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进食后腹痛 B.饥饿时腹痛 C.反酸 D.胸骨后痛 E.吞咽困难
A.青壮年多见,预后良好 B.起病急、胸痛、畏寒 C.咳嗽,咳砖红色胶冻样痰 D.对庆大霉素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 E.白细胞正常或增加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鼻病毒
A.FEV1/FVC<70%及FEV1<70%预计值 B.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 C.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80%及FEV1<70%预计值 D.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及FEV1<70%预计值 E.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厌氧菌 C.肺炎克雷伯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肺炎链球菌
A.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偶见心律失常 B.剧烈胸痛、发热,心电图出现q波,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 C.症状、体征无典型表现,主要依据血沉增快帮助诊断 D.最先有低热、倦怠、与发热程度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各种心律失常 E.发热、PR间期延长、血清抗"O"滴定度增高(1:400)
A.增加通气量 B.持续低流量给氧 C.积极控制感染 D.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E.治疗原发病
A.心脏扩大 B.心肌肥厚 C.心率加快 D.心排血量增加甚至接近正常 E.回心血量增加
A.房性期前收缩 B.房性心动过速 C.室性期前收缩 D.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A.发病急缓、病程长短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值 D.出血倾向轻重 E.骨髓原始细胞的多少
A.AML-M1 B.AML-M5 C.AML-M3 D.ALL-L2 E.CML-BC
A.纵隔淋巴结肿大 B.易出血、贫血 C.容易并发感染 D.乏力、低热、多汗 E.以脾显著肿大为主,并有腹胀、低热、乏力
A.咖啡 B.蛋类 C.茶 D.维生素C E.菠菜
A.血小板生成减少 B.血小板消耗过度 C.血小板分布异常 D.血小板破坏过多 E.血小板消耗过度和分布异常
A.p波与QRS波无关 B.PR间期相等 C.RR间期相等 D.可见心室夺获波与室性融合波 E.心室率在100~250次/分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哮喘 C.过敏性肺炎 D.肺癌 E.喘息型支气管炎
A.大便常规和细菌培养 B.大便菌群检查 C.结肠镜检查 D.钡剂灌肠 E.结核菌素试验
A.老年人应选用半衰期短的NSAIDs药物 B.起效快,可以控制病情进展 C.有胃肠道出血病史者应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 D.各种药物使用剂量应该个体化 E.应该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NSAIDs药物同时服用
A.有核细胞增多 B.Ph染色体 C.NAP活性明显增加 D.肝脾大 E.原始十早幼细胞>30%
A.血沉 B.肝功能 C.自身抗体 D.眼底检查 E.胸片
A.系膜轻微病变性狼疮肾炎(Ⅰ型) B.系膜增殖性狼疮肾炎(Ⅱ型) C.局灶增生性狼疮肾炎(Ⅲ型) D.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Ⅳ型) E.膜性狼疮肾炎(Ⅴ型)
A.内囊内侧和丘脑附近 B.外囊附近 C.脑桥 D.小脑 E.内囊内侧延至外囊附近
A.大便潜血阳性,出血量至少大于5ml B.出现呕血,提示胃内积血量大于250ml C.柏油样便,出血量大于50ml D.大便潜血阴性,提示无消化道出血 E.出现全身症状,提示出血量大于400ml
A.引起口干 B.保护胃黏膜 C.引起胃窦部潴留 D.引起面部潮红 E.引起视力模糊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血培养 D.尿培养 E.补体结合试验
A.人型结核分枝杆菌 B.鼠型结核分枝杆菌 C.人型和鼠型结核分枝杆菌 D.牛型和鼠型结核分枝杆菌 E.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A.母婴传播 B.血液传播 C.性接触传播 D.一般生活及工作接触传播,如握手 E.人工授精
A.严重水肿患者应卧床休息 B.限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1~3g) C.大量利尿 D.正常量蛋白质饮食 E.ACEI、ARB类药物
A.好发于中老年 B.女性多见 C.肾超声双肾变小 D.常有肉眼血尿 E.典型皮疹改变
A.单纯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狭窄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抗CD20单抗 B.IL-1拮抗剂 C.IL-6拮抗剂 D.TNF-α拮抗剂 E.CTLA-4拮抗剂
A.可见Auer小体 B.非特异酯酶阳性 C.过氧化物酶阳性 D.糖原PAS反应(+)或成块 E.苏丹黑染色阴性
A.脑组织的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耐受 B.化疗方案不能杀死白血病细胞 C.化疗不够早,白血病细胞大量繁殖 D.患者疾病类型及个体差异 E.多数化疗药物,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A.引起肌肉瘫痪 B.引起严重的肾功能损害 C.引起血压降低 D.引起严重的心律紊乱 E.引起酸碱平衡紊乱
