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动脉性溃疡 B.糖尿病溃疡 C.痛风溃疡 D.静脉性溃疡 E.外伤性溃疡 F.血管炎
A.快速补液,气管切开,入住监护室 B.入住监护室,均匀补液,气管插管 C.入住监护室,快速补液,气管切开 D.均匀补液,气管切开,入住烧伤监护室 E.气管切开,匀速补液,入住监护室 F.气管切开,入住监护室,快速补液
A.血、尿、粪常规 B.肺功能 C.胸部X线片 D.血细胞比容 E.血生化 F.动脉血气分析
患者男性,63岁,以“火焰烧伤四肢后2小时”来诊。查体:体重70 kg,烦躁,双小腿烧伤创面呈皮革状,环形,烧伤面积约为总体表面积的40%,均为Ⅲ~Ⅳ度烧伤。体温36.8 ℃,入院后导出酱油色尿20 ml。血肌酐34μmol/L。
A.液体复苏维持尿量40ml/h B.液体复苏维持尿量70ml/h,同时急诊手术切开减压 C.液体复苏维持尿量70ml/h,同时急诊手术切痂植皮 D.液体复苏维持尿量30ml/h,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 E.液体复苏维持尿量100ml/h,同时急诊手术切痂植皮 F.液体复苏维持尿量30ml/h,同时急诊手术切开减压
A.15分钟内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B.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 C.应用持续性肾替代治疗 D.静脉注射呋塞米针 E.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 F.30分钟内输冷冻血浆400ml
A.脓毒症、多器官衰竭(MOF. B.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F C.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D.菌血症、MODS E.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菌血症 F.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F
A.静脉应用胰岛素降低血糖 B.取创面分泌物标本后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 C.急诊手术清创 D.匀速补液,监测血压,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行升血压治疗 E.创面暴露,外涂磺胺嘧啶银粉,同时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 F.入住监护室
A.小腿中下1/3截肢 B.小腿中段截肢 C.小腿中上1/3截肢 D.负压封闭引流 E.钻骨引髓后期肉芽创面植皮 F.游离皮瓣移植
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B.右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C.右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D.右下肢CT血管造影 E.右下肢磁共振血管造影 F.右下肢X线片
A.严格禁食,静脉营养 B.使用广谱抗生素2~3天 C.肥皂水冲洗会阴部及瘢痕凹陷处 D.清洁灌肠 E.术前留置导尿 F.术前行结肠造瘘术
A.刃厚皮片移植 B.中厚皮片移植 C.全厚皮片移植 D.邻位的随意皮瓣 E.动脉皮瓣或肌皮瓣 F.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移植
A.埋藏皮条法 B.阴茎腹侧局部皮瓣法 C.阴茎侧侧包皮皮瓣法 D.膀胱黏膜片移植法 E.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法) F.口颊黏膜移植法
A.轻微挛缩 B.轻度挛缩 C.中度挛缩 D.重度挛缩 E.特重度挛缩 F.极重度挛缩
A.必须使肩关节外展达90°以上 B.必须使肩关节外展达145°以上 C.可以将挛缩的胸大肌、背阔肌的肌筋膜及部分肌束切断 D.不可以将挛缩的胸大肌、背阔肌的部分肌束切断 E.若腋窝顶部残留少许正常皮肤,应予以保留 F.腋窝顶部残留少许正常皮肤应一并切除,以利于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
