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溶解在血浆中 B.与血红蛋白结合 C.以碳酸盐的形式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A.连续硬膜外腔麻醉 B.脊髓麻醉 C.基础麻醉骶管麻醉 D.连续硬膜外腔麻醉肾脏局部降温 E.气管内插管全麻
A.一次不到位,但经1~2次调整后即可到位 B.漏气 C.喉痉挛 D.虽插入,但气道阻力大 E.会厌扭曲
A.吗啡 B.烯丙吗啡 C.纳洛酮 D.哌替啶 E.芬太尼
A.镁 B.钠 C.钙 D.钾 E.氯
A.抑制外周感觉神经末梢 B.抑制大脑边缘系统 C.激动第三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 D.抑制中枢的阿片受体 E.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A.1~2ml/kg B.4~5ml/kg C.6~7ml/kg D.8~10ml/kg E.11~12ml/kg
A.感觉神经 B.运动神经 C.副交感神经 D.交感神经 E.膈神经
A.肾素 B.肾上腺素 C.1,25-(OH)2-D3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前列腺素
A.平均动脉压与心率 B.体循环阻力与心率 C.每博量与心率 D.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心排血量 E.每博量与每博作功
A.t1/2约为5小时 B.不溶于水 C.可与碱性药物混合后应用 D.局部刺激轻微 E.口服首过效应大
A.悬雍垂 B.声门上 C.声门下 D.后杓状软骨 E.声带水平
A.脾 B.淋巴结 C.胸腺 D.肝 E.骨髓
A.清楚伤口内血肿、异物 B.止血彻底 C.切除没有活力的组织 D.必须放置引流 E.缝合伤口时必须根据伤口情况和受伤时间
A.高热 B.心率减慢 C.支气管痉挛 D.肺不张 E.呼吸急促
A.血清谷草转氨酶升高 B.无尿 C.心律失常 D.血压低 E.无法解释的心动过速、呼吸增快、出汗、发绀和钠石灰过热
A.引起特意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协调肌紧张 D.调节内脏功能 E.维持觉醒
A.输2%氯化铵溶液 B.输0.1mol/L盐液 C.输平衡盐溶液 D.积极处理原发病 E.输等渗氯化钠溶液
A.降低蛋白分解 B.降低脂肪动员 C.稳定溶解体膜 D.降低血糖 E.不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A.血压>140/95mmHg B.血压升高>20% C.血压升高>30% D.A或C E.BC
A.浓缩红细胞是全血分离血浆、容量减半后得到的,其红细胞比容达到50%-70%,较粘稠,可加生理盐水稀释再行输注 B.红细胞悬液是去血浆的浓缩红细胞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后制成,保存期同浓缩红细胞,临床应用多 C.洗涤红细胞是将浓缩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除去白细胞、血小板,保留红细胞,然后加上半量生理盐水配成红细胞悬液 D.洗涤红细胞适用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血浆蛋白抗体、高钾血症及肾功能不全等 E.本例患者应选择浓缩红细胞进行输注较其他种类红细胞制品好
A.肺淋巴引流量增加 B.心输出量减少 C.肺毛细血管收缩 D.尿量减少 E.心钠素分泌量减少
A.琥珀胆碱过量 B.血浆胆碱酯酶(ChE.活性增高 C.ChE活性下降 D.普鲁卡因过量 E.哌替啶过量
A.消除或减轻纵隔摆动与反常呼吸 B.避免肺内物质的扩散 C.保持PaO2和PaCO2于基本正常水平 D.保持VA/Q于正常水平 E.减轻循环障碍
A.促红细胞生成素 B.生长激素 C.雌激素 D.甲状腺素肾素 E.雄激素
A.静、吸复合麻醉 B.静脉麻醉 C.部位麻醉 D.吸入麻醉 E.基础麻醉
A.丁哌卡因 B.利多卡因 C.普鲁卡因 D.可卡因 E.丁卡因
A.异氟烷 B.恩氟烷 C.氧化亚氮 D.甲氧氟烷 E.氟烷
A.发病年龄不同 B.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C.胰岛素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D.发生酮中毒的倾向不同 E.血糖稳定性不同
A.舌后坠 B.喉痉挛 C.支气管痉挛 D.咽喉部分泌物积蓄 E.气管导管阻塞
A.白血病 B.糖尿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艾迪生病 E.帕金森病
A.吸入高浓度氧 B.正性肌力药 C.缩血管药 D.扩张血管药 E.抗心律失常药
A.Valerings B.Vonliebig C.Colton D.Jackson E.Horacewells
A.空气的压力 B.混合气体的压力 C.单纯某一气体的压力 D.混合气体中某一种气体的压力 E.以上都不是
A.潮气量 B.残气量 C.时间肺活量 D.呼气流速 E.肺总容量
