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穿弹力裤 B.高位结扎,切断精索内静脉 C.阴囊托带 D.阴囊热敷 E.药物治疗
A.抗抑郁药 B.α-受体阻滞剂 C.5α-还原酶抑制剂 D.抗胆碱药 E.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E.8年
A.一定要夹住胶囊(棒)中间,可顺利取出 B.取出困难时不要勉强 C.必要时可行第二切口 D.全部取出后清点根数、核对长度 E.检查埋植剂的外观和有无缺损
A.月经过多过频 B.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 C.生殖道急性炎症 D.子宫脱垂 E.纵隔子宫
A.宫内节育器放置时未到宫底,由于宫缩可能造成IUD脱落 B.IUD下移,可造成带器妊娠 C.IUD脱落多发生在带器后1年内,尤其前3个月 D.经常增加腹压会造成IUD脱落 E.一旦发现下移应立即取出宫内节育器
A.易导致流产 B.易导致早产和死产 C.增加妊娠并发症 D.早期带器妊娠可在人工流产术的同时取出IUD E.早期带器妊娠取出IUD后可继续妊娠
A.月经量增加或月经期延长 B.月经周期延长 C.月经周期紊乱 D.闭经 E.点滴出血
A.感染 B.子宫穿孔 C.IUD脱落 D.带器妊娠 E.乳汁分泌减少
A.口服短效避孕药 B.放置IUD C.口服长效避孕药 D.安全期避孕法 E.哺乳期避孕
A.复方苯乙哌啶 B.胃复安 C.阿托品 D.消炎痛 E.哌替啶
A.子宫内膜过度损伤 B.卵巢早衰 C.再次妊娠 D.垂体功能抑制 E.下丘脑功能抑制
A.每晚加服炔雌醇0.005mg,直到出血停止 B.每晚加服炔雌醇0.005mg,直到此周期药服完为止 C.每晚加服1号避孕片1片,直到出血停止 D.每晚加服1号避孕片1片,直到此周期药服完为止 E.给止血药
A.月经来潮第5天起每晚服1片,连服22天 B.性交前8小时服1片,当天晚上再服1片,以后每晚1片,直至探亲结束,不足14天需连服14天 C.月经来潮第5天服1片,20天后再服1片 D.月经来潮第5天服1片,12天后再服1片 E.探亲14天内,于性交当晚及以后每晚服1片,14天后改服短效避孕药,每天1片,至探亲结束
A.压挫、结扎、切除输精管约1.5cm B.回复输精管,皮肤裂口用创可贴覆盖 C.将分离钳穿过输精管纡曲部,与提出的输精管呈平行方向张开,游离1.5cm D.分层隔离残端(精囊端在筋膜内,附睾端在筋膜外) E.一次分开阴囊皮肤至输精管各层组织,裂口长度不小于输精管直径的2倍
A.减少经前紧张症 B.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C.减少月经量 D.减轻痛经 E.增加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A.外溢精子诱发的无菌性炎症反应 B.结扎线割破输精管壁是造成精子外溢最直接的原因 C.大多数肉芽肿很小且无症状 D.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稳定 E.病灶内可形成新的微细管通道
A.甲地孕酮 B.孕二烯酮 C.炔诺酮 D.去氧孕烯 E.左炔诺孕酮
A.安全期避孕 B.短效口服避孕药 C.IUD D.探亲避孕药 E.皮下埋植剂
A.诊刮 B.血常规化验 C.尿妊娠试验 D.盆腔检查 E.B超检查
A.影响排卵 B.影响黄体分泌孕酮 C.影响子宫内膜发育 D.改变宫颈黏液性质 E.杀死精子
A.平时月经过多者 B.平时月经过少者 C.曾有血栓性静脉炎史 D.35岁以上吸烟者 E.正在哺乳者
A.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B.放置后月经血量可减少 C.避孕效果比惰性IUD好 D.放置后闭经发生率较低 E.比不锈钢金属单环更经济
A.药液可能在管腔内蔓延 B.输精管与精索粘连,也不应列为禁忌证 C.少数受术者再通时困难 D.注射时,应用手指夹紧输精管,以控制输精管粘堵的长度 E.造成管腔化学性炎症反应
A.避孕药的成分是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 B.左炔诺孕酮属于孕酮衍生物 C.女用避孕药多数是雌孕激素复合制剂 D.口服避孕药分为长效和短效 E.紧急避孕药有激素类和非激素类两类
A.面色苍白,出冷汗 B.血压下降 C.甚至晕厥 D.头晕、胸闷 E.脉搏加快
A.白带增多 B.白带减少 C.闭经 D.头痛 E.乳胀
A.手术操作轻巧、细致 B.避免误扎圆韧带 C.宜采用近端抽芯包埋法 D.避免粗暴,防止损伤 E.防止术后粘连
A.雌激素 B.雄激素 C.肾上腺皮质激素 D.孕激素 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A.感染可能因为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或节育器尾丝导致上行感染所致 B.发生严重感染后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必取环 C.造成感染的病原体除细菌外,衣原体感染也占重要地位 D.生殖道本身存在感染灶,上环后可发生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E.放置宫内节育器后过早性生活可造成感染
