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禁食禁水 B.增加营养 C.每晚洗胃 D.备皮备血 E.协助检查
A.体格检查 B.交谈和观察 C.心理社会测试 D.阅读相关资料 E.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A.安排提前就诊 B.转急诊治疗 C.转隔离门诊治疗 D.给予卫生指导 E.问清病史
A.准备床单位 B.介绍人院须知 C.准备急救药品 D.测量生命体征 E.通知医生
A.1~3 B.3~5 C.5~7 D.7~9 E.9~11
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B.病原微生物侵入皮肤 C.机体营养不良 D.用夹板时衬垫不平 E.皮肤受潮湿、摩擦刺激
A.热水袋 B.热水坐浴 C.湿热敷 D.温水浴 E.红外线照射
A.双侧腭弓 B.咽部 C.扁桃体 D.溃疡面 E.舌面
A.2小时 B.4小时 C.7小时 D.8小时 E.10小时
A.食管 B.胃 C.肛门 D.十二指肠 E.咽
A.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B.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C.腹痛、腹泻 D.意识丧失、尿便失禁 E.喉头水肿、呼吸道症状
A.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B.夜间睡眠时保持半卧位 C.准确测量尿量和体重 D.加强心电监护 E.饮食中限制蛋白质摄人量
A.甲醛(福尔马林) B.浓盐酸 C.冰醋酸 D.苯甲酸 E.甲苯
A.特别护理 B.一级护理 C.二级护理 D.三级护理 E.四级护理
A.大多数起病缓慢 B.病程大多为慢性 C.疼痛部位对疾病诊断有帮助 D.大多数起病急 E.预后与疾病有关
A.加强户外锻炼,多晒太阳 B.皮损处用清水冲洗 C.脱发的病人每周温水洗头两次 D.皮肤、黏膜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菌素甘油外涂 E.安置在背阳的病室中
A.血压下降 B.尿少 C.头晕 D.口渴 E.呕吐
A.扩容疗法 B.强心和调节血管张力 C.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D.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E.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A.阿托品 B.安眠药 C.索米痛片(去痛片) D.镇痛药 E.镇静药
A.观察生命体征 B.补液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观察意识 E.测定尿量
A.端坐位 B.半坐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头高足低位 E.俯卧位
A.碘酊 B.戊二醛 C.甲醛 D.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E.环氧乙烷
A.卧床休息 B.测体温每4小时1次 C.鼓励多饮水 D.冰袋放病人头顶、足底处 E.每日口腔护理2~3次
A.鲜红色 B.乳白色 C.黄褐色 D.酱油色 E.淡黄色
A.牛奶 B.西红柿 C.动物肝 D.豆制品 E.土豆
A.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B.冰盐水洗胃 C.应用双气囊三腔管 D.暂禁食 E.观察粪便颜色及量
A.止痛,禁烟 B.指导抬腿运动 C.患肢用热水袋加温 D.保持患肢干燥 E.测皮温、观察疗效
A.被测者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 B.缠袖带的松紧度以放入一指为宜 C.重测血压必须使汞柱降至“0” D.偏瘫病人在健侧肢体测量 E.需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固定测量者
A.12周 B.16周 C.20周 D.24周 E.28周
A.以鼻咽部症状为主,鼻塞、流涕、咽痛 B.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吐痰,呼吸加快 D.全身症状重,局部症状轻 C.全身症状轻,局部症状重 E.易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
A.右心房 B.左心房 C.右心室 D.左心室 E.心尖部
A.领子 B.胸前 C.背部 D.袖子的后面 E.腰带的以下部分
A.接触病人应该穿隔离衣 B.病人的排泄物倒入抽水马桶中冲洗 C.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D.给予低脂肪食物 E.病人剩余的饭菜可用漂白粉混合搅拌后倒掉
A.止痛 B.吸氧 C.肋骨牵引固定 D.应用胸腔闭式引流 E.牵引固定或厚棉垫加压包扎胸部
