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长效、控释制剂 B.从理论上讲,镇痛作用无极限 C.这类药物处方受到管理 D.只能用于重度疼痛 E.有些药物价格便宜
A.G1,S,G2,M B.G0,S,G1,M C.G0,S1,S2,M D.G0,S,M1,M2 E.G0,S,G1,M
A.提高治愈率 B.延长生存期 C.改善生活质量 D.回归社会 E.减少病人经济负担
A.70分 B.60分 C.50分 D.40分 E.30分
A.单纯放疗 B.单纯手术 C.术前放疗+全甲状腺切除 D.全甲状腺切除+术后放疗 E.术前诱导化疗+全甲状腺切除
A.50% B.60% C.70% D.80% E.90%
A.同侧腋窝 B.同侧内乳区 C.同侧锁骨上区 D.乳腺内原病变区 E.乳腺外上象限
1997年肾癌TNM分期中,N2是指几个以上淋巴结转移()
A.1个以上 B.2个以上 C.3个以上 D.4个以上 E.5个以上
A.病重,需住院及积极支持治疗 B.失去活动能力,需特别照顾和帮助 C.勉强可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征 D.严重失去活动能力需住院,但暂无死亡威胁 E.生活偶需帮助,但能照顾大部分私人需求
A.除0度外,所有毒性反应都是不能接受的 B.发生Ⅱ度以上毒性反应后,应立即停药 C.应尽量避免和减少Ⅲ/Ⅳ度毒性反应 D.Ⅰ~Ⅲ度毒性均不严重,可继续用药 E.只有Ⅳ度毒性需引起注意
A.电离辐射是最主要的物理致癌因素 B.长期接触镭、铀、氡、钴、锶等放射性核素可引起恶性肿瘤 C.电离辐射对DNA的损害主要是链断裂和碱基结构改变等 D.电离辐射是否可引起肿瘤尚有争议 E.电离辐射是引起医源性肿瘤的主要原因
A.1946年甲氨蝶呤治疗淋巴瘤 B.1946年氮芥治疗淋巴瘤 C.1946年氮芥治疗急性白血病 D.1948年甲氨蝶呤治疗急性白血病 E.1948年甲氨蝶呤治疗绒癌
A.避免皮肤晒伤 B.避免中午直射的阳光 C.夏天外出时穿衣戴帽 D.多运动 E.多游泳
A.大肠癌 B.下咽癌 C.宫颈癌 D.皮肤癌 E.肝癌
A.可以了解治疗后病情,有利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B.加强患者和医院的联系 C.及时提供药物和治疗支持 D.治疗后随诊(信访)没有用处,患者会拒绝 E.三甲医院应该建立有专人负责的随诊制度
A.多数患者有微热,贫血,WBC和ESR升高 B.发病年龄多在11~20岁 C.多见于股骨、肱骨和骨盆 D.对放、化疗不敏感 E.长骨Ewing肉瘤在骨外常显示葱皮样骨膜反应
A.第Ⅲ对 B.第Ⅳ对 C.第Ⅶ对 D.第Ⅴ对 E.第Ⅷ对
A.常以移行带为中心 B.可能为贮备细胞增生和化生的结果 C.绝大多数宫颈癌发生于过去有宫颈鳞状化生的部位,因此化生是癌前病变 D.化生可见于腺体,可能被误诊为浸润癌 E.宫颈鳞状上皮由瘤变(CIN)可发生于鳞状上皮代生的区域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20年
A.明确病理诊断 B.明确是否需要手术 C.有无全身淋巴结转移 D.区域淋巴结状况 E.患者免疫状况
A.肺癌 B.纵隔恶性淋巴瘤 C.纵隔淋巴结核 D.胸腺瘤 E.纵隔淋巴结增生
A.药物疗法 B.根治性手术切除 C.姑息性手术 D.放射治疗 E.胃造口术
A.血及尿中儿茶酚胺降低 B.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 C.机体耗能增加 D.血糖升高 E.皮温降低
A.CD56+细胞 B.CD8+T细胞 C.CD4+T细胞 D.CD16+细胞 E.CD3+T细胞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人的生活方式 D.基因多态性 E.其他
A.大多数环境致癌物经代谢激活才能损伤DNA B.体内存在与代谢激活相竞争的解毒途径 C.大多数环境致癌物无需代谢激活即可损伤DNA D.代谢激活和代谢解毒存在平衡状态 E.代谢激活速率高而代谢解毒速率低的个体肿瘤易感性高
A.肿瘤所在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切除 B.肉瘤的广泛切除 C.造瘘术 D.内吻合转流术 E.血管结扎术