A.≥15% B.≥30% C.≥70% D.≥50% E.≥80%
A.防止IUD嵌顿 B.有降低妊娠率作用 C.减少出血 D.延长IUD的使用年限 E.降低脱落率
A.出血性疾患应在疾病控制后手术 B.局麻药物中加肾上腺素 C.在精索静脉曲张外科治疗同时行输精管结扎 D.避免操作粗暴 E.术中彻底止血
A.输卵管通气术 B.子宫输卵管造影 C.输卵管通液术 D.宫腔镜检查 E.B超检查
A.首次人流 B.子宫过度前屈 C.畸形子宫 D.严重后屈子宫 E.早早孕,胚胎小
A.有雄激素低下体征,FSH浓度正常 B.性功能障碍 C.常规男性不育症的评价 D.有雄激素低下体征,FSH浓度升高 E.指导临床进行雄激素替代治疗
A.雌激素类 B.雄激素类 C.孕激素和雄激素 D.孕激素类 E.雌激素和孕激素
A.发动宫缩 B.抗孕酮受体 C.杀死胎儿 D.加强已开始宫缩 E.使胎盘组织变性、坏死
A.依沙吖啶引产 B.水囊引产 C.剖宫取胎术 D.前列腺素引产 E.天花粉引产
A.管腔内静水压力增高 B.附睾上皮重吸收能力下降 C.输精管切除残端无精子肉芽肿形成 D.感染 E.对精子的自身免疫
A.米非司酮通过竞争内膜的雌激素受体而阻断孕酮的作用 B.米非司酮可使妊娠蜕膜变形、坏死 C.米非司酮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变形阻碍胚胎发育 D.外源性前列腺素可诱发宫缩 E.外源性前列腺素有扩张宫颈作用
A.多囊卵巢综合征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子宫内膜增生症 D.卵巢囊肿 E.子宫黏膜下肌瘤
A.第1个月于月经周期第5天肌注2支,以后每月月经周期第10~12天注射1支 B.第1个月于月经第1天注射1支,以后每30天注射1支 C.于月经来潮前第1天注射1支,月经干净后再注射1支 D.月经干净后5天注射1支,以后每隔30天注射1支 E.月经来潮前5天注射1支,以后每隔30天注射1支
A.坚持并正确使用能提供98%的避孕效力 B.正确并每一次使用能提供对所有性传播疾病的防护 C.经单纯杀精剂润滑处理的避孕套不能提供对STDs的额外防护 D.避孕套的失败与行为因素有关 E.老化避孕套的破裂率高达50%
A.术时消毒不严 B.术前有炎症未发现 C.在血肿基础上继发感染 D.手术时组织损伤较大 E.手术切口的大小
A.速效避孕药的服用时间不受经期限制,因此可用于短期探亲夫妇 B.速效避孕药没有抗排卵作用 C.速效避孕药均为孕激素类制剂或雌孕激素复合制剂 D.速效避孕药的作用机制是使精子灭活 E.双炔失碳酯具有弱的孕激素活性
A.全长为6~8cm B.平滑肌收缩时输卵管由近端向远端蠕动 C.内壁由复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D.管壁平滑肌由一层纵行肌组成 E.内层黏膜含有纤毛细胞
A.立即停止操作,给予缩宫素及抗生素 B.若内出血较多或发现脏器损伤应立即剖腹探查 C.并发急腹症应尽快排除宫腔内胚胎组织 D.若尚未进行吸宫操作,可待抗感染1周后再清宫 E.若患者情况稳定,胚胎组织尚未排出可在B超或腹腔镜引导下清宫
A.宫颈癌 B.卵巢癌 C.子宫内膜癌 D.空腹血糖升高 E.高血脂
A.镰状细胞贫血 B.精索静脉曲张Ⅰ度 C.血友病 D.膀胱结石 E.前列腺增生
A.输精管结扎术后睾丸体积无明显变化 B.间质细胞结构和功能无明显改变 C.管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生精上皮不可逆性退化 D.附睾管上皮吸收能力的有限导致附睾管扩张或破裂 E.输精管吻合术可阻止早期附睾病变的发展
A.急、慢性盆腔炎 B.严重神经官能症 C.心功能Ⅱ级 D.严重贫血 E.24小时内体温38℃
A.内分泌疾患 B.肝肾功能异常 C.血液疾患 D.血管栓塞史 E.哮喘、癫痫
A.改变女性生殖道内环境 B.杀死囊胚 C.抑制排卵 D.阻止精子和卵子相遇 E.改变宫腔内环境
A.每月于月经第1天服1片 B.每月于月经第5天服2片 C.每2个月服1片 D.月经第5天服1片,隔20天加服1片,以后每月按第二次服药日服1片 E.每月于月经第5天和第10天均服1片
A.年龄越大,宫内妊娠率越低 B.双折结扎切除法,复通妊娠率较高 C.抽芯包埋法复通妊娠率较高 D.吻合术后输卵管剩余长度<5cm妊娠率低 E.显微外科手术妊娠率高于一般吻合法
A.利用定向抗精子化合物干扰精子成熟 B.改变附睾生理功能阻止精子成熟 C.干扰支持细胞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阻断精子成熟 D.不干扰生殖内分泌 E.无永久性生育损伤风险
A.我国避孕套的长度皆为(19±1.1)cm B.避孕套按厚度分为厚壁型、薄型和超薄型 C.避孕套按材料学分为乳胶套、聚氨酯(PU)套和天然皮膜套 D.避孕套的缺点与其理化性能相关 E.避孕套能有效防护所有的性传播感染
A.切除或引流 B.应用抗生素 C.理疗 D.不需特殊处理 E.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