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肾移植术后出现排异反应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接触放射线
A.20% B.40% C.60% D.80% E.100%
A.ALL-L1 B.AML-M0 C.AML-M1 D.AML-M3 E.CML
A.G-杆菌,无芽胞,无荚膜 B.G-杆菌,无芽胞,有荚膜 C.G+杆菌,有芽胞,无荚膜 D.G-球菌,无芽胞,无荚膜 E.G+球菌,无芽胞,有荚膜
A.自身免疫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产生的免疫应答 B.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导致的病理状态 C.一般女性多于男性 D.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 E.病程一般较短,多可彻底治愈
A.红细胞数量 B.血红蛋白浓度 C.血细胞比容 D.红细胞体积异质性 E.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值
A.急性胰腺炎时,患者血清淀粉酶可正常而脂肪酶升高 B.脂肪酶的组织来源比淀粉酶少 C.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升高比淀粉酶升高更有诊断价值 D.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脂肪酶活性升高持续时间比淀粉酶长 E.慢性胰腺炎血清脂肪酶不升高
A.0.5~0.7 B.0.005~0.05 C.0.2~0.4 D.0.03~0.08 E.0.01~0.05
A.竞争法中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B.实验中应注意温度选择 C.待测管颜色越深,标本中待测物含量越多 D.待测管颜色越深,标本中待测物含量越少 E.实验中操作应标准化
A.血小板计数 B.血小板平均体积 C.血栓止血检验 D.血小板寿命及抗体测定 E.血液涂片检查
A.邻联甲苯胺法 B.联苯胺法 C.无色孔雀绿法 D.愈创木酯法 E.匹拉米洞法
A.过氧化物酶 B.硝酸盐还原酶 C.碱性磷酸酶 D.乳酸脱氢酶 E.特异性酯酶
A.IgG、IgD B.IgG、IgM C.IgG、IgA D.IgIgD E.IgG、IgE
A.FⅧ缺乏 B.FⅨ缺乏 C.FⅪ缺乏 D.FⅩⅢ缺乏 E.FXⅡ缺乏
A.超过正常3s以上或PT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 B.原发性纤溶亢进、肝病时PT延长 C.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PT延长 D.维生素K缺乏时,PT延长 E.DIC早期,PT延长
A.黏液脓血便 B.携带者的大便 C.肝脓肿穿刺液 D.脓血痰液 E.乙状结肠活组织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A.不宜用过亮光线 B.在低倍镜下计数 C.计数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及中央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 D.计数结果以N×1012/L来报告 E.对于压线细胞采取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原则
A.抗核抗体 B.抗弓形虫抗体 C.菌种鉴定 D.免疫球蛋白测定 E.狼疮带试验
A.0.1×109/L B.0.2×109/L C.0.3×109/L D.0.4×109/L E.0.5×109/L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浆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A.4.20~4.66mmol/L B.5.20~5.66mmol/L C.6.20~6.66mmol/L D.7.20~7.66mmol/L E.8.0mmol/L
A.血清直接胆红素 B.血清胆汁酸 C.血清间接胆红素 D.血清胆固醇 E.血清甘油三酯
A.新鲜尿液呈氨臭味 B.蒜臭味 C.腐烂苹果味 D.尿液有鼠臭味 E.尿液呈现粪便臭味
A.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阴性 B.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C.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阳性 D.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 E.胆红素不定,尿胆原不定
A.边缘池和循环池中的粒细胞可以一过性从一方转向另一方 B.贮备池和循环池中的粒细胞可以一过性从一方转向另一方 C.边缘池和贮备池中的粒细胞可以一过性从一方转向另一方 D.成熟池和循环池中的粒细胞可以一过性从一方转向另一方 E.边缘池和成熟池中的粒细胞可以一过性从一方转向另一方
A.微生物感染 B.IgG发生变性 C.隐蔽抗原释放 D.T细胞异常活化 E.异嗜性抗原存在
A.放射化学纯度 B.抗体免疫活性 C.抗体效价 D.抗体纯度 E.比放射性
A.瑞氏染液 B.吉姆萨染液 C.碱性美蓝染液 D.煌焦油蓝乙醇染液 E.巴氏染液
A.神经兴奋 B.血管收缩 C.骨髓刺激 D.体内白细胞重新分布 E.骨髓增生异常
A.伤寒 B.副伤寒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链球菌感染 E.脾肿大
A.表示一定有肾小球的损害 B.表示有肾炎活动 C.表示有肾盂肾炎活动 D.表示一定有肾小管损伤 E.不一定代表有实质性肾损伤
A.大量青霉素 B.利福平类抗结核药物 C.大量维生素C D.大量维生素K E.阿司匹林
A.结核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尿毒症 D.肾炎 E.心力衰竭
A.白细胞体积异常 B.白细胞核型异常 C.白细胞胞质颗粒异常 D.白细胞计数显著偏低 E.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
A.不典型巨核细胞和霍奇金细胞 B.小型原始粒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 C.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A.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红细胞 D.浆细胞 E.单核细胞
A.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 B.核染色质较粗,每例结构较一致 C.核仁明显,一个或多个,呈小泡状 D.胞质量较少 E.胞质嗜碱性轻度或中度
