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超短波 B.短波 C.微波 D.蜡疗 E.紫外线
A.1~7级 B.2~7级 C.3~7级 D.4~7级 E.5~7级
A.定性评定 B.半定性评定 C.定量评定 D.半定量评定 E.仪器评定
A.中波紫外线疗法 B.焦油类、水浴和紫外线三联疗法 C.水疗法 D.长波紫外线加光敏药物疗法 E.外用维生素A或角质剥脱剂后照射红外线
A.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 B.血栓性静脉炎、肠吻合术后、肌肉萎缩 C.癔症、精神病史 D.青光眼、白内障 E.孕产妇
A.一人多病 B.临床表现典型,易诊断 C.病情急,变化快 D.并发症多,易出现连锁反应 E.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A.电离射线 B.热射线 C.X射线 D.化学射线 E.非电离射线
A.水囊法 B.直接接触法 C.固定法 D.移动法 E.药物透入法
A.40cm B.60cm C.80cm D.100cm E.90cm
A.皮肤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和皮下组织 B.可以接受触、压、痛觉、温度等刺激 C.不能用体表信息直接参与调节身体的反射活动 D.皮肤感受器可向大脑半球的感觉皮质传入信息 E.皮肤感受器具有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的双重作用
A.术后第二天 B.术后1周 C.术后2周 D.术后3周 E.术后4周
A.耐力性项目 B.力量性项目 C.放松性项目 D.矫正性项目 E.机械性项目
A.滑动 B.滚动 C.旋转 D.牵拉 E.分离
A.必须处理癫痫发作 B.必须检查是否存在脑水肿,并加以处理 C.应用高压氧治疗 D.可以应用各种感觉刺激 E.不应积极治疗其痉挛,以免造成损害
A.踝足矫形器 B.膝踝足矫形器 C.膝关节矫形器 D.截瘫支具 E.髋膝踝足矫形器
A.意外期、出血期、暴躁反应期、依赖反应期、康复期 B.出血期、休克期、依赖反应期、抑郁反应期、适应期 C.休克期、否认期、抑郁反应期、依赖反应期、适应期 D.意外期、否认期、依赖反应期、抑郁反应期、适应期 E.出血期、否认期、抑郁反应期、适应期、康复期
A.清楚残存功能 B.确立康复目标 C.指导康复治疗 D.预后的评定 E.以上均是
A.加粗笔 B.长臂洗澡刷 C.肥皂手套 D.鞋拔 E.吸管固定器
A.1h B.2h C.3h D.1.5h E.2.5h
A.降落伞反射 B.阳性支持反射 C.肱二头肌反射 D.倾斜反应 E.对光反射
A.病变肺部处于高位,头低足高位 B.病变肺部处于低位,头低足高位 C.病变肺部处于高位,头高足低位 D.病变肺部处于低位,头高足低位 E.病变肺部处于水平位,头低足高位
A.BrunnstromⅡ级 B.BrunnstromⅢ级 C.BrunnstromⅣ级 D.BrunnstromⅤ级 E.BrunnstromⅥ级
A.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B.肌力测定 C.影像学检查 D.心肺功能检查 E.失语症检查
A.(1)、(5) B.(4)、(5) C.(1)、(2)、(3) D.(5)、(3)、(4) E.(4)、(5)
A.肌肉再教育 B.持续牵拉 C.生理运动 D.附属运动 E.保持-放松
A.综合康复 B.因人而异,按需康复 C.重点改善记忆能力 D.支持照料者 E.以改善生存质量为目标
A.颈部和后枕部 B.颈部至肩、上臂外侧、前臂桡侧、拇指 C.颈部至肩、上臂外侧、前臂桡侧、食指 D.上臂内侧、前臂尺侧、小指 E.前臂、手
A.自理活动 B.活动与运动 C.括约肌控制 D.交流 E.肢体畸形
A.腱反射亢进 B.肌张力呈齿轮状增高 C.锥体外系征(+) D.眼球震颤 E.围巾征(+)
A.神经心理发育评定 B.运动发育评定 C.智力水平评定 D.体格发育评定 E.儿童行为评定
A.健侧紫外线照射 B.中频电疗 C.超短波治疗 D.肌肉收缩运动 E.用电按摩在足跟部沿肢体纵轴方向震动刺激
A.患足先上,健足先下 B.患足先上,患足先下 C.健足先上,健足先下 D.健足先上,患足先下 E.随患者喜爱
A.消炎的作用 B.抗感染的作用 C.软化瘢痕的作用 D.镇静的作用 E.解痉的作用
A.斜板沙板磨 B.套圈 C.木钉盘运动 D.重心转移训练 E.提高ADL动作质量
A.0.1~0.2w/cm B.0.3~0.4w/cm C.0.5~0.8w/cm D.0.4~0.5w/cm E.0.8~1.0w/cm
A.皮肤 B.皮下脂肪 C.浅层肌肉 D.深层肌肉 E.骨
