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腮腺肿大3年,近6个月生长迅速”来诊。切除肿物,直径约5cm,有包膜。组织学检查:部分区域主要由黏液软骨样间质和多种结构的上皮细胞巢;部分区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及坏死。未见包膜穿透。
A.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B.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C.包膜内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D.多形性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E.多形性腺瘤中原位癌 F.非浸润性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患者女,36岁,因“偶然察觉颈右侧结节”来诊。查体:结节约橄榄大小,触之微痛,但无其他不适,遂行活检。镜检:滤泡间区多灶性坏死及小脓肿形成,并伴上皮样细胞反应,如图所示。
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结结核 B.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C.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D.猫抓病性淋巴结炎 E.结节病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A.抗酸染色 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结核菌素试验 D.立氏曼病血清学检查 E.WarthinStarry染色 F.基因扩增检测 G.Foot网状纤维染色
经上述染色结果如下图所示,疾病的诊断是()
A.淋巴结结核 B.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C.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D.猫抓病性淋巴结炎 E.结节病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G.曲菌病
患者男,66岁,因“发现颈右侧结节”来诊。查体:右侧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1~3cm,质中偏硬。B型超声:颈、腋下、腹股沟区以及腹腔内多发性低密度结节影,脾轻度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30.13×109/L,淋巴细胞0.60。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急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C.套细胞淋巴瘤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脾边缘区淋巴瘤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A.骨髓穿刺细胞学 B.淋巴结活检 C.外周血流式细胞术 D.骨髓流式细胞术 E.细菌培养 F.骨髓活检 G.核素骨扫描
提示颈淋巴结活检形态学如下图所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3(-),CD5(+),CD10(-),CD23(+),CD38(-),CD43(+),cyclin D1(-),Ki-67 15%。 该例的病理诊断应为()
A.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B.急性前淋巴细胞白血病 C.套细胞淋巴瘤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E.脾边缘区淋巴瘤 F.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G..浆细胞骨髓瘤
患者男,28岁,因“发现颈左侧结节1个月余,渐长大”来诊。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行活检,大体检查:灰白色结节1个,有完整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细腻。显微镜检查如图所示。
A.转移性低分化癌 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C.透明细胞肉瘤 D.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E.恶性黑色素瘤 F.Ewing肉瘤/PNET
A.Fantana染色 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 D.荧光原位杂交检测(FISH) E.骨扫描 F.抗酸染色
A.转移性低分化癌 B.间变大B细胞淋巴瘤 C.透明细胞肉瘤 D.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E.恶性黑色素瘤 F.Ewing肉瘤/PNET G.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K(-)
患者女,58岁。因“体检发现脾大5年,腹胀1年”来诊。5年前,体检发现脾大,无腹痛、腹胀,贫血,皮肤淤斑和牙龈出血等,未予重视。2个月前,腹胀加剧。近10个月来患者体重下降约15kg。血常规:Hb74g/L,PLT80×10/L,WBC7.49×10/L。B型超声:脾大,脾肋间厚约6.3cm,肋缘下约4.0cm,内缘距中线约2.0cm,实质回声均匀,未见占位。脾门淋巴结肿大。患者接受了择期脾切除术。术中:脾体积为25cm×20cm×7cm,质硬,表面有灰褐色斑点,并见1个副脾,直径约1cm。肝胃韧带、小肠系膜上见多枚肿大的淋巴结(具体数值不详)。曾行骨髓活检2次。脾、淋巴结和骨髓活检的形态学改变如图所示。
A.骨髓增生性肿瘤(MPN)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D.转移性癌 E.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 F.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A.网状纤维染色 B.PAS染色 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 E.BCR/ABL融合基因检测 F.流式细胞术检测
提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如下图所示。 该例的病理诊断()
患者女,76岁,因“发现脾大2周”来诊。查体:腹部扪诊可触及脾,Ⅰ线14cm,Ⅱ线16cm,因诊断不明而行择期脾切除术。术中:脾体积约20cm×15cm×9cm,表面光滑,未扪及确切包块。脾门淋巴结肿大,直径为3cm。病理:全切脾,重1250g,被膜光滑,切面暗红色,质中,呈均匀的细颗粒状。“脾门淋巴结”1枚,体积为3.5cm×1.5cm×0.8cm。脾及脾门淋巴结病变如图所示。
A.毛细胞白血病 B.滤泡淋巴瘤 C.套细胞淋巴瘤 D.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E.髓外造血 F.霍奇金淋巴瘤累及 G.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A.流式细胞术 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C.抗原受体基因重排检测 D.荧光原位杂交(FISH) E.细胞遗传学检测 F.PAS染色
A.毛细胞白血病 B.滤泡淋巴瘤 C.套细胞淋巴瘤 D.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E.髓外造血 F.霍奇金淋巴瘤累及
A.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B.淋巴结结核 C.淋巴组织肿瘤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囊性水瘤 F.浆细胞骨髓瘤 G.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提示病变区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如下图所示。 考虑可能的疾病有()
