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使上前牙唇向移动 B.使下前牙唇向移动 C.引导下颌向前 D.使下前牙伸长 E.改善远中错
A.0.5mm B.1mm C.2mm D.2.5mm E.3mm
A.为了得到准确的色泽 B.排除瓷粉中的气泡 C.防止瓷粉的收缩 D.使瓷粉间很好地黏附 E.防止瓷粉出现裂纹
A.人工牙尽可能排列在牙槽嵴顶 B.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合适的补偿曲线 C.达到平衡 D.人工牙排在中性区 E.完全根据患者的要求排牙
A.呈凸面状 B.要有利于固位 C.美观,能模仿天然组织 D.自然 E.表面光洁度高
A.双侧游离缺失 B.缺牙间隙小 C.单侧游离缺失 D.拔牙创未愈合 E.前牙缺失
A.印模不准确 B.模型变形 C.牙槽嵴吸收 D.焊接时移位 E.制作过程中模型磨损
A.咬合力过大 B.填塞时残留玻璃纸 C.人工牙盖嵴面涂有分离剂 D.人工牙盖嵴面有蜡未去净 E.磨改了人工牙的盖嵴部
铸造支托的厚度为()
A.0.5~0.9mm B.1.0~1.5mm C.1.6~2.0mm D.2.1~2.5mm E.2.6~3.0mm
A.去除颊侧卡环臂 B.调整卡环体的位置 C.修整基牙相应的颊轴角处 D.缓冲卡环体 E.游离端基托组织面重衬
制作全口义齿时,前牙排列成浅覆浅覆盖的目的是()
A.美观 B.排牙方便 C.发音清晰 D.取得前伸平衡 E.符合患者的要求
A.铜焊 B.银焊 C.锡焊 D.焊料焊接法 E.激光焊接法
A.0.5mm B.0.8mm C.1.0mm D.1.2mm E.1.5mm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第一磨牙牙尖与平面的关系,错误的是()
A.近中舌尖接触 B.近中颊尖接触 C.远中舌尖离开1.0mm D.远中颊尖离开1.5mm E.近中颊尖离开1.0mm
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成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义齿功能状态下的稳定 B.咀嚼效率高 C.接触面积广 D.义齿美观 E.纠正偏侧咀嚼习惯
A.碳化硅砂石 B.氧化铝砂石 C.钨钢钻 D.金刚砂磨头 E.以上均可
全口义齿排牙时,与前伸平衡无关的因素()
A.上下前牙的覆关系 B.上下前牙的覆盖关系 C.上后牙的颊舌向倾斜度 D.上后牙颈部向近远中的倾斜度 E.下后牙颈部向近远中的倾斜度
A.模型变形 B.填塞塑料过早 C.基托厚薄不均 D.热处理升温过快 E.开盒时石膏剪的用力方向不对
A.整装法 B.反装法 C.混装法 D.分装法 E.倒置法
A.美观、发音、咀嚼功能 B.美观、坚固、发音 C.美观、卫生、舒适 D.美观、坚固、舒适 E.美观、功能、舒适
A.起分离作用 B.防止铸型从铸圈中脱出 C.为了美观 D.为了减少膨胀 E.以上都不是
A.咬合平衡 B.基托边缘过锐 C.基托在硬区缓冲不足 D.基托组织面有小结节 E.牙槽嵴顶有骨刺的存在
A.先放增力丝,然后涂塑料 B.先涂塑料,再压人增力丝 C.先放少量塑料,再放入增力丝,最后涂塑料 D.先在塑料基托上磨一个倒凹,放好增力丝,再涂塑料 E.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下颌牙列缺失,缺失,制作下颌半口义齿基托蜡型时,义齿基托边缘伸展过度,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容易引起患者恶心 B.下颌唇颊沟黏膜出现溃疡 C.下半口义齿休息时容易脱位 D.下半口义齿在说话时容易脱位 E.牵拉下颌唇颊软组织时义齿脱位
患者女,38岁,缺失,基牙设计舌杆连接。1周后试支架时发现铸造舌杆与黏膜不密合,下面哪项与此无关()
A.印模不准确 B.模型不准确 C.复制耐火材料模型不准确 D.金属铸件有砂眼 E.金属铸件有收缩
