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次 B.10次 C.20次 D.30次 E.40次
A.体温恢复正常 B.腮肿完全消退后3日为止 C.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7天 D.腮肿完全消退,再观察10天 E.发病后21天
A.肢体锻炼应从主动运动开始 B.活动强度越大越好 C.活动强调早期,应在症状基本控制之前进行 D.晨僵应注意关节休息,不宜多运动 E.可配合理疗、按摩
A.贫血 B.感染 C.口腔溃疡 D.颅内出血 E.药物的不良反应
A.每天总热量以脂肪为主 B.病情好转后主要选择动物蛋白 C.血氨偏高者限制蛋白质摄入 D.每天饮水量应大于2000ml E.饮食中应控制维生素C的摄入
A.皮肤瘙痒时可轻轻抓挠 B.适当晒太阳,增强体质 C.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 D.以肥皂水清洗面部,每日3次 E.使用化妆品掩盖红斑处,增强患者信心
A.1周 B.2~3周 C.4~6周 D.7~8周 E.9~10周
A.吸氧 B.头低脚高位 C.迅速补充血容量 D.应用止血药物 E.紧急胃镜检查明确病因
A.取半卧位或坐位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保持口鼻腔清洁 D.摄入足够热量 E.一律给予氧气吸入
A.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蛋白饮食 B.不能进食者补充液体、电解质等 C.长期卧床患者应重点预防肌肉萎缩 D.对服用AZT治疗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E.对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应嘱其每2个月做一次检查
A.加强安全措施 B.去除和避免一切诱发因素 C.注意休息 D.合理饮食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A.奥美拉唑初次服用应减少活动 B.氢氧化铝凝胶片剂服用时应温开水送服 C.抗酸药应与奶制品同时服用,增加药物的吸收 D.硫糖铝片应在餐后1小时给药 E.胶体铋剂应在餐后0.5小时给药
A.患者取头高足低俯卧位 B.迅速清除口鼻血凝块 C.不可将头偏向一侧 D.鼓励其将血咽下,减少失血 E.无效时给予面罩备氧解除呼吸道阻塞
A.胃部不适 B.恶心、反酸 C.胃黏膜出血 D.肾间质损害 E.药物性糖尿病
A.低血糖反应 B.变态反应 C.酮症反应 D.肾功能损害 E.胃肠道反应
A.磷代谢异常 B.低血钙 C.高血钙 D.低血钾 E.高血钾
A.2小时 B.5小时 C.6小时 D.10小时 E.24小时
A.体重2500g以上 B.大阴唇能盖住小阴唇 C.安静时心率120次/分 D.足底纹多 E.身长不到47cm
A.硬脑膜下积液 B.颅内血肿 C.肺部感染 D.肠道感染 E.泌尿系感染
A.2500g B.3000g C.3500g D.4000g E.4500g
A.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上升 D.血小板增多 E.红细胞大小及厚度不均
A.发绀型先心病 B.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 C.动力型肺动脉高压 D.艾森曼格综合征 E.周围血管征
A.惊厥 B.脑水肿 C.心力衰竭 D.喉痉挛 E.呼吸衰竭
A.免疫抑制药 B.抗生素 C.利尿药 D.糖皮质激素 E.生物制品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E.5~6小时
A.阴道后穹窿穿刺 B.B超检查 C.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D.宫腔镜检查 E.腹腔镜检查
A.满分为10分,为正常新生儿 B.8分以上只需进行一般处理 C.4分以下缺氧严重,应紧急抢救 D.应于出生5分钟时再次评分 E.评分根据呼吸、心率及皮肤颜色
A.接生者站在产妇右侧 B.胎头着冠时,开始保护会阴 C.宫缩间歇时保护会阴手不放开 D.胎头娩出后,继续保护会阴 E.双肩娩出后,保护会阴结束
A.急性出血期绝对卧床休息 B.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铁量高的食物 C.禁止盆浴 D.禁止性生活 E.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立即停用雌激素
A.胎头下降程度 B.羊水的颜色 C.胎儿的心率 D.产妇的疼痛感 E.产妇阴道流血量
A.手术前1日进行备皮 B.备皮上至剑突下缘 C.备皮下至两大腿上1/3 D.备皮左右至腋中线 E.脐部用酒精棉签擦拭2次
A.妊娠最后1个月 B.妊娠最后3个月 C.妊娠24周后 D.足月妊娠 E.妊娠28周后
A.胃肠道反应 B.口腔黏膜反应 C.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D.皮肤反应 E.脱发
A.血容量过多 B.血容量不足 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D.心功能不全 E.肺循环阻力增加
A.0.5℃ B.1℃ C.1.5℃ D.2℃ E.2.5℃
A.胶体液量和晶体液量之比为2:1 B.第1个24小时,小儿每公斤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1.5ml C.成人还应补充每日所需水分2000~3000ml D.液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应在伤后8小时内输完 E.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按第二个24小时计算量的1/2,再加2000ml
