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焦虑 B.知识缺乏 C.疼痛:与消化道黏膜溃疡有关 D.营养不良:与疼痛导致摄入量减少有关 E.潜在并发症:贫血
A.1型 B.2型 C.3型 D.4型 E.5型
A.禁食水12h B.禁食水4h C.禁食12h,禁水8h D.禁食12h,禁水4h E.禁食8h,禁水4h
A.主动脉瓣狭窄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以上都不是
A.过劳 B.大量利尿 C.使用镇静药 D.呼吸道感染 E.使用支气管扩张药
A.应用乳果糖应从小剂量开始 B.静脉注射精氨酸速度不宜过慢 C.新霉素服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 D.应用苯甲酸钠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 E.应用谷氨酸钾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情况
A.避免暴饮暴食 B.避免酗酒 C.忌食油腻食物 D.积极治疗胆石症 E.定期预防性应用抑肽酶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消除心理不良因素 C.减少活动,卧床休息 D.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械 E.镇静、镇咳等对症处理
A.吸氧 B.双腿下垂 C.减少体力活动 D.坐位或半卧位 E.平卧位,保持安静
A.平卧位 B.俯卧位 C.左侧卧位 D.休克卧位 E.半坐位或坐位
A.用高渗盐水湿化呼吸道 B.紧跟叩击后,在患者吸气期进行胸壁振荡 C.如进行机械吸痰,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秒 D.湿化温度过高易引起呼吸道烧伤,应控制湿化温度在20℃左右 E.患者取侧卧位,护理人员以右手自肺底由下而上、自内向外叩击
A.减少疼痛 B.避免小气道塌陷 C.提高肺泡表面张力 D.降低呼气相支气管内压 E.降低肺动脉压
A.非甾体抗炎药 B.糖皮质激素 C.抗疟药 D.免疫抑制剂 E.利多卡因
A.头低脚高,俯卧位 B.头高脚低,俯卧位 C.头低脚高,仰卧位 D.头高脚低,仰卧位 E.平卧位
A.呼吸道隔离 B.摄半流质饮食 C.适当休息,多饮水 D.做必要的对症处理 E.常规应用抗菌药物
A.解除了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兴奋性 B.促使CO2排出过速 C.其主要病因不是缺氧 D.容易发生氧中毒 E.诱发代谢性酸中毒
A.病室阳光充足 B.病室空气流通 C.床单应清洁干燥 D.忌用碱性肥皂 E.忌食芹菜、蘑菇
A.除去所有的门槛及有尖角的家具 B.楼梯两旁应加设栏杆 C.垫高座椅的后脚,使病人较容易坐下或站起 D.食物不应切成小块或磨碎,避免进食时呛咳 E.厕所、浴室内增设扶手
A.可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如登高、游泳等 B.病人应随身携带写有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及病史的个人资料 C.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D.坚持服药数年 E.避免饥饿、暴食、疲劳等诱发因素
A.控制饮食 B.适当锻炼 C.监测血糖 D.进食富有营养的食物,多摄取高蛋白食品 E.加强皮肤呼吸
A.每人每天平均食盐量降至8g B.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C.多注意卧床休息,保持体力 D.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E.严格戒烟戒酒
A.保持情绪稳定,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 B.心电监护 C.保持仰卧可减轻呼吸困难 D.加强生活护理,减少体力活动 E.保持呼吸道通畅
A.患侧卧位 B.仰卧位 C.端坐位 D.健侧卧位 E.俯卧位
A.低流量(1~2L/分钟)间断给氧 B.高浓度间断给氧 C.高流量(6L/分钟)持续给氧 D.低流量持续给氧 E.高浓度持续给氧
A.脑内血肿 B.硬脑下血肿 C.颅内肿瘤 D.脑震荡 E.脑水肿
A.对强直-阵挛发作者要扶持病人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 B.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受外伤 C.将病人的头部侧向一边,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 D.禁止口腔测温,应测腋下温度或肛温 E.病人抽搐发作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
A.瞳孔 B.血氧 C.血压 D.过敏 E.出血
A.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B.警惕粒细胞缺乏,定期复査血象 C.需长期用药,嘱病人不要任意变更药物剂量 D.病人自觉身体不适可停药 E.WBC<3×109/L、粒细胞<1.5×109/L时应停药
A.25%硫酸镁 B.生理盐水 C.生理盐水加食醋 D.肥皂水 E.乳果糖加水
A.门冬氨酸转移酶 B.乳酸脱氢酶 C.α-羟丁酸脱氢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酶 E.肌酸磷酸激酶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乙胺丁醇 E.吡嗪酰胺
A.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 B.起床后用热水、冷水交替浸泡僵硬的关节 C.起床后可行冷水浴 D.减少关节的活动 E.避免做任何家务
