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主张线应采用0.3mm虚线绘制 B、主张线颜色统一采用红色 C、主张线可压盖图上任何要素 D、主张线由相邻两行政区域之一绘制
A、重力差值 B、重力垂线偏差 C、重力加速度 D、重力垂直梯度值
A.29°59′50″,60°00′02″,90°00′08″ B.29°59′52″,60°00′02″,90°00′06″ C.29°59′48″,60°00′02″,90°00′10″ D.30°00′00″,60°00′00″,90°00′00″
A、0 B、1 C、2 D、3
A、5 B、10 C、15 D、20
A、-0.14 B、-1.75 C、+0.14 D、+1.75
A、与方向有关,与位置有关 B、与方向有关,与位置无关 C、与方向无关,与位置无关 D、与方向无关,与位置有关
A、3 B、4 C、5 D、6
A、钢管水准标石 B、道路水准标石 C、混凝土柱水准标石 D、墙角水准标志
1秒级经纬仪观测某角度(秒值)6测回成果如表所示,测回互差限差为5″,则下列测量数据取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6个测回全部采用 B、舍去第4测回,重测补测至合格 C、舍去第4、5测回,重新补测至合格 D、舍去第3、4、5测回,重新补测至合格
A、6 B、7 C、8 D、9
A、中国、辽东半岛、黄海 B、黄海、辽东半岛、中国 C、中国、黄海、辽东半岛 D、辽东半岛、黄海、中国
A、前方交会法 B、后方交会法 C、极坐标法 D、直角坐标法
A、±0.05 B、±0.10 C、±0.15 D、±0.20
A、道路中线测量 B、施工放样 C、基础控制测量 D、纵横断面测量
A、m=[𝑣𝑣]/(𝑛−1) B、m=±𝑤𝑤/(3𝑛) C、m=±𝛥𝛥/𝑛 D、m=±𝛥𝛥/(2𝑛)
A、±9 B、±10 C、±12 D、±16
A、探管仪测程 B、管线外径 C、管线两端高差 D、管线埋深
A、包含管线两侧地形信息 B、包含管线的基本属性 C、包含各种类型的管线 D、包含管线的图式图例
A、同一幅图只应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B、山顶、鞍部、凹地处应加绘示坡线 C、等高线与图上高程注记点之间应协调 D、首曲线上高程注记的字头应朝向高处
A、±2 B、±3 C、±6 D、±9
A、陀螺经纬仪法 B、GPS定位法 C、三角高程测量法 D、导线测量法
A、利用GPS测量测定地面点位 B、利用定位定姿数据进行航测成图 C、利用检验场对航摄仪进行精密检校 D、利用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探测
A、 B、 C、 D、
A、房屋内设备夹层 B、房屋内操作平台 C、厂房内上料平台 D、大型水箱构架
A、±5 B、±10 C、±15 D、±20
某地籍图上房屋及注记如图所示,则该注记中数字“3”、“4”代表的是()。
A、房屋层数 B、房屋产别 C、房屋类别 D、房屋结构
A、1:10000 B、1:25000 C、1:50000 D、1:100000
A、1:5000 B、1:10000 C、1:50000 D、1:100000
A、20° B、30° C、45° D、60°
A、1 B、2 C、5 D、10
A、2014年8月获得的SPOT5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 B、2014年8月获得的IKONOS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 C、2014年9月获得的QuickBird多光谱影像数据 D、2014年9月获得的资源三号全色影像数据
A、±0.1 B、±0.25 C、±0.33 D、±0.50
A、保持适当调绘重叠 B、不产生调绘漏洞 C、不分割重要地物 D、保持调绘片美观
A、影像曝光时外方位元素 B、航摄仪内方位元素 C、空三加密点量测坐标 D、地面控制点三维坐标
A、实现两个影像上同名点的自动匹配 B、恢复两个影像间的位置和姿态关系 C、将立体模型纳入地图测量坐标系统 D、消除由于影像倾斜产生的像点位移
A、取上下沿水位高程的均值统一赋值 B、依据上下沿水位高程分段内插赋值 C、按高程空白区处理赋值高程值-9999 D、按高程推测区处理分别赋予最大值最小值
A、点云数据的密度 B、点云数据平面密度 C、点云数据的坐标系 D、点云数据存储方式
A、全野外 B、全室内 C、先外后内 D、先内后外
A、几何精度 B、属性精度 C、纹理质量 D、细节层次
下式为数字摄影测量成果质量检验中计算涉及错误率的质量元素得分值的公式,其中r0指的是()。
A、错误率均值 B、错误率检测值 C、错误率限值 D、错误率实际值
A、1:10万 B、1:25万 C、1:50万 D、1:100万
A、依比例尺符号 B、半依比例尺符号 C、象形符号 D、几何符号
A、近海航行图 B、省级政区地图 C、大比例尺普通地图 D、导航电子地图
A、质底法 B、线状符号法 C、范围法 D、分区统计图法
A、色彩 B、大小 C、结构 D、线型
A、4 B、8 C、16 D、32
A、戈壁滩 B、沙地 C、沼泽地 D、冲沟
A、系列地图和地图集 B、人文地图和自然地图 C、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D、地形图和非地形图
A、系统效率 B、可移植性 C、可扩展性 D、技术服务
A、软件接口 B、数据类型 C、数据精确度 D、故障处理
A、增大栅格单元面积 B、缩小栅格单元面积 C、改变栅格形状 D、减少栅格总数
A、关系数据模型 B、层次数据模型 C、空间数据模型 D、网状数据模型
A、运行支撑层 B、数据层 C、应用层 D、服务层
A、县 B、乡镇 C、村 D、组
A、政区专题数据 B、环保专题数据 C、气象专题数据 D、地震专题数据
A、道路方向 B、道路种别 C、道路功能等级 D、道路材质
A、道路网数据 B、企事业单位数据 C、水系、植被数据 D、通讯设施数据
A、安全保密性和数据合法性 B、数据合法性和资质合法性 C、安全保密性和出版合法性 D、资质合法性和出版合法性
A、地图引擎功能 B、后台信息数据库功能 C、数据更新功能 D、网站管理功能
A、西经180°北纬0° B、东经180°北纬90° C、东经180°北纬0° D、西经180北纬90°
A、1:1000 B、1:2000 C、1:5000 D、1: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