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接触性皮炎 B.新生儿溶血症 C.药物过敏性休克 D.荨麻疹 E.血清过敏性休克
A.酶和底物复合物 B.小分子肽 C.核酸分子 D.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小分子物质 E.大分子物质
A.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 B.酶蛋白与辅酶的结合部位 C.酶分子上有必需基团的部位 D.酶分子表面有解离基团的部位 E.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的部位
A.无典型细胞结构,仅由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心中只有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B.有典型细胞结构,仅由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心中只有一种核酸,不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C.无典型细胞结构,仅由核心组成,核心中只有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D.有典型细胞结构,由蛋白质衣壳组成,不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E.无典型细胞结构,仅由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核心中有两种核酸,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的形成是()
A.主要是细胞内K+外流 B.主要是细胞外Na+内流 C.主要是细胞外Cl-内流 D.主要是细胞内Na+外流 E.主要是细胞外K+内流
A.中心静脉压 B.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血量 C.回心血量 D.大动脉血压 E.心室收缩末期的充盈血量
A.底物浓度 B.酶的浓度 C.抑制药 D.酶原的浓度 E.激活剂
A.12分子ATP B.11分子ATP C.8分子ATP D.30分子ATP E.32分子ATP
A.运送内源性三酰甘油 B.运送内源性胆固醇 C.运送外源性三酰甘油 D.逆向转运胆固醇 E.转运自由脂肪酸
A.尿素 B.氨基甲酰磷酸 C.瓜氨酸 D.精氨酸 E.草酸乙酰
A.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B.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C.氧合血红蛋白增多 D.碳氧血红蛋白增多 E.血红蛋白数量增多
A.表皮葡萄球菌 B.钩端螺旋体 C.新生隐球菌 D.肺炎支原体 E.沙眼衣原体
A.拟病毒B.支原体C.衣原体D.放线菌E.朊病毒
A.稳定期细菌形态最典型 B.衰亡期细菌仍大量繁殖 C.迟缓期无细菌繁殖 D.对数生长期细菌开始繁殖 E.与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和速度有关
A.煮沸法 B.滤过除菌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辐射杀菌法
A.核酸+衣壳 B.核酸+衣壳+质膜 C.衣壳 D.核酸 E.核酸+包膜
A.常成双排列 B.革兰阴性球菌 C.对理化因素敏感 D.性接触传播 E.有菌毛
A.革兰阴性厌氧菌 B.抗原结构复杂 C.患者均有临床症状 D.不产生外毒素 E.无继发感染或并发症
A.能通过血液传播 B.无特异性预防措施 C.分为2型 D.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E.可垂直传播
A.大部分比水轻 B.不稳定性 C.水溶性 D.旋光性 E.挥发性
A.无固定熔点 B.多具辛辣味和刺激黏膜作用 C.溶血性 D.亲水性较强 E.多呈酸性
A.分子量 B.溶解度 C.分支度 D.旋光性 E.生产厂家
A.盐酸氯胺酮 B.盐酸纳洛酮 C.盐酸达克罗宁 D.盐酸美沙酮 E.盐酸胺碘酮
A.生物碱的碱性差异 B.生物碱的极性差异 C.生物碱的特殊官能团 D.生物碱的溶解度差异 E.生物碱分配系数差异
A.马来酸钠 B.水杨酸钠 C.谷氨酸钠 D.苯甲酸钠 E.枸橼酸钠
A.依他尼酸 B.异丁芬酸 C.克拉维酸 D.双氯芬酸 E.萘啶酸
富马酸酮替芬具有抗过敏作用是由于()
A.拮抗多巴胺受体 B.拮抗血清素受体 C.拮抗胆碱受体 D.拮抗肾上腺素受体 E.拮抗H1受体并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
A.准确度高 B.精密度高 C.选择性好 D.灵敏度高 E.耐用性好
A.1.5~2.5g B.1.995~2.005g C.1~3g D.1.99~2.01g E.1.999~2.001g
A.崩解时限检查 B.无菌检查 C.重(装)量差异检查 D.纯度检查 E.溶出度检查