A.坚持按医嘱服用甲巯咪唑 B.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C.每天应食用含碘多的食品 D.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E.保持情绪稳定
A.尽量多休息,避免体育运动 B.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2500ml C.女性平日要加强会阴部的卫生保健,定期清洗 D.洗澡时不用盆浴或池浴,坚持淋浴 E.内衣选择棉织品为主,避免化纤织品
A.术后30~60min咽喉部无麻木感即可饮少量水 B.术后2h即可进食温流食 C.术后病人如无不适即可进食温流食 D.术后第一餐一般不给予普食 E.术后如无特殊变化,第二餐可恢复正常饮食
A.守护在床边,加强心理护理 B.应定时变换病人体位 C.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痰多且黏稠者可做药物雾化吸入
A.多见于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B.出血是因粟粒状微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 C.发生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是高血压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D.出血部位多发生于小脑及脑干 E.多见于50岁以上
A.剧烈疼痛 B.肠内积液刺激 C.腹膜吸收大量毒素,血容量减少 D.大量呕吐失液 E.腹胀引起呼吸困难
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真菌
A.慎用镇静药 B.指导做腹式呼吸 C.给予高浓度吸氧 D.避免不良气体刺激 E.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
A.心房纤颤 B.预激综合征 C.室性期前收缩 D.房室传导阻滞 E.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A.血液检查 B.痰结核菌检查 C.胸部X线检查 D.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E.结核菌素试验
A.救护者跪于病人一侧 B.两手掌根重叠,平行放于两乳头间的胸骨上 C.上半身前倾,两肩位于双手正上方 D.借助手臂的力量垂直用力下压 E.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A.浸润型肺结核 B.原发型肺结核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D.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E.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到肺结核
A.卧床休息,注意体位姿势 B.脊背挺直 C.足底放护足板 D.鼓励床上运动 E.四肢关节应保持伸直位
A.半卧位 B.平卧位 C.右侧卧位 D.左侧卧位 E.头低足高位
A.服用甲巯咪唑不要随意间断 B.平时可多吃些海菜等食品 C.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D.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E.保持情绪稳定
A.发病初期 B.昏迷 C.吞服有机磷农药 D.误服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 E.误服过量安眠药
A.硝酸甘油 B.卡托普利 C.螺内酯 D.地高辛 E.阿托品
A.早晨 B.饭前 C.饭后 D.睡前 E.中午
A.帮助患者寻找致病因素 B.急性期卧床休息 C.避免接触致敏原 D.让患者学会自我观察 E.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
A.贫血 B.感染 C.晕厥 D.出血 E.低血压
A.每日记录病人出入量,测量病人体重 B.鼓励病人多饮水帮助以协助降低体温 C.鼓励病人食用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 D.每日液体入量为:饮食、饮水液量总和 E.鼓励病人多运动以增强体质
A.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B.胺碘酮静脉注射 C.非同步电复律 D.同步电复律 E.立即胸外按压
A.接触隔离 B.肠道感染 C.血液/体液隔离 D.严密隔离 E.呼吸道隔离
A.柯萨奇A组病毒 B.腺病毒 C.EB病毒 D.流感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A.行气管插管 B.静脉推注镇咳药 C.立即加压吸氧 D.立即静滴呼吸兴奋药 E.用导管吸除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A.行动不便 B.潜在并发症 C.体液过多 D.活动无耐力 E.有感染的危险
A.尽量满足病人需求 B.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C.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D.限制止痛药物的使用 E.可给患者听音乐以转移其注意力
A.加大氧流量 B.抽血做血气分析 C.增加呼吸频率 D.应用呼吸兴奋剂 E.检查有无气道阻塞
A.一般速度 B.慢滴 C.极慢滴 D.快速滴注 E.按照病人病情随时调节
A.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舒适体位、卧床休息 C.保护病变关节功能位 D.早晨起床后用温水或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 E.病情观察
A.立即给予吗啡镇静 B.暂停摄入蛋白质饮食 C.弱酸性溶液灌肠 D.注意安全 E.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
