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贯穿始终地针对个体、组织以及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B.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 C.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与不足 D.对目标人群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价 E.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变化的评估
A.形成的时间已久的行为 B.找出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C.核实刚刚形成的行为 D.确定目标人群疾病或健康问题发生的行为危险因素 E.找出正处在发展期的行为
A.面部表情 B.仪表形象 C.动态语言 D.同类语言 E.体态语言
A.个人和家庭的利益 B.个人和社区的利益 C.政府和非政府的利益 D.卫生机构和政府的利益 E.卫生机构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利益
A.严格的目的性 B.明确的科学性 C.特定的对象 D.广泛的领域 E.一定的权威性
A.刺激-行为反应-有机体 B.刺激-有机体-行为反应 C.有机体-刺激-行为反应 D.有机体-行为反应-刺激 E.行为反应-有机体-刺激
A.手语 B.身体运动 C.姿势 D.面部表情 E.眼睛运动
A.即指自我传播 B.即指人内传播 C.即指人际传播 D.是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 E.是组织以外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A.电离辐射灭菌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环氧乙烷灭菌法 D.干热灭菌法 E.湿热灭菌法
A.表皮葡萄球菌 B.不动杆菌 C.大肠杆菌 D.支原体 E.衣原体
A.由上往下擦拭 B.由右向左擦拭 C.由左向右擦拭 D.由外向内擦拭 E.由内向外擦拭
A.洗涤去浆 B.消毒 C.灭菌 D.暴晒 E.去离子水湿润
A.年龄和性别 B.基础疾病和目前状况 C.抗生素应用情况 D.意识状态和心理反应 E.防御功能和病原体定植部位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洗法
A.维生素B2 B.叶酸 C.泛酸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A.一级医疗事故 B.二级医疗事故 C.三级医疗事故 D.四级医疗事故 E.五级医疗事故
A.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周围 B.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周围 C.两侧大腿上部及肛门周围 D.两侧大腿外侧1/3及肛门 E.两侧大腿内侧1/3及肛门
A.高效消毒法 B.中效消毒法 C.低效消毒法 D.灭菌法 E.机械清洁法
A.基础质量评价 B.服务质量评价 C.环节质量评价 D.过程质量评价 E.终末质量评价
A.HIV血清抗体阳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B.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很少,传染性很低 C.HIV血清抗体阴性,HIV数量极高,传染性极强 D.发生在感染后24周内,也可长达12个月 E.可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A.医院感染率的监测 B.高危科室监测 C.综合性监测 D.暴发监测 E.一级护理合格率的监测
A.教育、赋权与协调 B.预防、促进与教育 C.预防、教育与协调 D.倡导、赋权与协调 E.倡导、促进与协调
A.被动发展阶段 B.主动发展阶段 C.自主发展阶段 D.巩固发展阶段 E.自我发展阶段
A.操作技能培训 B.病人现身说法 C.有意模仿 D.行为矫正 E.强迫模仿
A.应对 B.应激 C.顺应 D.调试 E.反射
A.个别访谈 B.交谈 C.劝服 D.指导 E.咨询
A.交谈技巧 B.非语言沟通技巧 C.提问技巧 D.行为训练技巧 E.沉默技巧
A.求新心理 B.求真心理 C.求近心理 D.求短心理 E.求广心理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 E.自我传播
A.手语 B.身体运动 C.姿势 D.眼神 E.仪表
A.医生对病人的咨询 B.出版书籍 C.小群体内的传播活动 D.出租车上的广告 E.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
A.医院感染散发 B.医院感染传播 C.医院感染流行 D.医院感染暴发 E.医院感染罹患
A.4% B.6% C.8% D.10% E.2%
A.麦格雷戈 B.赫茨伯格 C.弗隆姆 D.梅奥 E.泰勒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早期预防 E.中期预防
A.100mg/L B.200mg/L C.500mg/L D.5000mg/L E.5mg/L
A.1966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8年 E.1995年
A.不超过20% B.不超过30% C.不超过40% D.不超过50% E.不超过10%
A.1% B.4% C.7% D.8% E.10%
A.1% B.2% C.5% D.8% E.10%
A.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时,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 B.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 C.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采用间歇式给药方案,不宜静脉推注 D.原则上选用生理盐水作为静脉滴注抗生素的溶液 E.两种抗生素不宜同时静脉滴注
A.必须完成的目标 B.最优先的目标 C.较重要的目标 D.可以暂时搁置的目标 E.不太重要的目标
A.聚维酮碘 B.苯扎溴铵 C.过氧乙酸 D.甲醛 E.乙醇
A.可考核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重点原则 D.创新原则 E.弹性原则
A.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 B.对健康行为困难及益处的认识 C.提示因素 D.效能期待 E.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
