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提高对比度B.提高清晰度C.增加照片密度D.控制量子斑点E.提高发光效率
A.8级 B.16级 C.24级 D.32级 E.64级
A.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线束宽度 B.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厚 C.准直器窗口呈狭缝状态 D.准直器狭缝宽度决定扫描层距 E.准直器位于X线窗口前端
A.灰雾度 B.感光度 C.反差系数 D.最大密度 E.颗粒度
A.移动条纹伪影 B.帽状伪影 C.模糊伪影 D.放射状伪影 E.环状伪影
A.照片对比度受管电压影响 B.高电压时照片对比度下降,影像层次增加 C.X线量增加可改善照片对比度 D.散射线对照片对比度影响最大 E.照片对比度和影像层次为同一概念
A.加强对X线设备的定期检测,尤其保证X线管、诊断床以及活动滤线栅托盘的机械稳定性 B.采用短时间曝光法 C.屏气与固定肢体 D.尽量缩小肢-片距 E.应用滤线栅
A.MTF指输入信息量与记录信息量之比 B.MTF的英文全称为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 C.MTF把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通过傅立叶变换为以空间频率为变量的函数 D.MTF是国际上通用的X线影像质量评价方法 E.MTF能够客观评价信息传递时信息失真的情况
A.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 B.增感屏速度越快,散射线越少 C.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 D.照射野是产生射线的重要因素 E.散射线多来自康普顿散射
A.栅比指铅条高度与间隔距离的比值 B.滤线栅栅比值大,散射线消除效果好 C.高栅比吸收散射线效率高,患者接受辐射量少 D.活动滤线栅散射线消除效率高于同比值的静止栅 E.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指滤线栅铅条对X线的入射吸收与阻止作用
A.照片只有中心部分受照射是由于滤线栅反用 B.中心线侧向偏离,不在栅焦距上,影像密度均匀减少 C.摄影距离大于或小于栅焦距,照片中心向两侧密度逐渐变淡 D.大于栅焦距的照片密度是侧向偏离的同侧大于对侧 E.侧向偏离相等的情况下,大于栅焦距的偏离切割效应更严重
A.大物体的密度小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可清楚看到小物体 B.大物体的密度大于小物体,重叠的影像中看不到小物体 C.大小物体的密度相等,重叠影像中可隐约看到小物体 D.人体投影到胶片形成的平面影像,各组织的重叠可避免 E.观察重叠影中密度低的物体影像,可选择CT成像
A.被照体局部边缘部分与X线束垂直形成 B.胸片锁骨伴随阴影是切线效果 C.胸片上女性乳房阴影是切线效果 D.胸片上叶间裂的线状阴影是切线效果 E.颅底骨折采用的是X线切线效果
A.60% B.70% C.80% D.90% E.95%
A.0 B.0≤T≤1 C.0≤T≤2 D.1≤T≤2 E.0
A.连续X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连续X线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 C.连续X线是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D.连续X线的质取决于管电流 E.连续X线的放射中,高速电子的能量没有丢失
A.软组织摄影应使用钼靶X线管 B.栅控X线管本身带有快速X线开关闸 C.增加电源频率可提高旋转阳极转速 D.减小阳极倾斜角度,可提高X线管负荷 E.阳极面越粗糙,产生的X线强度越均匀
A.为提高乳腺组织各层次的对比,应选用低电压技术 B.骨骼照片之所以有很高的对比,是因为组成骨骼元素的原子序数高 C.离体肺组织的照片,具有很高的对比 D.消化道必须通过对比剂才能形成组织对比 E.高电压摄影的照片对比度偏低
A.滤线栅侧向倾斜 B.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 C.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 D.滤线栅反用 E.滤线栅侧向、上下双向偏离栅焦距
A.几何模糊 B.移动模糊 C.物体吸收模糊 D.屏-片体系模糊 E.视觉模糊
A.胶片颗粒性是胶片的影像质量参数之一 B.胶片经曝光、显影加工后,形成影像银粒的大小及分布状态称胶片颗粒性 C.表示颗粒性的量度值为颗粒度 D.颗粒度小的胶片,照片影像细腻、清晰度高 E.颗粒度主要受量子斑点的影响,而与增感屏的结构斑点无关
A.增感屏的使用,增加了胶片的感光效应,减少了摄影中的X线量 B.增感屏根据荧光物质分类,分为钨酸钙增感屏和稀土增感屏 C.增感屏后屏的荧光体层较前屏薄 D.增感屏的主要结构分:基层、荧光体层、保护层 E.保护层的作用是:有助于防止静电现象的产生;保护荧光体层不受机械损伤;便于清洁
A.一般把照片上两种密度的差称作光学对比度 B.光学对比度是透过光之比的对数值 C.照片的对比度越高越好 D.X线对比度主要取决于被照物质本身的因素 E.胶片对比度系数表示胶片对X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A.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入射于肢体,其曝光面的大小称照射野 B.照射野的大小,对X线照片的密度、对比度没有影响 C.照射野的大小一般不用遮线器控制 D.垂直于X线管窗口的那一束X线,称为中心线 E.照射野中心的那一束X线就是中心线
A.100cm以上 B.110cm以上 C.150cm以上 D.165cm以上 E.180cm以上
A.靶面的倾角 B.球管内真空度 C.靶物质的原子序数 D.靶物质的厚度 E.靶物质的颜色
