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C.《国内交通检疫条例》 D.《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E.《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A.95%~98% B.95~98% C.(95~98)% D.95%→98% E.95→98%
A.最大吸收波长 B.光密度 C.吸光系数 D.透光度 E.最大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
A.用不含抗凝剂的采血管 B.用含有草酸钠的采血管 C.用含有EDTA的采血管 D.用含有肝素的采血管 E.用含有氟化钠的采血管
A.电化学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荧光检测器 D.紫外检测器 E.光电检测器
A.毫米 B.分米 C.千米 D.厘米 E.米
A.游离脂肪 B.结合脂肪+游离脂肪 C.结合脂肪 D.皂化脂肪 E.原脂肪
A.化学纯-优级纯-分析纯-高纯 B.高纯-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 C.优级纯-高纯-分析纯-化学纯 D.分析纯-高纯-优级纯-化学纯 E.化学纯-高纯-优级纯-分析纯
A.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和艾滋病 E.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A.3天 B.7天 C.14天 D.21天 E.28天
A.疑似病例与临床诊断病例应分开隔离 B.疑似病例可与急诊病人同室 C.疑似病例可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病人同室 D.临床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可以同室 E.临床确诊病例可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病人同室
A.0.10mg/m3 B.0.5mg/m3 C.1mg/m3 D.0.15mg/m3 E.0.03mg/m3
A.“0” B.“-” C.“未检出” D.“低于检出限” E.“无结果”
A.表色 B.浅蓝绿色 C.白色 D.无色 E.真色
A.是通过热的传导而加热 B.利用非极性分子转动和原子间的摩擦、转动产生的热 C.不是通过热的传导而加热,而是利用极性分子振动和分子、离子间的摩擦、振动产生的热,进行深层加热 D.安全 E.省电
A.都是颗粒物状态 B.都是原子状态 C.绝大多数是颗粒物状态,但是汞例外,是蒸气状态 D.在金属冶炼车间中是蒸气状态 E.只有金属氧化物才是颗粒物状态
A.600mg/L B.1000mg/L C.5000mg/L D.800mg/L E.1200mg/L
A.痛痛病 B.骨质疏松症 C.水俣病 D.营养缺乏症 E.严重贫血症
A.每个方法的准确度相同 B.方法之间有互补性 C.每个方法的灵敏度相同 D.方法之间有可比性 E.每个方法的精密度相同
A.WS B.WS/T C.GBZ D.GB E.GB/T
A.1个月 B.1周 C.3天 D.2天 E.当天
A.对呼吸系统刺激和损伤 B.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C.对口腔的损伤 D.对皮肤的损伤 E.对心血管损伤
A.推荐法 B.参考方法 C.仲裁方法 D.行业法 E.企业方法
A.g/L B.mg/L C.g/m3 D.μg/m3 E.mg/m3
A.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B.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 C.已取得许可证的,原发证部门可以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D.依法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E.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氨 B.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醛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 D.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甲醛 E.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甲醛
A.0.02mg/L B.0.01mg/L C.0.005mg/L D.0.002mg/L E.0.001mg/L
A.预防和治疗脚气病 B.防止脂溢性皮炎 C.防止甲状腺肿大 D.防止大骨节病 E.防止坏血病
A.角膜炎 B.坏血病 C.脚气病 D.贫血 E.癞皮病
A.50~100nm B.100~200nm C.200~400nm D.400~600nm E.600~800nm
A.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不能出报告 B.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负误差,不能出报告 C.测定结果不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大的偶然误差,不能出报告 D.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测定中存在一个系统的正误差,尚可出报告 E.测定结果尚符合要求,但测定误差较大,尚能出报告
A.牡蛎 B.西红柿 C.菜花 D.猪肉 E.鲤鱼肉
A.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 B.环境监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C.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D.环境检测和生物材料检测 E.生物监测和健康监护
A.医院内传播为主 B.学校内传播为主 C.交通工具传播为主 D.社区内传播为主 E.公共场所传播为主
A.出血症 B.神经管畸形 C.脚气病 D.癞皮病 E.坏血病
A.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和物质的量等 B.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电流等 C.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物质的量等 D.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热力学温度等 E.长度、体积、质量、时间和发光强度等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C.传染性病毒性肺炎 D.传染性真菌性肺炎 E.传染性支原体性肺炎
A.为保护环境,对空气、水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B.为保护工人的健康,对空气、食品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C.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D.为提高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E.为治疗人的疾病,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A.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B.由国家以法律条文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C.由国家规定的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D.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E.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
A.钙、磷、钠、钾、氯、镁和铜 B.钙、磷、钠、钾、氯、镁和锌 C.钙、磷、钠、钾、氯、镁和硫 D.钙、磷、钠、钾、氯、镁和硅 E.钙、磷、钠、钾、氯、镁和铁
A.加氢氧化钠 B.加亚硫酸氢钠 C.加碳酸氢钠 D.先加亚硫酸氢钠,再加氢氧化钠 E.加氨水
