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导尿 B.药物治疗 C.TURP D.膀胱造瘘 E.激光治疗
A.每分钟10滴左右 B.每分钟20滴左右 C.每分钟30滴左右 D.每分钟40滴左右 E.每分钟50滴左右
A.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B.煮沸消毒 C.日光下暴晒 D.紫外线消毒 E.不需处理
A.非孕妇女在月经来潮前3~7日 B.人工流产阴道流血停止后 C.正常阴道分娩24小时内 D.剖宫产术后2~3周 E.产后3~7日
A.距脐根0.5cm处结扎1道粗丝线 B.距脐根2cm处结扎1道粗丝线 C.距脐根0.5cm处及1.0cm处分别结扎2道粗丝线 D.距脐根2cm处及3cm处结扎2道粗丝线 E.距脐根1cm、2cm及3cm处结扎3道粗丝线
A.尿瘘修补术 B.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C.全子宫切除术 D.会阴撕裂修补术 E.子宫肌瘤剔除术
A.补充血容量同时即可使用 B.血容量基本补足,但末梢血运未见好转时使用 C.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完全恢复正常 D.血容量恢复,毛细血管充盈后方可使用 E.血容量完全补足时方可使用
A.受伤局部明显压痛 B.气管明显移位 C.胸部叩诊呈浊音 D.广泛皮下气肿 E.骨摩擦音
A.每天3次,第1天每次由3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维持此剂量 B.每天3次,第1天每次由5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25滴维持此剂量 C.每天3次,第1天每次由6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30滴维持此剂量 D.每天3次,第1天每次由7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35滴维持此剂量 E.每天3次,第1天每次由8滴开始,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40滴维持此剂量
A.三腔管压迫 B.肝固有动脉结扎及胆总管引流 C.胃大部切除 D.肝叶切除 E.肝固有动脉结扎
A.患肢抬高 B.给予足量止痛剂 C.完全停止患肢活动 D.患肢休息位固定 E.石膏内肢体出现疼痛时应首先填塞衬垫
A.遵医嘱对伴有阻塞性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 B.指导痰液黏稠且经常咳嗽的患者行体位引流,促使排痰 C.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行择期手术,推迟至治愈后1~2周再行手术 D.重度肺功能不全并发感染者,必须待肺功能改善、感染控制后再行手术 E.术前1周开始戒烟
A.让患儿头足抬高休息 B.经常给患儿翻身 C.供应充足的饮食 D.用洋地黄前应先测心率 E.用洋地黄期间应少摄入含钾食物
A.母乳喂养 B.加强体格锻炼 C.避免着凉 D.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E.加强保护性隔离
A.生后12小时排胎粪 B.生后24小时排尿 C.生后36小时心率200次/分 D.生后48小时呼吸频率44次/分 E.生后72小时发现乳腺轻度增大
A.高流量给氧 B.高压氧舱给氧 C.高流量通过50%乙醇湿化后给氧 D.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E.低流量通过30%乙醇湿化后给氧
A.卧床休息 B.绝对卧床休息 C.室内轻度活动 D.可以正常活动 E.可以就近上学,避免体育活动
A.热退1周后可吃低渣半流质饮食 B.疾病恢复期,饮食可以不用限制 C.给予易消化、少纤维、营养丰富饮食 D.发热期间尽量少吃易在肠腔内产气的食物 E.发热期间给予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流质饮食
A.产后脐部感染 B.产前羊水穿刺感染 C.暖箱感染 D.皮肤毛囊炎感染 E.产时产程延长
A.俯卧位 B.坐位 C.头侧位 D.左侧卧位 E.右侧卧位
A.预防患儿感冒 B.预防患儿缺氧 C.预防患儿脱水 D.预防患儿发绀 E.预防患儿昏厥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36小时内 D.38小时内 E.48小时内
A.肉末 B.咖啡 C.维生素C D.果糖 E.脂肪酸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内膜增殖症 C.卵巢颗粒细胞瘤 D.卵巢无性细胞瘤 E.子宫肌瘤
A.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 B.病人的白细胞下降,每天应监测3~4次体温 C.可以使用盐水或硼酸水漱口 D.低热患者,给予降温和抗生素治疗 E.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的摄入
A.正常胎心音120~160次/min B.妊娠6个月前,胎心音多在正中线处听到 C.右骶前位在母腹脐上右侧听取 D.头先露在产妇腹上两侧听取 E.横位在脐周围听取
A.阴部神经分布区 B.闭孔神经分布 C.股神经分布区 D.坐骨神经分布 E.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
A.多次手法复位,不利于骨折愈合 B.手术比手法复位,更能增加愈合机会 C.骨牵引过度可造成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D.内固定和外固定不充分不利愈合 E.适当功能练习有利于愈合
A.17ml/h B.30ml/h C.50ml/h D.80ml/h E.100ml/h
A.立即手术 B.做好术前准备后再手术 C.中西医结合治疗 D.抗感染、对症处理 E.非手术治疗后缓解,可择期手术治疗
