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每日做口腔护理2~3次 B.注入流质或药物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由 C.每次鼻饲结束后要冲管,防止胃管被食物堵塞 D.灌注物品应注意消毒 E.胃管应每日更换,晚上拔出,次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
A.乙醇 B.盐酸 C.过氧化氢 D.维生素C溶液 E.氢氧化钠
A.嘱患者多饮水 B.前额、头顶部置冰袋 C.前额及足底冰敷 D.腹部乙醇拭浴 E.冰敷60分钟后测体温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
A.阿托品 B.东莨菪碱 C.氟马西尼 D.苯海拉明 E.1∶5000高锰酸钾
A.及时并严格遵照心肺复苏指南抢救心搏骤停患者未成功 B.注射维生素B12时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C.术前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手术中输血2个月后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 D.车祸后肇事者逃逸未及时呼叫120,致伤者抢救不及时死亡 E.急救车在转送患者过程中,遇山体滑坡受阻,导致抢救不及时致患者死亡
A.换铺清洁被单 B.床中部的中单及橡胶中单距床头45~50cm C.一床一巾湿扫法,防止交叉感染 D.盖被折扇状折叠置于床的一侧,开口向门 E.枕头开口向门
A.应激 B.感染 C.131I治疗 D.严重突眼 E.手术准备不充分
A.减少探视 B.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做到“四轻” C.病室桌椅安装防噪声垫 D.治疗车轴、门轴应经常润滑 E.关好门窗,避免噪声
A.好发于成年人 B.起病缓慢 C.病情较稳定 D.血浆胰岛素细胞抗体阳性 E.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
A.腰带以上 B.袖口 C.胸前 D.衣领 E.背部
A.固定血压计 B.测左上肢血压 C.卧位测量时肱动脉平腋中线 D.固定专人测量 E.测量前嘱患者休息20~30min
A.开通静脉通路 B.封闭胸部伤口 C.用敷料覆盖 D.镇静、止痛 E.胸腔穿刺抽气
A.应家属要求 B.家属结账后 C.物品备齐后 D.护士长安排 E.死亡诊断书
A.便携式化学制氧器 B.氧气枕 C.便携式氧气瓶 D.人工呼吸机 E.简易呼吸器
A.“请您别哭,不要吵着其他患者。” B.“放心,她一定能活过来。” C.“请您先离开抢救现场,谢谢。” D.“我们现在进行的心肺复苏步骤是” E.“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这里太多了,不要担心一定能成功。”
A.利于药物达到治疗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B.减少对患者的腹痛 C.防止药液溢出 D.使患者舒适安全 E.使患者易于忍受
A.48ml B.3.6ml C.7.2ml D.100ml E.17.4ml
A.昆虫隔离 B.一般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接触性隔离 E.消化道隔离
A.脑细胞中毒 B.呼吸中枢受抑制 C.血红蛋白不能携氧 D.血氧含量下降 E.大脑受抑制
A.皮下注射胰岛素 B.增加运动疗法 C.加大降糖药剂量 D.定期去医院检查血糖 E.住院治疗
A.吸氧以改善缺氧 B.准备骨盆兜,行悬吊牵引 C.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 E.准备骨牵引器材
A.急性呼吸衰竭 B.感染性休克 C.支气管哮喘 D.气管异物 E.急性肺水肿
A.定期随访 B.子宫切除 C.化疗为主 D.放疗为主 E.药物治疗
A.阴道分泌物稀少,稠厚 B.可用碱性溶液冲洗阴道 C.雌激素可改善症状 D.常见于围绝经期妇女 E.阴道pH下降
A.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B.活动无耐力 C.营养不足 D.气体交换受损 E.有感染的危险
A.照射剂量过小 B.照射剂量过大 C.照射剂量合适 D.应立即停止照射 E.应延长照射时间
A.全面性 B.综合性 C.独特性 D.实用性 E.服务性
