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硝酸洗涤液和碱性高锰酸钾洗涤液 B.合成洗涤液和碱性高锰酸钾洗涤液 C.铬酸洗涤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洗涤液 D.硝酸洗涤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洗涤液 E.酸性硫酸亚铁洗涤液和碱性高锰酸钾洗涤液
A.叶酸 B.泛酸 C.烟酸 D.抗坏血酸 E.生物素
A.烷烃 B.烯烃 C.炔烃 D.环烯烃 E.芳香烃
A.0.001g B.0.01g C.0.0001g D.0.1g E.1g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地方性标准 D.企业标准 E.国际标准
A.苯酚>甲苯>苯>氯苯>硝基苯 B.硝基苯>苯酚>氯苯>甲苯>苯 C.苯>甲苯>氯苯>苯酚>硝基苯 D.氯苯>硝基苯>苯酚>甲苯>苯 E.苯酚>氯苯>硝基苯>甲苯>苯
A.苯 B.甲苯 C.苯乙烯 D.二甲苯 E.有机磷农药
A.0.46% B.0.92% C.2.30% D.4.60% E.9.20%
A.2个 B.3个 C.5个 D.4个 E.6个
A.M=m·n B.m=M·n C.n=M·m D.M=1/m·n E.m=1/M·n
A.硫酸铜、氢氧化钠 B.酒石酸、氢氧化钠 C.氧化铜、酒石酸 D.硫酸铜、酒石酸 E.硫酸铜、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
A.0.08% B.0.09% C.0.10% D.0.11%
A.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B.为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C.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E.为了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A.8.0~10.0红色~无色 B.8.0~10.0无色~红色 C.5.0~8.0红色~蓝色 D.5.0~8.0红色~无色 E.8.0~10.0无色~蓝色
A.丙酮 B.醋酸 C.丁醇 D.乙酸乙酯 E.乙醛
A.温度 B.大气压 C.摩尔质量 D.摩尔数 E.湿度
A.含量>98%、杂质<2% B.含量>90%、杂质<10% C.含量>95%、杂质<5% D.含量>99.9%、杂质<0.1% E.含量>97%、杂质<3%
A.0.1mg B.0.5mg C.1.0mg D.1.5mg E.2.0mg
A.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B.完全燃烧某有机物,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有机物可能是烯烃或烷烃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D.芳香烃的通式是CnH2n-6(n≥6) E.通式为CnH2n-2O就一定是醇类
A.硬度 B.酸碱度 C.游离二氧化碳 D.pH E.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A.温度 B.大气压 C.相对湿度 D.气体摩尔质量 E.气体分子数量
A.去离子水 B.新蒸馏水 C.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 D.新双蒸水 E.新蒸馏时加入高锰酸钾的蒸馏水
A.突跃愈小 B.突跃愈大 C.突跃愈小,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D.突跃愈小,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少 E.突跃愈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愈多
A.O B.CH4 C.H2O D.NaOH E.(NH4)2SO4
A.反应产物的浓度 B.催化剂 C.反应物的浓度 D.反应溶液体积 E.反应温度
A.D和T B.4018Ar和4020Ca C.HO2和D20 D.3517Cl和3717Cl E.Cl和I
A.乙烷与氯气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和黑暗中长期储存 B.氯气先用光照射之后,在黑暗中迅速与乙烷混合 C.乙烷先用光照射之后,在黑暗中与氯气混合 D.氯气用光照射之后,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再与乙烷混合 E.乙烷先用光照射之后,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再与氯气混合
A.RI>RBr>RCl B.RCl>RBr>RI C.RBr>RI>RCl D.RI>RCl>RBr E.不同反应活性顺序不同
A.Na+ B.Mg2+ C.Na D.Mg E.Mg+
A.双键 B.氢键 C.共轭双键 D.共价键 E.配位键
A.NaHCO3 B.NaHSO4 C.Na2CO3 D.Na2HPO4 E.Na2SO3
A.熔点和沸点一般均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 B.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沸点随支链的增多,而增加 C.一般均随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 D.一般均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沸点相同 E.一般均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高,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沸点随支链的增多而降低
A.白光 B.可见光 C.特征波长锐线辐射光 D.单色光 E.紫外光
A.正比 B.相加 C.平方根 D.反比 E.相减
A.“0” B.“未检出” C.“-” D.“低于检测限” E.“无结果”
A.9.3L B.10.0L C.10.6L D.10.7L E.10.8L
A.NaCl B.NaHSO4 C.Na2CO3 D.NaH2PO4 E.NaNO3
A.甘露糖 B.果糖 C.半乳糖 D.葡萄糖 E.核糖
A.沸点 B.密度 C.折光率 D.熔点 E.比旋光度
A.0.5mol氨气 B.标准状况下11.2L的氧气 C.0.2mol磷酸钠 D.36g氯气 E.40g氯化钠
A.吸光系数 B.百分吸光系数 C.摩尔吸光系数 D.吸收常数 E.吸光常数
A.提高灵敏度 B.消除共存物的干扰 C.减少共存物的干扰 D.提高显色的稳定性 E.提高灵敏度和显色的稳定性,消除或减少共存物的干扰
A.热导检测器(TCD. B.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C.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D.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E.热离子检测器(TD.