A.乳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房脂肪瘤 D.乳房囊性增生病 E.乳管内乳头状瘤
A.嘱患者预防感冒 B.嘱患者可以妊娠 C.饮食无特殊要求 D.保持卫生,每日洗澡 E.每周测量血压1次
A.先取下义齿 B.口护时夹紧棉球 C.口护动作必须轻柔 D.禁忌漱口 E.患处涂冰硼散
A.脑栓塞 B.脑出血 C.脑血栓形成 D.脑肿瘤 E.蛛网膜下腔出血
A.2015年3月2日 B.2015年3月3日 C.2015年3月4日 D.2015年3月5日 E.2015年3月6日
A.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B.术后1~2周有少量出血 C.三次月经干净后医院复查 D.治疗前要常规做宫颈刮片检查 E.有急性生殖器炎症者禁忌做物理治疗
A.<80次/分 B.<90次/分 C.<95次/分 D.<100次/分 E.<110次/分
A.药物溶石 B.经皮肾镜取石 C.肾盂切开取石 D.体外冲击波碎石 E.经肾窦切开取石
A.1ml B.1.5ml C.2ml D.2.5ml E.3ml
A.将患儿置入35℃暖箱中保暖 B.采用鼻胃管喂养 C.必要时给患儿吸氧 D.保护性隔离 E.严密观察病情
A.病毒性脑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脊髓灰质炎 E.中毒性脑病
A.低血糖 B.低血钙 C.低血钾 D.低血镁 E.低血钠
A.手术切除 B.用手挤出液体 C.不需处理 D.应用抗生素 E.加压包扎
A.注射途径 B.母婴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血液、体液传播 E.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A.立即给予吗啡镇静 B.暂停摄入蛋白质饮食 C.弱酸性溶液灌肠 D.注意安全 E.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
A.放气拔管,转外科治疗 B.三腔两囊管继续压迫止血24小时 C.继续压迫至大便隐血转阴放气拔管 D.放气拔管,继续行内科治疗 E.气囊放气后留置三腔两囊管观察24小时
A.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为口服预防量 B.注射后2~3日加服钙剂 C.选用较粗的针头 D.每次更换注射部位 E.深部肌内注射
A.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B.控制感染 C.对症治疗 D.手术治疗 E.加强锻炼
A.低血糖 B.低血钙 C.低血镁 D.低血钾 E.低血磷
A.中度高渗性脱水 B.中度等渗性脱水 C.中度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
A.肥皂水灌肠 B.入待产室待产 C.胎儿电子监护 D.缩宫素静脉滴注 E.入产房准备接生
A.取分泌物前避免擦洗阴道 B.不用润滑剂 C.取分泌物前避免阴道上药 D.取分泌物后立即进行显微镜检查 E.采用氢氧化钾湿片法检查滴虫
A.肾性糖尿 B.糖尿病合并妊娠 C.妊娠期糖尿病 D.继发性糖尿病 E.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
A.贫血严重的患者注意营养摄入 B.注意患者尿液颜色的变化 C.进行床上排尿训练 D.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 E.注意引起低热原因的鉴别和观察
A.感染 B.早产 C.胎位异常 D.脐带脱垂 E.羊水栓塞
A.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B.子宫颈刮片 C.子宫颈管涂片 D.阴道侧壁涂片 E.阴道窥器
A.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围绝经期的常识 B.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情绪调整 C.指导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铁和钙的食物 D.告知患者雌激素非常安全,可放心使用,以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 E.指导患者坚持进行适度体育锻炼
A.备皮 B.配血 C.监测生命体征 D.给予番泻叶泡茶饮 E.留置尿管
A.卵巢囊肿扭转 B.急性肠胃炎 C.子宫肌瘤肉瘤样变 D.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E.羊水栓塞
A.CA19-9 B.CA125 C.CEA D.AFP E.HCG
A.多产 B.产伤 C.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 D.习惯性便秘 E.手取胎盘
A.嘱患者于术后24小时后自行取出带尾棉球 B.保持外阴清洁 C.出血多及时就诊 D.避免性生活2个月 E.避免盆浴
A.Rh溶血病 B.新生儿非透明膜病 C.新生儿破伤风 D.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E.新生儿败血症
A.10%~20% B.20%~25% C.30%~40% D.50%~60% E.70%~80%
A.产后7天内 B.产后14天后 C.产后7~14天 D.产后3~7天 E.产后7~10天
A.接触隔离 B.肠道隔离 C.虫媒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A.严密监护下继续妊娠 B.立即人工流产 C.手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D.等待自然分娩 E.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