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角膜移植 B.骨髓移值 C.胰岛移植 D.肾脏移植 E.肝移植
A.成年女性的体液量占体重的60% B.血浆约占体重的10% C.细胞内液量在男性约占体重的40%,大部分于骨骼中 D.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都属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E.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一般为260~280mmol/L
A.伤口周围选用破伤风抗毒血清作环形浸润阻滞 B.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 C.反复氧化剂冲洗伤口 D.用1%高锰酸钾湿敷 E.伤口应尽量予以缝合
A.移植物抗宿主病 B.卡氏肺囊虫肺炎 C.肺炎支原体肺炎 D.肺炎链球菌肺炎 E.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A.积极治疗病因 B.慢性低钙血症及症状不明显者口服钙剂 C.应用钙剂治疗不明显时,应考虑是否存在酸中毒 D.用钙剂未能纠正者,每天给予维生素D500~5000IU E.每输入1500ml血,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A.血友病A B.血管性血友病 C.低蛋白血症 D.先天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E.DIC
A.等渗性缺水 B.低渗性缺水 C.原发性缺水 D.慢性缺水 E.高渗性缺水
18F-FDG是PET或PET/CT最常用的示踪药物,它可以反映体内()
A.组织细胞的核酸代谢 B.组织细胞的脂肪代谢 C.组织细胞的总能量消耗 D.组织细胞的氨基酸代谢 E.组织细胞的增殖情况
A.血行感染 B.胃肠道功能紊乱 C.肠道细菌繁殖 D.阑尾腔梗阻 E.邻近脏器感染波及
A.低血钾 B.低血钙 C.低血磷 D.弥漫性腹膜炎 E.不完全性肠梗阻
A.首先判定伤员的伤势状况及诊断,而后提出救治措施及处置顺序 B.确定伤员的数量、伤情的严重程度、卫生资源状况、救治环境与条件 C.迅速、准确、有序 D.将需要紧急抢救的危重和重伤员直接分出来 E.尽快将伤员送达确定性治疗机构
A.鼻导管给氧 B.面罩 C.贮气囊面罩 D.氧帐 E.Venturi面罩
A.高热,且热型不规则 B.有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 C.少尿 D.发热1~2天后,面部和躯干皮肤出现红斑和丘疹 E.骨髓抑制致全血细胞减少,出现贫血、出血
A.I131 B.Tc99m C.Tl201 D.Ga67 E.Iniii
A.超急性排斥反应唯一的治疗措施是再移植 B.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细胞的免疫反应所致 C.慢性排斥的免疫损伤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损伤 D.超急性排斥反应是由细胞免疫介导的 E.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后有可能逆转
A.肢体进行性肿胀、局部皮肤张力增加,出现明显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 B.肌红蛋白尿 C.肢体远端循环障碍 D.动脉搏动完全消失为准 E.筋膜腔内压>3.990kPa,或者比舒张压低2.660~5.985kPa
A.12mmol/h B.20mmol/h C.30mmol/h D.40mmol/h E.50mmol/h
A.血压 B.脉搏 C.呼吸 D.神志 E.尿量
A.鳞癌 B.基底细胞癌 C.肛周Paget病 D.肛管混合癌 E.恶性黑色素瘤
A.四肢肌 B.面肌 C.颈项肌 D.呼吸肌 E.咀嚼肌
A.1:1传递 B.单向传递 C.时间延搁 D.对内环境变化和药物敏感 E.不易疲劳
A.精神状态 B.皮肤温度 C.脉率 D.血压 E.尿量
A.回收式自体输血 B.稀释式自体输血 C.预存式自体输血 D.腹腔血自体回输 E."蛙跳法"预存式自体输血
A.头低足高位 B.平卧位 C.侧卧位 D.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体位 E.头部水平位,下肢抬高10°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反应 D.溶血反应 E.疾病传播
A.等渗盐水 B.平衡盐溶液 C.2:1溶液 D.改良达罗液 E.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A.大肠杆菌 B.链球菌 C.葡萄球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混合感染
A.桡动脉 B.股动脉 C.足背动脉 D.胫后动脉 E.腋动脉
A.T1N1M0 B.T2N1M0 C.T2N2M0 D.T1N2M0 E.T3N2M0
A.20ml/h B.30ml/h C.40ml/h D.50ml/h E.60ml/h
A.短肠综合征 B.溃疡性结肠炎长期腹泻 C.胆囊造瘘术后 D.坏死性胰腺炎 E.癌肿化疗致严重呕吐
A.清除伤口内异物 B.切除失活的组织,彻底止血 C.根据情况缝合伤口 D.必须放置引流 E.不留下明显的无效腔
A.腰背剧痛,心前区压迫感 B.局部潮红,荨麻疹 C.休克、黄疸 D.血红蛋白尿 E.皮肤出血点和淤斑
A.三头肌皮皱厚度 B.上臂中部周长 C.肌酐/身高指数 D.血清转铁蛋白量 E.氮平衡试验
A.服用含钾药物 B.注射精氨酸 C.输入大量库存血 D.糖皮质激素功能不足 E.急性肾衰竭