A.比回顾性研究省钱 B.可准确了解暴露剂量 C.可计算发病率 D.减少回顾性偏差 E.可同时研究许多与疾病相关的终点指标
A.评价疗效 B.考察抗瘤谱 C.比较研究,评价其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D.寻找合适的剂量,安全性考核 E.研究疗效机制
A.腹腔镜下做卵巢切除,多处腹膜活检 B.双侧卵巢切除和腹腔探查 C.开腹解除肠梗阻 D.子宫和附件全切,淋巴结病理检查。去巨块后尽量切除腹膜肿瘤 E.开腹探查并腹腔肿块减瘤术
A.再次手术,以后根据病理情况决定其他治疗 B.放射治疗 C.化疗 D.化疗同时加放疗 E.支持治疗
A.40%以上 B.50%以上 C.60%以上 D.70%以上 E.80%以上
A.12mg,q8h B.5mg,q4h C.10mg,q4h D.4mg,q6h E.2mg,q8h
A.10000/mm3 B.20000/mm3 C.30000/mm3 D.40000/mm3 E.50000/mm3
A.切除区域淋巴结 B.显微镜下可见肿瘤残存 C.对有否残留癌无法估计 D.肉眼可见残存肿瘤 E.无残留癌
A.食管癌 B.鼻咽癌 C.多发性骨髓瘤 D.淋巴瘤 E.胃癌
A.患者年龄 B.病人的一般情况 C.手术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扰 D.手术的复杂程度 E.手术的病死率
A.吸烟是肺癌的公认病因 B.吸烟仅仅与肺癌有关,与其他肿瘤无关 C.吸烟者患肺癌的比例低于20% D.吸烟与口腔癌有关 E.在发达国家,由于宣传戒烟,肺癌的发生率已不再增高
A.透明细胞肉瘤 B.脂肪肉瘤 C.滑膜肉瘤 D.横纹肌肉瘤 E.硬纤维瘤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E.50%~60%
A.丝裂霉素 B.长春新碱 C.甲酰四氢叶酸钙 D.环磷酰胺 E.甲氨蝶呤
A.颅内转移 B.上腔静脉压迫 C.骨转移 D.脊髓压迫 E.双肺多发转移
A.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B.癌性疼痛可由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等多种原因导致 C.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约30%~5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D.为了避免患者夸大症状,癌性疼痛的评分应由主要医护人员进行 E.通过三阶梯治疗方法,约有80%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得到控制
A.位于中央区的肺癌 B.靠近肺门区的肺癌 C.位于段支气管开口以上肺癌 D.纵隔型肺癌 E.位于肺野内带的肺癌
A.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 B.术前化疗→改良根治术→化疗、放疗 C.左乳区段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 D.术前内分泌治疗→改良根治术 E.左乳区段切除
A.19世纪末 B.20世纪40~5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E.20世纪60~70年代
A.CR+PR B.CR C.PR D.SD E.CR+PR+SD
A.化疗为主 B.放疗为主 C.手术为主,但恶性淋巴源性肿瘤除外 D.放疗+化疗 E.大多良性,不需治疗
A.直接治疗肿瘤,特别用于骨转移及其疼痛 B.可快速缓解疼痛,对有些病人单次治疗即有效 C.多分割放疗为应用广泛的主要治疗癌痛的方法 D.放射性药物和某些形式的放疗可治疗多部位的肿瘤及其疼痛 E.可出现骨髓抑制
A.上腔静脉综合征必须等一切诊断均完成后再治疗 B.上腔静脉综合征一经诊断,不必等待组织病理学结果就应开始治疗 C.严重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可继发颅内高压 D.放疗是大多数肿瘤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 E.上腔静脉综合征应抗凝治疗
