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B.D-Ⅱ↑↑ C.A↑ D.A↑,CⅢ↑ E.以上皆不是
A.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类风湿关节炎 D.伤寒 E.钩虫病
A.1~5fl B.2~5fl C.2~10fl D.2~20fl E.2~30fl
A.10g/L B.25g/L C.60g/L D.30g/L E.50g/L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脑脊髓梅毒 E.脑瘤
A.正细胞均一性 B.正细胞不均一性 C.大细胞均一性 D.大细胞不均一性 E.小细胞不均一性
A.容器要求干净,盛便后不漏不溢,无吸水性,细菌培养时要采用无菌容器 B.尽可能采集含脓血、黏液等异常部分的新鲜粪便 C.标本采集后应在2h内完成检验 D.标本应无尿液、药物等的污染 E.阿米巴标本应注意保温
A.检验人员要提高专业水平和镜检识别能力,并且要有责任心 B.要求玻片要用清洁的玻片,生理盐水要定期更换 C.取材时要求挑取适量的异常部分标本涂片,涂片要厚薄适宜 D.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检验,高倍镜要观察5个以上视野 E.阿米巴标本应注意保温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淀粉颗粒 D.脂肪颗粒 E.植物纤维
A.红细胞、白细胞和上皮细胞 B.红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 C.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 D.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癌细胞 E.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A.耳垂血的血红蛋白比静脉血低10%左右 B.耳垂采血时可用力挤压 C.婴幼儿宜用耳垂或手指采血 D.成人要推荐用手指采血,因其检查结果比较恒定 E.耳垂采血结果恒定
A.IgG抗体的亲和力不够 B.IgG抗体分子量太小 C.IgG抗体分子不能同时连接两个红细胞 D.IgG抗体分子往往数量太少 E.以上均错
A.氟化钠 B.枸橼酸钠 C.双草酸盐 D.EDTA E.肝素
A.晨尿 B.餐后尿 C.3h尿 D.12h尿 E.24h尿
A.2h内 B.3h内 C.1h内 D.1.5h内 E.2.5h内
A.红细胞 B.黑色素 C.结晶 D.胆红素 E.血红蛋白
A.甲苯 B.甲醛 C.麝香草酚 D.浓盐酸 E.稀盐酸
A.进食较多的蔬菜 B.尿液被细菌污染 C.尿内含大量血液 D.服用小苏打或碳酸钾 E.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肉类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粒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原始单核细胞 E.原始浆细胞
A.单核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浆细胞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3~5):1 C.原始淋巴细胞占8% D.可见少量网状细胞和肥大细胞 E.原粒细胞<5%,早幼粒细胞<8%
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B.恶性淋巴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多发性骨髓瘤
A.以红系增生为主的贫血伴骨髓细胞内、外铁明显减低 B.粒系、红系和巨核系三系细胞增生低下 C.骨髓细胞内、外铁均增多 D.粒/红比值增高 E.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细胞内,外铁不减少
A.白血病细胞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阳性 B.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异,核质发育不平衡 C.PML/RARa融合基因 D.白血病细胞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 E.CBFβ-MYH11融合基因
A.RARS B.RAS C.RCMD D.5q-综合征 E.不能分类
A.50% B.40% C.30% D.20% E.10%
A.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 B.原粒细胞30%~90% C.原粒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D.早幼粒、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之和>10% E.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A.MDS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PNH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 B.白细胞分类中以中幼、晚幼粒细胞为主 C.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 D.白细胞分类可有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E.血小板增多
