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5% B.40% C.30% D.35% E.25%
A.累及关节的数目 B.血沉是否正常 C.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D.结核菌素试验 E.关节间隙是否狭窄
男,34岁,脐周痛12小时,扩散至全腹痛2小时,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结肠充气试验(+),腹透(-),白细胞20.6×109/L,中性粒细胞0.87,尿红细胞少许,应考虑()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 D.急性穿孔性阑尾炎 E.右侧输尿管结石
A.颜面部烧伤 B.烦躁 C.少尿或无尿 D.烧伤面积超过70% E.高热
A.可为先天性的或后天性的 B.先天性的常伴有耳廓畸形或缺损,中耳发育不全和听力障碍 C.后天性者常因烧伤、创伤、感染等因素造成 D.后天性者其治疗主要是手术修复,切除闭锁处瘢痕后以中厚植皮修复创面 E.术后用模型支撑1个月
A.濒死状态,麻醉手术危险性很大 B.重要脏器病变严重,虽在代偿范围,但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 C.重要脏器轻度病变,代偿健全,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一般 D.各器官功能正常,体健,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差良好 E.重要脏器病变严重,代偿不全并已威胁生命,麻醉手术危险性较大
A.0.7~1.5%,1~2mg/kg B.1~2%,4~5mg/kg C.0.7~1.5%,8~10mg/kg D.1.5~2%,5~7mg/kg E.2%,10mg/kg
A.神经损伤 B.血管损伤 C.直肠损伤 D.膀胱损伤 E.肾脏损伤
A.传导味觉冲动 B.位于外髓板内 C.发纤维投射到大脑中央前回 D.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 E.是头面部浅感觉传导路的中继核
A.皮肤型 B.骨关节型 C.肿块型 D.肌肉型 E.混合型
A.多发生在骨干 B.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乙型链球菌 C.老年人抵抗力弱,最易发病 D.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经血液循环 E.主要的感染途径是淋巴系统
A.胸骨左缘2肋间收缩期杂音 B.胸骨左缘2肋间连续性杂音 C.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杂音 D.胸骨左缘3-4肋间连续性杂音 E.胸骨左缘3-4肋间舒张期杂音
A.走行于前臂骨间膜前方 B.包绕桡动脉分出的骨间后动脉 C.通过腕管 D.分布于手区 E.包绕桡神经分出的骨间后神经
A.自椎间孔的内侧由脊神经分出,绕上关节突的内侧向后行 B.至相邻横突间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C.臀区皮肤仅由骶尾神经支配 D.手术中横断背深肌,其中的脊神经后支受损,引起肌瘫痪 E.分布的节段性不如脊神经前支明显
A.左室后支 B.前降支 C.回旋支 D.左主干 E.右冠状动脉
A.右侧痛温觉丧失 B.右侧粗触觉丧失 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 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 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A.脑脊液的变化 B.血压的升降 C.颅内血压黏稠度的改变 D.脑血管(阻力血管)的舒缩变化 E.体位的改变
A.颅骨骨折 B.脑挫伤 C.脑疝 D.脑积水 E.颅底骨折
A.成人单手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3%,掌侧占1.25% B.小儿单手面积占总体表面积的3%,掌侧占1.25% C.五指并拢,手掌面积约等于体表面积的1% D.手掌法是检查者用自己的手掌来测量患者表面积的方法 E.手掌法测量体表面积时手指应分开
A.肿瘤大小为2-10cm不等 B.多位类圆形膨胀性骨破坏 C.边缘不清楚,周围常无骨增生硬化 D.可有少量骨膜反应 E.肿瘤周围的软组织可有局部肿胀
A.2%~4% B.4%~6% C.6%~8% D.5% E.10%
A.病人口渴时可大量给予白开水 B.在转运途中及时清创 C.密切注意呼吸情况并记录尿量 D.为争取时间汽车速度应尽量快 E.病人不可给予镇静、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A.发热反应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循环超负荷 E.疾病传播
A.脑震荡 B.脑内血肿 C.脑挫裂伤 D.硬脑膜外血肿 E.硬脑膜下血肿
A.尺神经 B.肱血管 C.腋神经 D.旋前圆肌 E.桡神经
A.绝对安静卧床休息 B.抽出脓汁后注入链霉素 C.切开引流 D.抗结核治疗 E.脊柱融合术