A.卤化银颗粒平均为1.71μm B.晶体颗粒小,感光度高 C.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颗粒性好 D.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大 E.晶体颗粒小,分辨率高
A.计算机X线摄影 B.直接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 C.间接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 D.数字X线摄影 E.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A.低千伏、高栅比、单相高压整流 B.高于伏、低栅比、四管全波整流 C.低千伏、低栅比、三相六管整流 D.高千伏、高栅比、三相六管整流 E.高千伏、高栅比、单相高压整流
A.头部 B.心脏 C.胸部 D.四肢 E.躯干
A.基层 B.荧光体层 C.塑胶体层 D.保护层 E.反射层或吸收层
A.扫描 B.激发 C.摄影 D.影像 E.成像系统
A.显影是氧化还原反应 B.显影途径分物理显影和化学显影 C.实际应用的全部为化学显影 D.显影是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 E.物理显影与化学显影原理是一样的
A.输片系统 B.补充系统 C.循环系统 D.干燥系统 E.显影温度控制系统
A.焦点模糊 B.几何模糊 C.运动模糊 D.屏/片接触模糊 E.照片冲洗模糊
A.10°~15° B.20°~25° C.30°~35° D.40°~45° E.60°~85°
A.注意轮廓是否清晰完整 B.注意被检器官与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 C.判断病变组织的放射性分布是否增高 D.判断病变组织的放射性分布是否缺如 E.以受检器官的病变组织放射性分布为基准
A.胸椎和肋骨连接而成 B.胸椎和胸骨连接而成 C.胸骨和肋骨连接而成 D.胸椎、胸骨和肋骨连接而成 E.胸骨、锁骨和肋骨连接而成
A.足部 B.肩部 C.直线部 D.反转部 E.全部
A.50cm B.70cm C.90cm D.120cm E.180cm
A.水解反应 B.合成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光合作用 E.光化学反应
A.泛影葡胺属无机碘化物 B.碘对比剂均为阳性对比剂 C.离子型对比剂是阴性对比剂 D.非离子对比剂不能用于心血管造影 E.复方泛影葡胺是非碘对比剂
A.显影剂 B.保护剂 C.促进剂 D.抑制剂 E.溶剂
A.多方位重组 B.平扫 C.增强扫描 D.定位扫描 E.动态扫描
A.两眼眶下缘连线为水平面 B.水平面与冠状面相平行 C.水平面与矢状面相互垂直 D.水平面与矢状面相互平行 E.水平面只有一个
A.胃肠钡剂造影 B.钡灌肠造影 C.逆行肾盂造影 D.静脉肾盂造影 E.子宫输卵管造影
A.圆 B.椭圆 C.涡卷 D.弧线 E.内圆摆线
A.PACS B.PETS C.DAS D.FOV E.PITCH
A.阴性对比剂 B.离子型对比剂 C.阳性非离子型对比剂 D.阴性离子型对比剂 E.非离子型对比剂
A.感光度 B.本底灰雾 C.感色性 D.最大密度 E.反差系数
A.胆影钠 B.碘番酸 C.胆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碘苯脂
A.胆影葡胺 B.碘必乐 C.优维显 D.碘苯酯 E.泛影葡胺
A.轻度反应多为一时性,一般不需要治疗 B.碘化钠中毒为一时性,可继续造影 C.必要时内服非那根25mg D.重度反应立即请医生急救 E.同时给氧
A.对于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有帮助 B.最常用对比剂是碘油 C.造影应避免选择在月经期进行 D.造影时需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E.可用于输卵管阻塞的诊断
A.泛影钠 B.碘苯酯 C.优维显 D.泛影葡胺 E.复方泛影葡胺
A.泛影钠 B.碘番酸 C.碘必乐 D.碘肽葡胺 E.泛影葡胺
A.皮肤荨麻疹 B.呼吸困难 C.恶心呕吐 D.腹腔积气 E.血压下降
A.一般摄影用X线胶片 B.多幅相机和激光相机成像胶片 C.影像增强器记录胶片 D.X线特种胶片 E.彩色电影胶片
A.3g B.4g C.5g D.6g E.7g
A.下颈椎比上胸椎稍宽 B.胸椎椎体自上而下逐变宽 C.第1骶椎最宽 D.第3腰椎最窄 E.第1骶椎以下变窄
A.测量CT值 B.按顺序拍摄 C.拍摄骨窗 D.病变部位放大 E.窗位
A.分阴性和阳性对比剂两类 B.可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 C.非离子型对比剂属于无机盐 D.非离子型对比剂毒性较小 E.与周围器官能形成密度差别
A.利用天然对比 B.利用生理功能 C.利用人工对比 D.利用专用设备 E.利用高反差胶片
A.轻度反应 B.重度反应 C.迟发反应 D.一时性反应 E.神经性反应
A.AgBr B.AgCl C.AgI D.AgF E.AgBr+AgF
A.平面显像 B.断层显像 C.阴性显像 D.阳性显像 E.介入显像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E.紫色
A.5° B.8° C.12° D.15° E.20°
A.CT扫描图像重建是通过过滤函数的计算来完成的 B.过滤函数是CT机内固定的算法,不可改变 C.根据观察不同组织的对比和诊断需选择不同的过滤函数 D.适当的过滤函数的选择可提高图像质量 E.过滤函数影响图像空间分辨率与密度分辨率
A.非盐类 B.单体或双体三碘苯环结构 C.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 D.在水溶液中不带电菏 E.渗透压比离子型高
A.防止高温和潮湿环境 B.应注意避免阳光暴晒 C.防止水或药液溅入屏面 D.发现灰尘即用口吹清除 E.暗盒直立放置避免重压
A.椎体略呈长方形 B.椎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增宽 C.椎体上下缘与后缘约成直角 D.棘突宽大指向后方 E.横突位于椎体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