A.术前未做出病理诊断 B.术前判定肿瘤侵犯程度 C.术后未发现原发肿瘤 D.术后来做出病理诊断 E.术后对原发肿瘤不能做妯组织病理学估计
40岁妇女,右侧内上乳腺癌手术后T2N2M0,ER-,PR-,并发现淋巴管内有瘤栓,术后应进行()
A.CMF化疗 B.CAF化疗 C.含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放疗 D.内分泌治疗 E.单纯放疗
A.抑制微管聚集 B.抑制微管解聚 C.抑制线粒体功能 D.抑制细胞膜流动 E.抑制信号传递
A.胃癌 B.食管癌 C.肝癌 D.肺癌 E.宫颈癌
A.多发骨软骨瘤的恶变风险高于单发骨软骨瘤 B.骨骼发育成熟后瘤体继续长大应怀疑恶变 C.成人后软骨帽的厚度>1cm,应怀疑恶变 D.骨软骨瘤恶变后的组织类型为高度恶性骨肉瘤 E.单发骨软骨瘤的恶变很少发生于青少年
A.明显增高 B.明显降低 C.保持稳定 D.增高与下降趋势相等 E.先下降后增高
A.提高安全性 B.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并重 C.减少治疗费用 D.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E.提高社会承受能力
A.食管平滑肌瘤 B.食管结核 C.食管癌 D.食管憩室 E.食管息肉
A.直径>3cm B.观察2年以上大小无改变 C.结节内有偏心钙化灶出现 D.边缘不规则毛刺状 E.伴有内分泌症状
A.大肝癌规则性切除使5%~10%肝癌患者受益 B.甲胎蛋白普查使5%~10%肝癌患者受益 C.影像学进步使5%~10%肝癌患者受益 D.TACE是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疗法 E.PEI是不能切除小肝癌首选疗法
A.轻度疼痛 B.中度疼痛 C.重度疼痛 D.最好不用,因容易成瘾 E.副作用小
A.<10% B.<20% C.<30% D.<40% E.达60%以上
A.有些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 B.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而个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 C.暴露于同一致癌物环境中的人群均会患癌 D.抑癌基因的变异或丢失可致癌 E.癌基因的激活可致癌
A.口服给予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局部注射
A.TNM分期适合所有肿瘤 B.Tx是指原发肿瘤巨大 C.Mx是指转移病灶过多,难以计数 D.Nx是指对区域淋巴结的情况难以做出估计 E.TNM分期的N均包括N0~N3
A.白介素-2 B.环磷酰胺 C.紫杉醇 D.氟尿嘧啶 E.异环磷酰胺
A.姑息性治疗是对于不能根治的癌症病人的一种积极、全面的治疗 B.姑息性治疗与根治性治疗是对立的、截然分开的 C.患者症状(尤其疼痛症状)控制、心理障碍、社会及精神问题的处理是重点 D.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某些姑息性治疗措施可以与根治性治疗手段一起应用于肿瘤患者 E.姑息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A.快速缓解疼痛 B.几乎所有阿片类药物均可注射给药,且不受注射液体量限制 C.病人自己控制药物(PCA.时可快速调整单次剂量,并给病人自己控制治疗的感觉 D.尽管可能出现静脉炎等并发症,但常为临床首选 E.需要熟练的护理和配药技能,输液泵较昂贵,许多材料为一次性,需要反复付费
A.实事求是 B.客观性,可重复性 C.病人的利益至上 D.准确性,可重复性 E.安全性,科学性
A.不可信,由于疼痛是病人的主观感受 B.应该反复应用于癌症疼痛病人及疼痛治疗期的疼痛评估 C.最好由护士评估 D.用于比较不同病人的疼痛程度 E.最好由医生评估
A.是一个主观概念及指标 B.涉及躯体、心理、社会、精神及职业等方面 C.因时间、地点、文化、价值等因素而变化 D.目前还不能评估和测定 E.在临床研究及实践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肿瘤防治的重要目标和终点之一