A.血稠流动慢 B.血压过低 C.脑缺血 D.心肌收缩力下降 E.脑血管痉挛
A.需铁量多而摄入不足 B.胃肠功能紊乱,吸收差 C.长期、少量的慢性失血 D.骨髓抑制,利用铁的功能低下 E.餐后即饮浓茶、咖啡
A.尿量每小时30ml以上时补给 B.浓度不得高于0.3% C.滴速在每分钟60滴以下 D.每日补钾不得高于6~8克 E.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A.首要性原则 B.开放性原则 C.尊重性原则 D.信任性原则 E.中心性原则
A.裂缝骨折 B.线形骨折 C.压缩骨折 D.斜形骨折 E.粉碎性骨折
A.1~2L/min B.2~4L/min C.4~6L/min D.6~8L/min E.8L/min以上
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A.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B.输入高渗液体后冲洗不彻底 C.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 D.患者血压过高 E.封管的肝素液浓度过高
A.气管插管的时间 B.患者家属到达的时间 C.使用药品的时间 D.病情变化的时间 E.电除颤的时间
A.组织液聚集 B.肺水肿 C.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D.肺泡内氧分压降低 E.呼吸中枢受抑制
A.过程管理 B.人员管理 C.统筹管理 D.目标管理 E.时间管理
A.意外事故 B.二级乙等医疗事故 C.三级甲等医疗事故 D.四级医疗事故 E.不属于医疗事故
A.<3.5ml B.4~4.5ml C.5~5.5ml D.6~6.5ml E.7.0ml
A.压力蒸汽灭菌 B.煮沸消毒法 C.燃烧法 D.干烤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
A.有无转移病灶 B.距葡萄胎排空后时间长短 C.尿中hCG值高低 D.B超的表现 E.活组织镜下见有无绒毛结构
A.100% B.99% C.98% D.95% E.90%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交感神经型 D.椎动脉型 E.混合型
A.觅食反射 B.膝跳反射 C.跟腱反射 D.瞳孔反射 E.腹壁反射
A.高血压 B.低血压 C.心排血量减少 D.颈内动脉粥样硬化 E.血容量减少
A.5~10dB B.15~20dB C.25~30dB D.35~40dB E.45~50dB
A.200ml B.300ml C.500ml D.700ml E.1000ml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A.从鼻尖到剑突 B.从眉心到剑突 C.从鼻尖至胸骨柄 D.从眉心到胸骨柄 E.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
A.怒、喜、思、悲、恐 B.气、血、津、精、神 C.风、寒、暑、湿、火 D.酸、苦、甘、辛、咸 E.心、肝、脾、肺、肾
A.8:55am B.9:15am C.9:35am D.9:55am E.10:15am
A.遗传基因突变 B.气道变态反应 C.心肌急性缺血 D.肺泡充血水肿 E.肺动脉栓塞
A.早期 B.联合 C.规律 D.足量 E.全程
A.皮肤颜色 B.角膜反射 C.喉反射 D.心率 E.呼吸
A.预防为主原则 B.公平原则 C.保护医护人员原则 D.以患者为主原则 E.促进健康原则
A.40° B.45° C.60° D.70° E.80°
A.产妇胎膜早破 B.十二指肠引流 C.肺分泌物引流 D.腹部手术后 E.骨盆骨折牵引时
A.早期流产 B.胎盘早剥 C.异位妊娠 D.羊水过多 E.早产
A.嘱患者张口呼吸,减轻腹压 B.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C.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D.减慢灌肠的流速 E.降低灌肠筒高度减轻压力
A.热情迎接患者和家属 B.入住观察室,准备床单位 C.向患者家属简短介绍住院环境 D.边通知医师,边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E.准备辅助呼吸、监护仪
A.指导用语 B.解释用语 C.迎送用语 D.招呼用语 E.安慰用语