A.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及营养状况 B.饮水试验 C.X线吞咽录像 D.认知评定 E.言语表达
A.抗血小板药 B.抗凝药 C.降血压药 D.降糖药 E.降血脂药
A.BI B.MBI C.FIM D.QOL E.FAQ
A.复述(音节、单词、系列语、问候语)称呼(日常用词、动词命名) B.复述(短文)读短文,称呼、动作描述(动词的表现,情景画漫画说明) C.事物描述,日常生活话题的交谈 D.听写(日常生活物品单词) E.听短文做是或非反应,正误判断,口头命令
A.胸小肌 B.胸大肌 C.前锯肌 D.冈上肌 E.冈下肌
A.肌肉张力降低 B.痉挛 C.铅管样强直 D.去大脑强直 E.肌束震颤
A.痉挛 B.感觉缺失 C.眼部检查视野缺损 D.对热耐受不良 E.四肢松弛无力
A.非相干光 B.自发辐射光 C.受激辐射光 D.激发光 E.激射光
A.股骨外上髁注射 B.肘内上髁注射 C.肱二头肌肌腱注射 D.肘部鹰嘴滑液囊的注射 E.腕管注射
A.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B.减少卧床不起 C.减少社会和家庭负担 D.恢复职业 E.恢复一定的从事家务能力
A.急性期 B.疼痛明显时 C.缓解期 D.合并肩关节半脱位者 E.肩关节活动受限着
A.痉挛 B.头昏/眩晕 C.嗅觉受损 D.行为问题 E.胃肠炎
A.本病指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症状 B.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或平时锻炼较少者 C.病人均有坐骨神经分布区感觉、运动及反射的改变 D.诊断时均应拍摄腰椎片 E.两下肢同时有症状者,一般考虑手术治疗
A.运动时间 B.运动强度 C.训练频率 D.运动方式 E.间歇运动
A.肌肉、肌腱、韧带或筋膜的疼痛区 B.伴有特征性的牵涉痛 C.普遍的肌肉痛或肌痛 D.伴有绷紧带或跳征 E.不同性别发病大致相等
A.书写不能 B.构字障碍 C.书写过多 D.惰性书写 E.错误语法
A.是一种慢性疼痛疾病 B.男、女发病率相等 C.可发生于儿童 D.常有睡眠障碍 E.伴有偏头痛与激惹综合征
A.生活基本自理 B.生活需要很大帮助 C.生活需要很小帮助 D.生活完全需要帮助 E.要根椐具体病例分析
A.更高一级的医院 B.职能就业训练中心 C.社区中心 D.回归家庭 E.以上都不对
A.躯体残疾者 B.功能障碍的年老病人 C.急性期的病人除外 D.功能障碍的慢性病患者 E.先天发育障碍者
A.0.2m/s B.0.5m/s C.0.8m/s D.1m/s E.以上均不对
A.很少见 B.常因关节肿胀压迫神经而造成神经学的表现 C.只发生于上肢 D.是神经的压迫性损害 E.脊髓受侵多于周围神经
A.10°~29° B.30°~59° C.60°~89° D.90°~119° E.120°以上
A.优势侧颞上回1/3区域及周围部分 B.左大脑半球的角回和颞中回的后部 C.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皮质或皮质下 D.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E.优势侧颞顶分水岭区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A.穿衣棍 B.魔术扣 C.系扣沟 D.指甲刷 E.穿袜用具
A.颈僵直,活动受限,头痛,肩、臂疼痛,手麻木 B.头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 C.头晕、眼胀、视物模糊、心慌、出汗、失眠、血压不稳 D.下肢无力,小腿发胀、紧缩,上、下肢麻木,手足颤抖 E.颈偏向一侧
A.椎旁叩击征阳性 B.脊柱侧凸 C.坐骨神经行程压痛 D.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 E.下肢"4"字试验阳性
A.直拳 B.完全握拳 C.勾拳 D.半握拳 E.握玻璃杯状
A.前后方推动 B.后前方推动 C.纵向头端挤压 D.前屈运动 E.外展运动
A.对抗挛缩位 B.功能位 C.休息位 D.舒适位 E.抬高位
A.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B.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C.有睡眠-觉醒周期 D.存在有目的性的眼球跟踪活动 E.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A.方形肩 B.爪形手 C.猿手 D.翼状肩 E.垂腕
