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历史性因素 B.回归因素 C.选择偏倚 D.成熟因素 E.测试因素
A.求真 B.求快 C.求新 D.求短 E.求近
A.控制、调节、顺应、应对 B.控制、调整、顺从、顺应 C.控制、调试、顺从、应对 D.自我控制、调整、顺从、顺应 E.自我控制、调试、顺应、应对
A.危害性 B.稳定性 C.习得性 D.现存性 E.明显性
A.体温单 B.放射检查 C.会诊记录 D.病危通知 E.护理记录
A.日常生活接触 B.使用血制品 C.静脉吸毒 D.母婴传播 E.性接触
A.系统性原则 B.可考核性原则 C.重点原则 D.创新原则 E.弹性原则
A.基本素质评价 B.护理效果评价 C.行为过程评价 D.行为结果评价 E.综合评价
A.由社会环境造就 B.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 C.目的在于适应外界环境 D.贯穿人类整个社会化过程 E.需要在不断学习、模仿、与人交往中习得
A.下雨打伞 B.躲避危险 C.与人交往 D.模仿表演 E.观看演出
A.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 B.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C.是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D.以职业性传播机构为传播者 E.是组织以外群体的传播活动
A.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症状 B.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感染症状 C.感染和发病同时发生在医院内 D.陪护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E.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A.内源性感染 B.外源性感染 C.医院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职业性感染
A.X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B.X理论认为人是懒惰的 C.Y理论认为人对工作是负责任的,能够自我控制 D.Y理论认为人不愿负责任,人是懒惰的 E.Y理论认为人是喜欢工作的
A.目标冲突 B.人际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组织间冲突 E.程序冲突
A.直线型 B.直线-参谋型 C.职能型 D.主导型 E.综合型
A.遗传基因 B.学习态度 C.人格特点 D.经济基础 E.别人的举止
A.讯息是一种信息 B.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C.讯息传播产生传受双方的意义交换 D.讯息传播产生传受双方之间的互动 E.讯息是由一组信息符号构成的抽象信息
A.即指自我传播 B.即指人内传播 C.即指人际传播 D.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 E.是组织以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A.计划是否完善、合理、可行 B.项目活动的数量、质量、效率 C.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 D.目标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变化 E.评价整个计划的成败
A.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1/2段 B.先洗手,后消毒 C.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 D.每遍刷完用流动水冲净 E.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流下
A.有效碘100mg/L的碘伏液 B.2%~4%过氧化氢溶液 C.氧化电位水 D.0.2%氯己定溶液 E.0.3%硼酸溶液
A.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应当有明确指征 B.一般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C.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可术中加用一次量 D.择期的结直肠手术前24小时给予不吸收的口服抗生素,共3次 E.不要将万古霉素作为常规的预防性应用药物
A.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增强 B.分工明确,节省人力 C.护士责任感增强 D.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E.护患之间沟通良好
A.严格监督 B.明确动机 C.满足需要 D.及时反馈 E.观察效果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实行科学化管理 C.调动人的积极性 D.体现公平的分配制度 E.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
A.原始发展阶段 B.被动发展阶段 C.主动发展阶段 D.自主发展阶段 E.巩固发展阶段
A.偶然发生 B.作用强度小 C.持续时间短 D.先天获得和形成 E.对自身、他人和社会构成危害
A.传播者 B.受传者 C.传播媒介 D.传播途径 E.传播效果
A.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B.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 C.对医务人员及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D.对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E.对医务人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A.健康状况不佳 B.抵抗力下降 C.免疫功能受损 D.抗生素应用 E.营养过剩
A.研究医院感染的分布特点 B.研究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 C.探讨医院感染的发生规律 D.制定预防及控制感染的对策 E.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
A.散发性 B.流行性 C.暴发性 D.相似性 E.难治性
A.破伤风 B.感染性腹泻 C.皮肤白喉 D.新生儿带状疱疹 E.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A.1:2 B.1:3 C.1:4 D.1:1 E.2:3
A.事事亲力亲为 B.学会合作 C.列出目标,及时完成 D.保持时间利用的连续性 E.排列顺序,分配时间
A.ABC时间管理法 B.四维时间管理法 C.记录统筹法 D.拟订时间计划表 E.地区管理法
A.卢因 B.泰勒 C.韦伯 D.亚当斯 E.梅奥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五级预防
A.面部表情 B.仪表形象 C.动态语言 D.同类语言 E.体态语言
A.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单向的直接传播 B.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关系 C.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D.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识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其存在不利于健康传播的开展 E.群体意识越强,越不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
A.口头传播 B.文字传播 C.形象传播 D.电子媒介传播 E.选择传播