A.C1- B.Na+ C.H+ D.S- E.OH-
A.基准试剂 B.高纯 C.优级纯 D.分析纯 E.化学纯
A.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B.国际单位制的常用单位 C.国际单位制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导出单位 D.国际单位制中的特定单位 E.国家选定的常用单位
A.气体 B.蒸汽 C.气溶胶 D.原子 E.分子
A.单糖 B.双糖 C.寡糖 D.多聚糖 E.还原糖
A.接受了火焰的热能而发射出的光谱 B.接受了电的热能而发射出的光谱 C.接受了光源的光能而发射出的光谱 D.接受了电能而发射出的光谱 E.接受了光源的激发光光能而发射出的光谱
A.CO B.CO2 C.CH3CH3 D.CH3CH2OH E.CH2ClCH3
A.容量法 B.重量法 C.沉淀分析法 D.分光光度法 E.稀释
A.铂电极 B.氯化银电极 C.甘汞电极 D.银电极 E.石墨电极
A.氧化剂 B.氧化剂或还原剂 C.络合剂 D.还原剂 E.基体改进剂
A.1,3-丁二烯 B.异戊二烯 C.苯己烯 D.丁烯 E.1,3-辛二烯
A.烷烃类化合物、烯烃类化合物、炔烃类化合物 B.脂肪烃类化合物、芳香烃类化合物 C.开链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D.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E.开链化合物、闭链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
A.系统误差是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是不可测误差 C.系统误差是随机因素引起的 D.系统误差是不可减小的 E.系统误差是与检验条件无关的
A.表明实验有误差,必须查明误差来源后,才能报告结果 B.表明实验中存在一个正干扰因素,结果可以报出 C.表明实验中有干扰物存在,应重新测定样品 D.表明有正或负干扰,要清查干扰原因,才能报告结果 E.实验结果在控制限以内,实验误差很小
A.NaCl B.Na2CO3 C.NH4Cl D.NaHCO3 E.CH3COOH
A.淀粉和纤维素 B.乙酸和乙醚 C.硝基乙烷和氨基乙酸 D.甲醛和甲酸甲酯 E.甲酸和丙醇
A.70% B.56% C.80% D.41.2% E.30%
A.加快 B.减慢 C.无变化 D.大大加快 E.大大减慢
A.没有关系 B.依赖关系 C.正相关性 D.负相关性 E.互补关系
A.洗涤后,玻璃仪器壁上有一层均匀的极薄的水膜,干燥后,非常透明 B.洗涤后,玻璃仪器壁上有小水珠:干燥后,非常透明 C.玻璃仪器壁干燥后,有大片白点 D.玻璃仪器壁干燥后,透明 E.玻璃仪器壁干燥后,有无数小斑点
A.活性炭 B.碱石灰 C.霍加拉特 D.硅胶 E.玻璃纤维滤膜
A.普通蒸馏水加氢氧化钠和三氯化铝后蒸馏 B.普通蒸馏水加过氧化氢后蒸馏 C.普通蒸馏水加高锰酸钾后蒸馏 D.普通蒸馏水加硝酸后蒸馏 E.普通蒸馏水加硫酸后蒸馏
A.蒸馏烧瓶支管底部的水平面上 B.蒸馏瓶支管口上方 C.蒸馏液中 D.离蒸馏瓶底2厘米处 E.蒸馏液的上面
A.苯酚>水>1-戊醇>1-戊炔>正戊烷 B.水>1-戊醇>苯酚>1-戊炔>正戊烷 C.1-戊醇>苯酚>水>1-戊炔>正戊烷 D.正戊烷>1-戊炔>水>1-戊醇>苯酚 E.水>1-戊炔>正戊烷>苯酚>1-戊醇
A.≤1% B.≤10% C.≤5% D.≤20% E.≤30%
A.国务院 B.中央人民政府 C.中央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A.三个π键 B.三个σ键 C.两个σ键,两个π键 D.两个π键,一个σ键 E.一个π键,两个σ键
A.H2PO4-电离的趋势大于水解的趋势 B.溶液中离子浓度为Na+H2PO-4 C.此溶液的pH小于相同浓度的Na2HPO4溶液的pH D.此溶液只能与强酸反应,不能与强碱反应 E.溶液中有HPO2-4存在
A.气体 B.烟 C.蒸气 D.雾 E.颗粒物
A.原子化效率 B.原子化温度 C.灰化温度 D.原子化时间 E.灰化时间
A.一氧化碳 B.二硫化碳 C.苯 D.乙醇 E.氯乙醇
A.生物限值 B.生物材料中最高容许浓度 C.生物材料样品中容许浓度 D.生物材料中正常值 E.生物材料中中毒诊断值
