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ndy试验 B.Rivalta试验 C.Benedict试验 D.Wintrobe试验 E.Westergren试验
A.精子的活力 B.精液的颜色 C.精子成活率 D.精子的畸形 E.精液的凝固与液化过程
A.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 B.分泌物pH>4.5 C.胺试验阴性 D.湿片检出线索细胞 E.分泌物有恶臭
A.根据粒细胞的发育阶段而划分 B.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边缘池、贮备池、循环池 C.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数 D.总血液粒细胞池包括循环池和边缘池 E.边缘池及循环池的粒细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并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
A.BSP排泄试验 B.内生肌酐清除率 C.肾浓缩稀释试验 D.PAH清除率 E.ICG排泄试验
A.头孢曲松 B.头孢唑啉 C.头孢泊肟 D.头孢他啶 E.氨曲南
A.产气肠杆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阴沟肠杆菌 D.卡他布兰汉菌 E.淋病奈瑟菌
A.墨汁染色检查新型隐球菌的荚膜 B.在沙保弱培养基上37℃可生长 C.在沙保弱培养基上25℃不能生长 D.尿素酶试验阳性 E.可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脑脊液中的隐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
A.配制菌悬液只能使用肉汤,不能用生理盐水 B.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选用M-H平皿 C.将菌悬液涂布于M-H平皿后应立即贴纸片 D.无乳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的菌液浓度应配至1.0麦氏比浊标准 E.本法不能直接读取MIC值
A.有芽胞和荚膜 B.4℃生长 C.氧化酶阴性 D.专性需氧 E.不利用枸橼酸盐
A.在血平板上呈波纹状蔓延生长 B.在血平板上菌落为1~2mm C.在SS上呈波纹状蔓延生长 D.发酵乳糖,在SS上菌落为1~2mm E.硫化氢阴性,发酵乳糖
A.甲醛 B.氢氧化钾 C.甘油 D.明矾 E.氯化银
A.形态染色 B.培养特性 C.生化反应 D.血清学 E.气相色谱
A.2ml B.5ml C.10ml D.15ml E.20ml
A.血小板层 B.白细胞层 C.带氧红细胞层 D.有核红细胞层 E.还原红细胞层
A.破网型 B.丝球型 C.网型 D.点粒型 E.不规则型
A.2min B.3min C.4min D.5min E.6min
A.Pandy试验 B.Nonne-Apelt试验 C.Ross-Jone试验 D.比浊法 E.染料结合法
A.1:1 B.1:5 C.1:10 D.1:20 E.1:40
A.肝病 B.脱水 C.高热 D.肾小管间质疾病 E.急性肾衰少尿期
A.1~2 B.3~5 C.6~7 D.8~9 E.10~11
A.骨髓瘤 B.绿色瘤 C.淋巴瘤 D.戈谢病 E.尼曼匹克病
A.计数4个大方格 B.用亚甲蓝染色 C.用瑞氏染色 D.计数中央大方格 E.计数9个大方格
A.0.3×109/L B.3×109/L C.6×109/L D.13.5×109/L E.67.5×109/L
A.100g B.200g C.300g D.400g E.500g
A.5个视野 B.10个视野 C.15个视野 D.20个视野 E.30个视野
A.阿米巴痢疾 B.梗阻性黄疸 C.上消化道出血 D.急性肠炎 E.慢性胰腺炎
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B.本-周蛋白 C.清蛋白 D.球蛋白 E.T-H蛋白
A.风湿热静止期血沉正常,活动期血沉加快 B.结核病静止期血沉正常,活动期血沉加快 C.可以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D.心绞痛时血沉加快 E.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沉加快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中性晚幼粒细胞 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E.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A.0.1ml B.0.2ml C.0.3ml D.0.4ml E.0.5ml