A.>8μm B.>9μm C.>10μm D.>11μm E.>12μm
A.形态较大,核仁不明显,胞核较为成熟 B.形态较大,核仁不明显,核染色质致密 C.形态较大,核仁明显,核染色质致密 D.形态较小,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稀疏 E.形态较小,核仁明显,核染色质致密
A.戈谢细胞 B.尼曼-匹克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R-S细胞 E.原始浆细胞
A.原始浆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B.幼稚浆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C.单克隆浆细胞增生引起的恶性肿瘤 D.原始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E.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A.碱性磷酸酶染色阴性 B.过碘酸-雪夫反应减弱 C.白细胞计数常大于50×109/L D.Ph染色体阴性 E.胸骨压痛较多见
A.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 B.狼疮样抗凝物质增多 C.因子Ⅷ抑制剂增多 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增多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
A.人体能合成叶酸 B.耐热 C.人体每天需要约200μg D.绿叶蔬菜、水果和动物内脏等食品中不含叶酸 E.叶酸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
A.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B.总铁结合力 C.叶酸含量测定 D.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E.硝基四氮唑蓝试验
A.热变性试验 B.镰状细胞溶解度试验 C.HbF酸洗脱法试验 D.肽链分析 E.Coombs试验
A.IgM B.IgG C.IgA D.结合补体 E.补体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A.原发性甲减 B.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C.异位TSH综合征 D.TSH分泌肿瘤 E.Cushing病
A.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B.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活的微生物和芽胞 C.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D.使物体上不含活菌 E.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
A.溴甲酚绿比色法 B.丽春红比色法 C.考马斯亮蓝比色法 D.凯氏定氮法 E.双缩脲比色法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金黄葡萄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A.癌胚抗原 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C.甲胎蛋白 D.降钙素 E.碱性磷酸酶
A.埃希菌属、沙门菌属、不动杆菌属 B.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产碱杆菌属 C.摩根菌属、军团菌属、肠杆菌属 D.志贺菌属、沙雷菌属、克雷伯杆菌属 E.耶尔森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奴卡菌属
A.出现血凝块 B.二管均呈红色,一管无色 C.离心后,上清液呈黄色 D.离心后,上清液无色 E.迅速形成薄膜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带绦虫 E.血吸虫
A.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鞭虫病、血吸虫病 B.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丝虫病、蛔虫病 C.血吸虫病、钩虫病、黑热病、丝虫病、弓形虫病 D.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钩虫病、丝虫病 E.血吸虫病、疟疾、钩虫病、蛔虫病、黑热病
A.(4.5~5.5)×1012 B.(5.0~5.5)×1012 C.(6.0~6.5)×1012 D.(6.0~7.0)×1012 E.(6.0~7.5)×1012
A.1 B.2 C.5 D.10 E.15
A.抗体定性 B.抗体定量 C.抗原定性 D.抗原定量 E.免疫复合物定量
A.白蛋白 B.α1球蛋白 C.糖蛋白 D.黏蛋白 E.α2球蛋白
A.氨基黑10B B.考马斯亮蓝G-250 C.四唑盐 D.α-萘酚 E.苏丹黑
A.前者FDP增高,后者正常 B.前者PLT延长,后者缩短 C.前者血小板无明显改变,后者血小板减少 D.前者APTT正常,后者延长 E.前者D-二聚体升高,后者D-二聚体正常
A.WBC B.RBC C.Hct D.MCH E.RDW
A.孢子和菌丝的形态结构特点 B.孢子内部的细胞器结构 C.菌丝的直径大小及孢子内细胞器的结构 D.孢子的色素及孢子内细胞器的结构 E.新型隐球菌的荚膜
A.病毒性肝炎 B.原发性肝癌 C.肝硬化 D.肝外梗阻 E.酒精性肝炎
A.LD1 B.LD2 C.LD3 D.LD4 E.LD5
A.其隐血检测结果和显微镜检测结果一致 B.其蛋白定性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C.维生素C对多个检测项目如葡萄糖、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有干扰 D.细胞检查可替代显微镜检查 E.尿葡萄糖检查的特异性不如班氏定性法
A.椭圆形 B.无色透明 C.卵壳较厚 D.内含4个卵细胞 E.卵内细胞可分裂为多细胞期
A.IgM B.IgG2 C.IgA D.IgG1 E.IgG3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乙酰乙酸 B.丙酮 C.β-羟丁酸 D.乙酰乙酸和丙酮 E.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e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