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工具人" B."机器人" C."经济人" D."社会人" E."生物人"
A.生活条件好者为先 B.个体为先,群体为后 C.慢性病为先,急性病为后 D.非传染性疾病为后 E.先访视无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家庭,最后访视有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家庭
A.几个相邻的村 B.一所医院 C.居住在淮河流域的居民 D.几个相邻的居委会 E.几个相邻家庭
A.管理的目的性 B.管理的单一性 C.管理的通用性 D.管理的多元性 E.管理的重要性
A.系统管理思想 B.人才管理思想 C.决策思想 D.奖惩管理 E.效益管理思想
A.法约尔于1915年所著《工业管理》一书 B.法约尔于1911年所著《工业管理》一书 C.泰勒于1911年所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D.泰勒于1915年所著《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E.泰勒于1911年所著《工业管理》一书
A.检查评价阶段 B.计划阶段 C.执行阶段 D.反馈控制阶段 E.总结经验阶段
A.可变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重点原则 E.弹性原则
A.各职能机构不能很好地配合 B.多头领导 C.职能机构重叠 D.组织难以统一指挥 E.过分强调专业化
A.护理缺乏连续性 B.护理缺乏整体性 C.护士工作压力较大 D.对护士业务知识要求较高 E.对管理者要求较高
A.责权一致 B.用人之长 C.人员素质 D.公平竞争 E.职务明确
A.调查研究 B.选择授权对象 C.分析、确定需授权的工作 D.与下属沟通 E.听取下属意见
A.激励目标设置不合理 B.奖惩恰当 C.奖惩兑现 D.奖惩缺乏公平性 E.激励措施合理
A.规章制度 B.行政法规 C.基本法 D.刑法 E.民法
A.每月1次 B.每2周1次 C.每3周1次 D.每周1次 E.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A.公正原则 B.拖延 C.明确职责 D.组织目标 E.培训人员
A.质量控制标准应人性化 B.建立完整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 C.控制方法应具有科学性 D.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E.强调综合控制
A.系列化 B.统一化 C.规格化 D.一体化 E.规范化
A.爆发性 B.由重大有意义的事件引起 C.强度大 D.时间短暂 E.弥散性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同质性信度 D.分半信度 E.正副本相关信度
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B.艾森克个性问卷 C.16种人格因素问卷 D.加利福尼亚心理问卷 E.罗夏墨迹测验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疗法 C.认知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E.森田疗法
A.10万~30万 B.10万~20万 C.6万~8万 D.3万~5万 E.1万~2万
A.死亡率 B.发病率 C.罹患率 D.患病率 E.治愈率
A.知觉到严重性 B.健康信念的形成 C.知觉到易感性 D.对自我效能的认识 E.对行为效果的期望
A.使人们有效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B.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 C.使人们自愿地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D.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 E.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A.治疗性、支持性和预防性服务 B.治疗性服务 C.预防性服务 D.支持性服务 E.治疗性、支持性和康复性服务
A.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药物治疗 B.饮食治疗+运动治疗 C.药物治疗+运动治疗 D.饮食治疗+药物治疗 E.饮食治疗+运动治疗+注射胰岛素治疗
A.血压 B.呼吸 C.运动后心率 D.运动前心率 E.体温
A.老年人 B.幽门螺杆菌感染 C.自身免疫因素 D.十二指肠反流 E.饮酒
A.骨盆关节 B.掌指关节及近端关节 C.四肢大关节 D.远端关节 E.脊椎关节
A.20%、40%、40% B.30%、40%、30% C.40%、30%、30% D.40%、40%、20% E.30%、30%、40%
A.孕36周后,每2周1次 B.孕28周后,每周1次 C.孕36周后,每周1次 D.孕28周后,每4周1次 E.孕36周后,每4周1次
A.6次或以上 B.5次或以上 C.4次或以上 D.3次或以上 E.2次或以上
A.禁止献血 B.不能正常工作 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D.坚持锻炼,提高抵抗力 E.适当隔离
A.发育成熟前脑垂体功能亢进 B.发育成熟后腺垂体功能亢进 C.发育成熟前甲状腺功能亢进 D.发育成熟后甲状腺功能亢进 E.发育成熟前腺垂体功能亢进
A.10% B.20% C.30% D.40% E.50%
A.智力障碍 B.变形性骨炎 C.脑积水 D.佝偻病 E.小颅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阿托品药物反应 C.毒蕈中毒 D.濒死状态 E.脑疝
A.胸腔积液 B.支气管肺炎 C.气胸 D.支气管哮喘 E.急性肺水肿
