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uthernblot B.Northernblot C.Westernblot D.SSCP-PCR E.ELISA
A.越小 B.不确定 C.越大 D.与最大采样体积无关 E.不变
A.转子流量计 B.湿式流量计 C.质量流量计 D.孔口流量计 E.毛细管或限流临界孔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提高一倍 E.降低一半
A.采样和测定的时间 B.防止污染 C.防止溶血 D.防止样品的稀释或浓缩 E.采样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或还原剂 D.基体改进剂 E.络合剂
A.20×0.65 B.40×0.65 C.40×0.5 D.10×0.65 E.50×0.65
A.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B.烷基磺酸钠 C.烷基硫酸脂 D.烷基苯磺酸钠 E.烷基磷酸酯
A.α溶血 B.β溶血 C.γ溶血 D.δ溶血 E.ε溶血
A.5~10分钟 B.15~20分钟 C.30~60分钟 D.1~2小时 E.2~4小时
A.庆大霉素培养基 B.BCYE琼脂培养基 C.巧克力平板 D.PPLO培养基 E.Korthof培养基
A.消毒 B.防腐 C.抑菌 D.除菌 E.灭活
A.巴氏消毒法 B.煮沸法 C.流通蒸汽法 D.间歇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A.衣壳和囊膜 B.衣壳和核酸 C.囊膜和核酸 D.核酸和包膜 E.核酸和囊膜
A.细菌可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B.自营菌所需能源来自无机物 C.异养菌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 D.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E.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两大类
A.将任何细菌均可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B.将有芽胞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C.将难以培养的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D.将厌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E.将需氧细菌放置平皿中,高压后进行培养不生长即可
A.100% B.95% C.85% D.75% E.50%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阳性杆菌 C.无芽胞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A.56℃,30分钟 B.100℃,30分钟 C.100℃,2小时 D.160℃,2小时 E.250℃,2小时
A.防止细菌进入人体的操作技术 B.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C.不含活菌的意思 D.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E.杀死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A.肺炎球菌 B.军团菌 C.脑膜炎球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A.最小抑菌浓度指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B.琼脂平皿试验广泛用于测定消毒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C.琼脂平皿试验广泛用于测定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D.琼脂平皿试验通过抑菌圈的有无或大小来判断消毒剂的作用 E.最小抑菌浓度不能用于两种消毒剂间的消毒作用比较
A.virus B.virales C.virinae D.viridae E.viruses
A.能通过滤器 B.在人工培养基上可生长 C.只能在细胞内生长 D.革兰染色阴性 E.具有细胞壁
A.翠绿色或黄脓色 B.白色 C.红色 D.黑色 E.铁锈色
A.无细胞壁 B.对抗生素不敏感 C.具有鞭毛 D.具有荚膜 E.对青霉素敏感
A.氯霉素 B.合霉素 C.青霉素 D.金霉素 E.四环素
A.细胞毒因子作用 B.溶血素作用 C.脂多糖 D.外膜蛋白 E.鞭毛
春节后,1名小学生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皮肤出血点,颈项出现强直,脑脊液较浑浊,脑脊液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将脑脊液接种到血液(巧克力)琼脂平皿上,在5%~10%CO2的气体环境下培育后,可见不溶血,不产色素,似露滴状的菌落。根据以上结果,可初步诊断为()
A.肺炎链球菌性化脓性脑膜炎 B.葡萄球菌性化脓性脑膜炎 C.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 D.链球菌性化脓性脑膜炎 E.隐球菌性脑膜炎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康氏立克次体 D.Q热立克次体 E.小蛛立克次体
A.胎盘球蛋白 B.破伤风抗毒素 C.磺胺嘧啶 D.干扰素 E.人血白蛋白
A.最初分离到病毒的人的姓名 B.最初发现本病的人的姓名 C.病毒最初流行的地名 D.第一例病人姓名 E.根据病毒命名原则得来
A.病毒的杀细胞性感染 B.病毒诱导细胞凋亡 C.病毒的稳定性感染 D.病毒导致的整合感染 E.病毒导致细胞的融合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沙门菌 D.克雷伯菌 E.伤寒杆菌
A.半数致死量 B.50%细胞培养感染滴度 C.空斑形成数 D.细胞活力 E.病毒量
A.吸附与侵入→脱壳→合成与装配→释放 B.吸附与侵入→合成与装配→脱壳→释放 C.脱壳→吸附与侵入→合成与装配→释放 D.合成与装配→脱壳→吸附与侵入→释放 E.脱壳→合成与装配→吸附与侵入→释放
A.单纯疱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脑炎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流感病毒
A.引起流行性腮腺炎 B.可引起睾丸炎 C.有多个血清型 D.可在多种细胞中繁殖 E.病原分离标本可来自唾液、尿、脑脊液
A.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B.Ⅱ级突发会共卫生事件 C.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E.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A.失去细胞膜而形成L型细菌 B.L型细菌只能在体内形成 C.L型细菌革兰染色大多呈阳性 D.L型细菌主要致病物质为毒素 E.L型细菌只能以出芽方式繁殖
