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缓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室性早搏
A.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 B.尊重患者隐私权 C.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D.努力钻研业务,及时更新知识 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A.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C.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D.依法获得劳动报酬 E.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A.非法行医 B.超范围执业 C.正常医疗行为 D.特殊情况 E.开展新技术
A.先采取必要措施维持生命,待交费后进行转诊 B.接诊医务人员在报请院领导批准后转诊 C.立即抢救 D.立即抢救,条件许可时及时转诊 E.先采取必要措施维持生命,报告当地公安、民政部门决定解决办法
A.泌尿系统疾病 B.消化系统疾病 C.神经系统疾病 D.血液系统疾病 E.内分泌系统疾病
A.肺纹理增多、增粗 B.肺的阴影扩大 C.密度较高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 D.胸膜肥厚、粘连 E.弥漫性肺气肿
A.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设计、搜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C.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 D.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表达资料
A.条图 B.线图 C.圆图 D.直方图 E.散点图
A.理论全面 B.理论系统 C.理论深刻 D.医学实践 E.医学科研
A.自主性 B.平等性 C.可控性 D.求利性 E.开放性
A.不伤害原则 B.人道原则 C.有利原则 D.尊重原则 E.公正原则
A.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情感 B.医务人员最起码的道德情感 C.促使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原始动力 D.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上的,具有理智性 E.医务人员对患者最高层次的情感
A.逻辑性和层次性 B.抽象性和综合性 C.概括性和间接性 D.比较性和判断性 E.分析性和理解性
A.心境 B.激情 C.挫折 D.应激 E.情感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智力 E.情绪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A.A型行为 B.B型行为 C.C型行为 D.D型行为 E.A+C型混合型行为
A.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受影响 B.蛋白质变性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C.蛋白质变性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 D.去除变性因素后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性 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
A.DNA双螺旋是核酸二级结构的重要形式 B.DNA双螺旋由两条以脱氧核糖-磷酸作骨架的双链组成 C.DNA双螺旋以右手螺旋的方式围绕同一轴有规律地盘旋 D.两股单链的5′至3′端走向在空间排列上相同 E.两碱基之间的氢键是维持双螺旋横向稳定的主要化学键
A.磷酸吡哆醛 B.细胞色素C C.辅酶A D.四氢叶酸 E.硫胺素焦磷酸
A.6-磷酸葡萄糖酶 B.丙酮酸激酶 C.柠檬酸合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A.甘油 B.氨基酸 C.丙酮酸 D.乳酸 E.脂肪酸
A.小肠粘膜细胞 B.肝细胞 C.脂肪细胞 D.肌细胞 E.血浆
A.脂肪酸β氧化过程是在细胞浆进行的 B.脂肪酸β氧化直接生成CO2和水 C.脂肪酸β氧化过程没有脱氢和ATP生成 D.脂肪酸氧化直接从脂肪酸β氧化开始 E.脂肪酸β氧化4步反应是可逆的
A.组氨酸 B.色氨酸 C.丝氨酸 D.酪氨酸 E.赖氨酸
A.核糖体的组装 B.mRNA在核糖体上的就位 C.氨基酸的活化 D.氨基酸的进位 E.氨基酸的合成
A.Na-Pr/H-Pr B.Na2HPO4/NaH2PO4 C.NaHCO3/H2CO3 D.K2HPO4/KH2PO4 E.KHCOsub>3/H2COsub>3
A.与药物剂量无关 B.与药物的使用时间无关 C.一般不造成机体的病理性损害 D.大多为难以预知的反应 E.有时也与机体高敏性有关
A.亲脂性高 B.穿透力弱 C.作用时间短 D.毒性较小 E.作用较弱
A.没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 B.对快波睡眠影响小 C.没有中枢性肌松作用 D.可引起全身麻醉 E.没有抗癫痫作用
A.抑制局部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抑制循环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C.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D.阻滞钙通道,抑制Ca2+内流 E.抑制体内醛固酮和肾上腺素的释放