A.坐位呈三角烧瓶形 B.卧位呈靴形 C.侧卧位呈梨形 D.半卧位呈普大形 E.卧位呈烧瓶形
A.急性肝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腹膜炎 E.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A.肝昏迷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D.震颤性麻痹 E.阿托品中毒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大出血 D.铁剂治疗1周后 E.缺铁性贫血
A.止血 B.止痛 C.维护正常体位姿势 D.固定 E.抢救生命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范围是()
A.3~5cmH2O B.5~10cmH2O C.5~12cmH2O D.10~12cmH2O E.12~15cmH2O
A.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 B.术者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上1/3段 C.将胸骨按压下陷4~5cm D.成人按压频率是100次/分 E.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A.肾上腺素 B.利多卡因 C.阿托品 D.碳酸氢钠 E.氯化钙
A.15cm B.20cm C.25cm D.30cm E.35cm
A.是目前治疗室颤唯一有效的方法 B.若不能将细颤转为粗颤,治疗效果则不佳 C.异丙肾上腺素可将多数细颤转为粗颤 D.成人胸外电除颤所需电压为200J E.若一次除颤不成功,应加大电流再试
A.脑水肿未纠正 B.脑缺氧 C.并发精神病 D.喉返神经损害 E.迟发性脑病
A.消除烟碱样症状 B.消除毒蕈碱样症状 C.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对抗呼吸中枢抑制 E.拮抗乙酰胆碱副交感神经作用
A.法律方法 B.思想教育方法 C.经济方法 D.行政方法 E.社会心理学方法
A.整体性观点 B.有序性观点 C.动态性观点 D.相关性观点 E.适应性观点
A.预防管理 B.危机前期管理 C.危机期管理 D.危机后期管理 E.终末管理
A.优化组合原则 B.满足病人需要原则 C.合理结构原则 D.以人为本原则 E.经济效能原则
A.沟通是单向的 B.沟通是信息的传递 C.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能准确接收到信息 D.沟通是理解的过程 E.沟通是信息在两个人之间的传递
A.假设诊断 B.分类 C.解释 D.核实 E.验证
A.暂时性尿失禁 B.充盈性尿失禁 C.压力性尿失禁 D.急迫性尿失禁 E.混合性尿失禁
A.抗双链DNA抗体 B.抗单链DNA抗体 C.抗组蛋白抗体 D.抗白蛋白抗体 E.抗Sm抗体
A.破坏性冲突 B.目标冲突 C.建设性冲突 D.认知冲突 E.程序冲突
A.控制的灵活性 B.标准的合理性 C.信息的准确性 D.战略高度 E.反馈的及时性
A.可行性和应用性 B.普遍性和适用性 C.科学性和先进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E.科学性和特殊性
A.护理人才数据库 B.医嘱管理系统 C.护理工作量统计 D.护理人员的考勤情况 E.护理人员的基本概况
A.100% B.99% C.98% D.97% E.90%
A.投射 B.反向 C.否认 D.压抑 E.升华
A.组织社区文艺晚会 B.组织医疗服务 C.调节家庭纠纷 D.组织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E.增进社区文化氛围
A.维持家庭的系统 B.家庭的发展动态变化 C.家庭结构及生活周期 D.家庭的问题和优势 E.整个家庭的健康
A.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B.满足人的需要 C.满足护理工作需求 D.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E.满足社会需要
A.衡量绩效 B.信息反馈 C.明确目标 D.建立标准 E.纠正偏差
A.提高社会利益 B.实现既定管理目标 C.使管理活动有序进行 D.提高行政效果 E.使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统一
A.音调 B.音量 C.停顿 D.吐字清楚 E.速度
A.表示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B.病毒复制的标志,是传染性的标志 C.表示预防接种或曾经感染过 D.表示现在感染 E.表示近期感染或乙肝活动的重要标志
A.战略性计划 B.战术性计划 C.战备性计划 D.战斗性计划 E.战役性计划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团队 D.矩阵型组织结构 E.委员会组织
A.某一短时间内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内受威胁人数×K B.某个时期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C.某个时期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D.某一定期时间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同期内患有该病的病例数×100% E.观察期间新发生该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A.游戏 B.宣传册 C.录像 D.旅游 E.标本
A.100% B.70%~50% C.50%~30% D.30%以下 E.80%
A.神经毒型 B.血液毒型 C.肌肉毒 D.混合毒 E.无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