A.麻醉过浅 B.失血过多 C.过敏反应 D.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E.术中牵拉内脏
A.第7天左右 B.第5天左右 C.第3天左右 D.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无呼吸困难、吻合口瘘的症状 E.停止胃肠减压2小时后,无胸内剧痛
A.血肿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血压升高 B.血肿对侧肢体瘫痪→对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 C.清醒后再次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血压升高、脉搏变慢→瞳孔两侧不等大 D.双侧瞳孔同时散大→血压下降 E.意识障碍→去脑强直→呼吸停止
A.通过鼻腔,口腔吸痰 B.气管切开 C.鼻腔置管,氧气吸入 D.从口腔行气管插管 E.用开口器侧外位引流
A.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易发生肺栓塞 B.老年患者肺功能差 C.老年患者心功能差 D.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易发生健肺肺水肿 E.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易发生心肌梗死
A.平卧位 B.膝部垫枕 C.头颈部垫枕 D.腰背部垫枕 E.头部与臀部垫枕
A.呼吸系统疾病 B.肾脏疾病 C.慢性肝炎 D.有普鲁卡因过敏史 E.休克
A.腹膜刺激症状 B.急腹症表现 C.发热、腹痛、黄疸 D.急性腹膜炎表现 E.腹腔引流管引出液的性质和胆红素含量
A.患肢功能锻炼 B.尽可能减轻牵引重量 C.定时放松牵引装置 D.防止牵引针左右移动 E.定时测定肢体长度
A.经鼻腔吸痰 B.用无菌干棉球阻塞鼻孔 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E.协助患者做腰穿
A.按时服药 B.癌变的可能性 C.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D.胃溃疡的发病机制 E.学会排解压力
A.提前配制 B.肌内注射 C.静脉推注 D.快速滴注 E.避光滴注
A.高浓度吸氧 B.利尿、低盐饮食 C.端坐、双腿下垂 D.平卧、抬高双腿 E.皮下注射吗啡
A.充血性心力衰竭 B.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2个月
A.鼓励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过于劳累 B.少量多餐,指导患者深呼吸 C.使用质地柔软的梳子,避免用力梳发及搔抓头发 D.指导患者及时洗掉照射部位的记号并涂擦药膏 E.鼓励患者口含冰水、柠檬汁和嚼口香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半坐卧位 D.中凹卧位 E.头低足高位
A.保持病室内空气对流 B.予以低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C.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1500ml以上 D.绝对卧床休息 E.持续低流量吸氧
A.应用抗生素 B.暂不需要处理 C.蓝光疗法 D.给予苯巴比妥 E.输入白蛋白
A.6~8小时 B.8~10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6小时
A.牛奶及乳制品 B.鱼、虾及高热量饮食 C.动物肝脏及高蛋白饮食 D.紫皮茄子及高蛋白饮食 E.海带、紫菜及低蛋白饮食
A.风疹 B.幼儿急疹 C.猩红热 D.上呼吸道感染 E.麻疹
A.营养不良Ⅰ度,缺铁性贫血 B.营养不良Ⅱ度,巨幼细胞贫血 C.营养不良Ⅲ度,缺铁性贫血 D.营养不良Ⅱ度,缺铁性贫血 E.营养不良Ⅲ度,巨幼细胞贫血
A.继续卧床休息 B.可上学但应避免体力活动 C.继续注射青霉素 D.可按正常人参加活动 E.仅限于室内活动
A.妊娠满30周,宫底高度符合正常情况 B.妊娠满30周,宫底高度低于正常情况 C.妊娠满31周,宫底高度符合正常情况 D.妊娠满31周,宫底高度低于正常情况 E.妊娠满32周,宫底高度低于正常情况
A.产后不宜哺乳 B.不宜再妊娠者产后1周做绝育术 C.产后12小时可协助室内活动 D.遵医嘱应用抗生素3天 E.每4小时观察生命体征1次
A.不宜母乳喂养 B.不影响母乳喂养 C.新生儿接受免疫接种后可母乳喂养 D.产妇接受免疫接种后可母乳喂养 E.新生儿和产妇同时接受免疫接种后可母乳喂养
A.知识缺乏 B.焦虑 C.宫缩乏力 D.胎儿宫内缺氧 E.水、电解质紊乱
A.卧床休息 B.染色体检查 C.禁用肥皂水灌肠 D.肌注黄体酮,每日10~20mg E.妊娠12周行宫颈内口缝扎术
A.雄激素 B.孕激素 C.雌激素 D.刮宫 E.止血+补血药
A.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B.避免用力排便 C.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D.术前晚肥皂水灌肠 E.进无渣半流质
A.禁忌灌肠 B.肠内外营养结合支持治疗 C.全身使用抗生素 D.清除瘘口周围油膏 E.仅需经肛门清洁灌肠