A.燕麦 B.牛奶 C.马铃薯 D.玉米面 E.小麦粉
A.空气监测 B.环境监测 C.生物监测 D.生物材料检测 E.健康监护
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B.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C.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min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D.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E.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A.频率 B.功率 C.立体角 D.电荷量 E.光通量
A.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 B.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D.依靠科学,反应及时的原则 E.监测预警,预防为主的方针
A.硫酸 B.甘油 C.盐酸 D.氢氧化钠 E.氨水
A.氧化 B.滴定 C.水合 D.松弛 E.还原
A.最高容许浓度 B.短时间接触浓度 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E.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A.谷类 B.豆类 C.内脏 D.干果 E.油脂类
A.乙酸>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 B.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乙酸 C.丁二酸>丙二酸>乙二酸>乙酸 D.丙二酸>乙二酸>乙酸>丁二酸 E.乙二酸>乙酸>丁二酸>丙二酸
A.接触1周末 B.接触3周末 C.接触3周内 D.接触3周后的任何时间 E.接触2周末
A.卫生行业标准 B.国家强制性标准 C.卫生行业强制性标准 D.国家推荐性标准 E.卫生行业推荐性标准
A.不超过5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10度 B.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C.不超过2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D.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度 E.不超过重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A.实验室有实施细则 B.规范化和标准化 C.全国统一 D.使用标准方法 E.每个实验室应有详细的操作规程
A.金属钾 B.氢氧化钠 C.重铬酸盐 D.苦味酸 E.高锰酸钾
A.0.01mg/L B.0.05mg/L C.0.1mg/L D.0.02mg/L E.0.5mg/L
A.ppm B.mg/L C.mg/m3 D.% E.g/g
A.刺激作用 B.致敏作用 C.腐蚀作用 D.致癌作用 E.窒息作用
A.15分 B.10分 C.5分 D.20分 E.25分
A.0.005mg/L B.0.01mg/L C.0.03mg/L D.0.05mg/L E.0.10mg/L
A.0.5mg/L B.0.8mg/L C.1.0mg/L D.1.2mg/L E.2.0mg/L
A.有助于分析判断空气中污染物扩散情况 B.因为风速影响采样流量 C.因为风速影响采样体积 D.因为风向影响采样流量 E.因为风向影响采样体积
A.先准确称量干燥的容量瓶,然后,将纯净水加至刻度,再准确称量;由水的质量计算出容量瓶的体积 B.先将纯净水加至刻度,准确称量后,将纯净水倒出,再准确称量;由水的质量计算出容量瓶的体积 C.将纯净水加至刻度,再将纯净水倒出,称量,由水的质量计算出容量瓶的体积 D.用一只标准容量瓶或已校正的容量瓶,将纯净水加至刻度,然后,将纯净水倒入待校正的容量瓶中,进行校正 E.将纯净水加至待校正容量瓶的刻度,然后将纯净水倒入一只标准容量瓶或已校正的容量瓶中,进行校正
A.三类,35种 B.四类,35种 C.二类,35种 D.五类,36种 E.三类,37种
A.气体 B.烟 C.雾 D.蒸气 E.气溶胶
A.2mol/L B.1mol/L C.2.5mol/L D.1.5mol/L E.3mol/L
A.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B.国家以法律条文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C.国家规定的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D.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E.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
A.质量相同 B.重量相同 C.体积相同 D.压力相同 E.含有分子数量相同
A.蛋氨酸钠 B.苏氨酸钠 C.亮氨酸钠 D.谷氨酸钠 E.缬氨酸钠
A.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B.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C.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E.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A.s B.min C.h D.d E.a
A.放射性 B.浸出毒性 C.易燃性 D.水生生物毒性 E.吸入毒性
A.0.3μg B.0.5μg C.1.0μg D.300μg E.3000μg
A.水蒸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百分数 B.水蒸气体积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数 C.水蒸气分压占大气压的百分数 D.水蒸气饱和蒸汽压占大气压的百分数 E.水蒸气分压占当时水饱和蒸汽压的百分数
A.工业燃煤 B.光化学反应产物 C.汽车尾气 D.化工生产 E.天然气
A.100mg/L B.150mg/L C.250mg/L D.450mg/L E.1000mg/L
A.氯化钠 B.磷酸钠 C.抗坏血酸 D.硫酸钠 E.钼酸
A.5.0~7.0 B.5.5~8.0 C.6.0~8.5 D.6.5~8.5 E.6.5~8.0
A.指甲硬化剂中甲醛限量6% B.非气溶胶类一般产品0.2% C.儿童用产品0.1% D.气溶胶类祛臭产品0.2% E.口腔用产品0.05%
A.75% B.80% C.85% D.90% E.95%
A.0.0002mg/L B.0.0005mg/L C.0.001mg/L D.0.005mg/L E.0.010mg/L
A.具有GB或GB/T号的标准方法 B.具有WS或WS/T号的标准方法 C.具有GJ号的标准方法 D.具有JJG号的标准方法 E.具有WSZ号的标准方法
A.克 B.千克 C.摩尔 D.毫摩尔 E.公斤
A.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完全 B.促进血液凝固 C.以上都包括 D.抗动物不育症 E.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A.L B.m C.t D.l E.T
A.重量法 B.光散射法 C.激光法 D.浊度法 E.β射线法
A.维生素C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2 E.尼克酸
A.0.01mg/L B.0.02mg/L C.0.05mg/L D.0.10mg/L E.0.15mg/L
A.≤0.05mg/m3 B.≤0.10mg/m3 C.≤0.15mg/m3 D.≤0.20mg/m3 E.≤0.25mg/m3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 B.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氨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E.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醛
A.>5.0 B.5.0~7.0 C.5.5~8.0 D.6.0~8.5 E.6.5~8.5
A.还原糖 B.总糖 C.蔗糖 D.淀粉 E.膳食纤维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