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为减少刺激,不需专人护理 B.避免光、声、冷及声音刺激 C.护理治疗应集中有序 D.床边备有吸引器 E.可在病人齿间放入一小卷纱布
A.90%继发于肺外结核 B.以膝关节结核最多见 C.病人常出现高热、寒战 D.患儿因突发疼痛出现夜啼 E.好发于老年人
A.进行俯卧训练 B.做颈部前屈运动 C.做颈部后伸运动 D.推移气管和食管训练 E.做颈部侧转活动
A.眩晕性恶心、呕吐 B.视物模糊 C.手肿胀、心慌、血压不稳 D.猝倒 E.颈酸胀痛
A.低糖饮食 B.高蛋白、高脂饮食 C.低钾饮食 D.低钠饮食 E.低钠高钾饮食
A.抬高患肢 B.注意观察机体的感觉、运动及血供 C.指导病人早期患肢功能锻炼 D.一般不固定骨折的上下关节 E.缚夹板的带结以不能上下移动为宜
A.腰痛 B.压痛明显 C.腰部活动受限 D.间歇性跛行 E.肌力下降
A.哌替啶+山莨菪碱 B.阿尼利定(安痛定) C.异丙嗪 D.吗啡 E.扑热息痛
A.1000ml B.1200ml C.2500ml D.2600ml E.3000ml
A.肺水肿 B.肺功能不全 C.心功能不全 D.呼吸窘迫综合征 E.下呼吸道梗阻
A.加大麻醉剂量 B.气管插管,高流量给氧 C.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D.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E.静脉注射氯丙嗪
A.外科手术热 B.腹部切口感染 C.肠间隙脓肿 D.血肿吸收热 E.泌尿系感染
A.体温下降后 B.间歇期 C.寒战时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静脉滴入抗生素后
A.去枕平卧位 B.头低足高位 C.半卧位 D.端坐位 E.头抬高15°,足抬高20°
A.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 B.禁食、禁饮 C.病情平稳后改半卧位 D.定时少量、保留灌肠 E.保持腹腔及骶前引流通畅、妥善固定
A.术后第一次排便,通常在术后3~5天开始 B.为减少排便时疼痛多用温盐水灌肠 C.便后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 D.定时观察敷料有无渗透,及时更换 E.先坐浴后换药
A.床头抬高15~29cm B.用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腔 C.禁忌用力打喷嚏 D.禁止经鼻腔吸痰 E.枕部垫无菌巾
A.引流管开口低于侧脑室10~15cm B.妥善固定并确保通畅 C.每日引流不超过500ml D.引流管内液面随呼吸上下波动,说明引流通畅 E.拔管前应夹管,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现象
A.3天 B.6天 C.7天 D.14天 E.血尿转清后,继续卧床14天
A.1周 B.2~3周 C.2周 D.4~5周 E.5~6周
A.按摩腹部 B.肌内注射药物 C.耻骨上膀胱穿刺 D.膀胱造口 E.试行导尿并留置导尿管
A.应在清晨进行,注药后变换各种体位 B.操作简单、疗效好 C.刚开始每个月1次,连续6次 D.灌注完后让病人分别平、俯、左、右卧位15分钟 E.灌药前排空膀胱
A.留置导尿 B.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使用溶石药 D.多喝水 E.使用呋塞米
A.脊髓型颈椎病 B.神经根型颈椎病 C.椎管内肿瘤 D.椎动脉型颈椎病 E.交感型颈椎病
A.注射肝素 B.注射氨甲苯酸 C.抗凝疗法 D.抗纤维疗法 E.以上都不对
A.自体输血 B.同卵双胎异体移植 C.自体干细胞移植 D.异体皮肤移植 E.自体骨移植
A.尽快控制活动性出血 B.头和躯干抬高200,下肢抬高15° C.骨折处应临时固定、尽量减少搬动 D.迅速补充血容量 E.盖被并置热水袋以加强保暖
A.血容量不足 B.心功能不全 C.血容量过多 D.血容量严重不足 E.容量血管过度扩张
A.输液过量 B.肺不张 C.心功能不全 D.呼吸窘迫综合征 E.上呼吸道梗阻
A.吸纯氧 B.吸气终末正压通气 C.人工呼吸 D.使用呼吸兴奋药 E.呼气终末正压通气
A.右胸腔积液感染 B.膈下积液感染 C.肝脓肿 D.胆瘘、腹膜炎 E.肝创面感染
A.高热时 B.体温下降后 C.寒战时 D.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抗生素输入后
A.局部制动 B.抬高患肢15°~30° C.血肿加压包扎 D.早期局部热敷 E.血肿较大者应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