A.只在活细胞内进行 B.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 C.病毒蛋白抑制宿主的DNA合成 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场所合成病毒蛋白质 E.保持完整的结构和传染性
A.核质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壁 E.以上均可
A.虫媒传播 B.血液传播 C.日常接触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消化道传播
A.庆大霉素培养基 B.BCYE琼脂培养基 C.巧克力平板 D.SS培养基 E.Korthof培养基
A.碳源 B.水 C.无机盐 D.氮源 E.生长因子
A.支原体 B.放线菌 C.真菌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A.BSC-1 B.Vero C.MDCK D.KB E.HeLa
A.MA104 B.MDCK C.C6/36 D.HeLa E.Hep-2
A.唾液、小便和血液 B.大便、小便和血液 C.喉漱液、唾液和大便 D.精液、大便和小便 E.唾液、小便和脑脊液
A.抗吞噬作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黏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A.直接杀伤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 C.阻止病毒脱壳 D.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E.阻止病毒核酸复制
A.分离培养 B.直接涂片镜检 C.RT-PCR D.动物试验 E.电镜检查
A.革兰阴性菌 B.真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A.HDV B.HCV C.MV D.HEV E.HTLV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A.潜伏期较长可达数周 B.症状多为亚急性 C.潜伏状态检测不到任何病毒指标 D.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E.病毒很快被清除
A.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C.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D.国际单位制中的特定单位 E.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A.主动转运 B.基团移位 C.简单扩散 D.可逆浓度梯度转运 E.以上都不是
A.属正粘病毒科 B.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病毒 C.甲型流感病毒已发现的血凝素有16个亚型(H1~H16),神经氨酸酶有9个亚型(N1~N9) D.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病毒 E.甲、乙型流感病毒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流感流行
A.铜绿假单胞菌为局部致病性细菌 B.志贺菌为局部致病性 C.麻风杆菌为局部致病性细菌 D.布鲁氏菌为全身致病性细菌 E.白念珠菌为全身致病性真菌
A.蒸馏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滤过法 D.巴氏消毒法 E.干烤法
A.0.01%~0.05% B.0.05%~0.1% C.1%~5% D.10% E.2%
A.室内褐家鼠 B.仔猪 C.黑线姬鼠 D.眼镜蛇 E.鸡
A.染色体 B.衣壳 C.壳粒 D.核酸 E.包膜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⑥、⑦、⑧ E.以上都是
A.管理人员 B.医护人员 C.药学技术人员与医技人员 D.其他人员 E.以上都是
A.高压蒸汽灭菌 B.巴斯德消毒法 C.紫外线照射灭菌 D.煮沸法 E.滤过除菌法
A.所有革兰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B.所有革兰阴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C.所有革兰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内毒素 D.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E.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致病物质为外毒素
A.能通过滤器 B.在人工培养基上可生长 C.革兰染色阴性 D.只能在细胞内生长 E.具有细胞壁
A.磷壁酸 B.外膜 C.脂多糖 D.肽聚糖 E.脂蛋白
A.测试设备 B.质量手册 C.工作环境 D.人员档案 E.检测项目
A.沙眼 B.肠炎 C.肺炎 D.关节炎 E.肿瘤
A.折光性强、壁薄、不易着色 B.折光性强、壁厚、不易着色 C.折光性弱、壁厚、不易着色 D.折光性强、壁薄、易着色 E.折光性强、壁厚、易着色
A.细菌性痢疾 B.沙门菌肠炎 C.病毒性肠炎 D.空肠弯曲菌肠炎 E.霍乱
A.O157∶H7大肠杆菌 B.霍乱弧菌 C.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D.伤寒沙门菌 E.空肠弯曲菌A.
A.抗HAV的IgA B.抗HAV的IgG C.抗HAV的IgD D.抗HAV的IgM E.抗HAV的IgE
A.热带、亚热带地区 B.太平洋地区 C.南美地区 D.美洲地区 E.东南亚地区
A.O抗原 B.H抗原 C.K抗原 D.F抗原 E.Vi抗原
A.草绿色链球菌 B.肺炎球菌 C.化脓链球菌 D.卡他莫拉菌 E.肠球菌
A.罗马字法 B.片假名法 C.双拼音法 D.拉丁双名法 E.罗马拉丁法
A.表面活性剂对核酸有亲和力,影响繁殖 B.常用消毒剂包括2%~2.5%碘伏 C.常用消毒剂包括0.01%~0.05%洗必泰 D.染料能干扰氧化过程 E.常用消毒剂包括2%~4%龙胆紫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B.大肠杆菌 C.绿脓杆菌 D.链球菌 E.淋球菌
A.色素和生化反应 B.外毒素 C.发酵乳糖 D.发酵甘露醇 E.内毒素
A.Ig的Fc受体 B.补体受体 C.IFN受体 D.甲状腺素受体 E.PHA受体
A.28~30℃,7.2~7.6 B.35~37℃,5.2~7.1 C.35~37℃,7.2~7.6 D.15~28℃,7.2~7.6 E.38~65℃,7.8~9.0
A.斜面与底层均呈黄色 B.斜面与底层均呈红色 C.斜面呈红色,底层呈黄色 D.斜面呈黄色,底层呈红色 E.斜面与底层均呈蓝色
A.非细胞型微生物 B.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C.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D.介于非细胞型与原核细胞型之间的微生物 E.介于原核细胞型与真核细胞型之间的微生物
A.巨噬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K细胞 E.NK细胞
A.具有细胞壁 B.高度多态性 C.可通过滤器 D.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E.能营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