A.1.26kPa B.5.00kPa C.3.52kPa D.0.63kPa E.2.0kPa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撒型肺结核 C.浸润性肺结核 D.支气管肺癌 E.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A.第三脑室后部肿瘤 B.额叶肿瘤 C.颅前窝底部肿瘤 D.矢状窦旁肿瘤 E.听神经瘤
A.钠离子 B.钾离子 C.氯离子 D.钙离子 E.镁离子
A.眼轮匝肌肉-膈肌-肋间肌-四肢肌肉 B.眼轮匝肌肉-四肢肌肉-膈肌-肋间肌 C.眼轮匝肌肉-肋间肌-四肢肌肉-膈肌 D.眼轮匝肌肉-上肢肌肉-肋间肌-膈肌 E.眼轮匝肌肉-肋间肌-膈肌-四肢肌肉
A.右室前负荷 B.左室前负荷 C.右室后负荷 D.左室后负荷 E.左房前负荷
A.生理盐水 B.乳酸钠林格液 C.5%葡萄糖溶液 D.5%碳酸氢钠溶液 E.冰冻血浆
A.肝毒性 B.喉痉挛 C.精神运动性反应 D.局部刺激性 E.抑制循环
A.脑脊液减少 B.脑血容量减少 C.脑组织的弹性 D.脑血容量减少,脑组织的弹性 E.以上都正确
A.血流速度 B.红细胞比容 C.血浆粘度 D.血浆胶体渗透压 E.允许单个红细胞通过内径小于红细胞的营养毛细血管
A.利多卡因 B.布比卡因 C.罗哌卡因 D.肾上腺素 E.丁卡因
A.骶2~4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很细,对局麻药敏感 B.腰2~4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很细,对局麻药敏感 C.骶2~4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很粗,对局麻药敏感 D.腰2~4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很粗,对局麻药敏感 E.以上均不是
A.病变压迫气管 B.咯血 C.带痰性咳嗽 D.肺纤维性变 E.呼吸系统急性感染
A.寒战 B.复温时烫伤 C.酸碱平衡紊乱 D.意识障碍 E.心室颤动
A.经第一关卡影响药效 B.不经第一关卡效应,显效较快 C.给药量不受限制 D.脂溶性低的药物吸收快 E.以上都不是
A.目的在于防止术中反流呕吐误吸 B.成人最好12小时禁食 C.青壮年病人,采用颈、臂从神经阻滞时可以不禁食 D.小儿术前应禁食8小时 E.哺乳期小儿术前4小时可喂食糖水
A.常发生于妊高征患者 B.附着在子宫下段的胎盘发生剥离而引起临床症状 C.Ⅲ度胎盘早剥提示胎盘剥离面超过1/2 D.严重的胎盘早剥易诱发DIC E.胎盘早剥一经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 C.舒张前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A.可进行控制或辅助呼吸 B.可使气体加温 C.挤压呼吸囊可使萎缩肺膨胀 D.缓冲和防止高压气体对肺的损伤 E.便于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幅度和呼吸阻力
A.12岁的小儿基础代谢率比10岁小儿高 B.女性比男性的高 C.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 D.兴奋,不安和疼痛时降低 E.爱迪生(Addison)病时,基础代谢率增高
A.抗利尿激素(ADH) B.催产素(OXT)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D.皮质醇 E.心钠素(ANP)
A.MAP低于80mmHg B.头高脚低位 C.麻醉适度 D.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25mmHg E.应用β受体阻滞药
A.轴突一轴突突触 B.兴奋性突触 C.抑制性突触 D.外周递质 E.中枢递质
A.2%~3% B.4%~5% C.6%~7% D.8%~9% E.9%~10%
A.胰腺β细胞 B.胰腺D细胞 C.胰腺PP细胞 D.胰腺间质细胞 E.胰腺α细胞
A.只有前、后纵韧带 B.相邻椎弓板之间由黄韧带连结 C.横突之间无连结组织 D.颈椎间无椎间盘 E.后纵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的作用
A.肺内分流增加,加重低氧血症 B.肺内分流增加,减轻低氧血症 C.肺内分流减少,减轻低氧血症 D.肺内分流减少,加重低氧血症 E.肺血管扩张,肺血流量增加
A.咪达唑仑 B.芬太尼 C.琥珀胆碱 D.依托咪酯 E.羟丁酸钠
A.给予β-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心率 B.给予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血压 C.加深麻醉以降低血压和心率 D.增加分钟通气量 E.不需要处理,等待手术后自然恢复
A.发绀 B.皮肤潮红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 C.舒张前期 D.等容舒张期 E.充盈期
A.<20% B.20%~30% C.30%~40% D.40%~80% E.>80%
A.取右侧卧头低足高位 B.PEEP通气 C.支气管冲洗 D.激素治疗 E.呼吸兴奋剂
A.Ga(OH)2 B.NaOH和KOH C.Ba(OH)2 D.甲基橙 E.硅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