A.意识状况 B.呼吸 C.脉搏 D.尿量 E.血压
A.立即手术切除 B.无须手术切除 C.5周后手术切除 D.3个月后手术切除 E.半年后手术切除
A.半卧位 B.补液 C.胃肠减压 D.应用抗菌药 E.全身支持治疗
A.1.5~2kPa B.2~3.2kPa C.3~4kPa D.4~6.6kPa E.7~8.5kPa
A.正常深呼吸 B.深吸气后屏气 C.深呼气后屏气 D.浅呼气后屏气 E.浅吸气后屏气
A.若石膏上有血迹,应立即打开石膏检查 B.搬运石膏未干的肢体时,要用手掌托扶 C.石膏被食物污染时,可用清水冲洗 D.包裹石膏的患肢疼痛时,可自行服用止痛药 E.为加速石膏干固,烘烤石膏的温度越高越好
A.低血糖 B.脂肪肝 C.肝功能损害 D.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E.高血糖
A.肠麻痹 B.四肢无力 C.心动过缓 D.恶心、呕吐 E.血压下降
A.术后8小时 B.术后第3天 C.术后1周 D.术后10天 E.术后2周
A.无引流液引出 B.引流液颜色正常 C.大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转 D.黄疸逐日消退,无发热、腹痛 E.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
A.脉快,呼吸急促 B.脉快,血压低 C.脉快,血压高 D.脉慢,呼吸慢,血压高 E.脉慢,血压低
A.血钠浓度 B.血钾浓度 C.血氯浓度 D.血钙浓度 E.血镁浓度
A.便于术中操作 B.预防术中呕吐和误吸 C.预防术后腹胀 D.预防术后便秘 E.预防术后尿潴留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K
A.将引流袋降低 B.报告医师 C.将引流管轻轻旋转 D.生理盐水冲洗 E.必要时换管
A.任何时间 B.高热、寒战时 C.发热间歇期 D.输入抗菌药时 E.输入抗菌药后
A.拆除缝线,引流 B.应用抗菌药 C.局部热敷 D.半卧位 E.局部理疗
A.脉搏在120次/分以下 B.收缩压在12kPa以上 C.中心静脉压在6cmH2O以上 D.肢端温暖 E.尿量30ml/h以上
A.皮温下降 B.皮色暗紫 C.指腹塌陷 D.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缩短 E.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A.勤翻身 B.指导病人深呼吸及咳嗽 C.雾化吸入 D.定时叩背 E.早期实施气管切开
A.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B.保持引流通畅 C.观察局部状况 D.注意体温变化 E.患肢制动
A.应用抗生素 B.直腿抬高活动 C.早期腰背肌锻炼 D.应用脱水剂 E.股四头肌舒缩练习
A.早期活动 B.增强局部肌肉力量 C.肢体完全制动 D.关节复位后固定时间足够 E.减少肢体活动
A.阿托品 B.硝酸甘油 C.抗凝药物 D.氯化钾 E.解热镇痛药
A.术后7天避免剧烈运动 B.术后即不需避孕措施 C.术后阴囊内无出血和血肿即可出院 D.该方法安全可靠 E.不会引起性功能障碍
A.药物准备 B.术前检查 C.心理护理 D.饮食护理 E.体位练习
A.促进睡眠 B.减轻疼痛 C.预防截瘫 D.改善营养状况 E.控制结核症状
患者腹部手术后6小时,表情痛苦,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多次询问后患者主诉伤口疼痛严重。
A.鼓励患者忍受疼痛 B.立即给予止痛药 C.给予止痛指导 D.继续观察 E.分散患者注意力
A.咪达唑仑 B.盐酸曲马朵缓释片 C.丙泊酚 D.可待因 E.吗啡
患者女性,20岁。1周前不慎被铁钉扎伤右脚,伤口已愈合,现出现肌肉持续性收缩,呈苦笑面容,颈项强直,以破伤风收入院。
A.隔离病房 B.应保持室内阳光充足 C.温度及湿度适宜 D.操作时动作应轻 E.床边应备齐急救药品和仪器
A.所有敷料及器械需专用 B.保持病房安静 C.加强安全防护,防止患者坠地 D.可适当使用镇静药物 E.尽量使用药物控制,不可做气管切开
A.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引流 B.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 C.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Oddi括约肌成形 D.胆囊切除并PTCD引流 E.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A.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B.胆囊穿孔继发腹膜炎 C.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 D.并发败血症 E.MODS