A.0相Na+内流 B.3相K+外流 C.0相Ca2+内流 D.4相Na+内流 E.4相Ca+内流
A.奥美拉唑 B.氯苯那敏 C.呋塞米 D.雷尼替丁 E.普鲁卡囚
A.败血症 B.过敏性休克 C.支气管哮喘 D.腮腺炎 E.多发性心肌炎
A.头孢噻肟 B.苄青霉素 C.庆大霉素 D.异烟肼 E.甲硝唑
A.铜绿假单胞菌 B.伤寒沙门菌 C.放线菌属 D.眼衣原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A.钠离子浓度 B.钾离子浓度 C.电解质渗透压 D.胶体渗透压 E.总渗透压
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1期的长短 C.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 D.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 E.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A.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B.使肺随胸廓张缩而张缩 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D.有利于淋巴液的回流 E.可降低中心静脉压
A.清晨2~6时 B.早晨7~9时 C.午后1~5时 D.傍晚6~7时 E.睡前9~10时
A.饮水量增多 B.肾血流量增多 C.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 D.醛固酮分泌减少 E.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产生各种内脏感觉和痛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C.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活动 D.激发大脑皮层的传出活动 E.建立大脑皮层与丘脑间的反馈联系
A.骨骼肌运动神经纤维 B.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D.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E.多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B.迷走-胰岛素系统 C.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D.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 E.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A.纤维细胞数目的增多 B.纤维组织增生的过程 C.肉芽组织的形成 D.组织缺损由邻近健康细胞增生而修复的过程 E.由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
A.肿瘤有出血、坏死 B.肿瘤呈膨胀性生长 C.肿瘤的异型性 D.肿瘤有溃疡形成 E.核分裂多
A.左心房附壁血栓脱落 B.二尖瓣疣状血栓的脱落 C.门静脉的血栓脱落 D.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脱落 E.动脉及左心房的血栓脱落
A.萎缩和变性 B.萎缩和坏死 C.变性和坏死 D.增生和变性 E.增生和坏死
A.炎性息肉 B.慢性虫卵结节 C.结核结节 D.风湿小体 E.硅结节
A.主动脉瓣 B.二尖瓣 C.心内膜 D.肺动脉瓣 E.三尖瓣
A.慢性肾小球性肾炎 B.高血压病所致固缩肾 C.慢性肾盂肾炎 D.快速进行性肾小球性肾炎 E.膜性肾小球性肾炎
A.亚大块坏死 B.点状坏死 C.碎片状坏死 D.大块坏死 E.轿接坏死
A.类风湿关节炎 B.骨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多发性肌炎 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A.长春新碱 B.糖皮质激素 C.雷公藤多苷 D.甲氨蝶呤 E.羟基热氯喹
A.感染是慢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 B.吸烟、大气污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C.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原因为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D.慢支是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 E.多种抗原引起的过敏反应、气道免疫功能低下亦为慢支的病因
A.吸氧 B.小量茶碱控释片 C.每日吸入沙丁胺醇 D.按需吸入特布他林 E.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
A.吸烟 B.感染 C.大气污染 D.过敏反应 E.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A.心音低钝 B.心界缩小 C.P2=A2 D.剑突下有明显搏动 E.双肺听诊有湿啰音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革兰阴性杆菌 C.肺炎球菌 D.真菌 E.病毒
A.150 B.300 C.450 D.600 E.750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Ⅴ型