A.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楔压(PAWP) B.心排出量(CO)和心脏指数(CI) C.动脉血气分析和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D.肺功能、肾功能和血生化 E.胃肠黏膜内pH和出凝血时间
A.5%葡萄糖溶液200~300ml B.0.45%氯化钠溶液200~300ml C.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 D.5%高渗氯化钠溶液200~300ml E.0.9%氯化钠溶液200~300ml
A.0.25%~0.75% B.0.25%~1.0% C.0.75%~1.25% D.10.5% E.2.0%
A.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B.幽闭恐怖症患者 C.有心肺监护仪患者 D.有碘过敏史患者 E.体内有铁磁金属植入物
A.手术疗法适用于各期皮肤癌 B.必需进行预防性清扫 C.其基底细胞癌型对放射线十分敏感 D.化学疗法一般只作为一个综合疗法,少有单独应用 E.物理疗法对Ⅰ期癌变有效而安全
A.心功能不全 B.低渗性脱水 C.急性肾衰竭 D.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E.代谢性酸中毒
A.能早期明确诊断 B.敏感性高 C.明确病变范围 D.早期发现微小病灶 E.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A.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耻骨上有浊音区即可明确诊断 B.较多见于肛门手术后 C.是引起术后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 D.治疗时应先安定病人情绪 E.导尿时尿量>300ml,就应留置导尿1~2天
A.异物、肺炎、肺气肿、喉痉挛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D.麻醉镇痛药 E.水杨酸中毒
A.立即手术止血 B.快速补充晶体 C.选择性血管造影、栓塞出血血管 D.立即手术止血并固定骨折 E.腹带压迫止血
A.休克可分为休克代偿期、休克抑制期和休克期三个阶段 B.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不会引起高排低阻型休克 C.治疗休克应尽早使用血管收缩剂升压 D.休克时血糖下降 E.无论哪种类型的感染性休克,很早即可出现过度换气
A.下肢低垂10°~15° B.平卧位 C.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D.半卧位 E.俯卧位
A.胃切除 B.胃息肉 C.胃溃疡的浅表出血病灶 D.早期胃癌 E.胃内异物
A.溶血性黄疸 B.血红蛋白尿 C.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D.手术野渗血,血压下降 E.大量血性泡沫痰
A.慢性缺水 B.高渗性缺水 C.低渗性缺水 D.原发性缺水 E.等渗性缺水
A.溶血反应 B.高血钾症 C.氨中毒 D.肺梗塞 E.低钙血症
A.细胞内低渗、细胞外高渗,体液容量增多 B.细胞内高渗、细胞外低渗,体液容量增多 C.细胞内、外液均呈高渗状态而体液容量增多 D.细胞内、外液均呈低渗状态而体液容量增多 E.细胞内、外液均呈等渗状态而体液容量增多
A.单用等渗盐水 B.等渗盐水和氯化钾 C.5%葡萄糖注射液 D.5%葡萄糖盐水 E.复方氯化钠溶液
A.少浆血 B.普通冰冻血浆 C.冰冻红细胞 D.红细胞悬液 E.新鲜冰冻血浆
A.无气味,对气道无刺激性 B.可产生七氟烷相关性肝炎 C.在碱石灰中可降解生成具有肾毒性的复合物A D.因其血气分配系数较小,麻醉强度较大 E.在体内经肝代谢率大于2%
A.呼吸加快 B.呼吸窘迫感,用一般的吸氧法不能缓解 C.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肺部有啰音 D.X线胸片一般无明显异常 E.PaO2降至60mmHg
A.恩氟烷>氟烷>异氟烷 B.异氟烷>恩氟烷>氟烷 C.恩氟烷>异氟烷>氟烷 D.氟烷>恩氟烷>异氟烷 E.氟烷=恩氟烷=异氟烷
A.钝物打击所致的一种损伤 B.局部肿胀,有压痛 C.病理变化是真皮与深筋膜间或浅肌层的部分组织损伤 D.严重者可有局部皮肤破损 E.不管挫伤多严重,皮肤尚保持完整
A.8.5g B.10.5g C.15.5g D.21g E.30g
A.胃液丧失过多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原因 B.往往都存在低钾血症 C.血HC03升高,AB升高值=SB升高值,BE正值增大,血pH和PaCO2正常或升高 D.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向右移,氧容易从氧合血红蛋白中释出,组织供氧情况正常 E.血HCO3-达45~50mmol/L,血pH>7.65时,应用稀盐酸从中心静脉滴注治疗
A.肺 B.肝内 C.骨 D.腹腔内种植 E.左锁骨上淋巴结
A.高渗盐水试验 B.可的松水试验 C.胰高血糖素激发试验 D.血清总T4测定 E.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A.术前4小时 B.术前6小时 C.术前8小时 D.术前12小时 E.术前24小时
A.肝破裂 B.脾破裂 C.胰腺损伤 D.十二指肠破裂 E.胃破裂
A.低渗性缺水 B.高渗性缺水 C.等渗性缺水 D.高血钾 E.低血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