A.引流渗血、渗液 B.预防感染 C.观察胆总管压力 D.引流胆汁 E.确保胆汁合成
A.夹管试验 B.拔管 C.T管造影,检查T管通畅度 D.T管抬高 E.继续引流
A.少量清淡流质 B.热敷 C.理疗 D.镇静镇痛 E.应用抗生素
A.X线 B.ERCP C.B超 D.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E.CT
A.24小时出入液量 B.黄疸的变化 C.呕吐情况 D.腹部症状和体征 E.血象变化
A.腹膜刺激症状 B.急腹症表现 C.发热、腹痛、黄疸 D.急性腹膜炎表现 E.腹腔引流管引出液的性质和胆红素含量
A.低蛋白、低脂饮食 B.低糖、低盐、低脂饮食 C.低盐、低蛋白、低脂饮食 D.高蛋白、低脂饮食 E.高蛋白、低盐、低脂饮食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等变化 B.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 C.持续留置导尿 D.保持大便通畅以防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增高 E.配备吸痰器、气管切开等抢救用物
A.高渗性脱水药20%甘露醇250ml要在1小时内快速静脉滴注 B.冬眠疗法可先用物理降温,再遵医嘱静滴冬眠药物 C.冬眠疗法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2℃为宜 D.脱水治疗期间不需记录出入液量 E.防止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
A.颅前窝骨折 B.脑挫裂伤继发颅内血肿 C.脑震荡 D.颅中窝骨折 E.颅后窝骨折
A.弯盘 B.吸氧管 C.血压计 D.心电监护仪 E.气管切开包
A.呼吸 B.脉搏 C.体温 D.血压 E.伤口愈合情况
A.促进排便 B.增进食欲 C.观察有无呛咳 D.预防甲状腺危象 E.避免颈部血管扩张出血
A.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 B.看引流管是否有液体引出 C.检查引流瓶中是否有引流液 D.检查病人的呼吸音是否正常 E.观察水封瓶中长管内水柱的波动
A.更换胸腔引流管 B.引流管重新连接 C.钳闭引流管近端 D.拔除胸腔引流管 E.通知医生,等待处理
A.保持引流通畅 B.保持引流瓶直立 C.嘱病人屏住呼吸 D.用两把止血钳夹闭引流管 E.注意观察引流液排出情况
A.健侧肺受压迫 B.广泛皮下气肿 C.纵隔向健侧移位 D.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E.伤侧胸腔压力不断升高
A.控制痉挛 B.彻底清创 C.应用抗生素 D.中和游离毒素 E.维持水电平衡
A.让家属经常探视 B.病室阳光充足,经常开窗通风 C.伤口敷料使用后高压灭菌 D.避免各种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E.各项操作在注射镇静剂后进行
A.脱水 B.窒息 C.心衰 D.肌肉损伤 E.呼吸性酸中毒
A.使用开塞露 B.腹部按摩 C.使用缓泻剂 D.用肥皂水灌肠 E.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
A.头低位 B.用无菌棉球阻塞鼻孔 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D.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 E.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A.头痛、抽搐、偏瘫 B.头痛、呕吐、感觉障碍 C.头痛、恶心、食欲下降 D.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E.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
A.0.2~0.6kPa B.0.7~2.0kPa C.2.1~3.0kPa D.3.1~3.6kPa E.3.7~4.6kPa
A.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B.胆囊结石经常发作 C.胆总管结石伴有休克 D.肝内结石局限于左叶 E.胆总管扩张不明显,但并发慢性胰腺炎
A.脑裂伤 B.脑挫伤 C.脑震荡 D.急性硬膜下血肿 E.急性硬脑膜外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