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支气管 B.支气管 C.咽喉 D.叶支气管 E.肺泡
A.请家属协助洗发 B.加快速度,迅速完成洗发操作 C.注意保暖,为患者添加衣服后继续洗发 D.短暂休息,鼓励患者坚持片刻 E.立即停止操作,平卧,吸氧,通知医生
A.高脂饮食 B.半流质饮食 C.高蛋白饮食 D.高纤维素饮食 E.流质饮食
A.体温单应排在出院病案的最前面 B.体温单应排在出院病案最后一页 C.住院病案首页应排在出院病案最前面 D.出院记录应排在住院病案首页后面 E.医嘱单应排在体温单的前面
A.基本生理需要 B.身体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爱与归属需要 E.自尊需要
A.高压大量灌肠 B.口服蓖麻油 C.低压小量灌肠 D.肛塞开塞露 E.腹部按摩配合针灸
A.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按摩1次 B.每天请家属检查皮肤是否有破损 C.骨隆突处用气圈 D.使患者保持右侧卧位 E.帮助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
A.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 B.尿潴留 C.异物 D.酸性尿 E.碱性尿
A.用2ml注射器,5号针头 B.选择臀中肌、臀小肌做注射 C.用酒精反复消毒皮肤 D.进针、推药、拔针均要快 E.进针深度为针头的1/3即可
A.体位引流 B.超声雾化吸入 C.吸痰 D.指导有效咳嗽 E.拍背与胸壁震荡
A.IgM B.纤毛 C.鼻毛 D.IgE E.sIgA
A.40~50ml B.30~35ml C.20~25ml D.10~15ml E.1~5ml
A.杀菌 B.止痒 C.解毒 D.清洁 E.防腐
A.鳖甲 B.茯苓 C.杏仁 D.阿胶 E.薄荷
A.皮内:5° B.皮下:20° C.肌内:90° D.静脉:15°~30° E.股静脉注射:90°
A.窦房结 B.左束支 C.房室结 D.浦肯野纤维 E.右心室
A.日光暴晒 B.流水刷洗 C.棉球擦拭 D.消毒液擦拭 E.紫外线灯照射
A.按常规量的一半注射TAT B.将TAT稀释至10ml,分3次等量肌内注射,每20分钟1次 C.将TAT稀释至10ml,分4次等量肌内注射,每10分钟1次 D.将TAT稀释按1∶2∶3∶4的剂量分别稀释至1ml,每20分钟注射1次 E.按常规注射TAT,并注射0.1%肾上腺素1ml
A.热水袋内水温为70℃ B.热水袋外裹毛巾 C.热水袋置于心前区 D.热水袋水温与室温相同后撤走热水袋 E.叮嘱家属20分钟后更换袋内热水
A.先关流量开关,后拔管 B.先关总开关,后拔管 C.分离氧气管道,鼻导管保留 D.先拔管再关流量开关 E.边进食边吸氧
A.多饮水 B.进行检疫 C.大剂量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D.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 E.补充维生素C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林格液 C.5%碳酸氢钠 D.高渗盐水 E.中分子右旋糖酐
A.床及床头柜用清水擦拭 B.污染的被服撤下直接送到洗衣房 C.床垫在日光下曝晒3小时 D.撤下被服立即铺好备用床 E.按终末消毒法处理床单位
A.呋塞米10mg静脉注射 B.苯巴比妥(鲁米那)10mg肌内注射 C.苯妥英钠500mg肌内注射 D.吗啡静脉注射 E.苯妥英钠250mg静脉注射5分钟以上
A.婴幼儿尿布应用阳光暴晒或开水烫洗晒干 B.便后擦拭的顺序为由前到后 C.及时处理男孩儿包茎、女孩处女膜伞等 D.婴幼儿穿开裆裤,应至自己控制排尿 E.减少导尿或泌尿道器械检查
A.皮肤潮红、头痛、恶心 B.心律失常、血压下降 C.四肢麻木、腰酸背痛 D.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 E.耳鸣和高血压
A.血红蛋白的氧结合力 B.肺泡内氧浓度 C.血红蛋白量 D.血管内皮的厚度 E.血氧饱和度
A.专业性皮肤接触 B.保持眼神接触 C.坐姿略向前倾 D.握住患者双手 E.短时间的沉默表达同情
A.执行医嘱和各种护理常规 B.诊断和治疗 C.制定护理方案 D.处理心理和情感反应 E.应用护理程序
A.每日一次qod B.隔日一次qid C.每晚一次qh D.每晨一次qm E.每周一次qn
A.宫颈糜烂 B.宫颈肥大 C.宫颈黏膜增生 D.宫颈腺囊肿 E.宫颈管炎
A.全神贯注 B.尊重患者的观点,不做批评 C.面对患者,保持与患者适当的距离和姿势 D.不必保持目光的接触 E.不能随意打断患者的话
