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草酸钙结晶 B.胆固醇结晶 C.磷灰石结晶 D.焦磷酸钙结晶 E.尿酸盐结晶
A.正常脑脊液 B.化脓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穿刺损伤 E.以上都不是
A.精子的活力 B.精液的颜色 C.精子成活率 D.精子的畸形 E.精液的凝固与液化过程
A.根据粒细胞的发育阶段而划分 B.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边缘池、贮备池、循环池 C.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数 D.总血液粒细胞池包括循环池和边缘池 E.边缘池及循环池的粒细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并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
A.细胞的数量 B.细胞的大小 C.细胞的比密 D.细胞是否有核 E.细胞的移动速度
A.对疾病诊断缺乏特异性 B.可以动态观察病情疗效 C.以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后所暴露的血浆段的距离表示 D.魏氏法为国内规范测定方法 E.白细胞增多时,沉淀红细胞上层不规则
A.WBC计数 B.RBC计数 C.PLT计数 D.Hb测定 E.血型鉴定
A.IgA B.溶菌酶 C.核糖核酸酶 D.α1-微球蛋白 E.β2-微球蛋白
A.65% B.70% C.75% D.80% E.85%
A.在pH4.5~5.5,56℃条件下加热出现白色浑浊 B.100℃煮沸后浑浊消失,再冷却时又可重新凝固 C.传统的筛查法是加热凝固法 D.目前常用的过筛法为对甲一苯磺酸法 E.尿中球蛋白大于5g/L不影响对甲苯磺酸法结果
A.PNH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和海洋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 D.类白血病反应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女性,30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余。实验室检查:RBC2.0×1012/L,Hb55g/L,血涂片见较多球形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最需要进行下列何项检查()。
A.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B.骨髓涂片检查 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D.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E.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A.血涂片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 B.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C.骨髓涂片中涂抹细胞多见 D.形态学分类可分为L1、L2、L3型 E.原始细胞POX染色阳性率≤5%
A.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C.免疫表型检查 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 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A.FAB将M2分为M2a、M2b两型 B.M2a骨髓中原粒细胞30%~90% C.白血病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D.我国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中,发生率最高 E.在其细胞化学染色中,POX阴性反应
A.AS-DAE染色呈阳性,且被NaF抑制 B.PAS染色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 C.AS-DCE染色呈阳性 D.ACP染色呈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 E.POX多呈阴性反应,PAS反应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状,底色不红
A.它是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的首选指标 B.应用小剂量肝素可以不监测APTT C.应用肝素1万U/24h者,APTT可延长至正常值的1.5~1.7倍 D.应用中等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2倍 E.应用大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1.5~2.5倍
A.APTT、PT、TT均延长 B.APTT缩短、PT、TT延长 C.APTT延长、PT、TT缩短 D.APTT延长、PT缩短、TT正常 E.APTT、PT、TT均缩短
A.监测胰腺手术效果 B.监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 C.糖尿病分型 D.评估空腹低血糖 E.评估胰岛素分泌
A.<0.2g/24h B.<0.3g/24h C.<0.5g/24h D.<1.0g/24h E.<2.0g/24h
A.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A.B↑ B.C-Ⅱ↑↑ C.A↑ D.A↑,CⅢ↑ E.以上皆不是
A.VLDL↑ B.血清外观透明或轻度浑浊 C.电泳深β带 D.常见原因为LDL受体缺陷 E.以上都对
A.丙氨酸-α酮戊二酸 B.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 C.丙酮酸-谷氨酸 D.草酰乙酸-谷氨酸 E.谷胱甘肽-氨基酸
血气分析仪的CO2电极属于()。
A.酶电极 B.玻璃电极 C.气敏电极 D.甘汞电极 E.金属电极
A.EDTA-Na2 B.EDTA-K2 C.肝素锂 D.肝素钠 E.肝素钾
A.CK B.CK-MB C.Mb D.CTn E.hs-CRP
A.BSP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肾浓缩稀释试验 D.PAH清除率 E.ICG排泄试验