患者女,切缘切1/3折断,经治疗后要求做PFM全冠修复。若基底冠做得过短可能导致()
A.明度增加 B.彩度增加 C.透明度增加 D.切端部瓷裂 E.瓷内出气泡
患者男,65岁,查见,上下颌牙列缺失,左侧牙槽嵴明显反,右侧正常,正确的排牙方法是()
A.左右两侧都排正常 B.左右两侧都排反 C.左侧排反,右侧排正常 D.左侧排正常,右侧排反 E.都排成对刃
患者女,缺失,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义齿制作完成后戴牙时,发现基托与组织不密合,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A.患者使用不当 B.印模或模型不准确 C.热处理开盒过早变形 D.牙槽嵴吸收,基托与组织出现间隙 E.磨光时产热过高致基托变形
患者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选用的两颗人工牙略大于缺隙,排列人工牙时应磨改的部位,下列哪项是不对的()
A.对称地磨改两个中切牙的宽度 B.对称地磨改两个中切牙的切缘 C.对称地磨改两个中切牙的磨面 D.对称地磨改两个中切牙的远中面 E.对称地磨改两个中切牙的颈缘
A.重新制作 B.打磨 C.自凝塑料填补 D.修补性焊接 E.无需处理
患者男,53岁,缺失,在为患者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时,为了方便义齿就位,模型需要填倒凹,但是填倒凹过多可能会造成()
A.就位困难 B.固位不良 C.压迫牙龈 D.基牙受力过大 E.食物嵌塞
患者,男,上颌缺失,前牙深覆,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前牙正确的排牙方法是()
A.加大覆 B.加大覆盖 C.适当磨改唇面 D.适当磨短切牙切端 E.唇面与邻牙协调,适当磨改舌面和切缘舌侧
患者,女,23岁,缺失,切端轻度腭向,间隙正常,排列人工牙时应()
A.按正常弧度排列 B.稍偏唇侧排列 C.牙长轴与中线一致 D.颜色白 E.切端应轻度腭向与协调一致
患者,男,缺失,间隙稍宽,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排牙时,下列哪项是不合适的()
A.选用同名牙大小相等的人工牙排列,在远中留下较小的间隙 B.选用稍宽牙面后磨改人工牙的切角 C.加大人工牙的近远中向倾斜度 D.选用宽大的人工牙排列 E.选用稍宽牙面后加大人工牙的唇面凸度
A.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1/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2/3 B.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2/3 C.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2 D.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1/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2 E.上唇线在上颌中切牙切2/3,下唇线在下颌中切牙切1/3
患者缺失,义齿设计:基牙,弯制卡环,塑料基托连接,义齿蜡型若采用混装法装盒,以下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模型包埋固定在下半盒 B.卡环包埋固定在下半盒 C.包埋固定在下半盒 D.翻至上半盒 E.基托边缘适当包埋
患者,女,38岁,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3年,近日左上4间隙卡环折断,与该卡环折断无关的是()
A.隙卡沟预备量不足 B.弯制时损伤卡环钢丝 C.卡环钢丝质量不好 D.卡环磨光时损伤 E.卡环臂过长
患者牙冠大部分缺损,已做金属核桩,不适宜采用下列哪种修复体修复()