A.护士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按在动脉(多为桡动脉)上,计数1分钟脉率 B.诊脉时如有异常,再重复测1~2次,以求准确 C.当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尖搏动,数1分钟心率代替诊脉 D.如病人心率和脉率不一致时,护士应先测心率,再测脉率,各测1分钟 E.诊脉时不可用拇指,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A.胸前部 B.腹前部 C.夹于腋下 D.双手下垂 E.双手往后背
A.平卧 B.健侧25º卧位 C.1/4侧卧位 D.患侧卧位 E.俯卧位
A.1~2d B.3~4d C.5~6d D.5~l0d E.5d以后
A.十二指肠球部 B.十二指肠降部 C.十二指肠乳头处 D.十二指肠水平部 E.十二指肠升部
A.急性喉炎 B.急性胃炎 C.心肌梗死 D.心绞痛 E.风湿性心肌炎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14小时
A.宜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饮食 B.工级高血压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 C.缓解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 D.血压高时服药,不高时不用服药 E.每日定时测血压
A.预防感染 B.解除痉挛 C.消除炎症 D.稀释痰液 E.缓解缺氧
A.要素饮食配制要在室温下保存 B.要素饮食配制后要在24小时内用完 C.由小量、低浓度、低速度开始输入 D.每日冲洗管饲导管2次 E.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发生
A.颞动脉 B.桡动脉 C.肱动脉 D.足背动脉 E.颈动脉
A.宜在两餐之间服用 B.同时给含铁丰富的食物 C.用稀牛奶送服 D.与胃蛋白酶合剂同服 E.贫血纠正继服铁剂2个月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B.高热量、高蛋白、高盐 C.高热量、低蛋白、低盐 D.低热量、低蛋白、低维生素 E.低热量、低蛋白、低盐
A.舒适体位 B.强效镇痛药 C.局部热敷 D.针灸 E.解痉药
A.病毒性肝炎 B.日本血吸虫病 C.酒精中毒 D.胆汁淤积 E.循环障碍
A.立即物理降温 B.给予适量止咳药 C.室内湿度应保持40% D.嘱患儿勿进食过饱 E.定时雾化吸人、排痰
A.16周末 B.20周末 C.24周末 D.28周末 E.32周末
A.口服避孕药 B.宫内节育器 C.子宫帽 D.阴茎套 E.体外排精
A.0.5% B.1% C.2% D.3% E.4%
A.让病人休息 B.心理安慰 C.调整病人卧位 D.进行保健指导 E.采集呼吸道标本
A.躯体移动障碍 B.焦虑 C.生活自理缺陷 D.疼痛 E.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A.30滴 B.35滴 C.40滴 D.45滴 E.50滴
A.给镇痛药 B.适当下床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C.给大剂量青霉素 D.低盐、高糖、高蛋白饮食 E.低盐、高糖、高维生素饮食
A.性传播 B.母乳传播 C.血液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呼吸道传播
A.25%~30% B.35%~40% C.41%~45% D.46%~50% E.51%~60%
A.有早孕反应 B.出现尿频现象 C.乳房增大,乳晕着色 D.在耻骨联合上扪及子宫底 E.尿妊娠试验呈阳性
A.肌注苯巴比妥钠 B.静点硝普钠 C.口服呋塞米 D.肌注利舍平(利血平) E.静注20%甘露醇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消化道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保护性隔离
A.病人自行排尿 B.请示护士长改用其他办法 C.请家属协助劝说 D.耐心解释,讲清导尿的重要性,并用屏风遮挡 E.报告医生择期手术
A.协助病人进行自我放松 B.不因自身工作影响病人休息 C.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D.给予心理支持,缓解病人焦虑 E.满足病人的一切要求
A.用50%乙醇按摩创面及周围皮肤 B.用生理盐水清洗并敷新鲜鸡蛋膜 C.暴露创面,红外线每日照射1次 D.剪去坏死组织,用过氧化氢溶液洗净,置引流纱条 E.涂厚层滑石粉包扎
A.部分性前置胎盘 B.边缘性前置胎盘 C.心脏病 D.胎盘早期剥离 E.宫缩乏力
A.常规肠道准备 B.当天禁止早餐 C.鼓励饮水 D.检查前排尽小便 E.需作碘过敏试验
A.血压及脉搏 B.子宫收缩情况 C.阴道流血量 D.乳汁分泌情况 E.膀胱充盈情况
A.患者取头高足低俯卧位 B.迅速清除口鼻血凝块 C.不可将头偏向一侧 D.鼓励其将血咽下,减少失血 E.无效时给予面罩给氧解除呼吸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