊液
A.BSC-1 B.Vero C.MDCK D.KB E.HeLa
A.麻疹病毒 B.风疹病毒 C.腮腺炎病毒 D.狂犬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A.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 B.病毒分离 C.内基(Negri)小体检查 D.抗体检测 E.核酸测定
A.属正粘病毒科 B.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病毒 C.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N9) D.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 E.甲、乙型流感病毒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
A.Vero B.BPMC C.B95a D.MDCK E.Vero/SLAM
A.ELISA检测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 B.ELISA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 C.病毒分离 D.RT-PCR检测病毒核酸 E.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A.青霉素、链霉素、黄曲霉毒素 B.四环素、克拉霉素、干扰素 C.米酒、酸奶、豆豉 D.疫苗、链霉素、头孢菌素 E.以上都是
A.维生素 B.纤维素 C.抗生素 D.益生素 E.营养素
A.正常菌群、宿主与外界环境间应维持动态平衡 B.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无害 C.口腔中的正常菌群主要为厌氧菌 D.可以降解食物残渣 E.即使是健康胎儿也携带正常菌群
A.麻疹 B.风疹 C.水痘 D.手足口病 E.口蹄疫
A.痢疾杆菌 B.A组轮状病毒 C.空肠弯曲菌 D.B组轮状病毒 E.杯状病毒
A.麻疹 B.风疹 C.流行性感冒 D.流行性腮腺炎 E.普通感冒
A.含有5%新鲜红细胞的培养基 B.含有10%胎牛血清 C.含有5%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的培养基 D.含10%卵黄的培养基 E.5%~10%CO2气体环境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新疆出血热 D.登革出血热 E.乙型脑炎
A.放射性强度常用毫居里(mCi)或微居里(μCi)表示 B.常应用于药物和半抗原的测定 C.常应用于蛋白质、酶的测定 D.其特点是特异性强,但敏感性低 E.缺点为存在放射性污染
A.3天 B.7天 C.14天 D.21天 E.28天
A.结核杆菌 B.白喉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霍乱弧菌 E.炭疽杆菌
A.为社会提供数据 B.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 C.为社会提供合法数据 D.为社会提供准确数据 E.为社会提供合理数据
A.伤寒沙门菌 B.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C.产毒性大肠杆菌 D.痢疾志贺菌 E.霍乱弧菌
A.30S核糖体亚单位 B.50S核糖体亚单位 C.70S核糖体亚单位 D.DNA旋转酶 E.二氢叶酸
A.无糖基础培养基 B.庆大霉素培养基 C.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D.吕氏血清培养基 E.肝浸液琼脂培养基
A.Ag纯化 B.在HAT中选择 C.生长在培基中细胞Ag刺激 D.融合细胞选择 E.有限稀释法使杂交瘤细胞克隆化
A.Tris-乙酸缓冲液 B.Tris-硼酸缓冲液 C.Tris-磷酸缓冲液 D.碱性缓冲液 E.Tris-甘氨酸缓冲液
A.淋病女性患者采样培养时,最佳采样部位为阴道壁 B.采集血液培养病原菌应在抗生素使用前进行 C.脑膜炎球菌的咽拭子可在常温、干燥条件下送检 D.伤寒患者的血液标本最好在发病第2周采集 E.尿标本采集最好为前段尿
A.无水乙醇 B.蛋白酶K C.SDS裂解液 D.醋酸钠耳 E.水
A.a型 B.c型 C.e型 D.b型 E.d型
A.IgG B.IgM C.IgD D.IgE E.IgA
A.是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B.可以在无生命培养基上培养 C.能通过细菌滤器 D.无细胞壁 E.可以合成带高能键的化合物
A.球菌杆菌螺形菌 B.球菌杆菌弧菌 C.球菌杆菌螺菌 D.球菌螺菌弧菌 E.杆菌弧菌螺形菌
A.基础培养基需加入血清等成分 B.鉴别培养基常用的是SS琼脂 C.选择培养基包括糖发酵管、硫化氢培养基等 D.厌氧培养基有庖肉培养基 E.选择培养基是用来鉴别细菌的
A.O抗原 B.H抗原 C.K抗原 D.F抗原 E.Vi抗原
A.Karp B.Gilliam C.Chon D.Kato E.Rickettsia mooseri
A.活化T细胞 B.巨噬细胞 C.基质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纤维母细胞
A.暗视野显微镜 B.相差显微镜 C.偏光显微镜 D.荧光显微镜 E.电子显微镜
A.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 B.碱性蛋白胨水 C.GN增菌液 D.CEM增菌培养液 E.M-H肉汤
A.按待测物种类可分为测定抗原、半抗原或抗体 B.按酶标记物种类可分为标记测定抗原、半抗原、第一抗体等 C.按反应性质可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D.ELISA方法只能对抗体进行标记 E.ELISA方法可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A.消毒指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以防污染 B.防腐指杀灭和清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C.抑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微生物但不包括芽胞 D.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 E.消毒指杀灭和清除外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
