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理性需要 B.情绪性需要 C.知识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E.精神性需要
A.基本需要层次论 B.一般系统论 C.沟通理论 D.应激与适应理论 E.信息论
A.潜在期 B.青春期 C.婴儿期 D.成人期 E.老年期
A.病室的适宜温度在18~22℃ B.产妇病室应注意保暖,不宜开窗通风,以免产妇着凉 C.气管切开病人室内湿度在35% D.破伤风病人室内光线应充足,避免音响 E.哮喘病人房间应摆放鲜花使环境优美
A.是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 B.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的心理活动部分 C.介于意识和前意识之间 D.潜伏的心理矛盾 E.指意识层次中较深的那部分
A.3~5岁 B.6~12岁 C.12~18岁 D.18~25岁 E.25~60岁
A.碳酸氢钾 B.碳酸氢钠 C.碳酸钙 D.亚硝酸钠 E.乳酸钠
A.环氧乙烷 B.碘伏 C.甲醛 D.戊二醛 E.过氧乙酸
A.左侧卧位 B.平卧位 C.半卧位 D.端坐位 E.右侧卧位
A.色微蓝 B.管壁薄、易压瘪 C.不易滑动 D.离心方向血流 E.注射阻力小
A.0.9%生理盐水 B.5%葡萄糖 C.复方氯化钠 D.平衡液 E.5%葡萄糖盐水
A.尿中有效成分不受饮食的影响 B.尿中磷酸盐浓度较高 C.尿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高 D.尿中酸碱度尚未改变 E.尿素,尿酸浓度较高
A.药液稀释在5ml以内 B.吸气时按住出气口,做深吸气动作 C.湿化瓶内加入蒸馏水 D.呼气时松开出气口 E.氧流量为6~8L/min
A.防止颈部肌肉无力 B.便于清除口腔异物 C.防止义齿脱落 D.减少痰液分泌 E.解除呼吸道阻塞
A.持续生命支持 B.基本生命支持 C.进一步生命支持 D.持续生命监测 E.基本生命监测
A.取中间部位的粪便 B.取边缘部位的粪便 C.取不同部位的粪便 D.随意取不同部位的粪便 E.留取全部粪便
A.隔离衣应完全覆盖工作服 B.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清洁区 C.隔离衣应每天更换一次 D.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污染面向外 E.穿隔离衣前,应备齐一切用物
A.嘱病人多饮水 B.将药物研碎 C.给药前测量脉率、心率 D.待病人服下后离开 E.心肌梗死的病人应禁用
A.血清酶测定 B.肝功能测定 C.血钠测定 D.血钾测定 E.尿素氮测定
A.痔疮手术后 B.肛门部充血 C.外阴部炎症 D.肛裂感染 E.急性盆腔炎
A.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型试验 B.须两人进行"三查"、"八对" C.勿剧烈震荡血液 D.库存血温度低,可加温后再输入 E.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A.加重病人疼痛 B.引起局部出血 C.掩盖病人病情 D.造成面部烫伤 E.导致颅内感染
A.5s B.10s C.15s D.20s E.25s
A.协助病人变换体位 B.配合叩击 C.使用超声雾化吸入 D.滴入化痰药物 E.增加负压
A.4~6次/分 B.6~8次/分 C.8~10次/分 D.10~16次/分 E.16~20次/分
A.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B.分四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C.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减 D.分五次注射,剂量逐渐递增 E.分四等份,分次注射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五级
A.器械消毒不合格导致病人感染 B.输入血型错误导致病人发生溶血反应 C.药物查对错误导致病人死亡 D.因病人家属拒绝签字导致病人死亡 E.快速大量输血导致急性肺水肿
A.方便面 B.罐头 C.卤蛋 D.咸菜 E.氯化钾酱油
A.每分钟1~2L B.每分钟2~4L C.每分钟4~6L D.每分钟6~8L E.每分钟8~10L
A.氯己定(洗必泰) B.碘酊 C.乙醇 D.甲醛 E.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A.心理评估 B.精神评估 C.认知评估 D.人际评估 E.社会评估
A.1小时内 B.3小时内 C.6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A.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 B.试验处皮肤有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 C.皮丘红肿,硬结>1.5cm,红晕>4cm D.局部有出血点,直径>1cm E.局部有伪足,直径>1cm
A.液状石蜡 B.稀盐酸 C.40%甲醛 D.浓盐酸 E.甲苯
A.1~1.5cm B.2~3cm C.1~1.5mm D.2~3mm E.4~5mm
A.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上 B.临时医嘱一般只执行1次 C.临时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h以内 D.长期医嘱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E.长期备用医嘱须由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A.1天3次 B.1天2次 C.每周1次 D.每周2次 E.4小时1次
A.吸入 B.皮下注射 C.舌下含服 D.口服 E.静脉注射
A.抬高患侧肢体 B.局部给予理疗 C.硫酸镁湿热敷 D.增加患肢活动 E.更换注射部位
A.禁服粗纤维食物 B.口服蛋清水 C.病情允许可服用韭菜等粗纤维的食物 D.立即清除玻璃碎屑 E.口服牛奶
A.面部表情 B.身体运动 C.健康宣教资料 D.手势 E.身体姿势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波状热 E.不规则热
