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是200~500nm B.紫外线主要的生物作用是光热效应 C.长波紫外线主要能引起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上的变化,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D.长波紫外线能促进上皮生长,加速再生,引起色素沉着和抗佝偻病等作用 E.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可与光敏剂配合治疗银屑病和白癜风
A.屈曲、外展、外旋位 B.屈曲、内收、内旋位 C.伸展、外展、外旋位 D.伸展、内收、内旋位 E.屈曲、内收、外旋位
A.中西医结合 B.因人制宜 C.调整阴阳 D.治病求本 E.扶正祛邪
A.254nm B.280nm C.297nm D.330nm E.420nm
A.不随意运动型 B.强直型 C.混合型 D.痉挛型 E.肌张力低下型
A.仰卧位易出现异常反射活动 B.取健侧侧卧位时,患侧肩胛带充分前伸 C.手中握圆筒状毛巾,预防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发生屈曲挛缩 D.足底不放任何支撑物 E.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以后易出现的痉挛模式
A.低频电疗 B.超声波治疗 C.红外线治疗 D.蜡疗 E.毫米波治疗
A.瑞文测试 B.感觉统合核对表 C.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D.FIM量表 E.希内智测法
A.格塞尔发育量表 B.丹佛发育筛选测验 C.绘人试验 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E.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
A.日光疗法 B.按摩疗法 C.毫米波疗法 D.体位矫形 E.紫外线照射
A.关节松动术 B.等速训练 C.感觉统合训练 D.功能性电刺激 E.PNF方法
A.连调波与变调波 B.断调波与连调波 C.间调波与变调波 D.连调波与间调波 E.断调波与变调波
A.肩关节活动的恢复与手的精细动作恢复同步 B.先进行手部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活动,再逐渐进行肘、肩关节活动训练 C.主要目的是训练肩关节控制力和防止肩胛骨的退缩、下降及不全脱位 D.已经发生肩关节不全脱位的患者,避免肩部运动训练 E.ADL评分60分以上的患者,无须进行患侧上肢及手功能康复训练
A.活动过度 B.注意力集中困难 C.情绪不稳 D.学习困难 E.运动发育落后
A.缓解痉挛 B.消除水肿 C.扩张血管 D.加深呼吸 E.加速新陈代谢
A.控制关键点 B.联合反应 C.调正反应 D.反射性抑制 E.感觉刺激
A.尖足 B.剪刀步态 C.运动过度 D.痉挛 E.手-口-眼协调
A.可直接接触 B.垫以1~1.5cm厚衬垫 C.垫以2~3cm厚衬垫 D.垫以3~5cm厚衬垫 E.垫以5cm以上厚的衬垫
A.水疗 B.高频电 C.红外线 D.热敷 E.蜡疗
A.败血症 B.脓血症 C.菌血症 D.毒血症 E.混合型
A.治疗机输出电流的大小 B.治疗机输出电场的强弱 C.治疗机输出是否谐振 D.患者吸收剂量的大小 E.周围空间电磁场的强弱
A.电离辐射 B.非电离辐射 C.热辐射 D.电辐射 E.光辐射
A.颜色 B.厚度及质地 C.面积 D.弹性 E.以上都对
A.0~5℃ B.5~10℃ C.10~15℃ D.15~20℃ E.20~25℃
A.保持创面清洁 B.消毒 C.有利于进行主动和被动活动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错
A.强调等长收缩肌力练习 B.注意维持正确姿势 C.鼓励负荷运动 D.避免过度负荷运动 E.保持关节正常活动度
A.较集中,形成短路 B.较分散 C.不均匀 D.无影响 E.向空间散射多
A.打圈处形成短路,烧坏电缆 B.打圈处形成线圈,感应产生反向电流与磁场,减少对患者输出 C.打圈处形成一电场 D.电力线集中于打圈处 E.容易搞错两个电极的位置
A.10d内 B.11~20d C.21~30d D.31~40d E.6周
A.电缆中段 B.电缆两端 C.电缆全长 D.接近皮肤的部位 E.接近病灶的部位
A.持续插导尿管 B.膀胱按摩 C.膀胱定时排空 D.药物 E.控制入液量
A.深二度烧伤 B.三度烧伤 C.伤后6d愈合的浅二度烧伤 D.伤后12d愈合的浅二度烧伤 E.烧伤20d愈合的浅二度烧伤
A.减轻疼痛 B.减轻肿胀 C.减少关节劳作与损害 D.保持关节功能 E.以上均对
A.减少骨突出部位的压迫 B.注意皮肤护理,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C.教会患者支撑训练 D.以上都对 E.体位变换
A.种花 B.套圈活动 C.篮球比赛 D.编织 E.锯木
A.糜蛋白酶 B.碘化钾 C.加兰他敏 D.透明质酸酶 E.A、B都对