A.大量气胸 B.大叶性肺炎 C.干酪性肺炎 D.大量胸腔积液 E.巨大占位性病变
A.假性幻觉 B.被控制感 C.强制性思维 D.意识障碍 E.影响妄想
A.氟哌定醇 B.奋乃静 C.舒必利 D.氯氮平 E.利培酮
A.精力明显减退、疲乏 B.思维困难、联想缓慢 C.情绪低落、兴趣下降 D.自卑、自责、自杀观念 E.失眠、早醒、体重减轻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错构 D.虚构 E.近事遗忘
A.垂体脓肿 B.下丘脑肿瘤 C.垂体柄受压 D.垂体腺瘤 E.产后大出血
A.抗甲状腺抗体阳性 B.核素扫描为“热结节” C.肝摄131I率降低 D.甲状腺功能正常 E.TSH降低
A.部位 B.病原 C.病因 D.功能 E.病理
A.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B.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C.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胰岛素增敏剂 E.胰岛B细胞保护剂
A.相应节段支配肌的中枢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B.周围神经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C.周围神经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D.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E.相应节段支配肌的周围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A.疫苗接种 B.肠道感染 C.败血症 D.肺炎 E.强直性脊柱炎
A.血压高于160/100mmHg B.年龄65岁以上 C.脑叶出血30mL D.内科治疗中病情加重,意识不清加重 E.内科治疗中病情加重,出现呼吸暂停
A.120/70mmHg以下 B.125/75mmHg以下 C.130/80mmHg以下 D.135/85mmHg以下 E.140/90mmHg以下
A.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 B.发生于肾实质的肾癌多见 C.早期出现腰部包块 D.反复发生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E.X线片显示患侧肾影增大,不规则
A.B超及腹部X线平片均提示双肾增大 B.Ⅰ型血清抗肾小球基膜抗体阳性 C.Ⅱ型血清免疫复合物阳性伴血清补体下降 D.Ⅲ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 E.50%以上肾小球囊内有小新月体形成
A.环磷酰胺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氯喹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E.低分子肝素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A.平均红细胞体积减低 B.血清铁减低 C.血清铁蛋白减低 D.总铁结合力减低 E.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A.贫血进行性加重 B.脾大 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D.中性粒细胞<0.5×109/L E.血小板<20×109/L
A.血管性出血疾病 B.血小板疾病 C.血凝固异常 D.血抗凝物增多 E.纤溶亢进
A.意识障碍 B.口唇呈樱桃红色 C.头痛、头晕 D.恶心、呕吐 E.四肢无力
A.以未进行尸检,不能确定死因为由,将案件退回法院 B.认定由刘某的亲属承担因未进行尸检而不能确定死因的责任 C.认定由医方承担因未进行尸检而不能确定死因的举证不能 D.根据病历资料,依法对医方的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E.征医方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医疗行为无过错
A.违规操作,构成医疗事故 B.非法行医,不属于医疗事故 C.超范围执业,构成医疗事故 D.见义勇为,不构成医疗事故 E.在紧急情况下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采取紧急医疗措施,虽造成不良后果,但不属于医疗事故
A.8 B.10 C.11 D.12 E.15
A.A型行为特征 B.B型行为特征 C.C型行为特征 D.AC混合型行为特征 E.D型行为特征
A.情绪不稳定 B.兴趣太广泛 C.耐受力差 D.自制力差 E.理智感差
女,32岁。双手指间关节及腕关节疼痛2个月,有时肿胀,伴不规则低热。体检: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及腕关节肿胀不明显,无畸形,压痛(+)。血白细胞2.7×109/L,尿蛋白300mg/24h,血沉44mm/L小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痛风性关节炎 B.反应性关节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急性风湿热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女,66岁。反复双膝关节疼痛12年,逐渐加重3年,活动时关节有弹响。体检:双膝关节骨摩擦音(+),但无明显红肿及压痛,血白细胞5.7×109/L,血沉18mm/第1小时,RF27.6IU/L(正常值范围0~15I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骨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反应性关节炎 D.强直性脊柱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A.感染 B.气胸 C.严重缺氧 D.严重脱水 E.过敏源未能清除