A.口服 B.吸入 C.直肠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A.压力蒸汽灭菌 B.煮沸消毒法 C.燃烧法 D.干烤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A.卡介苗、乙脑疫苗 B.卡介苗、乙肝疫苗 C.乙肝疫苗、麻疹疫苗 D.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E.脊髓灰质炎疫苗、流脑疫苗
A.皮肤潮红 B.血压升高 C.昏迷、抽搐 D.烦躁、多汗 E.表浅静脉充盈消失
A.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满未继续注册的护士 B.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C.中断护理执业活动1年的护士 D.工作5年,因故吊销执业证书的护士 E.取得执业证书3年,后出国留学1年再次返回原医院的护士
A.气管切开 B.急性胃炎 C.肾疾病患者 D.糖尿病患者 E.呼吸道感染
A.正常人两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圆 B.脑疝患者两侧瞳孔大小不等 C.阿托品中毒患者两侧瞳孔散大 D.吗啡中毒患者两侧瞳孔散大 E.深昏迷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A.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病区 B.立即护送患者入病区 C.迅速查阅患者医疗病历 D.询问既往病史、现病史 E.了解患者有何护理问题
A.定数量 B.定位置 C.定期更换 D.定人保管 E.定期检查维修
A.从出生28天至1岁 B.1~2岁 C.1~3岁 D.3~6岁 E.6~9岁
A.照顾者 B.教育者 C.领导者 D.咨询者 E.管理者
A.午后热盛 B.口淡不渴 C.高热不退 D.寒热往来 E.四肢不温
A.青霉素 B.氯霉素 C.链霉素 D.诺氟沙星 E.罗红霉素
A.咽鼓管短、宽、粗,呈水平位 B.缺乏免疫球蛋白 C.咽部狭窄、垂直 D.鼻窦口相对较大 E.扁桃体炎症扩散
A.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B.防止脑水肿 C.减轻头晕头痛 D.预防颅内压减低引起头痛 E.防止昏迷
A.阅读病历及健康记录 B.患者家属的陈述 C.观察及体检获取 D.患者的主管医生提供 E.患者朋友提供
A.视能授权 B.公平竞争 C.合法合理 D.监督控制 E.权责对等
A.医院内有大量的病原体 B.大量长期滥用抗生素 C.腹腔穿刺 D.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 E.医疗器械污染
A.股动脉内侧0.5cm B.股动脉外侧0.3cm C.股神经内侧0.3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股动脉与股神经之间
A.擦浴过程中注意保暖 B.先擦前胸再后背 C.脱衣时,先健侧再患侧 D.穿衣时,先健侧再患侧 E.保护自尊,注意避挡
A.饮食控制+运动疗法 B.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 C.运动疗法+胰岛素 D.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胰岛素 E.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
A.角色强化 B.角色缺如 C.角色消退 D.角色模糊 E.角色冲突
A.胰岛素绝对缺乏 B.胰岛素相对缺乏 C.胰岛素受体缺乏 D.胰岛素亲和力下降 E.胰岛素受体抗体产生
A.生理适应 B.心理适应 C.社会文化适应 D.技术适应 E.对特异性反应的调整
A.护士协助患者维持正常体温 B.在护士指导下患者维持体温在38.5℃以下 C.在护士指导下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D.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患者体温在38.5℃以下 E.在降温措施辅助下维持患者体温正常
A.角色心理差位 B.角色压力过重 C.角色理解欠缺 D.角色权利争议 E.角色期望冲突
A.膀胱镜机械碎石 B.体外冲击波碎石 C.保守治疗 D.膀胱切开取石 E.中西医结合治疗
A.饮食指导 B.心理护理 C.观察病情变化 D.术前常规护理 E.镇静药物
A.感染 B.体液紊乱 C.中毒 D.休克 E.出血
A.加强安全保护 B.允许家属陪伴 C.多给患者同情及照顾 D.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E.尽量不让其流露出悲哀的情绪