A.甲醛和甲酸甲酯 B.乙酸和丙醇 C.乙醛和丙酮 D.1-戊烯和2-庚烯 E.邻-甲苯酚和苯甲醚
A.1升CO和1升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B.1克CO和1克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1升CO和1升CO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1克CO和1克CO2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E.1克CO和1克CO2在标准状况下,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A.1,4-二甲基丁烷 B.2,4-二甲基丁烷 C.异已烷 D.1,1,4,4-四甲基乙烷 E.二异丙烷
A.乙苯 B.乙醇 C.乙酸 D.甲酸 E.丙酮
A.塑料瓶 B.棕色玻璃瓶 C.金属容器 D.玻璃瓶 E.烧杯
A.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B.由国家以法律条文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C.由国家规定的强制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D.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的计量单位 E.由计量行政部门以法令形式规定强制使用的计量单位
A.氨水 B.硝酸银溶液 C.四氯化碳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E.氢氧化钠溶液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黄 D.荧光素钠 E.石蕊
A.最大吸收波长 B.摩尔吸光系数 C.吸收曲线 D.吸光系数 E.最大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
A.100~760nm B.200~400nm C.200~1000nm D.100~800nm E.200~760nm
A.2-甲基丙烯 B.乙炔 C.1,3-丁二烯 D.丙炔 E.丁炔
A.碘和氯化铵 B.硫酸钠和氯化钠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D.氯化铵和氯化钾 E.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E.7个
A.原子半径:S>F B.溶液酸性:HNO3H2CO3 C.溶液的碱性:KOH>RbOH D.硫与氢气反应比氟与氢气反应更容易 E.离子半径:CF>S2-
A.向长波方向移动,峰值不变 B.向短波方向移动,峰值不变 C.波长不变,峰值下降 D.波长不变,峰值上升 E.波长不变,峰值不变
A.熔点低、导电、反应速度慢、不良反应副产物多、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B.熔点低、不导电、反应速度快、不良反应副产物多、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C.熔点低、不导电、反应速度慢、不良反应副产物多、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D.熔点低、不导电、反应速度慢、不良反应副产物少、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E.熔点高、不导电、反应速度慢、不良反应副产物多、同分异构现象普遍
A.盐酸>碳酸>羧酸>水 B.盐酸>羧酸>碳酸>水 C.羧酸>盐酸>碳酸>水 D.羧酸>碳酸>盐酸>水 E.盐酸>碳酸>水>羧酸
A.有机物 B.氧化性物质 C.溶解性物质. D.有机污染物 E.还原性物质
A.国家标准 B.卫生行业标准 C.地方性标准 D.企业标准 E.以上四种标准都有
A.Fe(NO3)2 B.FeC2O4 C.Fe(H2O)6Cl3 D.(NH4)SO4FeSO4H2O E.FeSO4
A.干灰化法 B.微波消解法 C.溶剂萃取法 D.酸消解法 E.低温灰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