A.链球菌 B.白色念珠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大肠埃希菌
A.仪表 B.体态 C.语调 D.体语 E.手势
A.沟通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理解 B.组织中应避免出现非正式沟通 C.手势和符号也是信息的表达方式 D.有效的沟通是双方能准确理解信息的含义 E.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A.观察阶段中每个病房人群所有存在和新发的感染病例 B.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医院感染概率之比 C.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医院感染的频率 D.用来统计处于危险人群中新发生医院感染的频率 E.指一定时间在住院病例中实际医院感染例数所占的百分比。又称现况调查或横断面研究
A.管理活动要注意环境变化 B.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C.管理的各要素间相互联系 D.管理中有系统分析的方法 E.管理活动要注重实际效益
A.呼吸道 B.消化道 C.昆虫传播 D.接触传播 E.血液体液传播
A.化学指示胶带 B.时间监测 C.生物监测 D.化学指示卡 E.压力监测
A.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法 B.紫外线照射 C.高压蒸汽法 D.消毒液浸泡法 E.电离辐射法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因素 E.行为因素
A.计划阶段 B.执行阶段 C.检查阶段 D.处理阶段 E.评价阶段
A.加强医护人员教育 B.控制感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宿主 E.有效药物治疗
A.加强营养 B.在可能条件下,尽量缩短住院时间 C.术前2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D.缩短手术时间 E.术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A.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8CFU/ml B.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7CFU/ml C.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D.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5CFU/ml E.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4CFU/ml
A.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可感染乙肝 B.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透析装置也可传播乙肝 C.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行传播 D.HBsAg阳性者是传染源之一 E.患有乙肝的妇女所生的婴儿一定会得乙肝
A.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 B.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 C.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20% D.普通外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无法计算 E.妇产科医院感染在全院的构成比是10%
A.法约尔 B.泰勒 C.韦伯 D.梅奥 E.卢因
A.整体性 B.目的性 C.相关性 D.层次性 E.环境适应性
A.以经济为中心 B.以整体人为中心 C.以工作为中心 D.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E.以人际关系为中心
A.品格因素 B.才能因素 C.资历因素 D.知识因素 E.感情因素
A.方法一致 B.途经一致 C.目标一致 D.感情一致 E.认知一致
A.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B.失职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C.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D.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E.失误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A.吃饭 B.性行为 C.逃避行为 D.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E.睡眠
A.最基本的反射 B.自我控制 C.顺应 D.应对 E.应激
A.开放式提问 B.封闭式提问 C.探索式提问 D.复合式提问 E.偏向式提问
A.插入"是的"等语言 B.点头 C.微笑 D.沉默 E.插入"是吗"、"哦"等语言
A.确保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B.行为干预 C.确立健康教育的诊断 D.健康教育的过程 E.健康教育的效果
A.对生活满意度的感受 B.生活的物理环境 C.生活的经济环境 D.生活的文化状况 E.目标人群的疾病状况
A.医嘱 B.咨询 C.口头教育 D.书面 E.辅助
A.入院教育 B.出院教育 C.门诊教育 D.病房教育 E.社区教育
A.医疗效果 B.病情现状 C.发病机制 D.继续用药 E.定期复查
A.动态体语 B.仪表形象语言 C.同类语言 D.时空语言 E.模糊反馈语言
A.评定错误 B.暗示效应 C.霍桑效应 D.选择因素 E.回归因素
A.强化因素 B.促成因素 C.倾向因素 D.环境因素 E.学习因素
A.门诊咨询处方 B.自我保健处方 C.治疗处方 D.健康教育处方 E.治疗方案
A.≥1mm B.≥2mm C.≥3mm D.≥5mm E.≥6mm
A.一天 B.一周 C.一个月 D.三个月 E.半年
A.器械轴节可不打开 B.可拆卸的零部件尽量不拆开 C.管腔类器械应使用专用清洗架 D.精细器械和锐利器械可随意放置 E.冲洗、洗涤、漂洗时可使用自来水
A.≤5cfu/ml B.≤10cfu/ml C.≤20cfu/ml D.≤50cfu/ml E.≤100cfu/ml
A.抗菌性脂类 B.溶血性链球菌 C.过氧化氢 D.肠毒素 E.脑膜炎球菌
A.革兰阴性菌 B.革兰阳性菌 C.真菌 D.病毒 E.衣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