A.氧化锆全瓷冠 B.金属烤瓷冠 C.氧化铝渗透陶瓷冠 D.热压铸瓷贴面 E.聚合瓷冠
患者女,43岁,缺失,正常,医师设计固定义齿修复
A.设计成悬空式桥体 B.设计成盖嵴式桥体 C.设计成颊侧有基托式桥体 D.设计成舌侧有基托式桥体 E.设计成颊舌侧均有基托式桥体
A.铝瓷烤瓷桥 B.热压铸陶瓷 C.可铸玻璃陶瓷 D.氧化锆全瓷桥 E.渗透陶瓷冠桥
对该桥体采取减轻力的方法中,下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减小桥体面颊舌径宽度 B.加大桥体的面颊外展隙 C.使桥体的面尽可能平坦,不形成明显的沟槽 D.加深面沟槽 E.锐利牙尖
A.恢复原缺失牙的100%功能 B.恢复原缺失牙的90%功能 C.恢复原缺失牙的70%功能 D.恢复原缺失牙的50%功能 E.恢复原缺失牙的40%功能
患者女,71岁,全口义齿戴用1周,自诉一直感到恶心,咀嚼东西时咬不烂,检查上下颌义齿均有一定吸附力,邻面解剖形态良好,咬合关系良好,但是颊部软组织内陷
A.垂直距离过高 B.垂直距离过低 C.面解剖形态不良 D.侧方不平衡 E.没有达到广泛的接触
A.基托后缘过厚 B.基托后缘过短 C.基托后缘过长 D.基托后缘过锐 E.基托与黏膜贴合过紧
A.头痛 B.咬舌 C.咬颊 D.义齿压痛 E.面下1/3高度变短
患者女,28岁,缺失,设为基牙,金合金铸造3/4冠固定桥修复。固位体和舌面背分段铸造后,焊接起来
A.砂料包埋不当 B.焊料流动性差 C.焊接的火焰掌握不好 D.第一块焊料放的位置不准 E.焊媒堆放的面太广
A.汽油+压缩空气吹管火焰 B.煤气+氧气吹管火焰 C.激光束 D.微束等离子弧 E.氩弧
A.金焊 B.银焊 C.铜焊 D.锡焊 E.锌焊
A.二次焊接法 B.转移焊接法 C.直接焊接法 D.包埋焊接法 E.间接焊接法
患者男,66岁,缺失,拟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但患者对塑料严重过敏,余牙及缺牙间隙正常
A.全金属型支架 B.金属基托型支架 C.金属支架型支架 D.网状加强型支架 E.塑料基托塑料
若对该患者基牙设计正型卡环,其固位力多少为宜()
A.200~300g B.300~400g C.400~500g D.500~600g E.600~700g
A.琼脂印模材复制工作模型 B.打样膏管制工作模型 C.复制模型用硅橡胶印模材 D.藻酸盐水粉剂复制工作模型 E.石膏印模材复制工作模型
A.将准备好工作模型用冷水冲一下后,置于复制型盒的正中部位 B.待琼脂液温度到49℃时即可使用 C.将琼脂液从复制型盒上部送料孔以不间断的水流方式注入复制型盒中 D.琼脂液应注满复制型盒为止 E.将注满琼脂液的型盒按顺序冷却方式加以冷却
患者男,40岁,缺失,余留牙无异常,咬合关系良好,要求做非贵金属烤瓷桥修复,比色A3
A.鞍基式 B.改良盖嵴式 C.盖嵴式 D.船底式 E.悬空式
A.整体铸造法 B.分段铸造炉内前焊法 C.分段铸造炉内后焊法 D.分段铸造激光熔接法 E.以上均可
A.冠边缘整齐 B.与基牙(或患牙)密合 C.无悬突 D.颈缘与基牙(或患牙)要留有粘固料所需的空隙 E.长短合适
A.肩台的预备不同 B.牙体预备量不同 C.牙体预备的形态不同 D.所使用的车针要求不同 E.是否需要考虑各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患者女,58岁,缺失,余留牙正常,患者习惯硬食及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A.有利于熔模料熔化后外流,燃烧及挥发 B.便于合金液快速充满型腔 C.使熔模位于铸型的热中心部位 D.便于切割铸道 E.铸道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弯不宜直,宜短不宜长
A.解剖式牙 B.半解剖式牙 C.铸造颌面人工牙 D.非解剖式牙 E.树脂牙
A.前后侧连接杆连接 B.腭板连接 C.前基托侧腭杆连接 D.唇颊杆连接 E.后腭杆加侧腭杆连接
