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颌中切牙 B.上颌尖牙 C.上颌第一前磨牙 D.上颌第一磨牙 E.下颌尖牙
A.8万~14万 B.15万~20万 C.20万~30万 D.30万~40万 E.40万~50万
A.光学系统,计算机系统,加工系统 B.计算机系统,数控加工单元,数字印模采集系统 C.计算机人机交互设计系统,数字印模采集与处理系统,小型加工单元 D.计算机人机交互设计系统,数字印模采集与处理系统,数控加工单元 E.计算机系统,数控加工单元,数字印模采集与处理系统
A.其强度,人造石>超硬石膏 B.其膨胀率,熟石膏>超硬石膏 C.其混水率,人造石>熟石膏 D.其密度,人造石>超硬石膏 E.其硬度,人造石>超硬石膏
A.30min分钟 B.1h C.5h D.12h E.24h
A.女性小于男性 B.牙中部小于牙切端 C.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D.中切牙小于尖牙 E.活髓牙小于死髓牙
A.熔点温度 B.熔点范围 C.沸点 D.特定的软化点温度 E.凝固点温度
A.牙齿结构异常 B.牙齿数目异常 C.牙齿功能异常 D.牙齿形态异常 E.牙齿萌出异常
A.拔牙后当天 B.拔牙后1周 C.拔牙后半个月 D.拔牙后1个月 E.拔牙后3个月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果糖 E.葡萄糖与果糖
A.上颌前磨牙有双根者 B.上颌磨牙有3个根者 C.下颌磨牙有3个根者 D.下颌磨牙有2个根者 E.下颌前磨牙有2个根者
A.上下牙槽嵴顶的部分 B.上下牙槽嵴的唇颊及舌腭侧,包括硬区 C.上下牙槽嵴与基托接触的软组织区域 D.上下牙槽嵴的唇颊及舌腭侧,不包括硬区 E.上下牙槽嵴被义齿基托所覆盖的部分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下颌中切牙 D.上颌尖牙 E.下颌侧切牙
A.钾皂溶液 B.水玻璃 C.藻酸钠水溶液 D.甘油 E.无水乙醇
A.500~600℃ B.871~1310℃ C.2000~2500℃ D.300~500℃ E.100~200℃
A.糊状期 B.面团期 C.粘丝期 D.湿砂期 E.橡胶期
A.主要成分是铜和镍、铬 B.为高熔合金 C.铸造性能差 D.化学稳定性较差 E.不能作固定修复
A.牙周健康改善 B.心情愉快 C.牙齿接触的数目和面积增大 D.牙齿形态改善 E.饭菜可口
A.将烤瓷件预热 B.按炉膛升降键 C.抽真空 D.将烤瓷件升温 E.根据不同的烤瓷材料进行程序设定
A.压榨器 B.聚合器 C.冲蜡机 D.茂福炉 E.烤箱
男,48岁,左下牙床搏动性跳痛,不敢咬2d。检查见全口牙根不等度暴露、牙龈退缩、肿胀、色暗红、松软、牙石(++),37无龋坏,颊侧牙周袋深约8mm,牙龈呈半球状突起,表面光亮,叩痛(++),松动Ⅲ度可探及龈下牙石,引起上述症状的最可能原因是()
A.牙龈萎缩 B.牙周袋引流不畅 C.牙签剔牙 D.机体抵抗力降低 E.异物刺入深层牙周组织
A.无水硫酸钙 B.二水硫酸钙 C.α-半水硫酸钙 D.β-半水硫酸钙 E.无水硫酸钙和二水硫酸钙
A.前牙、后牙 B.切牙、磨牙 C.乳牙、恒牙 D.尖牙、磨牙 E.小牙、大牙
A.上颌前磨牙钳 B.下颌前磨牙钳 C.上颌第三磨牙钳 D.下颌牛角钳 E.上颌第一,二磨牙钳
A.近中边缘嵴 B.远中边缘嵴 C.切嵴 D.颈嵴 E.舌面隆突
A.外漂白法 B.树脂涂层修复 C.铸造玻璃陶瓷冠修复 D.内漂白法 E.金属烤瓷冠修复
A.钴铬合金2~3挡,镍铬合金2~4挡,铜基合金、金合金及银合金5~6挡 B.钴铬合金2~4挡,镍铬合金2~3挡,铜基合金、金合金及银合金5~6挡 C.钴铬合金5~6挡,镍铬合金2~3挡档,铜基合金、金合金及银合金2~4挡 D.钴铬合金2~4挡档,镍铬合金5~6挡,铜基合金、金合金及银合金2~3挡 E.钴铬合金5~6挡,镍铬合金2~4挡,铜基合金、金合金及银合金2~3挡
A.开闭运动和前后运动 B.开闭运动和侧方运动 C.开闭运动、前后运动和侧方运动 D.前后运动和侧方运动 E.铰链运动和滑行运动
A.0.25mm B.0.30mm C.0.35mm D.0.45mm E.0.65mm