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A.于试验饮食3~5天后留取 B.留全部粪便及时送检 C.将便盆加热后留取全部粪便 D.用竹签取脓血黏液粪便置培养管内 E.取少量异常粪便置蜡纸盒内送检
A.病人管理 B.探视的管理 C.护理质量管理 D.病区环境管理 E.陪护的指导与管理
A.发绀、胸闷 B.心悸、烦躁不安 C.胸痛、咳嗽 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A.冰水 B.生理盐水 C.1:5000高锰酸钾 D.2%碳酸氢钠 E.2%~4%鞣酸
A.股外侧肌 B.臀大肌 C.臀中肌、臀小肌 D.上臂三角肌 E.后背
A.盐酸肾上腺素 B.氢化可的松 C.异丙嗪 D.去甲肾上腺素 E.尼可刹米
A.药柜宜放在光线明亮处 B.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C.麻醉药要放在易取处 D.内服药、外用药应分类保管 E.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A.患者取侧卧位 B.叩击顺序由外向内 C.叩击顺序由下向上 D.叩击者的手扇形张开 E.叩击者的手指向掌心微弯曲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A.白菜 B.土豆 C.豆制品 D.冬瓜 E.绿色蔬菜
A.计划者 B.教育者 C.护理者 D.协调者 E.管理者
A.皮肤过敏反应 B.消化道过敏反应 C.血清病型反应 D.过敏性休克 E.呼吸道过敏反应
A.热水袋敷腰部 B.观察血压、尿量 C.余血送验作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 D.减慢输血速度 E.立即通知医生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A.口感期 B.肛-肌期 C.生殖-运动期 D.潜在期 E.青春期
A.继发性失眠 B.原发性睡眠障碍 C.发作性睡眠病 D.异常睡眠 E.睡眠型呼吸暂停
A.二联律 B.三联律 C.脉搏短绌 D.传导阻滞 E.期前收缩
A.触摸大动脉搏动 B.拨打急救电话 C.找医生来抢救 D.听心脏有无搏动 E.开放气道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强化 C.角色行为消退 D.角色行为冲突 E.角色行为异常
A.语言沟通障碍 B.清理呼吸道无效 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D.皮肤完整性受损 E.疼痛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A.紫外线消毒 B.高压蒸汽灭菌 C.过氧乙酸浸泡 D.焚烧 E.甲醛熏蒸
A.腹部 B.足底 C.前额 D.胸前区 E.耳廓
A.拔针后另外穿刺,继续输血 B.热敷患者穿刺局部 C.使用恒温器加热血液 D.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E.给予吸氧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酸中毒 D.溶血反应 E.高钾血症
A.阿莫西林 B.卡马西平 C.保泰松 D.健胃消食片 E.法莫替丁
A.1%,0.5~1.0ml B.0.1%,0.5~1.0ml C.2%,0.5~1.0ml D.0.2%,0.5~1.0ml E.0.5%,0.5~1.0ml
A.高流量给氧 B.测量血压、呼吸 C.四肢轮流用止血带结扎 D.使患者端坐位,两腿下垂 E.静脉缓慢注射强心药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抑郁期 E.接受期
A.严重恐惧 B.中度焦虑 C.重度焦虑 D.中度压抑 E.重度恐慌
A.卷心菜、五香牛肉 B.菠菜、红烧青鱼 C.茭白、鸡蛋 D.油豆腐、鸡血汤 E.青菜、炒猪肝
A.初级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A.否认 B.反向形成 C.补偿 D.转移 E.退化
A.减少局部出血 B.使静脉回流量减少 C.减轻肺部淤血 D.减少呼吸困难 E.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
A.环境改变 B.焦虑情绪 C.内分泌变化 D.睡眠周期节律破坏 E.病房不能吸烟
A.床上洗发 B.淋浴或盆浴 C.床上擦浴 D.口腔护理 E.百部酊灭虱
A.二联律 B.三联律 C.脉律异常 D.间歇脉 E.脉搏短绌
A.先脱右侧,后穿左侧 B.先脱右侧,后穿右侧 C.先脱左侧,后穿右侧 D.先脱左侧,后穿左侧 E.先脱左侧,不穿左侧
A.看来您有心事,能与我谈谈吗 B.您为什么常常流泪 C.您知道手术过程吗 D.您害怕手术,是不是 E.有什么事要我帮您的吗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疾病晚期 E.脑死亡期
A.询问病史 B.通知医生 C.应用止痛剂 D.测生命体征 E.安慰病人
A.安排病人到隔离门诊就诊 B.安排病人提前就诊 C.让病人按挂号顺序就诊 D.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E.做好卫生宣教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出血倾向 D.溶血反应 E.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A.地高辛 B.止咳糖浆 C.呋塞米 D.维生素B E.阿莫西林1
A.建议医生修改治疗方案 B.告知患者链霉素皮试阳性,应慎用 C.注射链霉素前给予葡萄糖酸钙预防过敏 D.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和医嘱记录单 E.列入交班内容
A.贮尿袋引流管位置低于耻骨联合 B.每天倾倒1次引流袋 C.每周更换1次引流管 D.每周进行1次膀胱冲洗 E.每天更换1次导尿管
A.举重 B.跳绳 C.游泳 D.爬山 E.慢跑
A.现存的护理诊断 B.“有……危险”的护理诊断 C.健康的护理诊断 D.合作性问题 E.潜在并发症
A.200~500U/ml B.150U/ml C.2500U/ml D.0.25mg/ml E.500μg/ml
A.“A”抗原 B.“B”抗原 C.“A、B”抗原 D.无 E.“D”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