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佩普劳 B.汉斯·塞利 C.奥瑞姆 D.纽曼 E.雷宁格
A.提供社会救护服务 B.提供专科服务 C.提供健康教育指导 D.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E.解决所有病人的健康问题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交距离 D.空间距离 E.演讲距离
A.SEP公式 B.SP公式 C.PS公式 D.PE公式 E.PES公式
A.并列托住病人的颈肩和大腿 B.并列托住病人的背部和大腿 C.交叉托住病人的颈肩和臀部 D.并列托住病人的腰部和膝部 E.交叉托住病人的腰部和臀部
A.肌肉的张力和长度均不改变 B.不增加肌肉的张力而改变肌肉的长度 C.增加肌肉的张力而不改变肌肉的长度 D.肌肉的张力和长度均改变 E.等长运动又称动力练习
A.10%~14% B.20%~24% C.30%~44% D.40%~54% E.50%~64%
A.心理素质 B.身体素质 C.专业技能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E.思想道德素质
A.护理预期目标不能实现 B.医疗措施不能落实 C.病人不能理解和参与 D.医疗事故的发生 E.病人角色强化
A.过敏性休克 B.发热反应 C.急性肺水肿 D.右心衰竭 E.空气栓塞
A.>2mm B.>3mm C.>4mm D.>5mm E.>6mm
A.触摸大动脉搏动 B.建立静脉通道 C.输入强心药物 D.听心脏有无搏动 E.开放气道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协议期 D.忧郁期 E.接受期
A.每次只能采集一位患者的血标本 B.库存血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C.为防止过敏反应,血液内可少量加入钙剂 D.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E.加压输血须专人守护
A.急性病容 B.慢性病容 C.病危病容 D.贫血病容 E.甲亢病容
A.≤10cfu/m3≤5cfu/cm2≤5cfu/cm2 B.≤15cfu/m3≤5cfu/cm2≤5cfu/cm2 C.≤5cfu/m3≤5cfu/cm2≤5cfu/cm2 D.≤20cfu/m3≤5cfu/cm2≤5cfu/cm2 E.≤200cfu/m3≤5cfu/cm2≤5cfu/cm2
A.150ml B.200ml C.250ml D.300ml E.350ml
A.1973年 B.1983年 C.1993年 D.1995年 E.1997年
A.是人在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或稳定状态 B.是由生物体共有的生存基本因素所组成 C.常常处于波动之中并在短期内缓慢变化着 D.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压力源入侵缓冲保护正常防线 E.受到压力源侵犯时个体可表现出稳定性降低和疾病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心跳呼吸均停止 D.全脑死亡 E.无反射无运动
A.个体内的压力源 B.个体外的压力源 C.人际间的压力源 D.角色期望冲突 E.病人角色过度
A.角色表现 B.自我特征 C.身体形象 D.自信 E.自尊
A.严格依据医嘱给药 B.使用后认真观察疗效 C.为病人及时讲解有关药物的知识 D.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E.按需进行过敏试验
A.每12小时 B.每24小时 C.每36小时 D.每48小时 E.每周更换
A.按压部位在剑突上2横指 B.按压频率为>60次/分钟 C.按压幅度为肋骨下陷2cm D.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1.5~1:2 E.两手手指相互交叉,双肘伸直,掌根部垂直下压病人胸骨
A.口欲期 B.肛门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E.生殖器
A.抗B B.抗A C.无 D.抗A,抗B E.抗D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D D.维生素PP E.叶酸
A.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B.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C.两腿伸直 D.两腿稍弯曲 E.两腿伸直外展
A.促进炎症吸收 B.扩张支气管血管 C.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 D.增加肺泡内压力 E.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A.专人固定肢体 B.进针勿深 C.注射时固定针头 D.选择臀大肌注射 E.注射部位交替使用
A.口服解热药 B.应用退热栓 C.解开过厚衣被散热 D.麻黄碱滴鼻 E.乙醇擦浴
A.过氧乙酸可用于浸泡消毒金属器械 B.皮肤过敏者不能用碘酊消毒 C.新洁尔灭不能与肥皂合用 D.碘伏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 E.戊二醛常用于精密器械的消毒
A.病人床单位的设备和管理应以美观为前提 B.备用床可供新入院病人使用 C.麻醉床可保持床铺不受血液和呕吐物污染 D.暂空床用于准备接收新入院病人 E.备用床主要供暂时离床病人使用
A.策划者 B.教育者 C.帮助者 D.执行者 E.咨询者
A.高压蒸汽灭菌 B.过氧乙酸浸泡 C.光照消毒 D.熏蒸 E.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