A.淀粉样变 B.玻璃样变 C.脂肪样变 D.纤维素样变 E.以上都不是
A.纤溶系统被抑制 B.任何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 C.大量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消耗 D.纤溶系统被激活 E.为继发性纤溶亢进
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B.心肌梗死 C.糖尿病 D.缺血性中风 E.脑梗死
A.血小板计数正常 B.凝血因子IX缺乏 C.出血时间延长 D.APTT可延长 E.阿司匹林耐量试验阳性
A.Foling-Wu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碘量法 D.邻甲苯胺法 E.己糖激酶法
A.OGTT受年龄、饮食、健康状况、胃肠道功能、某些药物和精神因素等影响 B.假阳性可见于口服避孕药 C.假阴性可见于营养不良 D.对OGTT正常但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可进行可的松OGTT E.50岁以上者不宜做此类试验
A.VLDL合成旺盛 B.ApoE异常 C.LPL异常 D.ApoB异常 E.ApoD异常
A.B100↑ B.E↑↑ C.A不变 D.B48↑ E.以上皆不是
A.LDL和VLDL↑ B.血清外观透明 C.电泳深β带,深前p带 D.常见原因为VLDL合成旺盛 E.以上都对
A.晶体电极 B.玻璃电极 C.膜电极 D.气敏电极 E.酶电极
A.主要有胰淀粉酶和唾液淀粉酶两种同工酶 B.氯离子对其有激活作用 C.血标本可用EDTA抗凝 D.成人AMY水平与性别、年龄关系不大 E.AMY较稳定,室温可存放一周
A.Km升高,Vmax不变 B.Km降低,Vmax不变 C.Km升高,Vmax降低 D.Km不变,Vmax升高 E.Km不变,Vmax降低
A.ALP1、ALP2、ALP3、ALP4、ALP5、ALP6 B.ALP2、ALP1、ALP3、ALP4、ALP5、ALP6 C.ALP1、ALP3、ALP2、ALP4、ALP5、ALP6 D.ALP1、ALP2、ALP3、ALP4、ALP6、ALP5 E.ALP1、ALP2、ALP4、ALP3、ALP5、ALP6
A.壁细胞 B.主细胞 C.黏液细胞 D.胃幽门黏膜G细胞 E.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
A.MM3/MM1>0.5 B.MM3/MM1>1.0 C.MM3/MM2>1.5 D.MM1/MM3>1.5 E.MM1/MM3>1.0
A.清蛋白含量升高 B.球蛋白含量下降 C.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下降 D.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或相对升高 E.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正常
A.清蛋白为主 B.IgG为主 C.β2-微球蛋白 D.T-H蛋白 E.核蛋白
A.2~4h B.4~8h C.8~18h D.12~24h E.24h以上
A.铜 B.硒 C.锌 D.铁 E.碘
A.40℃ B.24℃ C.14℃ D.4℃ E.-4℃
A.层析法 B.微柱法 C.比浊法 D.EIA E.Zimmermann比色法
A.早产 B.正常妊娠 C.多胎妊娠 D.雌激素增加 E.孕酮增加
A.决定性方法 B.推荐方法 C.参考方法 D.常规方法 E.对比方法
A.提高分析精密 B.减少污染 C.保持平衡 D.校正零点 E.做空白对照
A.HBV B.HCV C.HIV D.HPV E.HSV
A.RF B.ASO C.AFP D.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胃癌 B.肝癌 C.卵巢癌 D.直肠癌 E.甲状腺肿瘤
A.一种抗体 B.一种抗体形成细胞 C.一种细胞 D.一个细胞 E.一个抗体形成细胞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外源性抗原
A.增强免疫原性 B.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 C.提高抗体滴度 D.改变抗原的特异性 E.与免疫记忆有密切关系
A.CH区和VL区 B.VL区和CL区 C.VH区和CL区 D.VH和VL区 E.CL区和CH区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迟发型
A.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B.探讨免疫调节功能的状况 C.是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的监控指标 D.了解体液免疫情况 E.诊断免疫缺陷病或免疫增殖病
A.EPO B.G-CSF C.GM-CSF D.M-CSF E.Meg-CSF
A.轻链病 B.重链病 C.免疫增殖病 D.免疫缺陷病 E.以上都是
A.为革兰阳性杆菌 B.专性厌氧 C.可产生毒素 D.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E.发酵多种糖类