A.心脏舒张期缩短 B.心率加快 C.收缩力加强,搏出量增加 D.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E.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加快
A.性欲减退 B.内分泌功能失调 C.失眠 D.焦虑或抑郁 E.免疫力下降
A.照射头部时,戴防护镜或用浸水棉花敷于眼睛上 B.如果有感觉障碍,照射时需注意观察以防烫伤 C.急性化脓性感染时宜缩短照射距离以增加剂量 D.急性扭伤早期不宜用红外线 E.出血倾向时忌用红外线
A.尿流率测定 B.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C.尿道压力分布测定 D.括约肌肌电图 E.以上均不对
A.运动学研究 B.生物反馈 C.肌肉疲劳分析 D.检测神经功能 E.判断预后
A.心理卫生 B.躯体功能 C.总的健康情况 D.社会功能 E.情绪
A.METs是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 B.气体代谢测定是METs实测的基本方法 C.临床上多采用人群平均METs值作为参考 D.METs可用于判断体力活动能力和预后 E.1METs相当于耗氧量3.5ml/(kg.min)
A.运动障碍 B.心理障碍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 D.言语障碍 E.认知障碍
A.根据需求层次分轻重缓急 B.根据需求目标有的放矢 C.充分发挥潜能以代偿功能障碍 D.根据经济状况选用质优价廉的产品 E.尽量选择科技含量较高的辅助产品
A.床上运动 B.步行 C.进食 D.交流 E.打电话
A.个体化原则 B.循序渐进 C.系统地坚持 D.兴趣性原则 E.全面性
A.手杖 B.前臂杖 C.臂杖 D.腋杖 E.平台杖
A.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 B.电视内镜吞咽功能检查(VESS) C.测压检查 D.咽部放射性核素扫描 E.超声
A.感觉过敏 B.肌张力折刀样增高 C.腱反射亢进 D.关节活动度增大 E.踝阵挛(+)
A.步行 B.登山 C.游泳 D.交谊舞(三步、四步) E.篮球比赛
A.背痛 B.椎管狭窄 C.放射至远端 D.神经检查阳性体征 E.骨折
A.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部位和选择参考点 C.患者的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性别
A.语句失写 B.镜像书写 C.完全不能书写 D.象形书写 E.字词失写构字障碍
A.鼻腔 B.口腔 C.喉腔 D.食管 E.鼓室
A.高热 B.软组织急性扭伤 C.迟缓性瘫痪 D.雷诺病 E.关节炎
A.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 B.大字读物 C.有声读物 D.眼镜式助听器 E.液体高度提示器
A.急性期心肌梗死者 B.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者 C.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者 D.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E.患者不能理解者
A.人体功能工程化模型 B.力学模型 C.人-机接口与仿生控制 D.功能仿生设计原理与方法 E.人体生物信息检测与分析
A.认识到只要使用合理的医疗技术和措施,患者的情况就能够改善 B.急性期患者较容易接受暗示 C.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重建新的替代行为 D.帮助病残者重建在新的病房环境中的生活 E.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和技巧,追求新的康复目标
A.刻板语言 B.复述困难 C.口吃 D.强迫模仿 E.命名困难
A.肌肉无力 B.缺乏运动控制 C.肌张力过高 D.挛缩 E.肌肉激活缓慢
A.进食、洗澡、修饰 B.更衣 C.二便控制 D.用厕 E.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
A.水平面 B.基本姿势位 C.额状面 D.基本解剖位 E.矢状面
A.提问法 B.观察法 C.量表检查法 D.印象法 E.回顾法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杓状软骨 D.会厌软骨 E.软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