A.上肢功能 B.上下肢功能 C.下肢功能 D.手功能 E.日常生活活动动作
A.增强肌力 B.促进神经发育 C.纠正异常张力与反射模式,易化自主运动反应 D.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E.促进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通过刷、拍刺激体表,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D.改善平衡协调功能 E.通过刷、拍体表感觉刺激,易化或抑制运动活动
A.Broca失语 B.完全性失语 C.Wernicke失语 D.纯词聋 E.命名性失语
A.书法 B.绘画 C.篮球比赛 D.编织 E.小手工艺品制作
A.必须考虑 B.可考虑,可不考虑 C.不必考虑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以上均不对
A.肘关节屈伸 B.上肢前方伸展 C.平衡能力 D.以上均对 E.以上均不对
A.维持和增强上肢肌力 B.维持和扩大上肢关节活动度 C.改善协调功能 D.维持和提高身体耐力 E.以上均对
A.由于伤、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 B.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 C.不能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D.残损、残疾、残障 E.心理变态而与社会不相容
A.各级医院要设立康复医学科 B.各级医院负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任务 C.康复服务包括医院内康复与社区康复 D.一级医院应积极开展社区康复 E.二、三级医院要设立康复医学科
A.病人有脑干损害或死亡 B.病人为代谢性昏迷 C.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D.表示有脑死亡 E.以上都不对
A.伤病、老龄及先天发育障碍造成的残疾者 B.延年益寿 C.慢性病患者 D.颈肩腰腿痛 E.躯体残疾者
A.病伤残者 B.患者 C.有功能障碍者 D.疼痛患者 E.患病痊愈无功能障碍者
A.以预防疾病为主导 B.以慢性病为主导 C.以功能障碍为主导 D.以减轻病痛为主导 E.以身心健康为主导
A.注意力 B.耐力 C.手的灵活性 D.创造性 E.以上均对
A.终板噪声 B.奇异放电 C.肌痉挛电位 D.肌强直电位 E.以上都不对
A.伤病残发生之前实施康复预防 B.伤病急性期唯一考虑的就是抢救生命 C.伤病发生后,于临床治疗之同时开展康复治疗 D.进入恢复期加强康复治疗,避免和减轻残疾 E.残疾出现后加强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尽早恢复功能
A.3相 B.4相 C.5相 D.7相 E.8相
A.是声音刺激诱发的短潜伏期电位 B.是声音刺激诱发的长潜伏期电位 C.典型波形有Ⅰ~Ⅴ波 D.反映听神经的功能 E.反映脑干听传导径的功能
A.中度用力时,各运动单位活动电位相互重叠,各峰间无静息期 B.中度用力时,各运动单位活动电位相互重叠,各峰间有静息期 C.最大用力时,各运动单位活动电位相互重叠,各峰间无静息期 D.最大用力时,各运动单位活动电位相互重叠,各峰间有静息期 E.以上都不是
A.Ⅰ~Ⅶ波 B.Ⅰ~Ⅷ波 C.Ⅰ~Ⅳ波 D.Ⅰ~Ⅴ波 E.Ⅰ~Ⅵ波
A.是静息时,肌纤维的静息电位 B.是静息时,肌纤维的膜电位 C.是静息时,插入电极诱发的动作电位 D.是静息时,插入电极诱发的静息电位 E.以上都不对
A.淋巴回流加快 B.对淋巴回流无影响 C.测定读数不准确 D.加重淋巴性水肿 E.促进肿瘤转移
A.生物反馈 B.安慰剂 C.心理咨询 D.口服止痛药 E.忽略疗法
A.1级:无肌张力增高 B.3级:肌张力明显增高,但受累部分容易屈曲和伸展 C.5级: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D.2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或伸展时有一定的牵拉阻力 E.4级:肌张力显著增高,被动活动仍较容易
A.终板电位 B.束颤电位 C.多相电位 D.延迟电位 E.多峰电位
A.疾病的痊愈 B.残疾完全恢复 C.最大限度地发挥残存功能 D.完全克服三种层次的功能障碍 E.不需要社会的帮助
A.增强肘关节的活动范围 B.改善腕关节掌屈和背屈功能 C.增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D.增强手的抓握能力 E.以上均对
A.家务 B.移动 C.抚养子女 D.教育 E.以上均不是
A.改善眼手协调能力 B.改善手指的灵巧性 C.训练手的抓握能力 D.增强下肢肌力 E.以上均对
A.发挥残存功能 B.补偿缺失功能 C.尽可能维持功能 D.及早调整生活方式 E.以上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