A.牙齿硬组织的细菌传染性疾病 B.牙齿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C.牙齿硬组织的多因素破坏性疾病 D.牙齿硬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 E.牙齿硬组织的松软化破坏
A.切缘 B.切角 C.颈嵴 D.轴嵴 E.舌隆突
A.40℃ B.50℃ C.60℃ D.70℃ E.80℃
A.加工义齿的模具 B.固定人工牙 C.固定基托 D.去蜡的工具 E.进行模具分析的装置
A.0.20% B.0.40% C.0.60% D.0.80% E.1.00%
A.搅拌石膏材料 B.搅拌包埋料 C.搅拌琼脂 D.在搅拌石膏及包埋料的同时将空气抽出,以减少气泡 E.搅拌瓷粉
A.下颌乳尖牙 B.上颌乳尖牙 C.下颌第一乳磨牙 D.上颌第二乳磨牙 E.下颌第二乳磨牙
A.正中位测定法 B.下颌息止位测定法 C.面部外形观察法 D.面部比例测定法 E.利用旧义齿作参考
A.上前牙唇向倾斜 B.前牙萌出不足,开 C.下前牙唇向倾斜 D.上下前牙唇向倾斜 E.后牙前移
正中关系与正中相协调,在侧方咬合时,工作侧上、下后牙均保持接触,而非工作侧后牙不接触;在前伸切咬时,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接触,而后牙不接触,具备以上特点的型是()
A.正中平衡 B.前伸平衡 C.尖牙保护 D.侧方平衡 E.组牙功能
A.镍铬合金 B.钯合金 C.钨合金 D.银合金 E.钴铬合金
A.胚胎2个月 B.胚胎4个月 C.胚胎6个月 D.胚胎10个月 E.胚胎16个月
Ⅱ度深覆是指下前牙咬在上前牙()
A.切缘 B.舌面切1/3者 C.舌面的颈1/3者 D.舌面的中1/3者 E.牙龈者
A.近中牙尖嵴占唇面宽度的1/3 B.远中牙尖嵴占唇面宽度的2/3 C.唇轴嵴和发育沟明显 D.两条牙尖嵴相交成钝角 E.牙冠与根在近中侧延续成一直线
A.牙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B.两轴面相交形成的长形线状隆起 C.在唇颊面上的长形线状隆起 D.轴面上由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行隆起 E.面与轴面相交的长形隆起
患者,女,36岁。龋坏经治疗后,要求做PFM冠修复,基牙预备后比色。比色的工作条件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环境以白色基调为好 B.在白色自然光或模拟日光光线照明最好 C.减少人员间色彩判别误差 D.瓷粉与比色板配套很重要 E.患者口腔与比色者的视线同高
A.牙槽脓肿合并颊间隙感染 B.右颌下淋巴结炎合并颌下间隙感染 C.冠周炎合并咽旁间隙感染 D.冠周炎合并咬肌下间隙感染 E.冠周炎合并翼下颌间隙感染
A.α-半水石膏 B.β-半水石膏 C.生石膏 D.二水石膏 E.无水石膏
A.伸舌吞咽 B.咬物习惯 C.乳牙早失 D.偏侧咀嚼 E.张口呼吸
A.牙体内的空腔称牙髓腔 B.牙髓腔的形态与牙体基本相似而小 C.牙髓腔内充满牙髓 D.牙髓腔的壁由牙本质构成 E.牙髓腔的壁由牙骨质构成
A.全身应用抗生素 B.局部盲袋冲洗+全身应用抗生素 C.局部盲袋冲洗+全身应用抗生素+处理病源牙 D.全身支持疗法+全身应用抗生素 E.全身支持疗法+局部盲袋冲洗
A.3mm以内 B.5mm以内 C.9mm以内 D.7mm以内 E.10mm以内
A.复发性口疮 B.接触性口炎 C.创伤性溃疡 D.药物性口炎 E.球菌性口炎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叶状乳头 D.树状乳头 E.轮廓乳头
A.多个牙齿松动 B.牙龈多处口腔溃疡 C.变色牙和口腔溃疡 D.多个龋坏牙齿 E.龋齿和龈瘘
A.牙槽骨吸收的多少 B.颌面部的高度 C.牙槽骨增生的多少 D.颌间距离的大小 E.下颌骨的高度
A.鼻翼耳屏连线 B.下唇系带 C.腭中缝 D.切牙乳突 E.面部正关矢状线
A.在咀嚼运动中保持牙的稳固 B.分散力 C.避免食物嵌塞 D.保持面形 E.促进唾液分泌
A.龋坏进展到牙髓 B.龋坏进展到牙本质浅层 C.龋坏进展到牙本质深层 D.龋坏进展到牙根 E.龋坏进展到牙釉质深层
A.牙齿结构异常 B.牙齿形态异常 C.牙齿萌出异常 D.牙齿数目异常 E.牙齿功能异常
A.琼脂加热器中熔化 B.微波炉中解冻熔化 C.温水中缓慢浸泡熔化 D.直火加热熔化 E.60℃恒温水浴中熔化