A.同时应用 B.在化疗前先用5d C.化疗开始后2d应用 D.化疗停用后第1天应用 E.在化疗中间
A.肺癌 B.乳腺癌 C.大肠癌 D.胰腺癌 E.食管癌
A.<1% B.5% C.10% D.50% E.100%
A.一方面(病人) B.药厂的权益 C.药政部门的权益 D.两方面(病人和研究者) E.医院的权益
A.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即使可能出现水潴留 B.口服液体及口腔护理为主,让病人更舒适 C.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临终病人输液治疗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D.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临终病人不会发生水潴留 E.坚持“维持性”静脉输液治疗,这更符合对临终病人的医学伦理道德
A.可以导致DNA损伤的致癌物 B.病毒导致DNA复制失常 C.家族性基因的变异 D.致癌物与促癌物共同作用的后果 E.传染所致
A.107 B.108 C.109 D.1010 E.1011
A.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周 B.预计生存时间不足1个月 C.在癌痛治疗需要的任何时候 D.预计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 E.预计生存时间不足6个月
A.乳腺癌 B.肺癌 C.大肠癌 D.宫颈癌 E.肝癌
A.哌替啶 B.吗啡 C.可待因 D.扑热息痛 E.舒乐安定
A.指药物每周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给药剂量 B.每月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剂量 C.相对剂量强度是指实际剂量强度与标准剂量强度之比 D.ADM45mg/m2,每3周给药一次,其剂量强度为每周15mg/m E.一些肿瘤的疗效和药物的剂量强度相关
A.肺 B.腹腔 C.肝 D.肾 E.脑
A.局部治疗不彻底,远处播散,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B.抗癌药天然抗药性,多药耐药,严重毒性 C.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手段应用不合理 D.手术切除不彻底,器官损伤,功能障碍 E.运用治疗手段不当,患者不合作,误导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A.2~3h B.3~4h C.1~2h D.6~12h E.12h以上
A.植物类 B.抗生素类 C.烷化剂 D.抗代谢类 E.激素类
A.年龄,种族,地区 B.年龄,高脂饮食,种族 C.年龄,高脂饮食,遗传因素 D.高脂饮食,遗传因素,种族 E.高脂饮食,性活动,种族
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B.天津市肿瘤医院 C.上海肿瘤医院 D.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E.陕西省肿瘤医院
A.细针吸取 B.针吸活组织检查 C.切取活检 D.切除活检 E.细胞学刮片
A.20min B.30min C.60min D.120min E.180min
A.拓扑异构酶Ⅰ B.拓扑异构酶Ⅱ C.二氢叶酸还原酶 D.二氢叶酸脱氢酶 E.胸苷酸合成酶
ⅢA期睾丸胚胎癌经高位睾丸切除手术,化疗后肿块明显缩小,腹膜后肿块仍残存4cm肿块()
A.术后放化疗 B.先化疗/放疗后手术 C.放化疗同时进行(Ewing瘤模式) D.不能手术的病人先化疗或放疗后手术 E.化放疗加生物治疗
A.皮肤癌 B.大肠癌 C.喉癌 D.鼻咽癌 E.小细胞肺癌
A.腹腔镜下做卵巢切除,多处腹膜活检 B.子宫和附件全切,淋巴结病理检查。尽量切除腹膜肿瘤 C.双侧卵巢切除和腹腔探查 D.开腹探查并腹腔肿块减瘤术(cytoreduction) E.开腹解除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