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热56℃30分钟 B.紫外线照射 C.滤菌器过滤 D.压力蒸汽灭菌 E.巴氏消毒法
A.-20℃冰箱 B.-4℃冰箱 C.冷冻干燥 D.-70℃冰箱 E.50%甘油盐水
A.细菌所致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B.药物敏感试验 C.制造菌苗和类毒素 D.制造诊断菌液 E.治疗疾病
A.肉汤 B.肝汤 C.脱脂牛乳 D.生理盐水 E.磷酸缓冲液
A.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 B.球菌、杆菌、螺形菌 C.球菌、杆菌、弧菌 D.球菌、杆菌、芽胞菌 E.以上都不对
A.肺炎衣原体的天然动物宿主是鼠 B.肺炎衣原体寄生于人类 C.肺炎衣原体可引起性病 D.肺炎衣原体培养容易 E.肺炎衣原体肺炎以儿童常见
A.增加已着色菌颜色 B.使脱色菌体着色 C.减轻着色菌体颜色 D.使革兰阳性菌的颜色改变 E.使革兰阴性菌的颜色变浅
A.菌体染成红色 B.菌体染成紫色 C.菌体染成蓝色 D.菌体染成黄色 E.菌体染成白色
A.固定毒 B.野毒株或街毒 C.病毒原型 D.减毒株 E.强毒株
A.防止细菌污染 B.修正pH C.使组织和成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D.加强营养液pH缓冲能力 E.使细胞生长迅速
A.需设定严格的对照实验 B.必须在敏感动物、鸡胚或组织培养内进行 C.可取高滴度病人早期血清(发病两周内)进行中和试验 D.主要影响因素有病毒、抗血清、孵育的温度和时间等 E.结果的判定是要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残余的感染力
A.肉汤 B.巧克力平板 C.克氏双糖铁琼脂 D.动力-吲哚-尿素 E.SS琼脂平板
A.基础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A.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平板划线法 B.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倾注平板法 C.细菌分离培养法包括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D.纯种细菌接种法包括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E.纯种细菌接种法包括穿刺接种法
A.SS平板 B.Bair-D-Parker平板 C.MYP平板 D.N平板 E.Mac平板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真菌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A.高营养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增菌培养基 E.以上都可以
A.酶处理法 B.冻融法 C.超声破碎法 D.用SDS处理 E.以二乙胺十六烷基溴处理
A.防止污染 B.培养的温度和湿度 C.孵育前要先擦洗鸡蛋外壳 D.依据不同的病毒和目的来决定接种部位 E.胚龄选择
A.可用于抗原检测 B.可用于抗体检测 C.可用于细菌代谢产物检测 D.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 E.最小值可测值可达μg水平
A.用拭子采集的标本应立即浸泡于肉汤中 B.对于流感病毒等不稳定的病毒要尽快接种到动物或组织中 C.用于分离乙脑病毒的血液标本一般不加抗凝剂 D.用于分离麻疹病毒的血液标本加抗凝剂 E.一般使用柠檬酸钠之类的抗凝剂
A.分离单个菌落 B.鉴别菌种 C.观察细菌运动能力 D.增菌 E.检测细菌毒素
A.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B.生产厂家检定合格 C.使用部门检定合格 D.经营公司检定合格 E.以上都可以
A.EM B.ELISA C.光学显微镜 D.超过滤法 E.超速离心法
A.靛基质试验 B.动力试验 C.甲基红试验 D.糖发酵试验 E.硫化氢试验
A.伊红 B.结晶紫 C.碱性亚甲蓝 D.甲基红 E.孔雀绿
A.BCYE培养基 B.Korthof培养基 C.PPLO培养基 D.血清斜面培养基 E.巧克力培养基
A.保存病毒标本的冻存液可加入DMSO B.是细胞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 C.中文名二甲亚砜 D.通常用含10%血清的DMSO作为悬浮细胞的保存液体 E.可用于PCR反应
A.电镜检查 B.补体结合试验 C.细胞培养分离病毒 D.ELISA检测脑脊液中的乙脑特异性IgM抗体 E.中和试验
A.噬菌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B.噬菌体可以裂解某些细菌 C.噬菌体可以根据细菌某些受体来裂解目的菌 D.噬菌体可以根据不同细菌产生某种溶菌物质 E.噬菌体的某些基因与细菌交换
A.蚀斑形成试验 B.TCID50或ID50测定 C.ELISA D.PCR E.EIA
A.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B.免疫测定技术、探针技术和质谱技术等 C.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等 D.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杂交技术等 E.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探针技术等
A.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维生素、胆盐、酵母液 B.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胆盐、抗生素、马血清 C.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血浆、抗生素、胆盐 D.采用普通培养基中加胆固醇、马血清、酵母液、抗生素 E.以上都不对
A.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B.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C.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D.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E.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染色
A.提供营养因子 B.防止细菌污染 C.促进细胞贴壁 D.促进细胞生长 E.酸碱缓冲能力
A.细胞数目增加 B.细胞圆缩 C.细胞破碎 D.细胞融合 E.无明显细胞变化
A.EDTA和二甲亚砜 B.Versen溶液和甘油 C.二甲亚砜和甘油 D.SDS和甘油 E.胰酶和二甲亚砜
A.定时传代保存 B.冷冻干燥保存 C.低温-20℃保存 D.低温-80℃保存 E.B+C+D保存
