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发出副交感节前纤维止于睫状神经节 B.居动眼神经核背内侧 C.属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核) D.支配瞳孔开大肌和睫状肌 E.位于中脑上丘平面
A.成人单手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3%,掌侧占1.25% B.小儿单手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3%,掌侧占1.25% C.五指并拢,手掌面积约等于体表面积的1% D.手掌法是检查者用自己的手掌来测量患者表面积的方法 E.手掌法测量体表面积时手指应分开
A.颅骨外膜 B.皮肤 C.浅筋膜 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E.帽状腱膜
A.大腿内侧和臀部 B.大腿内侧、臀部和阴阜 C.臀部和阴阜部 D.臀部、阴阜部和外生殖器 E.臀部
A.发出纤维组成迷走神经 B.位于舌下神经核内侧 C.位于延髓下份 D.支配腮腺分泌 E.接受内脏感觉传入纤维
A.伤口较大者应及早应用抗菌药物 B.破伤风抗毒素必须在伤后12小时内注射 C.感染伤口的肉芽组织水肿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D.感染伤口,一般不予缝合 E.已感染的伤口必须应用抗菌药物
A.ESWL B.输尿管镜下碎石 C.腹腔镜取石 D.经皮肾穿刺取石 E.药物排石
A.位于眶上缘中点 B.位于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 C.位于眶上缘外侧 D.位于眶上缘内侧 E.以上都不对
A.胫后肌 B.胫前肌 C.腓骨长肌 D.屈趾长和屈拇长肌 E.腓骨短肌
A.头皮全厚皮片移植法 B.“Z”成形术 C.复合组织移植法 D.额肌悬吊术 E.上睑提肌缩短术
A.位于体表者多沿神经干分布 B.肿瘤是良性的,极少恶变 C.手术时应沿神经纵行方向切开包膜 D.皮肤常有色素沉着 E.由神经鞘细胞组成
A.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B.下肢深静脉阻塞 C.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D.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E.小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A.右肾结核 B.右肾结石 C.双肾结核 D.左肾结 E.右肾肿瘤
A.骨折不愈合 B.骨折延迟愈合 C.骨折畸形愈合 D.骨化性肌炎 E.缺血性骨坏死
A.半脱位 B.前脱位 C.后脱位 D.真空脱位 E.无脱位
A.对侧颈内动脉为闭塞 B.颅内血管变异 C.同侧颈外动脉未闭塞 D.双侧椎动脉未闭塞 E.正常的脑底动脉环可迅速建立侧支循环
A.8~10cm B.9~11cm C.10~12cm D.11~13cm E.12~14cm
A.头颅CT B.脑电图 C.脑血管造影 D.腰穿 E.头颅MRI
A.前列腺部 B.膜部 C.尿道外口 D.球部 E.尿道内口
A.低体温 B.碱中毒 C.酸中毒 D.低血钙 E.高血钾
A.颅咽管瘤 B.脊索瘤 C.皮样囊肿 D.畸胎瘤 E.胶质瘤
A.股骨头圆韧带的小凹动脉 B.股骨干的滋养动脉升支 C.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 D.腹壁浅动脉的分支 E.腹壁下动脉的分支
A.损伤后足不能背伸 B.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之间下行 C.在比目鱼肌深面下行 D.在屈肌支持带浅面分为足底内、外侧神经 E.至足底后只分布于足底皮肤
A.左肾上端 B.左肾下端 C.右肾上端 D.右肾下端 E.肾门
A.位于豆状核的内侧 B.位于尾状核的内侧 C.位于岛叶的内侧 D.由大脑的连合纤维组成 E.位于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
A.恶性骨肿瘤 B.骨结核 C.急性骨髓炎 D.蜂窝织炎 E.骨软骨炎
A.本病好发于髋,膝关节 B.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 C.细菌多数是经血液循环进入关节 D.可以并发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E.本病多见于成人
A.呼吸机辅助过度通气 B.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 C.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 D.头高30度,地塞米松静滴 E.腰穿释放脑脊液
A.进行性加重明显 B.大蒜气味,主要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C.迟发性深部组织剧痛 D.创面多为凝固性坏死 E.深夜为黄绿色,有特殊的甜臭味
A.脐周静脉网 B.食管静脉丛 C.直肠静脉丛 D.翼静脉丛 E.椎静脉丛
A.C4 B.C5 C.C6 D.C7 E.C8
A.脓毒血症 B.急性呼吸衰竭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急性肾衰 E.应激性溃疡
