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二对空腔器官 B.分为两部分,内为皮质,外为髓质 C.卵巢的大小和形状与年龄无关 D.是产生卵子、分泌激素的器官 E.正常卵巢约重50g
A.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 B.中骨盆平面呈横椭圆形 C.出口平面呈横椭圆形 D.入口平面是骨盆最小平面 E.出口平面呈纵椭圆形
A.子宫长约7~8cm B.子宫体位于骨盆腔中央,前有膀胱后有直肠 C.子宫容积约为50ml D.宫颈宫体相连处称为峡部 E.峡部长约1cm
A.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B.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C.促使乳腺管增生 D.促进子宫发育 E.使宫颈黏液变稀薄
A.雌激素 B.孕激素 C.促卵泡素 D.促黄体生成素 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A.12~16周 B.18~20周 C.22~24周 D.25~26周 E.27周以后
A.肩先露 B.头先露 C.面先露 D.臀先露 E.枕先露
A.脉率增快 B.脉压增大 C.脉压减少 D.回心血量增加 E.回心血量减少
A.350ml B.500ml C.1000ml D.2000ml E.2500ml
A.22~24周 B.26~28周 C.28~30周 D.32~34周 E.36~40周
A.孕期饮食应多样化,防止偏食 B.孕妇用药要慎重 C.孕妇被动吸烟,对胎儿同样有影响 D.睡眠时多取右侧卧位 E.妊娠前3个月及后两个月禁性生活
A.孕第12周进行全面产科检查 B.孕12~20周每4周检查一次 C.孕21~28周每3周检查一次 D.孕29~36周每2周检查一次 E.孕36周后入院待产
A.平铺胎盘,看胎盘母体面小叶有无缺损 B.提起胎盘,看胎膜是否完整 C.胎儿面边缘有无断裂的血管 D.疑有少许小块胎膜残留,应手入宫腔取出 E.疑有副胎盘或部分胎盘残留可手入宫腔取出
A.枕下前囟径 B.枕额径 C.枕颏径 D.双顶径 E.双颞径
A.娩出后首先断脐 B.娩出后半小时内早接触 C.5分钟后行Apgar评分 D.娩出后立即擦去胎脂 E.新生儿清洗后,打足印子新生儿病历上
A.宫口开全时 B.胎头从阴道口可见到时 C.胎头拨露使后联合紧张时 D.胎头着冠时 E.胎头复位时
A.产后12小时体温37.8℃ B.产后2天下腹阵痛1 C.产后4天,双侧乳房胀痛明显 D.产后3天,仍为血性恶露 E.产后15天,宫底于耻上一指可及
产妇,25岁,G1P1,自然分娩后1日,感下腹阵痛,可忍受。问正常宫缩痛持续的时间,护士回答正确的是()
A.产后3~4天 B.产后6~7天 C.产后10~15天 D.产后20~25天 E.产后42天
A.产妇应预防便秘,多食蔬菜 B.产后2小时内鼓励产妇下床活动 C.产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 D.产后2~4小时内鼓励产妇多饮水 E.产妇多汗应经常更衣
A.1:2000新洁尔灭溶液擦洗 B.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 C.远红外灯照射 D.切开引流 E.大黄、芒硝外敷
A.产后第1日,子宫底稍下降 B.产后初期产妇呼吸增快 C.产后宫缩痛多见于初产妇 D.子宫复旧因授乳而加速 E.恶露通常持续1~2周
A.子宫体恢复至非孕大小需4周时间 B.宫颈外形约于产后3日恢复至未孕状态 C.产后2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D.产后10日,腹部检查扪不到子宫底 E.产后2周,除胎盘附着处外,子宫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内膜修复
A.产后一日宫底在脐上二横指 B.产后一日宫底在脐上一横指 C.产后一日宫底脐平 D.产后一日宫底在脐下一横指 E.产后一日宫底在脐下二横指
A.有剖宫产史 B.双胎妊娠 C.有阑尾炎手术史 D.过期妊娠 E.胎盘功能不全
A.6次 B.5次 C.4次 D.3次 E.2次
A.尿量700ml/24h B.呼吸14次/分 C.膝反射亢进 D.血压130/90mmHg E.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
A.配合抢救 B.做好常规阴道手术准备 C.注意保暖 D.给氧吸入 E.抽血配血
A.25~28周 B.21~24周 C.17~20周 D.14~16周 E.12~13周
A.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 B.肌注山莨菪碱 C.静注50%葡萄糖液 D.静注10%葡萄糖酸钙 E.静注右旋糖酐-40
A.先兆流产 B.完全流产 C.难免流产 D.过期流产 E.习惯性流产
A.畸形发生率增加 B.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C.易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D.易发生新生儿低胰岛素血症 E.易导致胎死宫内
A.肝炎患者原则上不宜妊娠 B.孕早期不宜终止妊娠,因可增加肝损害 C.妊娠晚期应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D.分娩期应预防产后出血 E.产褥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A.休息时宜右侧卧位 B.妊娠36周开始限制食盐的摄入 C.定期评估心功能 D.第二产程鼓励产妇屏气用力 E.心功能Ⅲ级的产妇可母乳喂养
A.胎儿畸形 B.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C.胎盘功能减退 D.脐带血运受阻 E.母体血氧含量不足
A.重点监测胎心率变化 B.如果服用铁剂时胃肠道反应较轻,则不需同服维生素C C.应列为高危妊娠,加强母儿监护 D.重点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 E.给予心理支持,减少心理应激