A.琼脂 B.石蜡油 C.蛋白胨 D.氯化钠 E.牛奶
A.噬斑 B.菌落 C.克隆 D.子代噬菌体集落 E.噬菌体环
A.革兰阴性杆菌 B.具周鞭毛 C.触酶强阳性 D.无芽胞 E.氧化酶强阳性
A.抗原浓度过大 B.抗体浓度过大 C.抗原抗体浓度同时过大 D.抗原抗体浓度同时过小 E.有共同抗原的存在
A.噬菌体 B.病毒 C.真菌 D.类病毒 E.细菌L型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鼠疫、霍乱 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E.鼠疫、霍乱、炭疽中的肺炭疽
A.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B.由国家以法律条文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C.由国家规定的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D.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E.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
A.氧化酶阴性 B.触酶阴性 C.硝酸盐氧化 D.乳糖发酵 E.无动力者为周生鞭毛
A.肾 B.胆囊 C.肠上皮细胞 D.肠道局部淋巴结 E.胃
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 B.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 C.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 D.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 E.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
A.生长需要V因子和X因子 B.荚膜肿胀试验阳性 C.有卫星现象 D.在血清肉汤中生长良好 E.革兰阴性
A.无细胞壁 B.具有鞭毛 C.对青霉素敏感 D.对维生素不敏感 E.具有荚膜
A.溶血素O B.溶血素S C.致热外毒素 D.M蛋白 E.肠毒素
A.散发 B.夏秋季发病 C.充血性皮疹 D.病死率低 E.病原体
A.煮沸法100℃5分钟,可杀死一般细菌的繁殖体,主要用于一般外科器械、注射器、胶管和餐具等的消毒 B.间歇灭菌法只能杀死细菌的繁殖体 C.间歇灭菌法既适用于耐热物品,也适用于不耐热营养物质,如某些培养基的灭菌 D.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E.巴氏消毒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A.热力、辐射、超声波、滤过、微波和低温 B.热力、辐射、电磁、滤过、微波和低温 C.热力、辐射、电磁、滤过、干燥和低温 D.热力、辐射、紫外线、滤过、干燥和低温 E.热力、辐射、紫外、超声、滤过、干燥和低温
A.无感染性 B.有细胞壁结构 C.生长成为原体 D.具有高感染性 E.无繁殖能力
A.铜绿假单胞 B.霍乱弧菌 C.鼠疫菌 D.炭疽菌 E.肺炎链球菌
A.疱疹病毒基因缺失 B.疱疹病毒基因变异 C.疱疹病毒基因杂交 D.疱疹病毒基因重组 E.疱疹病毒基因整合于细胞基因组内
A.打开电源后,快速增加转速 B.打开电源后,缓慢增加转速 C.离心时间到后,应不等转速下降便马上关闭电源 D.不用平衡离心管 E.可以用手强行制止离心机转动
A.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 B.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危险的 C.造成除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D.造成传染病菌(毒)种扩散的 E.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的
A.放大倍数、数值孔径、镜筒长度和所要求的盖玻片厚度 B.放大倍数、镜筒长度 C.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所要求的盖玻片厚度 D.数值孔径、镜筒长度 E.数值孔径
A.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的各种计量基准器具 B.省市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的各种计量基准器具 C.省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的各种计量基准器具 D.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的各种计量基准器具 E.各级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的各种计量基准器具
A.出血 B.肾脏损伤 C.血压低或测不到 D.休克 E.口唇发绀
A.1天之内 B.1~3天 C.7~8天 D.5~7天 E.8天以后
A.厚度≥0.2μm,边界明显 B.厚度≤0.2μm,边界明显 C.用理化方法去除后,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D.又叫大荚膜 E.为黏液性物质
A.三类,35种 B.四类,35种 C.二类,35种 D.五类,36种 E.三类,37种
A.菌落大,呈黏液状,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 B.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 C.扁平粗糙型菌落 D.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徒生长现象 E.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随后因种不同发展成黄色、白色或柠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