A.半月板损伤 B.恶性肿瘤 C.急性蜂窝织炎 D.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E.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A.伤及表皮 B.伤及皮肤全层或皮下组织 C.伤及真皮 D.伤及肌肉骨骼 E.体温降低,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乃至丧失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面神经核 C.展神经核 D.上泌涎核 E.疑核
A.中厚皮片 B.游离皮瓣 C.带蒂皮瓣 D.刃厚皮片 E.全厚皮片
A.血肿吸收 B.组织坏死 C.伤口严重化脓感染 D.气性坏疽 E.骨筋膜室综合征
A.Horner综合征 B.声嘶 C.上肢麻木、肩胛区疼痛 D.剧烈咳嗽 E.上腔静脉综合征
A.髂骨与骶尾骨 B.耻坐骨与骶尾骨 C.髋骨与骶尾骨 D.髋骨与尾骨 E.耻、坐骨与骶骨
A.头皮全厚皮片移植法 B.“Z”成形术 C.复合组织移植 D.额肌悬吊术 E.上睑提肌缩短术
A.通过小静脉 B.通过小动脉 C.通过淋巴管 D.沿神经干传播 E.直接局部蔓延
A.血常规及血沉 B.胸椎正侧位X线片 C.核素骨扫描 D.结核菌素试验 E.胸部正位片
A.胸壁皮肤涂安息香酸酊以增加胶布黏性 B.准备宽约7~8cm的胶布条 C.于病人深吸气屏气时贴敷 D.胶布由后向前贴敷 E.贴敷长度为后端自健侧脊柱旁,前端越过胸骨
A.X线表现 B.临床表现 C.病理检查 D.G、T、M分级 E.放疗后是否恶变
A.穿经枕骨大孔 B.走行在延髓背侧 C.直接参与围成大脑动脉环 D.分出大脑后动脉 E.与小脑腹侧相邻
A.每隔4小时 B.每隔8小时 C.每隔9小时 D.每隔12小时 E.每隔24小时
A.大隐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B.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C.髂静脉血栓形成 D.小腿肌肉的静脉血栓形成 E.下肢静脉,动脉反应性痉挛
A.急诊复位 B.单纯髋关节脱位复位后牵引时间为3---4周 C.整复后避免负重3---6个月 D.合并髋臼后缘骨折都应切开复位 E.有一部分患者会发生股骨头坏死
A.息肉病 B.炎症性息肉 C.绒毛状腺瘤 D.直肠腺瘤 E.儿童型息肉
A.头颅CT B.头颅MRI C.脑血管造影 D.脑池造影 E.腰穿检查
A.手术造成膈神经损伤 B.膈下感染 C.粘连引起胃扭转 D.腹膜后血肿刺激腹腔神经丛 E.术后肠粘连
A.Ⅲ度烧伤面积+Ⅱ度烧伤面积+Ⅰ度烧伤面积 B.Ⅲ度烧伤面积+Ⅱ度烧伤面积 C.(Ⅲ度烧伤面积+Ⅱ度烧伤面积)/2 D.Ⅲ度烧伤面积+1/2Ⅱ度烧伤面积 E.1/2Ⅲ度烧伤面积+Ⅱ度烧伤面积
A.颌外动脉,面横动脉,眶下动脉 B.上唇动脉 C.下唇动脉 D.眶上动脉 E.面动脉
A.齿状核 B.舌下神经核 C.面神经核 D.动眼神经副核 E.三叉神经脑桥核
A.痛温觉分离,肌萎缩 B.四肢麻木,出现病理反射 C.出现四肢瘫,有脊髓腔梗阻现象 D.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猝倒 E.颈肩痛反复发作,手部有放射性痛,牵拉试验阳性
A.本病是肩关节周围多种软组织的慢性炎症 B.特征是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肌肉萎缩 C.前屈受限最严重 D.病变结果为关节外软组织粘连 E.本病有自愈倾向
A.40% B.10% C.30% D.12% E.25%
A.桡骨远端骨折 B.尺桡双骨折 C.肱骨外科颈骨折 D.肱骨干骨折 E.肱骨髁上骨折
A.只分布于下颌牙齿 B.无同名血管伴行 C.含内脏运动纤维 D.于翼内肌外侧下行入下颌孔 E.位于舌神经的前方
A.疼痛明显减轻 B.体温接近正常 C.功能有所恢复 D.胀痛基本消退 E.关节积液消失,体温正常
A.置左下肢外展屈曲位 B.置左下肢内收内旋位 C.将左下肢和右下肢捆扎在一起 D.人力牵引置下肢中立位 E.用木板床运送
A.腰腿痛 B.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C.膝反射异常 D.外踝部和足背外侧痛觉减退 E.踝反射异常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腕关节 D.膝关节 E.髋关节
A.骨折 B.骨肿瘤 C.关节脱位 D.骨髓炎的一种类型 E.关节炎
A.星形细胞瘤 B.少突胶质瘤 C.上皮样囊肿 D.室管膜瘤 E.髓母细胞瘤
A.理疗,痛点封闭 B.卧床牵引 C.髓核化学溶解疗法 D.经皮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E.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
A.锁骨骨折 B.肩关节脱位 C.肱骨颈骨折 D.肱骨干骨折 E.肱骨髁上骨折
A.1h B.6h C.12h D.24h E.36h
A.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B.表皮层,生发层健在 C.生发层 D.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E.皮下组织层
A.颜面部烧伤 B.密闭现场 C.胸片 D.烦躁 E.声嘶及喘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