A.亚硝酸钠滴定法 B.重量法 C.酸碱滴定法 D.配位滴定法 E.铈量法
普鲁卡因与NaNO2试液反应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成猩红色沉淀,是因为()
A.叔胺的碱性 B.酚羟基的反应 C.芳伯氨基的反应 D.水解产生碱性气体 E.芳胺氧化
A.医务人员对患者良好的服务态度 B.医务人员对患者高度的责任心 C.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同情和尊重 D.医务人员以精湛医术为患者服务 E.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
A.医德行为整体的稳定特征 B.以医德行为作基础 C.静态的医德概括 D.动态的医德表现 E.属于医务人员的个体医德
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B.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增加 C.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增加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醛固酮分泌减少
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增加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A.Na+、Cl-、K+,尤其是K+ B.Ca2+、K+、Cl-,尤其是Ca2+ C.K+、Cl-,尤其是Cl- D.Na+、Cl-、K+尤其是Na+ E.K+,Ca2+,Na+,尤其是Ca2+
A.侏儒症 B.呆小症 C.肢端肥大症 D.巨人症 E.黏液性水肿
A.肾功能急剧下降 B.碱中毒 C.洋地黄类药物中毒 D.低张性缺氧 E.休克
A.心肌炎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心肌能量缺乏 D.钙离子复位快速 E.心室壁增厚
A.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状态 B.不能正确认识客观环境 C.病理学基础为大脑皮质功能异常 D.病理学基础为小脑的功能异常 E.包含觉醒状态异常
A.能激活补体 B.由K细胞产生 C.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 D.能进入肿瘤细胞 E.能与多种抗原结合
A.反应发生迅速 B.补体不参与 C.IgE介导 D.T细胞参与 E.新生儿溶血症常见
A.荚膜 B.核质 C.微荚膜 D.细胞膜 E.细胞器
A.普通肉汤培养基 B.半固体培养基 C.琼脂平板 D.选择培养基 E.血清肉汤培养基
A.芽胞 B.脂多糖 C.磷壁酸 D.细胞膜 E.鞭毛
A.与细菌质粒无关 B.所有细菌均有毒力 C.内毒素不参与 D.细菌结构不参与 E.细菌种类不同,则毒力不同
A.补体 B.抗体 C.溶菌酶 D.NK细胞 E.肽抗生素
A.直接杀灭病毒 B.具有抗肿瘤作用 C.淋巴细胞自主合成 D.针对特异性病毒 E.化学性质是脂多糖
A.与卫生细菌学指标无关 B.乳糖分解缓慢 C.有芽胞 D.不引起肠道内感染 E.能产生外毒素
A.革兰阳性小杆菌 B.传播途径相同 C.均有鞭毛 D.外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质 E.都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A.通过胎盘传播 B.吸血昆虫叮咬 C.输血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性接触传播
A.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B.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C.乙肝病毒E抗原 D.抗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E.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A.溶解性能 B.结构差异 C.化学性质 D.旋光性 E.熔点
A.酚苷 B.氧苷 C.吲哚苷 D.酯苷 E.氰苷
A.低聚糖糖 B.蛋白质 C.萜类成分 D.生物碱盐 E.鞣质
A.石油醚 B.甲醇 C.乙酸乙酯 D.氯仿 E.正己烷
A.邻羟基桂皮酸 B.琥珀酸 C.绿原酸 D.没食子酸 E.异阿魏酸
A.齐多夫定 B.艾司唑仑 C.氯吡格雷 D.氟哌啶醇 E.氯雷他定
对乙酰氨基酚与FeCl3试液作用呈紫蓝色,其原因是结构中含有()
A.芳伯氨基 B.酮基 C.酚羟基 D.苯胺基 E.巯基
A.肌肉松弛 B.治疗内脏绞痛 C.有机磷中毒的解救 D.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E.治疗术后腹气胀
A.麻黄碱 B.奥美拉唑 C.普鲁卡因 D.异烟肼 E.抗坏血酸(维生素C.