A.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B.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C.戒烟酒 D.多进食脂肪饮食,增进食欲 E.保证充足休息,定期随访
A.按时服药 B.癌变的可能性 C.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D.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E.学会排解压力
A.立即应用镇痛剂 B.立即输血 C.禁食和胃肠减压 D.安慰并陪伴病人 E.立即补液
A.组织完整性受损 B.有受伤的危险 C.有感染的危险 D.知识缺乏 E.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传导性失语 D.完全性失语 E.命名性失语
A.精神分裂症 B.CO中度中毒 C.CO重度中毒 D.CO深度中毒 E.迟发性脑病
A.疼痛:与胃的急性炎症有关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恐惧:害怕出血危及生命 D.体液不足:与持续腹泻、呕吐有关 E.活动无耐力: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
A.心率变化 B.血压变化 C.有无呼吸困难 D.神志变化 E.血白细胞变化
A.X线胸片 B.CT C.肺功能检查 D.磁共振 E.动脉血气分析
A.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B.减少或停止探视 C.预防压疮需1h翻身按摩一次 D.避免不良刺激 E.绝对卧床休息
A.硝酸甘油片0.3mg舌下含化 B.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20mg C.乙醇湿化面罩加压给氧 D.半坐位双下肢抬高 E.静推吗啡3mg
女,82岁。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0年,自服降压药,血压维持在(20~18.7)/12kPa[(150~140)/90mmHg],确诊冠心病、心绞痛3年。近半个月来胸痛发作频繁,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效果欠佳,1天来与人争吵后胸痛2小时不缓解,伴大汗来诊。心电图示ST段抬高,出现病理性Q波。
A.急性冠脉综合征 B.急性心肌梗死 C.变异型心绞痛 D.急性气管炎 E.急性肺栓塞
A.知识缺乏 B.活动无耐力 C.活动受限 D.有感染的危险 E.疼痛
A.立即卧床休息 B.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 C.观察血压、脉率、体温、呼吸 D.吸氧 E.备好抢救的气管插管
A.卧床休息,降低床头 B.吸氧 C.安定情绪 D.保持病室安静 E.尽早应用降压药物
A.3g B.4g C.5g D.6g E.7g
A.1~10μg/min B.10~25μg/min C.25~30μg/min D.30~40μg/min E.40~50μg/min
A.降血压 B.速尿100mg,每日1次静注 C.输血治疗 D.透析治疗 E.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A.蛋白质摄入1g/(kg.D.,多食动物蛋白,不限盐 B.蛋白质摄入0.6g/(kg.D.,动物蛋白为主,限盐 C.蛋白质摄入0.3g/(kg.D.,多食植物蛋白,不限盐 D.高蛋白饮食,以植物蛋白为主,限盐 E.高蛋白饮食,不限盐
A.防止感染蔓延 B.减少胰液分泌 C.减少胃酸分泌 D.避免胃扩张 E.减轻腹痛
A.1000 B.1500 C.2000 D.2500 E.3000
A.无渣半流质 B.低脂低蛋白流质 C.高脂高蛋白流质 D.低脂高蛋白流质 E.高脂低蛋白流质
A.皮肤清洁不够 B.血磷增高所致 C.皮肤上尿素霜及钙沉着所致 D.全身皮肤轻度脱水 E.皮肤常有螨虫感染
A.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B.尿毒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C.毒素抑制红细胞成熟 D.进食差致造血原料不足 E.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A.肺炎 B.支气管扩张 C.支气管哮喘 D.肺心病 E.心功能不全
A.花粉 B.尘螨 C.动物毛屑 D.病毒感染 E.精神因素
A.混合性哮喘 B.内源性哮喘 C.哮喘持续状态 D.左心衰竭 E.右心衰竭
A.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 B.在病室内摆放鲜花 C.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 D.遵医嘱给予糖皮质激素 E.避免食用鱼、虾等食物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B.无渣、温热流食 C.少量低脂、低糖流质饮食 D.适当热量,每日蛋白质0.8~1.0g/kg,植物蛋白为主 E.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忌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A.平卧位 B.平卧位略抬高下肢 C.头高脚低位 D.半卧位 E.端坐位
A.谵妄、意识模糊、瞳孔扩大、抽搐、尿潴留 B.谵妄、意识模糊、瞳孔缩小、抽搐、尿潴留 C.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皮肤温暖湿润 D.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心率加快 E.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
A.渗出液 B.漏出液 C.介于渗出液与漏出液之间 D.血性腹水 E.乳糜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