A.牙与牙互相接触的部位 B.轴面上的外形高点 C.相邻牙冠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 D.牙冠邻面最高的部分 E.牙冠邻面的突出点
A.牙石 B.菌斑 C.不良修复 D.食物嵌塞 E.咬合创伤
A.2分钟 B.3分钟 C.4分钟 D.5分钟 E.6分钟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E.30分钟
A.急性牙髓炎 B.急性尖周炎 C.隐裂 D.牙折 E.三叉神经痛
A.三叉神经痛有疼痛扳机点 B.三叉神经痛发作更加频繁 C.三叉神经痛的龋洞更深 D.三叉神经痛于发作时持续时间更长 E.三叉神经痛可散发至全部头痛
A.可暂不处理,观察 B.开髓、去除髓石,作活髓切断术 C.开髓、去除髓石,作干髓术 D.开髓、去除髓石,作根管治疗术 E.拔除患牙
A.牙龈肥大 B.冷热刺激痛 C.牙周袋形成 D.牙龈溃疡 E.咬合疼痛
A.咬合创伤 B.菌斑 C.食物 D.病毒 E.糖
A.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 B.口服药物 C.牙龈切除术 D.根尖刮治术 E.调改咬合
A.拔除劈裂部分 B.牙髓治疗 C.拔除患牙 D.拔除劈裂部分重新充填 E.牙髓治疗后全冠修复
A.洞深度不足 B.垫底物太少 C.材料调制不当 D.充填时操作不当 E.洞形制备时近中舌壁过薄
人造石是临床上常用的模型材料之一,化学性质与普通石膏相同,物理机械性能优于普通石膏
A.0.186 B.0.6~0.75 C.0.3~0.4 D.0.4~0.5 E.0.22~0.35
A.A-半水硫酸钙 B.B-半水硫酸钙 C.γ-半水硫酸钙 D.α-半水硫酸钙 E.β-半水硫酸钙
A.熔解失败 B.铸造失败 C.整机抖动,无法起动铸造 D.整机抖动,噪声大,无法起动铸造 E.整机抖动,噪声大
A.在熔解时保证铸造室的配重平衡 B.在铸造时保证铸造室的配重平衡 C.在铸造时保证铸造臂的配重平衡 D.在熔解时保证铸造臂的配重平衡 E.在熔铸过程中保证配重平衡
A.弯制时应缓慢均匀用力 B.轻柔反复多次弯曲 C.避免造成材料表面痕纹 D.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热处理方法 E.按用途选准规格
A.18号,直径1.2mm B.20号,直径0.9mm C.22号,直径0.7mm D.23号,直径0.6mm E.24-30号,直径0.5~0.3mm
A.化学性能稳定 B.具有良好的生物性能 C.强度高 D.形状记忆特性 E.富有弹性
A.A.2.5mm×3mm B.B.2.0mm×3mm C.C.1.5mm×3mm D.D.1.2mm×3mm E.E.1.0mm×3mm
60岁患者,缺失3个月,余留牙正常,检查无残根。
选用何种修复材料()
A.A.热凝基托树脂 B.B.自凝基托树脂 C.C.热凝造牙材料 D.D.自凝造牙材料 E.E.复合树脂
A.A.同定义齿修复 B.B.过渡性固定义齿修复 C.C.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D.D.可摘局部义齿过渡性修复 E.E.种植牙修复
A.A.BPO B.B.UV-327 C.C.DHET D.D.PMMA E.E.MMA
A.机械磨削 B.喷砂 C.37%磷酸处理 D.氢氟酸处理 E.除气预氧化
A.A.SiO2 B.B.Al2O3 C.C.ZrO2、SnO2 D.D.B2O3,ZnO E.E.NaF
A.熟石膏 B.超硬石膏 C.蜡型材料 D.铅 E.硅橡胶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E.6个月
A.5MΩ/500V B.10MΩ/500V C.15MΩ/500V D.20MΩ/500V E.25MΩ/500V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A.牙位 B.咬合位 C.肌位 D.颌位 E.韧带位
正中位又称为()
A.镉红 B.MMA C.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 D.UV-327 E.PMMA
A.上颌中切牙 B.上颌侧切牙 C.下颌中切牙 D.下颌第二前磨牙 E.下颌第一前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