男,58岁。反复咳嗽、咳痰38年,气促10年,加重伴昏睡1天入院。查体:T38℃,P120次/分,R28次/分。BP160/90mmHg。昏迷状,球结膜水肿,口唇发绀,双肺散在干湿啰音。PaO263mmHg,PaCO278mmHg。其昏迷的最主要原因是()
A.脑血管意外 B.右心衰竭 C.肺性脑病 D.碱血症 E.DIC
女,64岁。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余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查动脉血气示:pH7.31,PaO253mmHg,PaCO267mmHg,HCO3-22mmol/L。目前其酸碱失衡类型最可能的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呼酸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E.呼酸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A.焦虑症 B.抑郁症 C.精神分裂症 D.神经衰弱 E.应激相关障碍
A.抗甲状腺药物 B.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C.核素131I D.复方碘溶液 E.β受体阻滞剂
A.加大二甲双胍剂量 B.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C.胰岛素 D.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E.胰岛素增敏剂
A.20%甘露醇 B.维生素K1 C.利血平 D.10%葡萄糖液 E.间歇给氧
A.肾结核 B.肾结石 C.急性肾盂肾炎 D.慢性肾盂肾炎 E.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A.急性肾盂肾炎 B.慢性肾盂肾炎 C.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D.慢性肾炎 E.隐匿型肾炎
A.肝硬化腹水 B.门静脉血栓形成 C.卵巢囊肿 D.缩窄性心包炎 E.结核性腹膜炎
A.蜘蛛痣及肝掌 B.腹壁静脉曲张呈海蛇头样 C.脾肿大 D.全腹压痛及反跳痛 E.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男,30岁。常规体检时发现脾肿大平脐,化验Hb135g/L,WBC85×109/L,分类杆状核粒细胞8%,分叶核粒细胞70%,中幼粒细胞2%,晚幼粒细胞6%,嗜酸粒细胞5%,嗜碱粒细胞2%,淋巴细胞7%,plt350×109/L,为确定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骨髓穿刺 B.腹部B超 C.腹部CT D.肝功能 E.食管钡剂造影
A.血小板计数 B.尿常规 C.粪便常规 D.束臂试验 E.骨髓检查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肺栓塞 D.心力衰竭 E.急性心包炎
A.腹部B超 B.血常规 C.血培养 D.血清铁 E.尿蛋白
A.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B.心包积液 C.肺炎 D.急性心肌梗死 E.肝硬化
A.急性氰化物中毒 B.急性有机磷中毒 C.急性苯中毒 D.急性硫化氢中毒 E.急性巴比妥中毒
A.快速输入等渗盐水 B.快速输入平衡盐溶液 C.输入右旋糖酐 D.应输400ml全血 E.可全部用代血浆
A.1.0% B.1.5% C.2.0% D.2.5% E.3.0%
A.市容监督管理部门 B.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D.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 E.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A.低色素性贫血 B.间皮瘤 C.易兴奋症、震颤、口腔炎 D.白血病 E.光感性皮炎
A.知情同意 B.支持医学科学发展 C.病人利益至上 D.医德境界 E.内心信念
A.乙胺嘧啶 B.利福平 C.阿苯达唑 D.甲硝唑 E.伯氨喹
A.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B.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C.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 D.红细胞膜上含B凝集原,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 E.红细胞膜上不含A和B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A.使用快速作用的强心药 B.有效控制感染 C.纠正酸碱失衡 D.使用利尿药 E.补充钾盐
A.思维贫乏 B.思维散漫 C.思维迟缓 D.思维被夺取 E.思维被插入
A.FT3FT4 B.TT3TT4 C.TRAb D.rl3 E.甲状腺摄131I率
A.口服碳酸钙 B.必需氨基酸疗法 C.补充1,25-(OH)2D3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血液透析治疗
A.中和胃酸作用 B.抑制胃酸分泌 C.促进粘液合成 D.阻断胃泌素受体 E.阻断乙酰胆碱受体
A.应用谷氨酸钠 B.应用精氨酸 C.生理盐水灌肠 D.口服乳果糖 E.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