A.蓝氏贾第鞭毛虫 B.溶组织内阿米巴 C.隐孢子虫 D.阴道毛滴虫 E.间日疟原虫
A.为普通光学玻璃 B.不能使用石英玻璃 C.可以使用不吸收紫外光的塑料 D.对比色杯的透光率没有要求 E.对比色杯的光径没有要求
A.cTnl B.IMA(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C.NT-pro-BNP或BNP D.CK E.CK-MB
A.Ⅰ型高脂蛋白血症 B.Ⅱ型高脂蛋白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E.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A.ml B.L C.% D.min E.ml/min
A.反应呈一级,动力学法 B.反应呈一级,终点法 C.反应呈零级,动力学法 D.反应呈零级,终点法 E.反应呈混合级,速率法
A.碳酸盐缓冲液 B.二乙醇氨缓冲液 C.磷酸盐缓冲液 D.AMP缓冲液 E.甘氨酸缓冲液
A.急性心肌梗死 B.肝病病情恶化 C.肾病 D.肺炎 E.胆石症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β-球蛋白 D.γ-球蛋白 E.清蛋白
A.电泳法 B.免疫法 C.溴甲酚绿法 D.盐析法 E.双缩脲法
A.矾酸法 B.溴甲酚绿法 C.偶氮反应 D.双缩脲法 E.比浊法
A.NAP积分 B.原始细胞数量 C.Ph染色体 D.骨髓增生程度 E.脾大程度
A.202nm B.303nm C.404nm D.505nm E.606nm
A.结核性脑膜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神经梅毒 E.蛛网膜下腔梗阻
A.1h粪便 B.12h粪便 C.24h粪便 D.36h粪便 E.48h粪便
A.AMA B.抗DNA抗体 C.抗RNP抗体 D.抗核仁抗体 E.抗J0-1抗体
A.直接凝集反应 B.协同凝集反应 C.间接血凝反应 D.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E.Coombs试验
A.直接凝集反应 B.协同凝集反应 C.间接凝集反应 D.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E.Coombs试验
A.ELISA B.RIA C.免疫印迹法 D.荧光免疫技术 E.免疫渗滤试验和免疫层析试验
A.血凝试验 B.乳凝试验 C.间接荧光免疫试验 D.对流免疫电泳 E.单向免疫扩散
A.ELISA B.免疫印迹法 C.生物学检测法 D.分子生物学法 E.RIA法
A.沉淀反应 B.补体结合反应 C.溶血反应 D.凝集反应 E.中和反应
A.杀灭标本中存在的细菌 B.灭活病毒 C.促使细胞内病毒释放 D.激活病毒 E.破坏标本中的组织成分
A.免疫球蛋白含量的测定 B.补体的测定 C.细胞因子的测定 D.抗HIV的确认试验 E.甲胎蛋白的测定
A.分子筛 B.硝酸纤维膜 C.聚丙烯酰胺 D.华特曼滤纸 E.醋酸纤维膜
A.电渗作用 B.电荷引力 C.范德华引力 D.氢键结合力 E.疏水作用
A.凝胶过滤法 B.亲和层析法 C.离子交换层析法 D.流式细胞术 E.酶解法
A.肥达试验 B.外斐试验 C.冷凝集试验 D.Coombs试验 E.嗜异凝集试验
A.恶性组织细胞病 B.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C.恶性淋巴瘤 D.急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A.红细胞 B.癌细胞 C.胆红素结晶 D.上皮细胞 E.弹性纤维
A.CK B.AST C.LD D.肌红蛋白和心肌肌钙蛋白 E.α-羟丁酸脱氢酶
A.多数血糖为16.7~33.6mmol/L B.有效血浆渗透压≤320mOsm/L C.血CO2-CP降低 D.尿酮体阳性 E.血尿素不升高
A.分泌肾素 B.合成前列腺素 C.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D.维生素D的1位羟基化 E.排出机体内大部分代谢终产物
A.肠蠕动减慢 B.神经兴奋性升高 C.心率加快 D.甲状腺肿大 E.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A.1Km B.2Km C.3Km D.4Km E.5Km
A.潜伏期 B.红细胞外期 C.红细胞内期 D.滋养体早期 E.滋养体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