A.取决于有无并发症 B.年龄大者多预后较差 C.轻症常在2周内恢复 D.重症死亡率在20%~40%以上 E.重症者极少数演变成慢性胰腺炎
A.心肌活检 B.心电图检查 C.心肌酶学检查 D.超声心动图检查 E.心肌放射性核素检查
A.弥散功能 B.潮气量 C.流速容量曲线 D.最大通气量 E.肺泡通气量
A.强迫端坐位 B.出现严重呼气性呼吸困难 C.呼吸动度增大、呈吸气位 D.语音震颤减弱 E.大汗淋漓伴发绀
A.烂苹果味 B.蒜味 C.腥臭味 D.酒味 E.杏仁味
A.洋地黄 B.利尿剂 C.二尖瓣成形术 D.二尖瓣置换术 E.垂体后叶素止血
A.支气管哮喘 B.心源性哮喘 C.支气管扩张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支气管肺癌
女性,32岁。月经量多已2年,近3个月来感乏力、头晕、心悸,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6.0×109/L,血小板140×109/L,血片中可见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骨髓象:粒比红为1:1,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45%,体积小,胞质偏蓝,治疗首选()
A.肌内注射维生素B B.口服铁剂 C.输血 D.脾切除 E.口服叶酸
A.加磺脲类降血糖药物 B.加双胍类降血糖药物 C.加胰岛素治疗 D.加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 E.维持原饮食治疗和运动
A.外科手术 B.降压治疗 C.应用激素 D.应用脱水剂 E.应用止血剂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短暂脑缺血发作
A.加用升压药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小剂量肝素抗DIC E.选用抗病毒治疗
A.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B.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 C.侵入纵隔,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D.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 E.骨关节病综合征
A.白消安 B.羟基脲 C.靛玉红 D.干扰素 E.环磷酰胺
A.面部感觉减退 B.咀嚼肌萎缩 C.角膜反射减弱 D.面部有疼痛触发点 E.张口时下颌偏斜
A.肺内有结节样病灶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成年人 B.长期发热的患者 C.没有任何症状的健康查体者 D.未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 E.曾接种卡介苗的老年人
A.瞳孔缩小 B.流涎流汗 C.腹痛腹泻 D.小便失禁 E.骨骼肌震颤
A.高血压病 B.主动脉扩张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粥样硬化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青霉素 B.青霉素+链霉素 C.青霉素+庆大霉素 D.先锋Ⅴ E.先锋Ⅴ+阿米卡星
一孕妇,26岁,妊娠7个月,贫血,头昏,无力,食欲缺乏,Hb45g/L,RBC25×1012/L,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稀释性贫血 D.维生素B缺乏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血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检查 B.颅脑CT扫描 C.反复测量体温 D.抽血作细菌培养 E.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男性,30岁。持续发热20天,伴有周身不适,巩膜轻度黄染,体温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0cm,脾肋下1.0cm,白细胞3.0×109/L,中性80%,淋巴20%。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为()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肝功能 D.粪便培养 E.尿培养
A.发热、便秘2个月,伴下腹痛、大便表面带血 B.间断右下腹痛3年,加重伴发热2个月 C.腹泻、左下腹痛6天,伴里急后重,口服利复星后有所好转 D.间断腹泻3年,加重并便鲜血1个月,里急后重,应用利复星后无效 E.间断大便次数增多10年,精神紧张后加重,无便血,便前腹痛,便后缓解,服得舒特后缓解
A.起病急,体温升高快,而且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则越重 B.常有颅内压升高现象 C.有些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 D.重症病例可出现呼吸衰竭 E.病程早期皮肤可见淤点
A.血培养 B.多次痰培养 C.肺功能测定 D.X线胸片及胸部B超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A.S区 B.C区 C.P区 D.X区 E.前S区
A.输液 B.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 C.静注50%葡萄糖液 D.即刻补充TH E.即刻给予PTU
A.隐球菌 B.支原体 C.结核菌 D.军团菌 E.白色念珠菌
A.奇脉 B.腹水 C.肝脏肿大 D.心界扩大 E.外周静脉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