A."Z"字成形术 B.五瓣成形术 C.游离皮片移植术 D.侧胸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术 E.肩胛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术 F.岛状背阔肌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术
A.肩关节未固定于外展145° B.肩关节未彻底制动或过早松动 C.瘢痕松解创面止血不彻底 D.术后皮片下方出血或血肿形成 E.包扎时压力不均匀 F.术中手术区消毒不严格,术后伤口感染 G.患者术后贫血、低蛋白血症
A.立即进行手术松解瘢痕 B.2个月后再进行手术松解瘢痕 C.8个月后再进行手术松解瘢痕 D.2年后再进行手术松解瘢痕 E.等瘢痕完全停止生长后再进行手术松解瘢痕 F.等患者青春期后再进行手术松解瘢痕
A.彻底松解瘢痕,使伸直达180° B.将肘窝临近的上臂和前臂瘢痕一并切除 C.松解瘢痕时在肘窝内外侧缘形成锯齿状创缘 D.松解瘢痕后的创面最好是圆形或椭圆形,以方便取皮、植皮 E.术中彻底止血 F.术中加压包扎或打包 G.术毕立即石膏外固定左肘关节
A.适当提高左上肢 B.早日下床活动 C.适当使用抗生素 D.及时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E.术后每2天必须打开全部敷料进行换药 F.术后左肘部无须换药,10天后再打开
A.患者烧伤后4个月,瘢痕较嫩,可先进行非手术治疗 B.待瘢痕相对成熟后(再过2~6个月)再进行手术治疗 C.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手部瘢痕整复手术 D.可以同时松解手背、腕背及手指掌侧瘢痕 E.应先松解手背及腕背瘢痕,后松解手指掌侧瘢痕 F.应先松解手指掌侧瘢痕,后松解手背及腕背瘢痕
A.右上臂上段 B.右上臂中段 C.右上臂下段 D.右肘关节处 E.右前臂上段 F.右前臂中段
A.只进行掌指关节背侧、腕关节背侧瘢痕松解即可,不作瘢痕切除 B.必须彻底松解掌指关节背侧、腕关节背侧瘢痕,同时切除手背、腕背瘢痕即可 C.彻底松解掌指关节背侧、腕关节背侧瘢痕,同时必须将手背、腕背及近节指背瘢痕一并切除 D.术中若掌指关节复位困难,可以将侧副韧带切断 E.术中必须将掌指关节用克氏针固定于伸直位 F.术中必须将掌指关节用克氏针固定于屈曲位80°~90°
A.刃厚皮片移植修复 B.一般情况不选择刃厚皮片移植,除非患者自身皮源极度困难 C.中厚皮片移植修复 D.全厚皮片移植修复 E.若基底肌腱、指掌骨外露,则考虑采用皮瓣修复 F.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时,可以选择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
A.石膏外固定右腕及掌指关节 B.抬高患肢 C.术后5天即可打开包扎敷料 D.术后10天打开包扎敷料 E.若术中行克氏针固定,则术后1~2个月拔出 F.若术中行克氏针固定,则术后2~3周拔出
A.局部麻醉药中毒 B.全脊椎麻醉 C.局部麻醉药过敏 D.晕针 E.疼痛休克 F.突发心肌梗死
A.即刻行胸外心脏按压 B.立即鼻导管高流量吸氧 C.立即面罩正压通气或气管内插管正压通气 D.静脉注射1mg肾上腺素 E.静脉滴注脂肪乳剂(英托利比特) F.静脉注射1mg阿托品 G.尽早进行电除颤
A.应用安全剂量 B.局部麻醉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C.严格正规操作,注药前必须回抽 D.预先使用苯二氮类对惊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E.臂丛阻滞时选用尽可能小的局部麻醉药用量 F.尽量选择单一局部麻醉药注射,避免使用局部麻醉药混合液
A.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B.肺功能 C.颅脑CT D.24小时动态心电图 E.出、凝血功能 F.踏板运动试验
A.若预计术中出血风险较小,可以不必停用阿司匹林 B.为利于围术期循环功能的稳定,应坚持服用利血平至术日晨 C.不必停用辛伐他汀 D.为利于围术期血糖的控制,术前可考虑停止口服降糖药,改为短效胰岛素治疗 E.不停用任何药 F.停用所有口服药物,必要时改为静脉用药替代,以便于术后用药
A.请麻醉医师紧急会诊 B.请神经内科紧急会诊 C.静脉注射地西泮 D.持续泵注丙泊酚 E.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啶 F.持续泵注芬太尼
A.待创面完全愈合后再行防瘢痕治疗 B.压力治疗 C.瘢痕贴 D.瘢痕内注射糖皮质激素 E.康复训练 F.冷冻疗法
A.颈部均为深度烧伤 B.烧伤治疗早期未注意保持颈部后仰位 C.患者颈部短 D.颈部创面未得到正确处理 E.创面愈合后未进行抗挛缩位固定 F.创面愈合后未进行有效的防瘢痕治疗 G.未进行有效功能锻炼