A.长期慢性疼痛可使病人情绪低落 B.疼痛刺激反应可使血糖升高 C.剧烈的深部疼痛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D.强烈疼痛时呼吸慢而深 E.强烈的深部疼痛可引起恶心、呕吐
A.环椎前脱位 B.环椎单侧半脱位 C.枢椎齿突基底骨折 D.环椎后弓骨折 E.环椎后脱位
A.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 B.皂泡样改变 C.好发于长骨干骺端 D.新骨生成和骨膜反应 E.病变与邻近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A.类风湿关节炎 B.关节内游离体 C.骨关节炎 D.风湿性关节炎 E.狭窄性腱鞘炎
A.心脏听诊 B.X线摄片 C.心电图 D.超声心动图 E.心肌酶学
A.草酸钙结石所有预防措施不理想 B.随访不少于2年 C.菌石通对感染性结石有良好的效果 D.高草酸血症用维生素B6 E.尿酸结石用别嘌醇 F.吸入性3型高钙用磷酸盐
A.前方为颈长肌 B.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血管 C.外侧有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D.后外侧部邻近颈神经根 E.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后壁
A.同位素肝扫描 B.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 C.B型超声波检查 D.胆道造影术 E.肝穿刺术
A.无明显的分节 B.粗细较均匀 C.中央管向下为盲端 D.直接被脑脊液包围 E.与椎管等长
A.尺神经 B.桡神经 C.肌皮神经 D.前臂内侧皮神经 E.正中神经
A.位于内囊的内侧 B.被2个白质板分为3部分 C.位于岛叶的外侧 D.与尾状核头不相连 E.外侧部为苍白球,内侧部为壳
A.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B.急性重症胰腺炎 C.急性胃炎 D.急性胆囊炎穿孔 E.急性绞窄性肠梗阻
A.关节处疼痛,轻微活动即引起剧痛 B.畏寒、高热、全身不适等中毒性症状 C.关节肿胀及关节腔内积液 D.患病关节常呈半屈曲状态 E.X线片可见关节间隙变窄,骨面毛糙
A.不便包扎的躯干、颈、肩、腋、腹股沟、口周或会阴处创面 B.植皮创面或供皮区 C.深Ⅱ度烧伤组织正在上皮化的创面 D.严重绿脓杆菌感染的创面 E.创面脓液多
A.减缓药物吸收 B.延长作用时间 C.局部血管收缩 D.减少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E.避免血压下降
A.先天性肌斜颈 B.骨性斜颈 C.颈部炎症 D.眼球斜颈 E.颈椎病
A.风湿热 B.Ewing氏骨肿瘤 C.骨结核继发感染 D.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E.骨巨细胞瘤
A.33% B.19% C.30% D.40% E.15%
A.肢体瘫痪 B.脑膜刺激征 C.癫痫发作 D.头痛 E.意识不清
A.颅后窝孔裂最多 B.与硬脑膜连接疏松 C.内面较平坦 D.颅中窝前界是蝶骨大翼的后缘 E.颅前窝骨折伤及筛板时可引起脑脊液外漏
A.大脑中动脉通过 B.大脑前动脉通过 C.颈内动脉通过 D.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E.脑膜中动脉后支通过
A.单纯眼肌型 B.轻度全身型 C.中度全身型 D.急性暴发型 E.迟发重度型
A.1% B.3% C.5%~10% D.20% E.以上都不是
A.DCP B.Dick钉 C.Steef钢板 D.RF E.Harrington捧
A.联合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 B.局部制动 C.全身支持疗法 D.急性期发生病理性脱位,应行切开复位术 E.关节腔穿刺吸引、冲洗或切开引流
A.原位移植 B.异位移植 C.结构移植 D.细胞移植 E.组织移植
A.脑桥核 B.展神经核 C.三叉神经核 D.面神经核 E.下泌涎核
A.指趾端紫绀 B.杵状指趾 C.心率增快 D.心动过缓 E.桶状胸
A.瞳孔不等大 B.剧烈头痛 C.生命功能紊乱 D.意识昏迷 E.反复呕吐
A.大量抗生素 B.非甾体类抗炎剂 C.截肢术 D.牵引制动 E.理疗
A.运动无力 B.感觉异常 C.膀胱括约肌障碍 D.肛门括约肌障碍 E.以上都不是
A.附近的主要血管损伤 B.附近的周围神经损伤 C.远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 D.两骨折段血液供应减少 E.远骨折段血液供应减少
A.全由腮腺上缘、前缘穿出 B.向前外穿入腮腺 C.先分为上、下两干 D.最后呈扇形分为5组分支 E.由茎如孔出颅
A.血压下降 B.体温剧升 C.脉搏细数微弱 D.呼吸急促 E.以上都是
A.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展神经 B.面神经、展神经、三叉神经 C.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D.舌咽神经、前庭蜗神经、面神经 E.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前庭蜗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