A.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B.Burkitt淋巴瘤 C.粒细胞肉瘤 D.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E.Ewing/PNET F.神经母细胞瘤 G.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提示主要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如下图所示。 最支持的疾病诊断是()
A.t(8;14) B.t(14;18) C.t(11;14) D.t(11;18) E.t(2;5) F.t(9;22) G.t(15;17)
患者男,58岁,因“自觉咽部不适”来诊。查体:右侧扁桃体II度肿大,同侧颈部可扪及1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约2cm,活动,无触痛。
A.癌 B.结核 C.淋巴组织肿瘤 D.息肉 E.甲舌囊肿 F.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提示临床怀疑肿瘤,并行活检。大体检查:不规则组织1块,直径约0.4 cm。镜检如下图所示。 病理诊断考虑为()
A.黑色素瘤 B.非霍奇金淋巴瘤 C.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D.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 E.低分化癌 F.血管肉瘤
A.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B.髓外浆细胞瘤 C.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E.粒细胞肉瘤 F.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男,42岁,因“牙龈肿胀2个月”来诊。查体:局部牙龈肿胀,质韧,触之出血。行活检。镜检形态学表现如图所示。
A.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B.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C.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D.急性髓系白血病浸润 E.低分化癌浸润 F.恶性黑色素瘤
A.血常规 B.骨髓穿刺检查/活检 C.流式细胞术 D.染色体核型分析 E.PET-CT F.嗜异性凝集试验
患者男,39岁,因“偶然发现颈右侧淋巴结肿大”来诊。入院后行淋巴结活检。大体检查:1个灰白色有完整包膜的结节,直径为2cm。切面呈灰白色,灶性区域似有坏死,质地中等,形态学表现如图所示。
A.结核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窦组织细胞增生为主 C.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D.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E.组织细胞肉瘤 F.皮病性淋巴结炎 G.转移性癌
A.结核 B.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窦组织细胞增生为主 C.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D.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E.组织细胞肉瘤 F.皮病性淋巴结炎
A.恶性肿瘤 B.良性肿瘤 C.交界性肿瘤 D.非肿瘤性病变 E.有特征性的亚细胞结构 F.临床上可表现为单系统或多系统病变
A.天疱疮 B.类天疱疮 C.疱疹样皮炎 D.掌跖脓疱病 E.瘢痕性类天疱疮 F.Hailey-Hailey病 G.疱疹样脓疱病 H.单纯疱疹
提示 光镜下组织形态如图所示。 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
A.天疱疮 B.类天疱疮 C.Hailey-Hailey病 D.疱疹样脓疱病 E.瘢痕性类天疱疮 F.疱疹样皮炎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病毒感染性疾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E.细菌感染性疾病 F.变态反应性疾病
A.寻常狼疮 B.皮肤肉样瘤 C.真菌病 D.痤疮 E.红斑性狼疮 F.皮肤淋巴瘤 G.手足口病 H.皮肤麻风
A.寻常狼疮 B.皮肤肉样瘤 C.真菌病 D.皮肤麻风 E.红斑性狼疮 F.皮肤淋巴瘤
A.未定型 B.结核样型 C.界线偏结核型 D.中间界线型 E.界线偏瘤型 F.瘤型
患者男,69岁,因“阴茎包皮出现结节,伴表面破溃”来诊。查体:患者阴茎包皮出现小结节,圆形,直径1cm,表面破溃形成糜烂、浅溃疡,与周围分界清楚。
A.生殖器疱疹 B.尖锐湿疣 C.鳞癌 D.恶性淋巴瘤 E.梅毒 F.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G.软下疳 H.淋病
A.生殖器疱疹 B.软下疳 C.鳞癌 D.恶性淋巴瘤 E.梅毒 F.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A.生殖器疱疹 B.软下疳 C.T细胞淋巴瘤 D.B细胞淋巴瘤 E.早期梅毒 F.晚期梅毒
A.病毒疣 B.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C.毛囊角化病 D.汗孔角化病 E.掌跖角化病 F.脂溢性角化病 G.寻常性天疱疮
提示 光镜下组织形态如图所示。 病理诊断为()
A.病毒疣 B.日光性角化病 C.毛囊角化病 D.汗孔角化病 E.掌跖角化病 F.脂溢性角化病
A.自身免疫性疾病 B.病毒感染性疾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D.变态反应性疾病 E.细菌感染性疾病 F.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A.良性多形性腺瘤和癌出现于同一肿瘤中 B.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其他部位发现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转移 C.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原发部位出现癌 D.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其他部位发生多形性腺瘤转移 E.一种肿瘤,部分为鳞癌,部分为多形性腺瘤 F.癌必须是浸润性低分化腺癌
A.未特指性导管癌 B.未分化癌 C.鳞癌 D.腺样囊性癌 E.腺泡细胞癌 F.黏液表皮样癌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泡细胞癌 C.囊腺癌 D.腺样囊性癌 E.多形性低分化腺癌 F.透明细胞癌 G.导管癌
A.腺样囊性癌 B.多形性腺瘤 C.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D.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E.腺泡细胞癌 F.囊腺癌 G.黏液表皮样癌
A.黏液表皮样癌 B.多形性腺瘤 C.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D.囊腺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F.腺样囊性癌
A.良性细胞形态 B.多种结构特征 C.黏液样玻璃样变间质 D.浸润周边组织 E.无包膜 F.侵犯神经
A.上颌结节及上颌尖牙区 B.上颌骨前部 C.下颌骨前牙区 D.下颌骨颏孔区 E.下颌第三磨牙区及升支部 F.下颌前磨牙区
A.多房且分房大小相差悬殊 B.骨质膨胀,以向颊舌侧为甚 C.肿瘤可含牙或不含牙,临牙可被肿瘤推压而移位 D.肿瘤内可见钙化影 E.牙根可被侵蚀呈锯齿状或截断状 F.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