A.颈部的挛缩瘢痕必须充分松解,必要时切开颈阔肌 B.松解边缘宜超过侧正中线 C.创面植皮应尽量采用大张自体皮 D.术后仍应保持颈部于抗挛缩体位 E.植皮是远期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 F.瘢痕松解术和游离植皮术可分期完成 G.植皮边缘应呈鱼嘴样,避免直线瘢痕挛缩 H.创面尽量用薄皮片移植,利于皮片存活
A.建立中心静脉补液通道,快速补液 B.行颅脑CT平扫 C.行右下肢X线片 D.烧伤部位彻底清创 E.立即行右下肢切开减张 F.使用强效镇痛药缓解疼痛
A.紧急全身麻醉下行右额部血肿清除术 B.暂时脱水治疗,24小时后复查颅脑CT C.大量补充等渗和低渗液体抗休克 D.右下肢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E.夹板固定右下肢 F.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A.严格按照烧伤补液公式进行补液治疗 B.由于患者合并硬膜外血肿,补液量应减少 C.由于患者合并右股骨骨折,补液量应增加 D.控制输液总量,适当地增加胶体液的比例,力求输液速度均匀,避免一次快速输入单一的大量液体 E.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心率、血压,有条件的单位应监测血流动力学、颅内压,防治休克,使各项防治休克输液指标控制在低水平 F.在补液的同时,注意使用脱水药和激素,防治脑水肿
A.胸部X线片 B.心电图 C.动脉血气分析 D.鼓膜检查 E.全腹部CT平扫 F.纤维支气管镜
A.呼吸机辅助呼吸 B.应用糖皮质激素 C.使用抗生素 D.加强补液抗休克治疗 E.应用强心、利尿药 F.立即行创面切削痂手术,减少创面毒素吸收
A.肺部受冲击后,血管通透性增加,肺实质和肺间质出血、水肿,较易并发肺部感染 B.烧(烧伤)冲(冲击伤)复合伤患者胃肠道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伤后早期即有腹胀、恶心,细菌移位较单纯烧伤更加严重 C.爆炸伤导致异物存留创面,感染风险增加 D.医源侵入性操作增加了感染的发生概率 E.没有及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高级抗生素 F.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差
A.心电图 B.颅脑CT C.血常规 D.肝、肾功能 E.测肛温 F.胸部CT
A.吸氧,必要时呼吸机辅助通气 B.建立静脉通道 C.防止血栓,改善微循环 D.快速融化复温 E.截肢 F.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 G.应用多巴胺 H.处理创面
A.肺水肿 B.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C.脑水肿 D.肾衰竭 E.低血糖 F.急性应激性溃疡
A.血糖 B.足部X线片 C.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D.血常规 E.踝/肱指数(ABI) F.单丝检查 G.探针试验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F.5级
A.切开引流 B.静脉应用抗感染药 C.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 D.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E.加压治疗 F.控制血糖 G.立即血管造影
A.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 B.静脉应用抗感染药 C.探及骨组织,需考虑骨髓炎 D.糖尿病足合并感染均有典型的征象 E.常为多种细菌复合感染 F.分泌物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不必重复检查
A.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B.动脉造影 C.CT血管造影术(CTA. D.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 E.单丝检查 F.足部压力测定
A.西洛他唑 B.α硫辛酸 C.前列腺素E1 D.甲基维生素B12 E.神经营养因子 F.阿司匹林 G.安步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