A.结果的判定是要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残余的感染力 B.必须在敏感动物、鸡胚和组织培养内进行 C.需设严格对照实验 D.主要影响因素为病毒、抗血清、孵育的温度和时间、动物和细胞的选择和质量 E.可取高滴度病人早期血清(发病两周内)用于中和试验
A.百级 B.千级 C.万级 D.十万级 E.百万级
A.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蛋白质 B.某些细菌产生胞内酶,能使明胶分解为蛋白质 C.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 D.某些细菌产生胞内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氨基酸 E.某些细菌产生胞外酶,能使明胶分解为明胶酸
A.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方法 B.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C.大肠杆菌与沙门菌的方法 D.蜡样芽胞杆菌与枯草芽胞杆菌的方法 E.乙型链球菌与肠链球菌的方法
A.含硫氨基酸 B.葡萄糖 C.乳糖 D.色氨酸 E.枸橼酸盐
A.0.6μm B.0.45μm C.0.22μm D.0.7μm E.0.1μm
A.鸡胚 B.传代细胞 C.原代细胞 D.活体器官 E.实验动物
A.4℃静置1天 B.过滤 C.低速离心 D.高速离心 E.密度梯度离心
A.巴氏消毒法 B.煮沸法 C.压力蒸汽灭菌法 D.紫外线消毒法 E.过滤除菌法
A.dotblot B.Southernblot C.Westernblot D.Northernblot E.原位杂交
A.肠球菌属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B.肠杆菌科与厌氧菌的鉴别 C.肠球菌属与芽胞杆菌的鉴别 D.肠杆菌科与假单胞菌的鉴别 E.肠杆菌科与芽胞杆菌的鉴别
A.0.01μm B.0.02μm C.0.03μm D.0.04μm E.0.05μm
A.不耐热肠毒素(LT)基因 B.霍乱肠毒素(CT)基因 C.耐热肠毒素(CT)基因 D.霍乱肠毒素(LT)基因 E.以上都对
A.痘病毒 B.疱疹病毒 C.流行性乙脑病毒 D.流感病毒作羊膜腔、尿囊腔接种 E.新城鸡瘟病毒
A.间歇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压力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紫外线照射法
A.2%~5%的氯化钠维持 B.3%~5%的氯化钠维持 C.5%~10%的氯化钠维持 D.5%~8%的氯化钠维持 E.5%~12%的氯化钠维持
A.平板画线接种法 B.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C.肉汤管接种法 D.琼脂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E.以上都是
A.凝胶介质吸附作用 B.凝胶介质阻止作用 C.凝胶介质带电荷不同 D.凝胶介质形成多孔网状结构 E.凝胶介质的疏水性
A.玻璃培养皿 B.瓷研磨棒 C.不锈钢滤菌器 D.手术刀、剪 E.载玻片
A.迟缓发酵木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B.迟缓发酵蔗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C.迟缓发酵乳糖菌株的快速鉴定 D.快速发酵木糖菌株的鉴定 E.快速发酵乳糖菌株的鉴定
A.病毒的类型 B.病毒的感染力 C.病毒的增殖 D.病毒的穿透能力 E.病毒的黏附力
A.模板 B.引物 C.DNTP D.镁离子 E.退火温度
A.革兰染色法 B.墨汁染色法 C.抗酸染色法 D.负染色法 E.吉姆萨染色法
A.诊断与病期不同采集的标本不同 B.要进行预处理才能用于接种 C.采集后立即送到病毒实验室 D.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放入冻存液 E.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存放在-20℃冰箱
A.20分钟 B.40分钟 C.2小时 D.4小时 E.1天
A.人类和猪马牛羊 B.人类和袋鼠 C.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D.人类和家禽 E.以上都可以
A.注射腹腔感染 B.注射静脉感染 C.注射颅内感染 D.涂抹受伤皮肤感染 E.以上都对
A.0.10μm B.0.15μm C.0.20μm D.0.25μm E.0.30μm
A.正交的线性电场 B.负交的线性电场 C.正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D.负交的交变脉冲电场 E.以上都是
A.-2℃冰箱 B.-4℃冰箱 C.冷冻干燥 D.-70℃冰箱 E.50%甘油盐水
A.菌毛 B.鞭毛 C.荚膜 D.白喉毒素 E.脂多糖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动脉注射 E.肌内注射
A.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球菌 B.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中常加入M因子 D.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中常加入V因子和X因子 E.流感嗜血杆菌产生外毒素
A.气溶胶 B.输血 C.蚊虫叮咬 D.性传播 E.共用餐具
A.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B.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 C.可检测简易包装产品,以代替原有包装产品 D.容器不应有破裂 E.在检验前不得开启
A.肝脏 B.脾脏 C.肾脏 D.胰腺 E.肺
A.20/0.65 B.40/0.5 C.10/0.65 D.40/0.65 E.50/0.65
A.上层 B.底层 C.中部 D.上层和中层 E.中层和下层
A.鸡胚培养 B.组织细胞培养 C.厌氧培养 D.CO2培养 E.动物接种
A.黏液便>脓血便>稀便>水样便>成形便 B.脓血便>黏液便>稀便>水样便>成形便 C.黏液便>脓血便>成形便>稀便>水样便 D.脓血便>成形便>黏液便>稀便>水样便 E.脓血便>水样便>黏液便>稀便>成形便
A.分子运动 B.布朗运动 C.分子运动与布朗运动 D.真正运动 E.分子运动或布朗运动
A.消化性溃疡 B.肺炎 C.皮肤化脓 D.腹泻 E.肾小球肾炎
A.异烟肼 B.链霉素 C.氯霉素 D.利福平 E.乙胺丁醇
A.白色 B.褐色 C.蓝绿色 D.银灰色 E.黑色
A.俗称烤箱或烘箱 B.箱内发生燃烧时,应立即打开箱门和排气口灭火 C.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控温规格为50~250℃ D.严禁放置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 E.玻璃器皿干燥,温度一般调至80℃
A.具有细胞壁 B.可通过滤器 C.能营独立生活 D.高度多态性 E.原核细胞型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