A.降压药 B.抗生素 C.解痉药 D.利尿药 E.正性肌力药
A.加强晨晚间护理,增加背部按摩次数 B.每2小时变换体位1次 C.3%过氧化氢冲洗 D.蘸50%乙醇按摩发红皮肤 E.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A.刮宫止血 B.指导准确服用雌激素 C.绝对卧床休息 D.立即输血、输液 E.监测血压
A.清水 B.1:15000~1:20000高锰酸钾 C.2%~4%碳酸氢钠 D.1%盐水 E.0.9%生理盐水
A.抑肽酶 B.阿托品 C.西沙必利 D.施他宁 E.埃索美拉唑
A.支气管异物 B.肺栓塞 C.肺动脉高压 D.气胸 E.小支气管痉挛
A.3%~5%氯化钠湿敷 B.凡士林纱布覆盖 C.生理盐水棉球湿敷 D.局部红外线照射 E.高锰酸钾湿敷
A.24小时内动态测量血压,以确定是否为高血压 B.寻找其血压升高的原因,以确定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C.使用利舍平治疗,观察其用药反应 D.做头部CT、心脏超声与肾功能检查,确定有无继发性靶器官的损害程度 E.饮食与运动疗法3个月后,再复查血压
A.吸水管 B.血管钳 C.镊子 D.弯盘 E.压舌板
A.每8am,1次 B.每8am,4pm各1次 C.每8am,12n,4pm,8pm各1次 D.每8am,12n,4pm,睡前各1次 E.每8am,8pm,各1次
A.立即停药 B.告知患者坚持化疗的重要性 C.加强营养支持 D.改成晚间给药,降低反应 E.观察腹痛、腹泻情况,对症处理
A.铁剂治疗 B.止血药物治疗 C.病因治疗 D.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 E.富铁食物饮食治疗
A.5%葡萄氯化钠注射液 B.0.9%氯化钠注射液 C.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D.3%葡萄糖注射液 E.10%葡萄糖注射液
A.0.2ml B.0.4ml C.0.7ml D.1ml E.1.5ml
A.过敏反应 B.毛细血管内溶血 C.枸橼酸钠中毒反应 D.空气栓塞 E.溶血反应第二阶段
A.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 B.经30%~50%持续高流量吸氧 C.经30%~50%乙醇湿化低流量吸氧 D.经20%~30%乙醇湿化高流量吸氧 E.经20%~30%乙醇湿化持续低流量吸氧
A.上约束带 B.双侧上床栏 C.立即输液 D.保持右侧卧位 E.进行手术前准备
A.保持口腔湿润 B.清除口腔内一切细菌 C.清除口腔异味 D.观察口腔黏膜、舌苔 E.防止口腔感染
A.手掌根部压迫上下眼睑 B.眼部放置冰囊 C.局部涂凡士林保护皮肤,放置热水袋,注意避免烫伤 D.进行红外线照射 E.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A.指导患者情绪不好时多卧床休息 B.调动患者积极情绪阻断负向思考 C.避免患者与他人交往而增加自卑感 D.告诉患者生活中比他差的人比比皆是 E.护士应少打扰患者给她足够的个人空间
A.趣味性 B.严谨性 C.规范性 D.安慰性 E.礼貌性
A.测定血糖浓度 B.测淀粉酶水平 C.测定脂肪酶水平 D.测定血钙含量 E.查找血液中的致病菌
A.加重水钠潴留 B.感染 C.脱水、低血钾 D.诱发肺性脑病 E.全心衰竭
A.采集前清洁外阴,苯扎溴铵消毒尿道口 B.弃去前段尿液 C.尿液排尽前停止采集尿液 D.将尿液排到清洁干燥容器内 E.标本立即送检
A.意外事故 B.三级医疗事故 C.四级医疗事故 D.因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的医疗意外 E.因不治疗不及时造成的不良后果
A.30~35℃,22℃左右 B.35~40℃,24℃左右 C.40~45℃,24℃左右 D.46~49℃,22℃左右 E.50~55℃,24℃左右
A.贫血面容 B.慢性病容 C.肝病病容 D.腺样体面容 E.急性病容
A.轮椅运送法 B.单人搬运法 C.双人搬运法 D.三人搬运法 E.四人搬运法
A.间歇热 B.弛张热 C.稽留热 D.波状热 E.不规律热
A.温服 B.热服 C.冷服 D.慢服 E.急服
A.牛奶 B.香蕉 C.蛋汤 D.米汤 E.香菇
A.性器官发育减缓 B.体格发育减缓 C.内脏器官发育加快 D.心理发育成熟 E.男孩、女孩出现第二性征
A.10岁以下儿童 B.青壮年 C.老年 D.青春期 E.婴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