A.哌仑西平 B.艾司唑仑 C.米非司酮 D.酮康唑 E.氯沙坦
A.消除试剂和试验条件的干扰 B.提高生化药物的纯度 C.提高生化药物的效价 D.消除生化药物的杂质干扰 E.分析生化药物的结构
A.原料药含量测定首选重量法 B.制剂含量测定首选色谱法 C.原料药含量测定首选红外分光光度法 D.制剂含量测定首选紫外分光光度法 E.原料药物和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应一致
A.98~100℃ B.90~95℃ C.80~90℃ D.70~90℃ E.100~105℃
A.0.5ml B.2ml C.5ml D.1ml E.10ml
A.溴化钾 B.碘化汞钾 C.过硫酸铵 D.三氯化铁 E.铁氰化钾
A.电位法 B.甲紫指示终点 C.酚酞指示终点 D.淀粉-碘化钾指示终点 E.永停法
A.权利与义务 B.主观与客观 C.个体与公益 D.荣誉与幸福 E.全体与部分
A.对患者绝对保密 B.向患者本人及家属宣布病情危重程度 C.征求家属意见,尊重患者意愿,向患者家属如实交代病情 D.将诊断书直接交给患者本人 E.将假诊断书交给患者,隐瞒病情
A.对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之间进行权衡 B.对创伤代价与治疗效果之间进行权衡 C.介绍和解释手术的各种情况 D.用不着解释非手术的各种情况 E.认真签协议
A.单纯扩散 B.主动运转 C.离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D.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E.胞吞作用
A.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 B.较强的缓冲酸碱的能力 C.止血和凝血能力 D.渗透脆性 E.悬浮稳定性
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中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Ⅲ B.蛋白酶C由肝脏产生,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与 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是一种脂蛋白 D.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主要由血管内皮产生 E.肝素能与蛋白酶C形成复合物,抗凝作用增强2000倍
启动外源性凝血的物质是()
A.因子Ⅲ B.因子Ⅶ C.血小板3因子 D.Ca2+ E.凝血酶原
A.使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舒张 B.使心率加快 C.使内脏和皮肤血管收缩 D.使骨骼肌血管舒张 E.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A.昼夜变动不超过1℃ B.女子排卵后体温升高 C.老年人体温低于年轻人 D.儿童体温低于成年人 E.剧烈运动时体温升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
A.肾素 B.胰岛素 C.肝素 D.促胰液素 E.维生素D3
A.主要有mRNA、tRNA、rRNA等种类 B.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含量占RNA总量的3% C.为多核苷酸单链,分子内可形成局部双螺旋区 D.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状,含反密码环 E.rRNA分子最小,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
米-曼方程中()
A.Vmax为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B.Km为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C.[S]为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反映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E.反映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A.胰岛素是体内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 B.正常值为3.89~6.11mmol/L C.空腹或饥饿时,肝、肾可进行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 D.肌糖原分解的乳酸经乳酸循环可生成葡萄糖 E.肝糖原有稳定血糖的作用
A.VLDL B.CM C.HDL D.IDL E.LDL
A.全身各组织细胞内质网均可合成,以肝、肾及肠最活跃 B.合成原料是脂酸、甘油、胆碱、丝氨酸、肌醇 C.ATP、CTP提供合成所需能量 D.在体内可转化为胆固醇 E.多种磷脂酶作用于分子中不同酯键,使其分解
A.氮总平衡 B.氮正平衡 C.氮负平衡 D.摄入氮≤排出氮 E.摄入氮≥排出氮
A.在胞液中进行 B.在胞核中进行 C.在线粒体中进行 D.涉及胞液和线粒体两个部位 E.涉及胞核和胞液两个部位
A.50% B.60% C.70% D.80% E.90%
A.高热 B.休克 C.长期不进食 D.持续大量呕吐 E.急性肾衰竭
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 D.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下降 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A.右心输出量增加 B.左心功能不全 C.肺血流量增加 D.肺小动脉收缩 E.肺小静脉淤血
A.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B.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C.救死扶伤,忠于职守;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互尊互学,团结协作 D.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E.不伤害,有利,公正,自主
A.半合成镇痛药 B.合成镇痛药 C.具黄嘌呤母核的中枢兴奋药 D.具有兴奋延髓作用的中枢兴奋药 E.苯乙胺类的拟肾上腺素药
A.《淮南子·修务训》 B.《黄帝内经·素问》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要方》 E.《外科正宗》
A.阈电位 B.动作电位 C.去极化 D.静息电位 E.局部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