A.26℃ B.27℃ C.30℃ D.31℃ E.35℃
A.严密隔离 B.一般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接触性隔离 E.昆虫隔离
A.持续吸入高浓度氧 B.持续吸入低浓度氧 C.间歇吸入低浓度氧 D.间歇吸入高浓度氧 E.交替吸入低浓度和高浓度氧
A.询问患者过敏史 B.准备好注射用物 C.再次核对药物 D.配好皮试液 E.确定注射部位
A.使用镇静药 B.行人工呼吸 C.给予高流量吸氧 D.输血、输液 E.立即置患者头低足高位
A.抗生素 B.糖皮质激素 C.扑热息痛 D.阿昔洛韦 E.维生素D
A.口服避孕药 B.长效避孕药 C.自然避孕法 D.阴茎套 E.紧急避孕药
A.强心药治疗 B.卧床休息 C.雾化吸入 D.有效抗生素 E.氧气吸入
A.耳头贴近患者口鼻处,听其呼吸声响 B.手背置于患者鼻孔前,以感觉气流 C.眼睛平视胸、腹部,观察起伏次数 D.测脉率除以3,为呼吸次数 E.置少许棉花于鼻孔前,观察飘动次数
A.尿液淤滞 B.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 C.尿液浓缩 D.酸性尿 E.碱性尿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炎性红润期 D.溃疡红润期 E.坏死溃疡期
A.患者本人 B.患者的父母 C.患者的丈夫 D.患者的哥哥 E.患者的儿子
A.基本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被医生护士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A.上身5°~10°、下肢15°~20° B.上身10°~20°、下肢20°~30° C.上身5°~10°、下肢20°~30° D.上身15°~20°、下肢10°~15° E.上身20°~25°、下肢20°~25°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牵拉 D.骨骼劳损 E.骨骼疾病
A.立即通知医生诊治患者,及时执行医嘱 B.向患者介绍病室环境 C.备好急救药品及物品 D.说明饮食的注意事项 E.询问患者家属既往病史、家族史和过敏史
A.与患者接触时穿隔离衣、戴口罩 B.告知家属探视应穿隔离衣,注意防护,避免感染 C.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饮食 D.吃剩的饭菜可倒入垃圾桶扔掉 E.护理患者前后均要洗手
A.肾上腺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素 E.抗利尿激素
A.减少有毒物质氨的产生 B.帮助消化 C.补充能量 D.抑制大脑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 E.抑制大肠杆菌生长
A.肺部感染 B.心房颤动 C.妊娠与分娩 D.过度劳累 E.药物使用不当
A.3%过氧化氢溶液 B.含有效氯0.2%溶液 C.2%碘酊溶液 D.4%氯己定溶液 E.70%酒精溶液
A.大量出汗 B.肌肉软弱萎缩 C.营养不良 D.床上有碎屑 E.皮肤弹性差
A.打开容器盖,内面朝上稳妥放好 B.取出物品时容器盖勿全开,保持半开即可 C.取出的物品未使用,应立即放回 D.疑有污染或己被污染时,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E.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手只能触及容器边缘
A.清晨诊疗工作前 B.清晨诊疗工作后 C.交接班前 D.医生查房时 E.医生查房后
A.挤压综合征 B.庆大霉素 C.心功能不全 D.苯 E.阿昔洛韦
A.股动脉 B.桡动脉 C.颈动脉 D.肱动脉 E.足背动脉
A.操作目的 B.操作意义和重要性 C.操作过程和所需物品的介绍 D.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缓解其恐惧心理 E.感谢患者的合作
A.多种渠道 B.多种功能 C.文化的差异性 D.有意识的行为 E.具有多种含义
A.老年人现存的活动能力 B.基本的体格检查 C.老年人的家族史 D.老年人对新活动的耐受力 E.老年人的活动兴趣
A.胰管 B.胰导管 C.胰头部 D.胰体部 E.胰尾部
A.心肌内部的炎症 B.以左心室扩张为主 C.心包的微生物感染 D.心包内有赘生物的形成 E.心肌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
A.30:1 B.15:1 C.60:4 D.30:2 E.15:2
A.神经衰弱 B.恐惧 C.瞻望 D.疑病症 E.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