A.宫底可触及胎头 B.胎心在脐下左侧或右侧最清楚 C.脐带脱垂 D.产程延长 E.宫缩乏力
A.5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 B.2.5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 C.2.5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 D.2.5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800ml E.10U缩宫素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
A.胎儿窘迫 B.早产 C.流产 D.宫腔感染 E.脐带脱垂
A.宫缩乏力 B.胎盘、胎膜残留 C.胎盘植入 D.软产道损伤 E.凝血功能障碍
A.胎儿娩出后即见血液不断流出 B.血色暗红无凝块 C.宫缩时出血量增多 D.胎盘未剥离前即出血不止,多伴有第三产程延长 E.宫体较软,宫底不硬
A.低张性宫缩乏力 B.高张性宫缩乏力 C.先兆子宫破裂 D.子宫破裂 E.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A.先兆临产 B.先兆早产 C.先兆子宫破裂 D.胎盘早剥 E.前置胎盘
A.待产时尽量导尿排空膀胱 B.大小便后及时清洁外阴 C.及时更换会阴垫 D.产后鼓励产妇多饮水 E.产后至少每4h排空膀胱一次
A.产后抑郁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 B.是一种精神疾病 C.有家族倾向 D.可表现出自我伤害行为 E.与孕期不良生活事件有关
A.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床边隔离 B.产妇平卧,臀部抬高 C.体温超过38℃应停止哺乳 D.保证营养摄入 E.保持外阴清洁
A.子宫内膜炎 B.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C.盆腔结缔组织炎 D.盆腔腹膜炎 E.关节炎
A.病灶小可用三氯醋酸涂局部 B.局部用5%氟尿嘧啶液贴敷 C.病灶较大可行手术切除 D.以全身应用抗生素为主 E.可用激光或冷冻治疗
A.淋巴传播 B.血行传染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性交传播
A.改坐厕为蹲厕 B.改盆浴为淋浴 C.积极治疗患者及带虫者 D.预防性使用甲硝唑 E.相互不借用浴巾
A.生殖器结核 B.滴虫性阴道炎 C.念珠菌性阴道炎 D.淋病 E.艾滋病
A.性交传播 B.公共浴池传播 C.宫内传播 D.游泳池传播 E.不洁器械传播
A.可通过污染的衣物传播 B.分娩时可感染新生儿 C.淋球菌在潮湿环境中可生存较长时间 D.是目前发生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E.以侵袭生殖泌尿系统黏膜和外阴上皮为主
A.宫颈阴道部的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强 B.妊娠期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能力增强 C.阴道自净作用可抑制嗜酸性病原体的生长 D.宫颈可分泌碱性黏液栓 E.正常女性阴道pH值一般为2.8~3.4
A.物理治疗 B.可暂时观察,定期随访至绝经之后 C.药物治疗 D.行宫颈椎切术治疗 E.先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癌后,再做治疗
A.止血 B.减少经量 C.调整月经 D.恢复卵巢功能 E.改善全身情况
A.无排卵性功血 B.黄体功能不足 C.黄体萎缩不全 D.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E.月经不调
A.大量雌激素止血 B.调整周期 C.大量孕激素+睾酮止血 D.诱发排卵 E.改善全身情况
A.异位妊娠 B.流产 C.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D.无排卵性功血 E.黄体功能不足
A.雌激素周期治疗 B.补充多种维生素 C.用HCG诱发排卵 D.纠正全身健康状况 E.孕激素周期治疗
A.无排卵性功血 B.排卵性功血 C.排卵期出血 D.黄体功能不全 E.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A.指导摄取均衡饮食 B.限制食盐摄取量,缓解水肿症状 C.坚持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D.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症状的诱发因素 E.鼓励病人饮用含咖啡因饮料,有助于振奋精神、缓解焦虑
A.加强经期保健指导,缓解精神压力 B.指导病人采用生物反馈法以缓解症状 C.腹部热敷或进热饮料可缓解子宫痉挛性疼痛 D.经期常规服用镇痛药 E.口服避孕药可以缓解痛经
A.向病人解释有关检查的意义,取得合作 B.向病人讲解闭经的原因,澄清错误概念 C.指导病人按医嘱正确用药 D.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E.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恢复正常月经
A.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过长 B.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 C.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 D.增生期子宫内膜 E.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A.尿中hCG高者为绒毛膜癌 B.有肺转移者为绒毛膜癌 C.前次妊娠为足月产者是绒毛膜癌 D.镜下见不到绒毛结构者为侵蚀性葡萄胎 E.症状严重者为绒毛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