A.厌氧环境 B.微需氧环境 C.5%~10%CO2环境 D.空气中 E.50%CO2环境
A.冷藏送检 B.低温存放过夜 C.立即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 D.常温存放过夜 E.保温、立即送检
A.霍乱弧菌 B.溶藻性弧菌 C.副溶血弧菌 D.福氏志贺菌 E.以上均可
A.亚碲酸钾血平板 B.SS培养基 C.高盐甘露醇平板 D.TCBS琼脂平板 E.罗琴培养基
A.乳糖发酵试验 B.葡萄糖发酵试验 C.动力试验 D.硫化氢产生试验 E.氧化酶试验
A.需在高盐(6.5%NaCl)培养 B.医院感染常见菌 C.在40%胆汁培养基中能分解七叶苷 D.氧化酶阴性 E.触酶试验阳性
A.胆汁溶解试验阳性 B.菊糖发酵试验阳性 C.Optochin(奥普托欣)敏感试验阳性 D.β溶血 E.革兰染色阳性
A.纸片扩散法 B.常量肉汤稀释法 C.微量肉汤稀释法 D.琼脂稀释法 E.Etest法
A.霍乱弧菌 B.痢疾志贺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伤寒沙门菌 E.产气肠杆菌
A.浅部真菌的培养温度为28℃ B.玻片培养又称为小培养 C.浅部真菌培养用普通培养基 D.真菌菌落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两种 E.观察菌落生长是鉴别真菌的主要方法之一
A.甲基红吲哚尿素酶试验 B.动力吲哚尿素酶试验 C.麦芽糖吲哚尿素酶试验 D.甘露醇吲哚尿素酶试验 E.动力吲哚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A.黏质沙雷菌 B.肺炎克雷伯菌 C.奇异变形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福氏志贺菌
A.饱和盐水漂浮法 B.直接涂片法 C.自然沉淀法 D.肛门拭子法 E.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A.囊包 B.包囊 C.囊尾蚴 D.囊蚴 E.丝状蚴
A.碘液涂片法 B.饱和盐水浮聚法 C.离心沉淀法 D.生理盐水涂片法 E.薄厚血膜涂片法
A.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 B.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 C.常见全血细胞减少 D.骨髓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E.MKB和Pro-MKB均示MPO标记呈阳性反应
A.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 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C.免疫表型检查 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 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
A.FAB将M2分为M2a、M2b两型 B.M2a骨髓中原粒细胞30%~90% C.白血病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D.我国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中,发生率最高 E.在其细胞化学染色中,POX阴性反应
A.AS-DAE染色呈阳性,且被NaF抑制 B.PAS染色幼红细胞呈强阳性反应 C.AS-DCE染色呈阳性 D.ACP染色呈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 E.POX多呈阴性反应,PAS反应产物为红色粗颗粒状或块状,底色不红
A.它是监测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的首选指标 B.应用小剂量肝素可以不监测APTT C.应用肝素1万U/24h者,APTT可延长至正常值的1.5~1.7倍 D.应用中等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长1~2倍 E.应用大剂量肝素必须监测APTT,使之较正常对照值延1.5~2.5倍
A.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 B.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生成病理性凝血酶 C.各种因素导致血管内凝血 D.可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继发性纤溶亢进 E.纤溶系统被抑制
A.APTT、PT、TT均延长 B.APTT缩短、PT、TT延长 C.APTT延长、PT、TT缩短 D.APTT延长、PT缩短、TT正常 E.APTT、PT、TT均缩短
A.监测胰腺手术效果 B.监测糖尿病治疗的疗效 C.糖尿病分型 D.评估空腹低血糖 E.评估胰岛素分泌
A.<0.2g/24h B.<0.3g/24h C.<0.5g/24h D.<1.0g/24h E.<2.0g/24h
A.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Ⅰ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