A.血红素加氧酶 B.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C.乙酰基转移酶 D.甲基转移酶 E.谷胱甘肽-S-转移酶
A.慢性肾衰竭 B.正常人生理增加 C.溶血性黄疸 D.肝细胞性黄疸 E.梗阻性黄疸
A.静脉补镁过多过快 B.肾功能不全 C.长期腹泻 D.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E.醛固酮水平低下
A.经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经泌尿生殖道传播 D.皮肤传播 E.经胎盘传播
A.钙离子 B.硫化物 C.枸橼酸盐 D.氯离子 E.氟化物
某患者的检查结果为TT3升高,TT4升高,TSH下降,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B.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C.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D.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E.甲状旁腺切除
A.应有高活性的酶和高质量的酶标抗体 B.最佳固相载体和抗体包被技术 C.最佳酶作用的底物 D.通过电场来精确控制整个分析过程 E.检测放大系统及再生技术
A.速率法 B.终点法 C.拟一级反应速率法 D.电极测定法 E.干化学法
A.4℃保存 B.-10℃保存 C.-20℃保存 D.-30℃保存 E.真空干燥保存
A.Mg2+ B.Ca2+ C.Zn2+ D.Fe3+ E.P3+
A.固相抗原-抗体-酶标二抗 B.固相抗体-抗原-酶标抗体 C.固相二抗-IgM-抗原-酶标抗体 D.固相抗体-酶标抗原 E.固相抗原-抗体-酶标抗原
A.4℃时自发沉淀 B.37℃时自发沉淀 C.标本采集时须将注射器等置4℃预温 D.温育24~72h不出现沉淀可判为阴性 E.如形成沉淀,须置90℃使其复溶
A.NK细胞 B.肥大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B1细胞 E.B2细胞
A.固相抗体过多 B.反应时间不够 C.标记抗体过多 D.待测物过浓 E.洗涤不彻底
A.需氧菌 B.微需氧菌 C.兼性厌氧菌 D.厌氧菌 E.以上都是
A.增菌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选择鉴别培养基 D.基础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A.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增菌培养基 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 C.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运动 D.El-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因为能形成芽胞 E.革兰染色阴性
A.血琼脂平板 B.葡萄糖肉汤 C.庖肉培养基 D.M-H培养基 E.双糖铁培养基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甲型肝炎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麻疹病毒 E.轮状病毒
A.内毒素血症 B.革兰阳性菌感染 C.外毒素血症 D.脓毒血症 E.败血症
A.抑菌试验 B.杀菌试验 C.联合药敏试验 D.检测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灭活酶 E.以上都是
A.革兰染色 B.抗酸染色 C.棉兰染色 D.芽胞染色 E.异染颗粒染色
A.血浆凝固酶试验 B.氧化酶试验 C.荚膜肿胀试验 D.6.5%的NaCl生长试验 E.触酶试验
A.微丝蚴 B.丝状蚴 C.杆状蚴 D.腊肠期蚴 E.虫卵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神经梅毒 E.蛛网膜下腔梗阻
A.直接凝集反应 B.协同凝集反应 C.间接血凝反应 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E.Coombs试验
A.直接凝集反应 B.协同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反应 D.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E.Coombs试验
A.ELISA B.RIA C.免疫印迹法 D.荧光免疫技术 E.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
A.血凝试验 B.乳凝试验 C.间接荧光免疫试验 D.对流免疫电泳 E.单向免疫扩散
A.ELISA B.免疫印迹法 C.生物学检测法 D.分子生物学法 E.RIA法
A.沉淀反应 B.补体结合反应 C.溶血反应 D.凝集反应 E.中和反应
A.杀灭标本中存在的细菌 B.灭活病毒 C.促使细胞内病毒释放 D.激活病毒 E.破坏标本中的组织成分
A.分子筛 B.硝酸纤维膜 C.聚丙烯酰胺 D.华特曼滤纸 E.醋酸纤维膜
患者,男性,3岁。1周前发热、轻咳无痰,背部出现一过性皮疹。昨日颈部触及一包块。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二度肿大,颈淋巴结肿大,肝肋下3cm。初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A.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B.淋巴细胞降低 C.单核细胞明显升高 D.嗜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 E.嗜碱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A.缺铁性贫血 B.急性失血性贫血 C.新生儿溶血病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孕妇
A.纤维蛋白肽A测定 B.骨髓细胞学检查 C.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D.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 E.血小板黏附及聚集功能测定
A.特异性IgE B.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 C.抗基底膜抗体 D.抗血小板抗体 E.IgG含量
A.晨尿 B.随意尿 C.24h尿 D.12h尿 E.穿刺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