A.12cm B.10cm C.8cm D.6cm E.4cm
如果牙列排成反,后牙应该如何处理()
A.上下对调 B.左上与右下对调,右上与左下对调 C.左右对调 D.不做调整 E.把牙尖磨平
患者女,65岁,上下牙全部缺失,下颌弓明显宽于上颌弓,舌体增大,余未见异常
对此异常关系排牙后正确的关系应为()
A.反 B.锁 C.正常 D.对刃 E.浅覆
A.切牙乳突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 B.上、下颌弓与腭穹窿因牙列缺失而形成 C.颤动线与腭小凹的位置发生变化 D.唇、颊系带组织显著变化 E.牙槽嵴的形态发生变化
A.容易咬舌 B.发音障碍 C.面部外形改变 D.义齿固位不良 E.不易获得准确印模边缘
患者女,因外伤冠折,根管治疗后要求修复,检查:见牙冠缺损2/3,断面平整,位于龈上,无松动
A.固位力差 B.容易导致牙根松动 C.牙冠容易变色 D.根折 E.容易引起疼痛
A.到达预定深度后,换大圆钻,扩大根管腔形成一定倒凹 B.选用合适的圆钻进行预备 C.采用徐进徐退的手法 D.沿充填材料的正中缓缓去除充填材料 E.预备时应该观察切割出的粉末性质
A.尽可能多保存残留牙冠组织,以增加冠桩长度 B.根管预备成圆锥状 C.根管口预备出一个小肩台 D.用铸造冠桩增加冠桩与根管壁的密合度 E.使用螺纹钉,根管壁预备成阴性螺纹
A.桩的长度一般是根长的2/3~3/4 B.桩的长度一般是根长的3/4~4/5 C.桩的长度一般是根长的1/2~2/3 D.桩的长度一般是根长的1/3~2/3 E.越长越好
患者男,70岁,上下颌牙列缺失,检查:见患者牙弓形态正常,牙槽嵴平整,较丰满,常规行全口义齿修复,制取蜡堤转移颌位记录
全口义齿排列上后牙时,颤舌尖均在平面上的牙是()
A.第一前磨牙颊尖、舌尖 B.第二前磨牙颊尖、舌尖 C.第一磨牙近颊尖、近舌尖 D.第二磨牙近颊尖、近舌尖 E.第三磨牙近颊尖、近舌尖
A.有效的恢复患者面部外形 B.有利于后牙的排列 C.使咀嚼压力直接传导于牙槽嵴上 D.有利于舌体运动 E.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单侧平衡
A.以生物力学为主的原则 B.以机械力学为主的原则 C.后牙以美观为主 D.前牙以功能为主 E.有利于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3个方面
正常情况下对全口义齿堤平面的要求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堤平面前部位于上唇下2mm B.两眼平视时堤平面前部与瞳孔连线平行 C.堤平面两侧与耳屏鼻连线平行 D.堤平面平分颌间距离 E.堤平面靠近下颌牙槽嵴顶
A.可满足任何形式修复体的要求 B.铸件的精度高 C.可以铸造出复杂的形态 D.不能加工高硬度、高熔点及高弹性的金属 E.与传统的锤造术相比,工作效率高
A.铸件铸造不全 B.铸件粘砂 C.铸件产生沙眼 D.铸件表面粗糙 E.铸件产生冷热裂
A.陶瓷型芯铸造 B.精密芯块铸造 C.金属型铸造 D.石膏型铸造 E.熔模铸造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中切牙切缘与平面关系是()
A.超出少许 B.接触 C.相距约0.5mm D.相距约1.0mm E.相距约2.0mm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侧切牙切缘与平面关系是()
全口义齿排牙时上颌第二前磨牙颊尖与平面关系是()
全口义齿排牙时下颌中切牙切缘与平面关系是()
A.对自凝塑料过敏者 B.基托局部不密合 C.瓷牙连接塑料的装置不良 D.基托折断无法对接 E.低<4mm
可摘局部义齿后牙低,可在口内直接修理是哪一项()
A.下半型盒有倒凹 B.冲蜡时型盒在沸水中浸泡时间过长 C.填塞塑料过迟 D.热处理升温过快 E.打磨压力过大
A.错 B.早接触 C.干扰 D.平衡 E.个体正常
A.侧腭杆 B.后腭杆 C.前腭杆 D.舌杆 E.腭板