A.出院后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健康指导 B.指导继续用药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 C.为患者讲解探视制度 D.提供疾病病因、治疗、并发症等知识 E.在报刊、杂志上开辟专题栏目
A.疾病的临床表现 B.病程的长短 C.发病的缓急 D.疾病的潜伏期 E.抗生素的使用期限
A.增加抗菌效果 B.增加药物剂量 C.减缓细菌耐药性 D.减少不良反应 E.减少毒性
A.可以选聘、使用优秀人才 B.可提高工作效率 C.可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D.可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E.可以杜绝人员犯错误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人员管理
A.管理与政策诊断 B.组织诊断 C.环境诊断 D.社会诊断 E.行为诊断
A.消毒、去污、清洗、灭菌 B.去污、清洗、消毒、灭菌 C.清洗、去污、消毒、灭菌 D.去污、消毒、清洗、灭菌 E.清洗、灭菌、消毒、去污
A.间歇给药 B.一日一次性给药 C.连续给药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A.合作 B.协调 C.领导 D.组织 E.协商
A.质量控制 B.预算控制 C.进度控制 D.目标控制 E.反馈控制
A.质量控制应数据化 B.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C.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 D.建立完整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 E.强调系统的控制
A.过度加工,导致信息模糊失真 B.心理障碍,导致信息阻隔 C.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误解 D.知觉偏差,导致理解的偏差 E.言行不当,导致信息理解错误
A.手术野及其外2cm B.手术野及其外4cm C.手术野及其外5cm D.手术野及其外8cm E.手术野及其外10cm
A.喷雾消毒法 B.低温蒸汽消毒法 C.微波消毒法 D.浸泡消毒法 E.熏蒸法
A.社会诊断 B.行为诊断 C.环境诊断 D.过程诊断 E.流行病学诊断
A.压疮浅表部红肿、热痛 B.压疮局部红、压痛或压疮边缘肿胀,并有脓性分泌物 C.压疮表面干燥,经涂抹采样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深部组织有脓性分泌物,培养无菌生长 E.深部组织有脓性分泌物培养为链球菌
A.电化教育形式 B.形象教育形式 C.文字教育形式 D.个体语言教育形式 E.群体语言教育形式
A.个人工作的成效 B.集体工作的成效 C.团队合作的成效 D.团队分工的合理 E.集体分工的成效
A.致病性行为模式 B.日常危害健康行为 C.预警行为 D.违规行为 E.不良疾病行为
A.过程控制 B.反馈控制 C.同期控制 D.环节质量控制 E.面向未来控制
A.10-2 B.10-3 C.10-4 D.10-5 E.10-6
A.统计压疮发生率 B.检查护士是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C.检查监护仪器的性能 D.检查现有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E.检查护士是否执行查对制度
A.口罩必须盖住口鼻 B.口罩潮湿应立即更换 C.口罩用完以后,污染面向外折叠,放置备用 D.不用时不能挂在胸前 E.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口罩
A.特殊人群 B.患者群 C.健康人群 D.社区人群 E.高危人群
A.75%乙醇 B.2%过氧乙酸 C.0.5%碘伏 D.10mg/L二溴海因 E.2%戊二醛
A.立即 B.6小时内 C.8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A.急性盆腔炎 B.医院感染急性盆腔炎 C.急性盆腔炎但不属于医院感染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急性细菌性痢疾伴泌尿系感染
A.慢性膀胱炎 B.膀胱炎伴发结石 C.肾盂肾炎 D.肾结核 E.膀胱憩室
A.出血停止后即可做任何体力劳动 B.出院后不用在门诊复查 C.不需要再进行尿液检查 D.多饮水,保持尿路通畅 E.保持大便通畅
A.是指非暴露组与暴露组医院感染的率之比 B.表示暴露组的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的倍数 C.等于1时,表明所研究的因素与感染发生间有联系 D.大于1时,表明该因素会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E.小于1时,表明该因素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
A.5岁小孩醒来后,没看到妈妈就开始哭 B.反复询问医护人员自己是否得病 C.听到邻居得癌症,自己害怕而不再去医院看病 D.生重病时拒绝休息,坚持工作 E.根据医嘱,按时服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C.《消毒管理办法》 D.A、B、C三法均为依据 E.仅根据《消毒管理办法》
A.高效消毒法或灭菌法 B.高效消毒法 C.中效消毒法 D.中高效消毒法 E.低效消毒法或灭菌法
A.患者自主 B.有利患者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D.严谨审慎 E.双方协商解决
A.1400人 B.1500人 C.1600人 D.1700人 E.1800人
A.护理哲理 B.组织精简 C.道德规范 D.护理工作环境 E.价值观念
A.内容要有针对性 B.抽样要有科学性 C.目标要有明确性 D.问题要有易答性 E.结果要有属实性
A.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患者 B.老年患者 C.急性患者 D.有并发症的患者 E.重症患者
A.护理人员数量 B.护理器械设备的性能 C.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D.开展整体护理情况 E.开展健康教育情况
A.环境感染 B.交叉感染 C.自身感染 D.医源性感染 E.不属于医院感染
A.≥70μW/cm2 B.≥80μW/cm2 C.≥90μW/cm2 D.≥100μW/cm2 E.≥10μW/cm2
A.类语言 B.体语 C.空间效应 D.触摸 E.重复
A.提高生活质量 B.普及一般卫生知识 C.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D.预防疾病 E.促进健康
A.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B.经常参加健身活动 C.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D.反对家人在旁边吸烟 E.不能经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A.24小时 B.1~2天 C.3~7天 D.10~15天 E.1~2个月
A.75%乙醇浸泡30分钟 B.氯己定浸泡3分钟 C.0.1%过氧乙酸浸泡3分钟 D.2%戊二醛浸泡3分钟 E.苯扎溴铵浸泡30分钟
A.使上级确定的组织理念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到下级 B.使上级的命令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到下级 C.使上级确定的组织理念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到同级 D.使上级的命令能清晰、准确地传达到同级 E.使下级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到下级
A.0.5m以上 B.1m以上 C.1.5m以上 D.2m以上 E.2.5m以上
A.患者角色缺如行为 B.A型行为 C.不良疾病行为 D.C型行为 E.非遵医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