A.加快输液速度 B.减慢输液速度 C.应用强心药物 D.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E.静脉滴注多巴胺
A.地塞米松 B.丙泊酚 C.20%甘露醇 D.硫喷妥钠 E.氢化可的松
A.乳癌 B.乳腺纤维腺瘤 C.乳腺囊性增生病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结核
A.意识状态 B.心律的变化 C.生命体征 D.心率的变化 E.血糖的变化
A.绝对卧床休息 B.心电监护 C.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D.正常活动,诱发晕厥在做辅助诊断 E.避免不良刺激
A.心理疏导:向病人解释床上排便对控制病情的重要意义 B.指导进食清淡易消化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 C.适当腹部按摩(按顺时针方向)以促进肠蠕动 D.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或灌肠 E.指导病人增加活动量,用力排便
A.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B.甲型病毒性肝炎 C.乙型病毒性肝炎 D.自身免疫性肝炎 E.以上都不是
A.继续维持抗结核不变,加强保肝治疗 B.停用异烟肼、利福平调整抗结核方案加用保肝药 C.停用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改用异烟肼+利福平+保肝药物 D.停用全部抗结核药物,加上泼尼松和保肝药 E.继续抗结核方案不变,密切随时观察
A.利福平、异烟肼 B.链霉素、利福平 C.链霉素、异烟肼 D.力克肺疾、卡那霉素 E.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A.佝偻病早期 B.佝偻病激期 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症期 E.软骨营养障碍
A.不需要治疗,只要多晒太阳 B.多晒太阳,每日口服预防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 C.多晒太阳,每日口服治疗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 D.一次肌注维生素D330万IU E.先口服钙剂2~3天,再肌注一次维生素D330万IU
A.每日要口服维生素D400~800IU,每日至少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 B.每日要口服钙片300~500mg,每日至少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 C.每日口服维生素D1000IU,每日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 D.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IU和钙片500mg,每日至少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 E.每日口服维生素D1000IU,2~4周的改口服维生素D400IU,每日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
A.尿常规 B.眼底检查 C.血细胞比容 D.红细胞沉降率 E.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
A.脑 B.眼 C.肺 D.心 E.肾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 C.胃癌出血 D.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并发出血 E.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
A.质子泵阻滞剂 B.硫糖铝 C.生长抑素制剂 D.胶体次枸橼酸铋 E.米索前列醇
A.血、尿常规 B.血、尿淀粉酶 C.X线 D.腹部B超 E.腹腔穿刺
A.少量清淡流质 B.热敷 C.理疗 D.输血 E.给予抗生素
A.休克 B.急性肾衰竭 C.急性心功能衰竭 D.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E.DIC
A.宜吃含糖量高的水果 B.低盐饮食 C.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饮食 D.-日三餐,不宜过多 E.控制主食摄入量
A.阴道 B.脑 C.肾 D.消化道 E.肺
A.牛奶 B.鸡蛋 C.肥肉 D.鱼虾 E.煮白菜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B.无渣、温热流食 C.少量低脂、低糖流质饮食 D.适当热量,每日蛋白质0.8~1.0g/kg,植物蛋白为主 E.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忌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A.反常性酸性尿 B.反常性碱性尿 C.酸性尿 D.碱性尿 E.中性尿
A.呕吐胃内容物,不含胆汁 B.呕吐食物和胆汁 C.频繁呕吐,量少,不含胆汁 D.呕吐量大,呕吐物为带酸臭味的宿食 E.呕吐物带粪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